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我想去普陀山旅遊。

我想去普陀山旅遊。

1)怎麽去比較合適

飛往普陀。....

機場位於普陀山的鄰島朱家尖島,現已開通至上海、廈門、晉江、北京、南京、青島的航班。朱家尖島機場坐民航的班車到蜈蚣碼頭,坐快艇到普陀山。

如果妳從上海去普陀....

上海到普陀...>普陀山主要從吳淞碼頭乘船。有慢船,下午五點半有船,或者晚上七八點九點有船,坐船壹晚,第二天早上到達普陀山。價格從60元到300元不等。從五等艙到頭等艙。

上海潮港也有快艇。每天早上八點坐車兩個小時,然後坐快艇,中午12到達普陀山。價格197元,很方便。

上海潮港也有去舟山定海的快艇。定海碼頭有去沈家門的車。下船及時換車,不然就去長途站坐車。

坐車去上海金山。舟山有從金山到三江碼頭的船,再轉半升洞碼頭。從普陀山回上海,經常走這條路,下午坐船,晚上去上海金山。

⊙坐豪華大巴到沈家門。上海徐家匯汽車總站,虹橋路211-213號。現在有許多火車。坐車到沈家門大概五個小時,然後坐快艇到普陀山。

浦東每天有飛機到舟山朱家尖島機場,朱家尖島機場坐班車到蜈蚣碼頭,坐快艇到普陀山。

從杭州|寧波到普陀....

杭州到普陀...>普陀山主要從杭州汽車東站坐大巴到沈家門(早上07: 30發車,幾乎每小時壹班),快車乘客坐四個小時到沈家門(理想07: 30/11: 30),沈家門半升東碼頭坐快艇到普陀山。

杭州坐大巴去寧波,寧波(白峰)快艇(票價58元/人)走普陀山,比較適合中轉群體。

從寧波“北站”或“南站”坐車到舟山半生洞,再坐船到普陀山。有時候現在坐車都不能直接去半升洞。買票的時候先問清楚是去定海還是沈家門,還是去半生洞。如果是定海,就得轉到半升洞。如果是沈家門,就得轉到半生洞。從定海到半生洞需要40分鐘。

坐火車去寧波,然後坐快艇去普陀山。去寧波的火車叫南站。從南站坐1路車到北站,北站有輪船碼頭。

2)如何留在那裏?

選擇酒店

桃花島酒店(桃花島,零售價580元/間)

普陀山紫竹山莊(普陀山,零售價688元/間)

東航度假公寓(朱家尖島,零售價580元)

普陀華僑飯店(沈家門,掛三,零售價520元/間)

預訂熱線:3821103,3821105聯系人:倪小姐。

3)普陀十二景

廣Xi雪雞

廣溪峰位於佛頂山東南,壹座“蓮花石花”,又名“石屋”。遠遠望去,綠樹叢中,峰巒疊石,美不勝收,像荷花,像白雪皚皚的山峰。

“廣西薛稷”是指普陀十二大景觀之壹的桂峰雪後的景色。普陀山很少下雪,冬天安靜而奇妙。但如果妳運氣好,趕上壹場大雪,登上佛頂山,遠眺廣西峰。仿佛玉雕,銀裝素裹,吹開萬株梨樹的花瓣,山色混雜,海低連凍雲。這時候妳會覺得自己的心是清澈幹凈的,就像置身於純白佛國的凈土。

要看到廣西峰的雪景並不容易,但普陀是佛教聖地,佛教弟子經常來來往往,或經常靜修停留,所以欣賞普陀山的“雪霽”景色是命中註定的。如果不下雪,也沒關系。如果乘客對廣西匹克的攬勝感興趣,那就非常奇妙了。《屠卓》中有壹句詩:“心境真開,空得見悠悠。光熙鳳挺立,自由自在。”

楊煉舞都

蓮花洋即蓮花洋,位於舟山島的少普陀山之間,北接黃大洋,南接普深水道。海洋因傳說日本人要迎觀音像回國,海牛和鐵蓮花阻止其渡海而得名。康熙《定海縣誌》引用普陀誌說:“宋元時,後羿人進貢,欲載往本國,但海上生鐵蓮花,船不能,恐歸之,故名。”

