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面臨自然災害、嚴重事故、環境危害、人為破壞等突發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提前制定應急計劃是至關重要的。寫應急預案要註意哪些格式?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藥品管理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您閱讀。
藥品管理應急預案1為確保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理和藥學服務質量及醫療救援工作的順利完成,請按照本次突發事件藥品供應及藥事管理應急預案執行。
第壹,突發事件的預警系統
1,突發事件預警系統是指突發事件中所有需要醫療救援的情況,包括傳染病、中毒救援、洪水、地震、火災等。預警系統的啟動:在突發緊急情況下,根據其性質、類別和嚴重程度啟動應急響應。值班人員應立即直接通知主任或副主任及藥房負責人協調工作,相關部門負責人負責組織協助。根據醫院的部署,利用綜合科的資源協助搶救工作。甲類、乙類傳染病按縣三級預警系統或我院預案的標準啟動。
2.啟動壹級應急響應:主任負責協調工作,接替的是協助主任分管工作的副主任。
啟動二級應急響應:協助藥劑科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協調工作。
啟動三級應急響應:藥房負責人負責協調。
3.緊急呼救:在搶救病人時,值班人員應準備好急救藥品,積極參與搶救工作。出現藥品短缺時,應主動聯系藥店或其他藥店盡快補足,同時運用專業知識積極尋找替代品解決問題。
第二,組織
1.中醫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在突發事件中的主要職責包括:
(壹)制定並審核治療和預防用藥計劃:包括壹線人員、二線人員和其他醫務人員的預防用藥計劃和應急用藥計劃;並制定相應的應急相關藥品目錄和應急救援藥品目錄。
(2)審核急救藥物的劑型和數量,審核呼吸衰竭藥物、循環衰竭藥物、肝腎功能不全藥物、中毒搶救藥物、水災、火災、地震等搶救藥物清單。
⑶制定並審核藥品安全監控方案;
3.藥劑科在突發事件中行使藥學委員會的職責,在藥劑科成立突發事件領導小組,成員包括:主任、副主任、各藥房負責人、藥房倉庫人員。
13.藥劑科有五個專業職能組,其職能是:
⑴人力資源組:由部門主管領導,負責突發事件中的人員整合、穩定員工情緒、生命安全等。其他組應定期向科主任報告人員情況(包括出勤和感染情況)。
(1)人員整合包括每組人員的崗位重新設置、人員調配、新壹組臨時崗位的人員安排和排班。壹旦進入壹級應急響應狀態,應宣布綜合科(組)停止休息,所有工作人員預留24小時聯系電話和每個人的職責,並做好表格。
(2)穩定員工情緒,激勵員工,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適當應用心理學知識,了解員工的實際困難。
(3)做好必要生活用品的保障工作,如保障隔離區工作人員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供應;開展工作安全保障,如制定預防措施、消毒隔離等。
(4)保證與上級領導溝通渠道的暢通,向上級陳述藥學工作的特殊性,協調各種臨時性問題。
⑵藥品保障供應組:指定藥庫人員兼任藥庫組長,主要職責如下:
①多渠道獲取藥品信息,跟蹤市場信息;並根據醫院制定的治療指南或專家組意見制定基本采購計劃,包括治療指南中的藥品或專家組指定的藥品目錄,註明名稱、療程、劑量、用量及預計接受治療人數,並考慮藥物治療方案之間的相互替代性。保證采購過程中短缺藥品的供應。
(2)負責醫院藥品和消毒劑的采購、保管和發放。藥庫負責給病房送藥,但每次都需要送到發熱門診或隔離病房的半汙染區,交給汙染區的工作人員。
(3)中毒搶救、水災、地震、火災等搶救藥品可能不屬於醫院常備藥品,但壹定要知道這些藥品是哪些藥企生產的,以及他們的供貨渠道。
(4)供應庫存藥品,協調藥房急救藥品的調配。
⑶發藥組:由藥劑科主任領導,主要任務是:
①執行醫院的日常發藥工作,並執行其他與發藥相關的臨時任務。
(2)有效防護(考慮到個別發熱患者有可能到門診就診),處方應通過醫院網絡系統傳遞,人工傳遞的處方應消毒並妥善保管,避免院內交叉感染。
③發熱門診藥房的日常工作包括:發藥、排班、臺賬管理、消毒。
(4)提供臨床用藥信息,保證藥品供應,儲備用藥咨詢計劃,防止積壓,做好面向患者的用藥咨詢和宣傳工作。
⑷臨床藥學組:由副主任兼任或臨時任命,負責藥品信息、臨床藥學和突發事件中的藥品安全。
①及時收集整理藥物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向臨床傳遞合理用藥信息。
②ADR監測、報告收集和報告、反饋。
(5)藥品質量控制組:藥庫主任兼任組長,其工作包括:
①藥品采購和捐贈的質量控制。
(2)檢驗外購藥品和捐贈藥品的藥品檢驗報告。
③查看每批捐贈藥品的質量檢驗報告和有效期。
三、急診藥房管理註意事項
