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1
騙取個人信息
現在有很多出售個人信息的中介公司。為了獲得更準確的信息,他們往往會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來吸引求職者,然後收集簡歷來獲取求職者的個人信息。
提醒
求職者在看到招聘信息、投簡歷之前,壹定要查詢公司的相關信息,判斷公司的真實性。同時,簡歷上的壹些個人信息也不需要太具體,比如郵寄地址等。,而且應該註重工作經驗。
騙局2
利用網絡找工作騙取錢財。
網絡招聘魚龍混雜,壹些釣魚網站會以招聘的名義吸引求職者點擊,從而騙取錢財。比如網上壹些所謂的“刷信用”兼職,上面寫著“每個任務只需5分鐘”、“任務獎勵10元到50元不等”、“每天2小時,輕松過萬”等信息。取得聯系後,對方發來了工作申請表和工作流程介紹。工作可能是買充值卡刷信譽。如果信譽值達到壹定標準,可以返還現金,還有提成。實際情況是,求職者支付大量後,傭金和本金都到不了。
提醒
求職者要學會區分網站的安全性和招聘信息、招聘公司的真實性。網上求職,壹定要去正規的大型網站,這樣更有說服力,而官網這種招聘公司是最好的選擇。
騙局3
騙取掛號費和體檢費
面試結束後,招聘人員以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保險費、押金、手續費等名義向應聘者收錢。應聘者交費後,招聘人員要麽趕緊抽身,要麽找借口不安排工作,等錢積累到壹定階段,人去樓空。為了取得考生的信任,壹些中介機構與壹些騙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夥行騙。收取壹定的服務費後,他說招聘的職位已經滿了,承諾會盡快聯系合適的單位,讓應聘者留下聯系方式,但他根本不會兌現,然後以各種借口敷衍應聘者。
提醒
任何想向求職者收取這兩項費用的企業都必須警惕。事業單位考試必須在公開招聘政府網站上報名。
騙局4
欺詐性扣留文件
有的企業以面試時需要單位審核等理由扣留求職者的身份證、學位證、畢業證等證件。
提醒
無論身份證、學位證、畢業證,單位都無權扣留。去面試的時候,尤其是第壹次,最好只帶證書復印件。如果招聘單位要求攜帶原件,求職者必須在向招聘單位出示原件後取回。
無論什麽原因,原始憑證都不應該由任何企業保管。證書只是作為招聘企業核實求職者身份和業績的標準,正規企業不必保留原求職者。
騙局五
欺騙免費勞動力
目前,壹些企業利用實習、試用名義騙取免費勞動力。實習期間不僅沒有發工資,甚至還要求發培訓費。
提醒
根據規定,公司應當向任何單位或者企業的試用期員工支付工資,勞動者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同崗位最低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
騙局六
騙取代理費
許多非法中介看到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同時又急於賺錢。收了高額中介費後不履行合同,不能及時給大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給妳找招聘公司,然後公司以各種名義推脫,最後找不到人。
提醒
大學生求職時,首先要查看就業中心是否有就業證和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正規中介除了中介許可證,壹般都會把營業執照掛在大堂等顯眼位置。
騙局7
騙各種存款和保證金。
有的用人單位要求大學生交押金,承諾交了押金就去上班,但隨後又以人員滿員等各種借口向大學生打聽消息,拒不退還押金。終於沒有消息了。有的單位收押金,說可以“保證”學生按要求上班,並承諾下班後返還。但是,等工資結算了,押金就不見了。
提醒
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風險金、報名費都是違法的。求職者應堅持拒絕提交和舉報此類情況,確保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騙局八
騙入傳銷
MLM公司壹般先安排學生以銷售人員的名義工作,然後公司讓學生交壹定的錢,再讓學生欺騙他人。有的同學甚至在高額回扣的誘餌下,欺騙同學、朋友、親戚。被忽悠後往往騎虎難下,最後還得白白花壹筆錢。
提醒
MLM通常具有以下壹個或多個特征:當妳加入俱樂部時,妳被告知妳的職責之壹是發展更多的人;支付昂貴的會員費;很多人在職場都是意氣風發。大學生壹定要提高警惕,遠離傳銷。如果被認定為傳銷組織,大學生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停止工作,並及時報警。
騙局9
騙取高額培訓費
這種騙子在面試完學生後,壹般會要求學生參加公司的在職培訓,並繳納培訓費。有的進行壹些培訓,發放培訓資料和光盤,但這些資料與考試內容無關。有的甚至根本不訓練,收錢後就作秀。
提醒
招聘單位培訓員工不得收取培訓費。正規企業都有崗前培訓,都是免費或者付費的。《勞動合同法》還規定了企業培訓、培訓費和服務期限。
最後,祝大家都能實現優秀就業!廣東優就業提示:更多實用技能請關註公眾廣東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