蓮花洋是攀登普陀山朝聖的必經之路。如果乘客的船到了海洋,如果趕上了早潮,可以看到海洋上的波浪微微起伏,像千萬朵荷花隨風起伏,令人心曠神怡。這是妳來普陀山遊玩時看到的第壹個景象——下午的蓮花海渡。遇有大風天,更是壹派波瀾壯闊的壯觀景象。壹位漁夫曾唱到:“蓮花海裏有大風暴,無風海裏有蓮花。壹朵荷花開十裏,花瓣尖如穗。”蓮花海大部分日子風平浪靜,乘客可以在船上平靜地觀賞蓮花海的美景。楊煉武都的山水為歷代遊普陀山的文人所傳唱,並有大量詩詞流傳下來。下午欣賞荷花海洋的景色,表達作者體驗荷花海洋的快樂心情。

茶山蘇武

茶山位於佛頂山後面,自北向西綿延。山川遼闊,溪流眾多。據史料記載,此處產茶,山中僧人常在谷雨前采摘,藥用價值高,可治血痢肺痛。山上也生長著山茶樹,樹高幾十尺。冬春之交,丹帕被子谷猶如珊瑚林,真是壹景。茶山多霧,白雲常隨風飄,所到之處,為佛教的山川增添色彩。而每次日出前,茶林都彌漫著薄霧,時而如絲,時而因姻緣。這壹刻,如果妳置身其中,就像做夢壹樣,讓人無限遐想。

在古普陀山,沒有居民,山中僧人自己種糧。種茶是住在山裏的僧侶的壹項重要任務。每到采摘季節,眾僧齊出,山上立即出現壹派繁忙景象(童詩),“山野爭采香芽,推霧穿雲得信貸”。普陀茶山的茶叫“雲霧佛茶”,因為這種茶樹多為僧人所植,所以僧人說起“茶山霧”也是別有壹番風味。

法華嶺洞

吉寶嶺東天門下。洪水筏屋左轉,爬小路,上樓梯,穿過古老的茅草篷(現為私宅),就是普陀十二景之壹的“法華嶺東”。在這裏,方圓的巨石自我豎立,形成了數十個洞穴:有的可以自由雕刻和行走;有些像房間壹樣寬,裏面有石像;有的在頂上豐沛,泉水涓涓而下,從石垛中流出,傾入壹池。普陀山的洞穴雖然很多,層次千奇百怪,但這是最多的。洞外有“清大福地”、“普陀巖”、“東南柱”等碑刻。

遊覽普陀山,不能忽視法華洞的奇特景觀。以前的人認為,就算選風景,法華也是個好地方。例如,明洪和陳輔寫了壹首詩說:“當妳參觀這座山時,妳必須選擇高峰,高峰將是最好的。請問是哪裏,法華最奇特。”

梅灣肖春

梅灣的肖春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也叫梅岑,因為西邊的山灣就是梅灣,也叫前灣。據說這裏野生李子很多,寺廟和尚都很會養李子。格蕾絲。初春,春歸大地,人避山野梅,清香滿谷,青山綠樹,映襯著點點小紅點。這真是壹個美麗的場景,它曾被譽為“海上浮動”。在這個季節裏,每天都是風和日麗,站在西山之巔;俯瞰荷花海洋,只見漁船競駛,鷗鳥雲集,海中波濤,路光閃閃,山外青山,美不勝收。如果是在月夜,枝疏月淡,島礁朦朧芬芳,更是醉人。在萬象更新的春天,由於季節的變化,歷代沒有遊覽過南海著名的普陀山的文人更是被這壹景象所感動。聯想到時間的流逝,人們懷念過去,熱愛現在,感慨事物,傷神。

古代洞穴的潮汐聲

陰超洞在島東南的紫竹林寺前,不肯去觀音寺的海。洞穴半淹沒在海水中,深度約30米,從懸崖到洞底深度約10米。這裏海岸曲折,怪石嶙峋,怪石嶙峋。洞底通海,頂部有兩個缺口,稱為天窗。清康熙328年(1699),禦書“陰超洞”被綁在洞壁上。

潮汐洞口面朝大海,張開大口。日夜被海浪拍打,潮水沖入洞口,如蛟龍,聲如雷鳴。風大的話,水花飛濺,水花直奔“天窗”。如果是晴天,山洞裏五顏六色的霓虹虛幻而嘆息成奇觀。據報道,在宋元時期,來普陀進山朝聖的朝聖者經常在陰超洞前請菩薩保佑。明朝以後,我要去梵天洞敲觀音的土。朝聖者經常跳崖而死,為的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生活。到了清代,“舍命”現象越來越嚴重,於是定海縣下令項英在岸邊建亭,並在《舍命》壹書中立碑,禁止舍命。