(1)發生上述突發事件時,應急響應啟動後,藥學人員必須按照預案各就各位。除上述分工外,藥師還應采取積極靈活的措施參與搶救工作。
⑵傳染病突發事件後的藥學工作善後。
①為傳染病患者提供藥品的病房藥房應設置在潔凈區,因特殊需要進入汙染區和半汙染區的藥品後處理應按以下方式處理。
②用於治療傳染病住院患者的藥品應放置在清潔區域。藥品不得通過每天放置藥品整體包裝的方式進入汙染區或半汙染區。但當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汙染區準備清除時,因特殊需要,應對汙染區內剩余的藥物進行消毒。汙染區殘留藥物的消毒應在汙染環境和房屋最終消毒後進行。其余藥物的消毒方法是用0.2%-0.5%的過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後剩余藥品視為醫療垃圾,可裝入雙層黃色垃圾袋,在指定區域處理,不得回收。汙染區藥品消毒銷毀前,應登記賬冊,清點數量。
③進入半汙染區的藥物處理。藥物盡量不要進入半汙染區。有特殊需要進入半汙染區的藥品,應在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半汙染區準備清除時進行消毒。進入半汙染區的剩余藥物的消毒應在環境和房屋最終消毒後進行。半汙染區的藥品外包裝或原包裝應用0.2%-0.5%的過氧乙酸溶液擦拭。原包裝已開封的口服藥品不得回收。其余藥品在外包裝和原包裝內擦拭消毒並經醫院感染科檢查批準後方可使用。半汙染區的藥品消毒後,登記賬本,清點數量。
④傳染病後消毒劑的處置。防傳染病工作需要準備足夠的消毒藥品,消毒藥品主要是過氧乙酸和含有效氯的產品。傳染病階段性防控結束後,首先要聯系其他用戶,減少浪費,避免環境汙染。消毒藥品過期後不得銷售。
⑤積壓藥品的處理。傳染病階段性防控結束後,除了保證藥品在有效期內正常使用外,如有藥品積壓,應及時全面統計,將藥品積壓信息第壹時間上報供應商,及時反饋,避免盲目采購。倉庫待處理的積壓藥品,應在記錄庫存後,聯系其他用戶或與供應商協商,幫助其聯系使用。到期後不得使用,並建立臺帳進行統計,按有關規定掛失銷毀。
⑶《突發事件藥事管理應急預案》同樣適用於其他突發事件的藥事應急預案,應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性質和類別靈活處理。
藥品監管應急預案二為做好幼兒園藥品衛生保障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正確處置幼兒園藥品衛生突發事件,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幼兒園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制定本預案。
壹、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安全第壹,預防為主”的方針,努力把事故隱患降到最低,維護教育安全穩定,確保幼兒園教育教學正常秩序。
二、應急預案的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幼兒園醫務室(衛生室)使用過程中發生的藥品衛生突發事件。
三、幼兒園藥品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
1,幼兒園藥品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付強
副組長:
成員:徐遠才、王艷、班主任。
2.幼兒園藥品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1)立即停止吸毒,第壹時間向區衛生、教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報告;
(2)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人數、引起事件的藥物、患者的癥狀;
(3)立即將患病師生送往醫院,並協助醫療機構救治患者;
(四)保留引起藥品不良反應的藥品、設備和場所;
(五)積極配合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的調查,按照其要求如實提供相關資料和樣品;
(六)落實衛生部門要求的其他措施,妥善處理善後事宜,維護幼兒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7)配合衛生部門分析藥品不良反應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整改意見,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四、應急處置流程
1,事件發現
當班主任發現有學生在幼兒園醫務室(保健室)用藥後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癥狀時,應立即呼叫幼兒園校醫或保健老師,將該學生送至醫務室或保健室。校醫或保健老師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對學生人數和情況進行初步調查。
