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株洲湘江六大橋(又名楓溪大橋)是株洲市“十二五”期間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之壹。共完成橋梁設計方案16套,3月底組織專家評審,4月初在規劃展覽館公示。
株洲湘江六大橋位於“中部”建寧大橋和“內環”天元大橋之間,距上遊建寧大橋2.5公裏,距下遊天元大橋3.8公裏。大橋北起黃河南路,止於航空大道與曲池大道交叉口。向南過濱江路,過湘江,再過蘆淞區規劃中的姜妍路、天池路,最後在河中繞行,是河西城區與河東豐溪生態城、航空新城之間的快速過江通道。湘江六大橋全長約1729.4米,主橋面寬32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50公裏。據介紹,按照“壹橋壹景”的原則,六橋將成為株洲市的標誌性建築。
項目整體建設包括橋梁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交通工程、市政管線工程、其他公共設施及征地拆遷。全橋(主橋、引橋及兩端聯絡線)長約1729.4m,橋梁部分長度為1429m。主橋長570米,引橋長859米。這座橋寬32米,雙向六車道。主橋擬為雙塔自錨式懸索橋,主跨300米。
項目初步設計總投資7.9億元,建設期三年。預計2016建成通車。
湖南株洲楓溪大橋於2006年10月201165438建成通車。該橋橋面采用超高韌性混凝土組合結構,這是懸索橋在世界上的首次應用。
方案審批
湘江六大橋主橋橋型日前已獲市規劃委批復。三年後,“旭日”將在湘江株洲段升起。
16方案“旭日”最終勝出。
為確保湘江六大橋橋型方案的優化,2011年3月,株洲市規劃局、城發集團組織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中交第二公路勘測設計院、湖南省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進行橋型方案設計。* * *完成橋梁設計方案16套,3月底組織專家評審,4月初在規劃展覽館公示。
今年4月至5月,在專家選定中承式拱橋的基礎上,市規劃局組織3家原設計院和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對原方案進行創新改進,完成了3套改進方案和4套創意方案。
6月8日,規劃委員會初步選定了三個方案,分別是“旭日東升”、“繁花似錦”、“波濤洶湧”。“旭日東升”方案設計的橋梁,與“江中花開”和“海浪”兩個方案相比,有很多優點。從結構上看,此方案結構簡單,整體造型簡潔。從施工角度看,本方案基礎在河兩岸,施工受水位影響較小,上部鋼箱梁標準高,制作安裝簡單。從通航和泄洪的角度考慮,本方案主橋布置采用“90m+400m+90m”的結構,不會影響通航和泄洪。此外,8.3億元的造價估算也是三個方案中最低的。
綜合專家和群眾意見後,“旭日”方案因其立意深刻、結構受力清晰、氣勢恢宏、整體造型簡潔、現代簡約風格,最終獲得市規劃委批準。
方案特點:橋上有700平米的觀光平臺根據“旭日”方案,湘江六大橋為大跨度拱橋,主拱曲線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拱肋采用線條簡潔的鋼箱拱,以整體效果體現現代感。大橋拱肋光滑、自然、飽滿,猶如初升的太陽,寓意株洲如同初升的太陽,潛力無限。橋拱的曲線飽滿、光滑、美觀,上下拱肋的弧度不壹樣,把拱橋控制在比較飽滿的狀態,更貼合主題,使拱肋的造型完整。
由於拱肋尺寸較大,大橋將很可能參考上海盧浦大橋,在主肋中間設置人行匝道,提供非常適合遊客參觀和附近居民步行的休閑區。此外,塔頂700平米的觀光平臺還可以根據需要改造成運動區、休閑區甚至是聚會的場地,極具使用價值。
項目流程
2012 65438+二月底開始:
據介紹,已委托省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計劃9月完成立項和可研批復,6月5438+10月完成設計招標,6月5438+065438+10月完成初步設計,6月5438+2月隨初步設計組織監理招標施工,年底舉行開工儀式。
2016年通車:
成發集團第六大橋辦公室李傑介紹,湘江第六大橋暫定名為楓溪大橋,工期約4年。預計2016大橋建成通車。
項目重要性
株洲湘江六大橋建成後將與天池路、航空大道、萬壽路相連,連接天元區和蘆淞區,是河西城區與河東豐溪新城、航空新城區、株洲縣路口鎮之間的快速過江通道。將成為河西與河東楓溪新城、航空新城片區、株洲縣路口鎮之間的快速過江通道,對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起到積極作用。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