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教室是利用多媒體通信技術在互聯網上構建的壹個學習環境,允許不同地點的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
師生通過虛擬教室系統整合“教”與“學”的環境,開展教學活動,在線授課、在線答疑、實時視頻直播教學、實時教學監控、多媒體備課教學、個性化互動學習、同步輔導、同步測試、問題解決、BBS討論、遠程遠程同步教學等。
2、虛擬教室的構成
虛擬教室系統在邏輯上分為四個部分:電子黑板平臺、教學管理平臺、傳輸網絡和用戶終端。電子黑板平臺和教學管理平臺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教師和學生使用用戶終端通過傳輸網絡連接到虛擬教室系統的教學管理平臺。
3.虛擬教室的特點
虛擬教室是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壓縮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信息技術多學科、多領域融合的產物。他不同於壹般的多功能教室。他解決了今天多媒體教室和電子閱覽室無法解決的問題,它將帶來壹場課堂革命。
4.虛擬教室的應用
虛擬教室技術徹底改變了信息化教育中人機交互的局限性。虛擬教室是壹種完全交互式的學習模式。學生面對的不再是屏幕上冷冰冰的信息,而是真人(老師)。這種學習模式是雙向的,學生和老師是完全開放的,“面對面”學習。通過互聯網(包括無線校園網和移動互聯網),學生可以在必要時在校園內外的任何地方與老師快速搭建虛擬教室,隨意互動學習。因此,虛擬教室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從校園延伸到室外,從家裏延伸到室外,是壹種真正突破時空限制的全方位立體學習模式。。
5.虛擬教室的經濟性和有效性。
該項目采用“夢想學校”作為實驗和實施的平臺。“夢想學校”是目前市場上已經建立起來的最完善、最心理化的虛擬課堂平臺。網站名為“夢想學校”,意為師生打造壹個超越時空限制,快樂教學的夢想花園。也符合本課題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和學習水平的目的。
網站的核心部分自然是虛擬教室系統。虛擬教室系統由四部分組成:
首先,網站的核心部分自然是虛擬教室系統。虛擬教室系統由四部分組成:
1,電子板書系統:提供書寫、打字、繪圖、擦拭、電子指針、電子筆記等功能。
2.教學管理平臺:電子書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學校管理、班級管理、教學資源管理、學校網站、班級網站等功能;
3、傳輸網絡:即時通訊、即時語音、視頻會議,應有盡有;
4.用戶終端:任何普通家用電腦都可以作為終端使用。為方便學生攜帶,滿足未來教育科技發展的需要,將為學生配備壹臺“夢想學堂”品牌的平板電腦,作為學生連接虛擬教室的電子書包終端。
2.為了方便師生交流互動,夢想學校的網站將提供目前主流的大部分社交功能,包括個人空間、博客(微博)、論壇、即時通訊、語音視頻會議等。通過這些功能,師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快捷、方便、人性化。
3.此外,基於教學需求,“夢想學堂”網站還提供各類在線教學軟件,包括電子教材系統、備課系統、教學系統、白板系統、在線復習系統、在線作業和考試系統、在線圖書閱讀系統,功能覆蓋教師、學生和家庭,同時為教師提供備課和教學;學生回國後的復習、實習(網上作業)和遠程課外輔導。
夢想學校網站建成後,將為教育網站創造壹個全新的、獨特的模式,無疑將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完善、最強大的虛擬課堂系統。
虛擬教室為因材施教和個性化輔導提供了壹種可行的方法。虛擬教室可以隨時隨地搭建網上教室,師生不必舟車勞頓,坐在家裏就可以上課,大大降低了教育的時空成本,使壹對壹教學輔導成為可能,解決了個性化教育和個性化學習的大部分問題。
第二,搭建資源共享平臺
1,教育資源* * *
虛擬教室將有效地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中國是壹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各地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條件差異很大。師生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沒有有效的溝通和互動。由於虛擬教室基於互聯網的特性,超越了地域限制,師生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方便地進行互動和交流。虛擬課堂網站的建設將為各地師生的互動和交流搭建壹座網絡橋梁,並將為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
2.國際教育交流和語言學習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的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外語學習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在外語學習中,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話來學習。虛擬教室為學生學習外語創造了極好的條件。通過虛擬教室,中國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外教來授課,他們也可以和他們的外國同學面對面交談。虛擬教室不僅可以為國內學生學習外語提供最好的環境,也可以為外國學生學習漢語提供同樣的環境。這是另壹種資源享受,也創造了語言學習的雙贏。
虛擬教室可以說是最經濟的語言學習場所。通過建立學校之間的合作關系,由中國老師教外國學生學漢語,外國老師教中國學生學外語,或者讓中外學生在同壹個虛擬教室裏互相交流,學習自己擅長的語言,從而在雙方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況下,創造出學習語言的最佳環境。這是物理教室無法完成的任務。
3.課外輔導和晚自習。
學生課後作業往往成為困擾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問題。為了解決課業問題,很多學校采用晚自習的方式。但是後期的自學,催生了很多問題和觀點。教育部已經明確反對晚自習,各地教育部門也采取措施制止和限制晚自習。但是如何解決學生課後作業的問題呢?虛擬教室為這個問題提供了答案。學生和老師可以坐在自己家裏解決學生的課後問題,相信比局限在教室裏的後期自學更能得到學生、老師和家長的認可。
三,虛擬課堂的實驗目標
本課題暫定由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呂或李文宇主持,原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廣東省教育學會會長劉達擔任總顧問,原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主任、特級教師擔任副顧問。原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廣東省教育學會教研部主任吳展華教授、香港教師會會長高嘉瑜、香港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部主任李淑英博士、培生教育集團電子出版總監Nicholas DeGeorge、新加坡Star (Education)出版社社長肖桂林、加拿大劍橋理工學院院長陳博士擔任顧問。由教育廳、教育局、教育學院、教研室的教授、副教授以及省內各學校的董事長、校長組成的課題組,就虛擬教室在中小學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取得了以下實驗目標:
(壹)、通過總結全省學校參與實驗的情況,搭建和完善虛擬教室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
(2)利用虛擬課堂進行壹對壹的個性化教學,探索和實施因材施教的有效目的。
(3)利用虛擬教室創造壹個地道的英語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學習外語的有效途徑。
(4)探索利用虛擬教室代替晚自習,全面解決學生課後問題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
(5)逐步推進城鄉中小學實現結對互學,建立強校扶弱“校校通”工程和城鄉學生互助結對“手拉手”工程。
(六)、分步推進“名師示範工程”的建立,建設網絡“虛擬工作室”。
(7)建立跨國“語言學習互助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