2.事件報告
(1)經調查得知,校醫或保健老師初步懷疑學生在幼兒園醫務室(保健室)用藥後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應立即致電幼兒園領導和校長。幼兒園領導應立即致電區教委、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衛生局的中小學保健所,並做好詳細記錄。同時,幼兒園醫務室(保健室)應立即停止用藥,保留引起藥品不良反應的藥品。
(2)接報後,區中小學保健辦立即向區教委報告,並立即會同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衛生局工作人員趕赴幼兒園進行緊急處理和調查。
3.醫療
(1)病情較輕的學生就近治療;病情嚴重的學生轉到區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治療。同時,醫療機構做好醫療應急準備。
(2)幼兒園將向患病學生家長通報情況,並通知家長到相關醫院看望和照顧學生。
4.現場試驗
幼兒園積極配合衛生、食藥監等部門對患病學生的癥狀和體征進行個案調查,並對幼兒園醫務室(衛生室)使用同壹藥物的其他幼兒園學生進行調查。
5.樣本檢測
幼兒園積極配合衛生、食藥監等部門對幼兒園醫務室(衛生室)剩余藥品進行采樣。
6.環境改良
幼兒園積極配合衛生、食藥監等部門開展幼兒園醫務室(衛生室)藥品衛生檢查和環境衛生整治,進壹步強化藥品衛生安全意識。
7.輿論引導
幼兒園應當尊重和滿足師生和家長的知情權,按照相關程序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及時、準確告知藥品不良反應相關信息,正面宣傳有關部門和幼兒園采取的處置措施,避免虛假輿論擾亂視聽,影響幼兒園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和社會穩定。
藥品管理應急預案三進壹步規範化學實驗室藥品的儲存、使用和管理程序,確保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安全,減少易燃、易爆、氧化、劇毒藥品在使用和儲存過程中發生刑事案件和災難性事件造成的損失,及時做好事故發生後的補救和善後工作。
壹、實驗室的基本情況
1.實驗室分布:昌黎校區主樓A區。
2.實驗室中危險化學品的分布:
毒品倉庫的三樓,四樓,五樓。
第二,成立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齊曉波
副組長:周喬亞克
成員:
第三,分工和責任
團隊領導:
全面負責領導、組織、決策、協調、指導各職能組落實防控措施,負責預防和應急工作的指揮。
副組長:
周:全面負責相關人員的培訓、救災演練和師生、財產的搶救工作。
喬亞科:負責實驗室的巡檢和值班;制定相應的監控和管理措施。
成員責任:
周黎巖:負責災害監測和報告。
齊艷玲:分管救援工作,負責組織救援隊員搶救學生和財產。
杜蔡:主管後勤服務,負責內外溝通協調,提供搶險所需物資。
張帆:負責安撫和慰問死傷者家屬,做好師生思想工作,維護學校穩定。
實驗室安全員:負責組織學生的安全轉移。
四、工作程序:
1,藥品由專人保管,嚴禁無關人員入內;配備專用消防設備。
2.遇有化學藥品引發的刑事案件和災難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迅速趕赴現場,通知衛生院,並向主管領導報告。如遇重大事故,分別撥打110、119、120報警。
3、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抑制火勢和有害氣體的蔓延,疏散人員,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4、協助醫生將傷員運出危險區,進行緊急搶救工作。
5.後勤組負責車輛調度、設備物資供應和送重病患者到醫院搶救;
6.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現場,配合相關部門調查,並著手對所獲材料、物證進行詳細分析研究,確定事故原因。
7.事故查明後,應當寫出定性結案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和人員傷亡情況,造成的經濟損失,調查情況,對調取的證據材料的分析,對事故性質的認定和結論,對事故制造者或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動詞 (verb的縮寫)應急計劃:
(壹)現場火災應急預案:
1.發現火災事故時,發現者應及時向實驗室負責人和當地公安消防部門(119)報警並立即切斷或通知有關部門切斷電源。報警時,說明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地點、燃燒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災情況、報警人姓名和電話號碼等。
