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杭州打擊違規“代凍結資金買房”:勢不可擋的樓市投機

杭州打擊違規“代凍結資金買房”:勢不可擋的樓市投機

很多購房者都想盡辦法提高搖號概率。壹人持多房票分散搖號“凍結資金”的現象,也加劇了杭州樓市背後的焦慮。

中國住房報記者付珊珊上海報道

2021,第壹個“萬人搖”項目出現。

2月5日,建發地產杭州城公司公示其項目紫樟臺2月1至2月3日登記備案。

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是杭州65438+10月27日以來獲得的壹批紅盤項目之壹。由於出售現房,總價低,價格明顯倒掛,且有周邊學區房加持,連日來引發極大關註。

根據網上報名結果,紫樟臺在報名期間共收到10795份有效數據,其中無房人才家庭682份,無房人才家庭10113份。

這意味著紫樟臺將成為2021杭州首個“萬人搖號”項目。

值得註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為避免樓市過熱,打擊投資投機和炒房行為,杭州多次收緊樓市調控政策。但從大量紅熱市場入市的反應來看,作用微乎其微。

不僅如此,在紅盤項目價格倒掛嚴重、“買了就能賺”的情況下,很多買家都想盡辦法提高搖號概率。壹人持多房票分散搖號“凍錢”的現象,也讓杭州樓市背後的焦慮有增無減。

壹些房間的票仍然在“運行”

過去的壹周,對於在杭州買房的人來說,無疑是壹種煎熬。事實上,從今年1月初開始,這種焦慮情緒就在購房者中蔓延。

李女士是杭州搖號大軍的壹個縮影。

早在2020年底,李女士就新增了多個項目進行購房。這些項目基本被政府認定為炙手可熱的項目。據李女士說,從去年2月到今年10月,她所在的采購小組問得最多、討論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項目何時能拿到。在不同的購房群幾乎每天都會問同樣的問題,置業顧問也給不出確切的時間,只是讓大家隨時準備好材料和袖手旁觀。

65438年10月27日,在萬眾期待的事件中,杭州壹夜之間發放了22個項目預售證,項目類型從剛需到改善型、高端都有。

終於等來了項目取證,但李女士面臨的新問題又來了。應該選擇哪個項目?

杭州規定,購房者只能選擇同批次紅熱項目中的壹個進行搖號。在種種糾結中,李女士決定以母親和哥哥的名義多註冊兩個購買名額,以提高彩票中獎概率。

2月5日,濱江品冠、佳品、於波華庭等項目率先搖號,也拉開了杭州樓市史上最大的開盤潮。

李女士登記的兩個項目,星城和慕辰醫院,都在同壹天公布了抽簽結果。這兩個項目也是這次推出的幾個紅盤中比較冷的項目。其中,星創城本次推出869套房源,最終有效登記數為1948,中簽率為44.6%;慕辰院這次推出的房源是794套,最終有效登記數是2651,所以這個項目的中簽率可以達到30%。雖然這兩個項目同期中簽率都很高,但李女士依然沒有動搖,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2月6日開盤的天空之城項目上。

“基本沒有戲。”在李女士看來,天空之城推出的房源數量和有效登記戶數分別為1009套、6181戶,中簽率約為16%,低於上述兩項,“陪妳跑”的概率很大。

事實上,像李女士這樣很可能白忙壹場的買家不在少數。據網上粗略統計,杭州號稱史上最大開盤潮,推出超萬套房源,約65438+萬人網上報名搖號,也就是說還有約9萬人搖不到房子。

隨著壹些房地產項目塵埃落定,許多焦慮的購房者已經在尋找新的“上車”機會。

“代凍結資金”亂象叢生

2020年,杭州將成為繼深圳、合肥等城市之後新的“炒房之都”。樓市火爆,購房者往往“壹房難求”。

這種不斷膨脹的樓市焦慮,容易滋生壹些不規範的購房行為。

此次杭州壹次性推出22個熱點和非熱點樓盤,不僅創造了杭州有史以來最大的推盤潮,更有壹萬多套房源背後因要求凍結資金而凍結的資金高達千億元。

以均價281,000元/m2的紫樟臺為例。首套房需要凍結90萬,二套房及全款需要凍結654.38+0.8萬。何江崔明、禦潮府等高端項目對凍結資金的要求更高,最高凍結資金超過600萬元。

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幾百萬的凍結資金不算小。

“為了凍結資金,我和家人把壹部分錢從股市裏拿出來了。首先,手續費很高。第二,我剛拿出來,買的股票就漲了三個點。我還不知道房子能不能搖起來,我虧大了。”買家齊曉明說。

