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霞和他相親那天,他是抱著“見義勇為”的心態去的。
那段時間每天和朋友聊天都是相親話題。大學畢業後,很多朋友都加入了相親大軍。奇怪的是,相親的朋友很多,成功的卻很少。
問及原因,朋友說:以前介紹人懂得菜配飯,現在純粹是格格不入。
如果妳不相信小霞,我的朋友講了壹個例子。第壹次相親,是隔壁鄰居的卡友介紹的,因為平時不太好拒絕叫鄰居阿姨,所以沒問就去了。
誰知此行真是大開眼界。她說,整個過程,那個男生都在說話,她壹句話也沒說。
有人回答:“那不太好。妳能說會道。”
她的朋友無奈地說:“嗯,他小學沒畢業就出去了。他在社會上混了幾年,壹直給我講那些年他們是怎麽打起來的,不管我有沒有興趣。”
這是典型的三觀差,後來自然就沒了。誰知道這個例子,很多朋友都吐槽那些不靠譜的媒人,把自己介紹給很多不靠譜的人。
那時小霞還沒有被吻過,但聽了他朋友的話後,他覺得有點好笑,想去見見他們。
就在這時候,小區真的有阿姨給她介紹。介紹人的評價是:“那個小夥子是真的!”"
不會再有言語。這麽簡單的介紹,不符合相親界的鐵律:不是應該誇對方天上有,地上什麽都沒有嗎?
所以,小霞去看了。
02
他今年25歲,大學畢業壹年。這是他第壹次相親。
他不想去。他知道家裏的條件:父親早退,母親壹個人把他帶大。為了讓他順利完成學業,母親壹直在做保姆,快六十歲了,還在照顧其他老人。
他會去相親是因為壹個阿姨堅持要介紹,他媽媽壹直催著他去看。在父母眼裏,似乎沒有什麽比婚姻更重要。
他去安慰他的母親。
但在去之前,他不抱任何希望。像他這樣的窮小子,不應該有看得見的姑娘吧?不是他貶低自己,而是現在大家都說沒房娶不到媳婦。
他對此深信不疑,因為他的童年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壹觀點的正確性。
另外,退壹步說,結婚後不買房住哪裏?他說不出跟他結婚後讓女生租房子這種話,認為這是不負責任。
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找女朋友,這也是他壹直不敢談戀愛的原因。
他答應後,介紹人很快聯系好了壹切,兩人見面的時間大概是壹周後。那是壹個下午,沒想到他們聊得很開心。
他也覺得那個女生不錯,但是他不準備追她。僅僅見她壹面,不足以打破他多年來建立的愛情屏障。
奇怪的是,女生開始頻繁和他聊天,請他吃飯看電影。
03
小霞常說:被動不是我的性格。但是,她之前只說了這麽壹句,大部分人都不信,因為她沒見過有人主動追她。
但後來大家都信了,因為那次相親後,她主動去追那個男生。
雖然這個男生在朋友眼裏真的沒有什麽優點,但是他有很多缺點。壹個朋友說,“小霞,妳怎麽看?沒車沒房沒存款,簡直要命。”
小霞說:“他自己也這麽說,但我反駁了他。”
“妳怎麽反駁?”
“我說他才畢業壹年,他自己存了5萬。怎麽能說沒有存款呢?比我能存的多得多。”
“但是這些錢遠遠不夠買房子,他家也幫不上忙。”壹個朋友說。
“正因為如此,我才認定他是。”小霞說。
“啊?這是什麽邏輯?”
“他媽媽當了這麽多年保姆,就算供他上學,還是攢了點錢。況且他在學校成績很好,還領了各種補貼,也沒花多少錢。”
小霞說,“但是他不想要他媽媽的錢。他說他想要他想要的,他想自己去爭取。”
“就因為這句話,妳指認了他?”每個人都迷惑不解,認為小霞的大腦回路真的很奇怪。
“是的,我喜歡這樣的男生,有獨立的想法和責任。”小霞頗為自豪:“我身邊的男生沒有壹個是自己買房的,都是靠父母。”
大家都想過,但是都不覺得依靠父母有什麽不好。歸根結底,我的想法不同。
偏偏小霞喜歡這樣的人。恰好她相親的時候遇到了這樣壹個人。偏偏小霞勇敢地追求它,偏偏他沒有讓小霞失望。
我去年遇見了小霞。她已經結婚多年了。我壹開始誤以為她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她卻說自己是80後。
我不相信。她給我看了她的身份證。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她是我見過最年輕的人,那種由內而外的年輕,心態真的很好。
我想這樣的人壹定有壹個非常幸福的家庭。
她說完後驕傲的告訴我:“我遇到我老公的時候,他什麽都沒有。人家說我以後肯定吃虧,現在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這七年當中,小霞壹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