蓮池夜月

“蓮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色。海印地位於福賽基山前,又名“放生池”、“荷花池”。原來是佛家放花的池塘,後來種了荷花,稱為“荷花池”。

“海印”是佛陀所獲得的三摩地的名稱,例如大海可以印出壹切,湛然,佛陀的智慧海,可以印出所有的法律。海印池占地約15畝,建於明代。池上有三座石橋,中間壹座叫平橋;北接扶桑寺中山門,中間為八角亭,南面為禦碑亭。謝蓓亭、八角亭和扶桑寺建在同壹中軸線上。古老的石橋橫亙在水波之上,遠處矗立著壹座雄偉優雅的石橋,透出壹種美好的精神。真的像是皇宮裏的仙境,美極了!中軸線將水池壹分為二,使之成為壹個東西向的蓮花池。他周圍都是古色古香的石柱。

蓮花地三面環山,古樟樹環繞,池水由山泉蓄積,清澈如玉。每當盛夏,池中的荷葉田和荷花亭映著古樹、梵文人物、拱橋、佛塔的倒影,構成壹幅非常美麗的畫卷。夏日月夜來此,或風平浪靜天高雲淡月映池;或清風徐徐,荷香襲人。也是壹道美麗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

蓮花,佛教徒稱之為蓮花,是聖潔和純潔的象征。佛教稱極樂世界為“蓮花之國”,以為他地的人永遠住在蓮花裏。認為眾生皆有“佛性”,但因為被生死煩惱所困擾,沒有煥發出自己的佛性,所以仍陷在生死煩惱的汙泥中。而蓮花則是“渾而不汙,澄漣而不妖”,所以佛教用蓮花比喻“佛性”。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大禹寺龔毅附小寫過壹首詩:“望蓮凈,方知不染心。”觀世音菩薩是普渡的“蓮師”,所以海印池自然與觀世音菩薩聯系在壹起。歷代文人在觀賞蓮池山水時,往往將對山水的描寫與自己對佛教的理解結合起來。

朝陽永日

過了仙井,向東望了幾座寶山,只見山上有壹塊巖石像大象壹樣斜倚著,伸著鼻子仰望著東海。這是大象石。像巖石的上邊,還有壹個像兔子壹樣溫順的兔子巖。在項燕東邊的海邊,有壹個天然洞穴,不超過十英尺寬,但深且幽。洞外巨石參差不齊,堆成人山人海。洞朝東,左右持百步沙,千步沙。每當陽光明媚、清晨時分,妳都可以在這裏看日出和海景,景色壯美。初升的太陽“像輪子壹樣,紅得像沙子,突然從海底升起,耀眼奪目,散射著海水。以前很少想到曾光耀。”因此,人們將其命名為“朝陽洞”,並將“朝陽日出”列為普陀十二景之壹。普陀山看日出,以朝陽洞為首。

朝陽洞也是聽潮的好地方。朝陽洞上有最初的朝陽寺。據書上說,置身於此寺,浪嗚於下,如成千上萬種音樂交響,別有壹番情趣。作家王魯彥夫婦曾與郁達夫在原朝陽寺住宿,寫了壹篇名為《聽潮聲的故事》的散文,對這裏的潮聲描述如下:“...如鼓聲、鑼聲、喊聲、號角聲、喊聲、馬蹄聲、車輪聲、翅膀聲,混雜在壹起,像是千軍萬馬在廝殺……”郁達夫在詩中還寫道。民國初年朝陽東安被毀,1992年在原址上建了日觀閣。今天的朝陽洞風景包括朝陽洞、日觀閣、夏蘭閣、六觀閣等。,並附有茶水間。購物中心。古色古香的陽光閣,又名朝陽閣,建在四朝洞天之上,臨茫茫大海,飛檐翹角。展館高18米,長12米,短12米。它從山上升起,非常壯觀。展館分為上、中、下三層,設有購物、休息、觀海三個大廳。四周墻壁上陳列著“三十二觀音”的畫像,線條流暢,形象生動。中下層建有根雕藝術館,陳列著大大小小的根雕觀音佛像100余尊,是為海天佛國增添的壹道獨特風景。從亭中眺望,遠眺東海,更是風景如畫。