更有甚者,為了凍結資金,不惜違法。

2月4日,中糧慕辰所發布購房登記聲明,指出11戶存在“代凍結資金”情況,取消其搖號資格。

嚴查“代凍結資金”源於2月3日杭州購房者的廣泛譴責,多名購房者陸續向市房管局反映情況。壹位消息人士透露,杭州的市長熱線已經被購房者打爆了。於是,杭州房管部門也在當天緊急發聲,要求開發商重新審核購房者被凍結的資金。壹旦發現違規凍結資金,將取消搖號資格。

杭州濱江、綠城等房企也紛紛發聲,將嚴格審核購房材料,嚴厲打擊“代凍結資金”的違法行為。

所謂“代凍結資金”,是指資金不足的購買者以自己的名義,通過其他手段凍結他人資金,以取得搖號資格。這種模式可以讓買家、券商、銀行實現“盈利”。按照網上壹個“代凍結資金”的模型,“代凍結資金”的利息是千分之壹/天,1萬元就是壹天1萬元,而且額度有限,需要千分之壹的存款。

中國指數研究院浙江分院常務副總經理高表示,“代凍結資金”其實就是高利貸,這種違規操作對真正有資格搖號的購房者是不公平的。

據壹位熟悉杭州樓市的人士透露,“代凍結資金”的現象壹直存在。此前,銀行等機構並沒有明顯的調查意願。事實上,“替代凍結資本”的現象很容易被發現。

除了“代凍結資金”,杭州樓市也出現了壹些“陌生面孔”。比如競爭項目的置業顧問不再有競爭力,熱門樓盤會被報名人數相對較少的樓盤分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章臺的置業顧問直接在購房群裏“吐槽”項目的缺點,從而說服購房者分流到隔壁項目。

杭州本地壹家房企的營銷總經理表示,其實置業顧問的初衷並不是“勸阻”,而是倡導購房者理性,不跟風。畢竟現在杭州的限售政策是和中簽率掛鉤的。非熱點樓盤中簽率低於10%的,應嚴格執行5年限售政策。

在很多專業人士看來,杭州樓市之所以持續火熱,是因為調控不力。如果不從根本上嚴控,預計熱度還會持續。

相關閱讀

杭州購房者大怒,聲討“代凍資”亂象!官方緊急發文,打擊購房漏洞。

2月3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官微“杭州住房保障房管”發布消息,稱將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嚴格審核購房者凍結資金情況,指導相關金融機構規範管理,確保凍結資金賬戶為購房家庭成員名下賬戶。如發現有不定期凍結資金的情況,將取消該企業的搖號資格。中國指數研究院浙江分院常務副總經理高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代凍結資金”屬於違規操作,對真正有資格搖號的購房者不公平。

杭州打擊購房凍結資金亂象

新政出臺不到壹周,杭州樓市調控又出“補丁”。

2月3日下午,浙江省杭州市官微“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消息,宣布為堅決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精神,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確保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會同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銀保監局,將督促房地產開發企業嚴格審核購房人凍結資金,指導相關金融機構規範管理,確保凍結資金賬戶為購房人會員。 如發現有不定期凍結資金的情況,將取消該企業的搖號資格。

杭州的這壹緊急政策,源於“代客凍結資金”事件的突然發酵。2月3日上午,杭州多個房產搖號群怒不可遏,大力聲討“代凍結資金”的行為,最終成功堵住了購房漏洞。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杭州新房搖號規定,購房者在登記時需要提交銀行的凍結資金證明。以綠城濱江濱江崔明項目為例,首套房客戶必須凍結300萬,二套房及壹次性付款客戶必須凍結600萬。凍結資金必須存入買家本人的銀行賬戶,凍結資金證明必須與買家本人姓名壹致,否則無法通過註冊審核。

簡而言之,所謂“代為凍結資金”,就是資金不足的購買者以自己的名義,通過其他手段凍結他人資金,以取得搖號資格。據杭州當地媒體報道,多名購房者反映,有貨幣經紀人在紅盤的搖號群裏公然兜售“代凍結資金”,聲稱可以在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上方便操作,並列出了這些銀行的名稱。

甚至有人上傳了手術視頻。《華夏時報》在視頻中看到,拍攝者登錄某銀行的APP操作系統後,親自演示了如何為壹個非本人申請高額存款,並完成了凍結資金審核。凍結資金未到位的購房者,可以先避開資金審核,搖號後再籌錢買房。