2.實驗室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立即通知醫療、安保和安全消防人員趕赴火場開始工作。
3.救援應按照“先人員、後物資、先重點、後壹般”的原則進行。搶救被困人員和貴重物資,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疏散人員,壹起穿戴好防護用品,註意自身安全,防止發生意外。
4、根據火災類型,使用不同的滅火器材。
根據物質的不同,火災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A類火災是固體可燃物質的火災,包括木材、布、紙、橡膠和塑料。
乙類火災為易燃液體、易燃氣體、油脂等化學火災。
丙類火災是帶電電氣設備的火災。
D類火災是壹些可燃金屬,如鎂、鈉、鉀及其合金。
撲滅A類火災:壹般可采用水冷方式,但應使用二氧化碳、哈龍、幹粉滅火劑撲滅古籍、檔案。
撲救B類火災:首先切斷可燃液體的來源,同時將燃燒區容器內的可燃液體排放到安全區域,用水冷卻燃燒區可燃液體的容器壁,減緩蒸發速度;及時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和幹粉滅火劑撲滅液體火災。對於可燃氣體,應關閉可燃氣體閥門,防止可燃氣體爆炸,然後選用幹粉、鹵代烷和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撲滅丙類火災:滅火前應切斷電源。由於現場條件等原因,無法切斷電源。當需要用電滅火時,應使用沙子或幹粉滅火器,而不是泡沫滅火器或水。
撲救D級火災:鈉和鉀的火災不能用水撲滅。水與鈉、鉀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和氫氣,會促進火勢的猛烈發展。使用專用滅火劑,如幹沙或幹粉滅火器。
5、燒傷的緊急處理
(1)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當發生燒傷時,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者傷者可以將自己浸泡在附近的水池中,以防止燒傷面積進壹步擴大。
(2)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掉衣服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打滾滅火。冬天穿棉衣的時候,有時候明火滅了,但是暗火還在燃燒。如果衣服冒煙,應立即脫掉或剪掉,以免進壹步燒傷。著火時不要慌張奔跑,以免風助火,也不要站著打電話,以免造成呼吸道灼傷。
(3)初步處理後,應及時將傷者送至就近醫院進壹步治療。
6.火災後消除各種環境影響的應急措施。
(1)對於非油類火災,火災消除後應立即清理現場,殘渣和碳灰應清理幹凈,放入不可回收的垃圾場所。
(2)對於油火:火消除後立即清理現場,用黃沙收集地面油汙後用水沖洗。用棉紗或抹布擦拭附件表面,然後用清潔劑擦拭。
(2)化學燒傷事故應急預案
如果在實驗過程中,酸、堿或其他腐蝕性藥物不慎濺到您的身上,請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後相應地用蘇打(酸性物質)或硼酸(堿性物質)中和。
當濃酸濺入眼睛或皮膚時,應迅速用大量水沖洗,然後用0.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強堿濺入眼睛或皮膚時,應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2%稀硼酸溶液沖洗,或用1%醋酸沖洗,並聯系學校醫務人員協助處理。
(三)現場觸電應急預案:
1,觸電急救的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的生命安全。
2、觸電急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在觸電者沒有脫離電源之前,救護人員不允許用手直接接觸傷員。斷開受傷人員電源的方法:
(1)切斷電源開關;
(2)如果電源開關距離較遠,可以使用幹燥的木制墊木、竹竿等。拿起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設備;
(3)可用幾層幹衣服裹住雙手,或站在幹板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3、觸電者脫離電源後,應視其是否有意識,有意識時,應使其就地平躺,密切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行走;如果意識不清,應平躺,並保證氣道通暢。每隔5秒給傷者打電話或拍拍他的肩膀,以確定傷者是否昏迷。不要搖傷員的頭,也不要叫傷員。
4、搶救傷員應立即堅持用人工肺復蘇法進行正確搶救,並設法聯系醫務部門接管治療。
(四)化學品盜竊應急預案:
實驗室發現化學品被盜時,應立即保護現場,領導小組應將被盜藥品上報相關部門進行現場調查。現場勘查完成後,管理人員要認真清點,藥品的種類和數量確實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