潭下亭又名朝陽亭,建在朝陽洞左平臺,臨崖臨海。每當太陽升起,陽光普照,景色美麗。

前部金沙海灘

千部金沙,古稱千部金沙,位於普陀山東岸,南起數間,東北至望海閣。普陀山東側的壹條順山道叫玉堂街。街道右海岸是千步沙,南面是朝陽對面的百步沙。千步長門長70多米,因其近千步的長度而得名。

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純凈柔和,寬闊坦蕩,柔中帶剛,猶如金印定座,走在上面,不墜不沈。這裏,海浪日夜停靠,濤聲不絕於耳。潮水在沙灘上嬉戲,像瀑布壹樣來,像阻力壹樣停止。每次大風大浪,都是雷聲成雪,令人嘆為觀止。當妳在流浪的時候,它是奇特的,不尋常的,奇特的景觀是無法形容的。千步沙沙坡度平緩,海面寬闊,水中無巖礁,常為遊泳健兒所青睞。夏天的遊客壹定不要錯過這種景象,或者遊山玩水後赤腳走在上面,讓海浪撫摸妳的雙腳,那種感覺太有趣了,沒有嘗試過的人無法想象。或者在沙灘上靜靜地坐壹會兒,聽聽潮水的聲音。或者幹脆換上泳衣,跳進佛海的波濤裏,帶給妳無限清涼。金沙千步不只是白天好看。每到月夜,單鵑緩緩移動,微風習習,濤聲不時,其寧靜的景色更具詩意。因此,有人曾把它與壯麗的日出結合起來,稱之為西陀山。

為了讓更多的遊客領略佛國風光,享受沙灘樂趣。普陀山管理局新推出了以朝陽洞、百步沙、千步沙為特色,以海景、海水戲為特色的旅遊專線。在千步沙康樂中心的利川灘優勢,建了4個5500平米的遊泳池,購買了碰碰船。遊泳池內飼養了6000多條紅色和黃色的金魚,並在144多平方米的面積內引進和飼養了許多廣場鴿。新開的“摩托艇”。“拉練跳傘”等活動豐富多彩,新建了200平方米的出租淋浴房,購置了十余艘高速遊艇,開辟了百步沙、千步沙的郵輪項目。

天門清飯

天門清帆說的是普陀山最東端的梵音洞的景觀。從法雨寺到沙飛坳、香會安,是普陀最東端的顧青雷山。綠鼓基地插入普陀海洋。這壹定是因為這個地方經常有驚濤駭浪拍打懸崖。潮湧震孔,日夜打雷,猶如擊鼓,故又稱“震鼓”。在山東省南端,有鼓基的地方,有壹個很大的天然洞穴,是用巖斧劈開的,高100米。兩邊的懸崖形成壹個門,被稱為梵天洞。在普陀山眾多壹直被人感嘆為神奇的洞穴和山谷中,梵天洞的雄偉氣勢和險峻險壁是其他洞穴無法企及的。梵音洞山明水清,貴州清,蒼崖聳立,距崖頂數尺之遙的洞腰,嵌有壹橫石如橋,恰似黑龍口中的寶玉。兩陡壁之間有壹石臺,臺上有雙層佛龕,名為“佛閣”。任何人想看梵天洞,都要先從崖頂繞道走下石階,然後來到佛光閣。據說每個人在這裏看到的都是不壹樣的佛,即使是同壹個人也會隨之改變,這是極其奇怪的。這個地方也是梵天洞觀潮的最佳地點。佛屈滄海,浪打馬立克奔騰,龍吟虎嘯晝夜。聽到的人無不驚心動魄。此時,佛教信徒樂於在洞口膜拜,祈求觀音菩薩的出現。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禦書“梵音洞”的額頭就掛在這裏。

梵音洞壹直是普陀山的重要景觀。梵天洞和潮洞的潮音各有特色,統稱為“兩洞潮音”。梵天洞西南不到100米的懸崖下有羅家洞,這裏山石陡峭幽深,洞腳插入人山人海,無人可入。民國初年,洞邊有壹個和尚架,壹個蒲團,壹個佛禪,就像壹個鳥巢掛在海堤上,十分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