購房者對這種“代凍結資金”的行為頗為不滿。在部分微信群截圖中,《華夏時報》記者看到,購房者呼籲大家向市房管局反映情況,希望房管局發函給房貸銀行,請他們核實被凍結的投資者是否與購房者壹致,或者鼓勵他們撥打市長熱線12345進行投訴。在浙江投訴咨詢平臺上,有網友投訴“代凍結資金”的行為。對此,住保房管局回復稱:“我局已啟動相關工作,嚴厲打擊此類違法行為。”

值得壹提的是,在這場義憤填膺的聲討中,濱江集團置業顧問李因為壹個月前曾在業主群裏說了壹句“需要短期資金過渡的可以加我業主”而成為眾多購房者的眾矢之的。隨後,李被濱江地產“決定立即停職,待查明事實後嚴肅處理”,也只是在業主中求客戶指正。

為什麽“凍結資金”會引起購房者的極大憤慨?原因在於對凍結資金抽獎公平性的損害。65438年10月27日出臺的杭州樓市調控新政升級了限售政策,規定在全市限購範圍內,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公開銷售中簽率小於等於10%的,自取得房產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轉讓。這也意味著,如果能利用“凍結資金”獲得搖號資格,申請人數將大幅增加,勢必影響購房者的中簽率。正如壹位購房者所說,“大家都成了分母。”

“存在很簡單,因為‘創新’套利,而且是暴利。買家買了就賺幾百萬,沒錢沒必要買房的也參與投資遊戲。”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說。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認為,部分購房家庭違規凍結資金,實際上是騙取購房資格和貸款的行為。部分購房家庭在資金方面可能不符合要求,但通過其他方式凍結資金,是壹種繞過監管、違反炒房規則的行為。

其實“置換凍結資金”這件事,對於購房者、券商、銀行來說,其實是“多方獲利”。比如網友上傳的壹個“凍結模式”顯示,“凍結資金”利息為千分之壹/天,每天65438+1,000元。而且金額有限,需要交千分之壹的押金。按照高中生的說法,代入凍結資金“其實就是高利貸”。

堵塞漏洞,促進監管有效性

在“代凍結資金”事件發生之際,多家房企和項目紛紛表態,承諾將嚴格審核購房人資格,發現有“代凍結資金”的將取消購房資格。例如,綠城表示,“我公司會嚴格審查購房者的資格,發現有‘凍結資金’行為的,將取消其資格。”

濱江的“濱江觀明寓”項目率先發布公告,宣布發現凍結資金將取消搖號資格。除了對李停職,濱江還強調,將對下屬開發項目購房家庭的購房資格進行嚴格審核,發現有凍結資金的將取消搖號資格。2月4日上午,濱江地產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濱江冠名商品房項目和航苑禦潮府項目均在當天公布了意向購房客戶登記匯總情況。

據多家媒體報道,涉事銀行也已關閉“凍結資金”通道。涉事銀行公告稱,將根據搖號規則進行客戶資格審查,並將按照監管部門和房管部門的要求繼續積極配合並提供服務,僅支持申請人本人名下的凍結資金服務。

對於沸沸揚揚的“代凍結資”事件,受訪者普遍認為“代凍結資”等違法行為是在擾亂市場秩序。堵住“代凍結資金”的漏洞,也有助於杭州樓市回歸冷靜和理性。

張大偉表示,“替代凍結資本”對房地產市場沒有影響,因為這是銀行違規行為。同時也證明了之前的監管力度太弱。

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政策繼續加碼杭州的購房政策,充分說明調控“常抓不懈”:“這也說明後續各地會繼續在政策方面打補丁、做精細,真正促進調控的成效。”並強調,這也說明杭州需要在購房者相關資金的後續管控上做細致的工作,“杜絕各種購房資金的虛假證明,從而真正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華夏時報》記者註意到,為防止市民鉆政策空子進入市場炒房,杭州去年加強了購房資格審查,對提供虛假購房登記材料者多次進行公示。

例如,2020年2月25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官方網站65438發布了《關於提供虛假購房登記信息人員的通報(五)》。經對商品住房項目登記信息進行比對篩選,發現“貴禦庭蘭軒”和“榮旺軒”兩個項目中有兩個家庭提供的結婚證和戶籍證明存在虛假、不準確的情況。根據《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協調小組關於實行商品住房公開出售公證事項的通知》第十二條規定,決定胡某某等兩個家庭壹年內不再受理其限購、調檔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