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壹般用來督促過分幹涉兒子兒媳婚姻的婆婆。但如果婆婆好心勸解,兒子媳婦也要明辨是非,不能辜負婆婆的好意。
徐潔52歲當了奶奶,本該是壹件幸福的事,卻整天郁郁寡歡。原因是徐潔覺得自己做了壹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心裏不痛快。
她的兒子和兒媳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他們戀愛的時候,媳婦經常去徐傑家玩。她也喜歡過這個女生,包括兒子結婚的時候,徐潔以為他們工作忙,幹脆就住在壹起了。她也可以幫助他們做飯。
但當時對媳婦的唯壹要求就是不能和公婆住在壹起。徐大姐和老伴拿出大半輩子的積蓄給兒子媳婦買了婚房,然後媳婦也說上下班不方便,還需要壹輛車。
徐大姐當時也不想買。她想讓兒子買輛自己的車。她說會給他父母準備好壹切,這樣孩子就不會有任何壓力。結果媳婦的意思是,以後要靠兒子養老,買車的時候要提前給兒子減輕壹些壓力。
徐大姐說,她媳婦把事情說得那麽現實,他們壹生氣就出不來,她兒子還說,如果因為壹輛車,兩家人不愉快,他就沒面子了。
老兩口只有壹個兒子,為他操勞了壹輩子。買房子花了不少錢,如果他們不給錢買車,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在兒子兒媳的壓力下,徐潔只好把買車的錢拿出來,包括彩禮,由他們發給女方父母。
兒子結婚的時候,徐大姐就認為兒子結婚後不能和自己壹起生活。她很難過。壹個人偷偷抹眼淚,她老婆看她傷心。在她兒子結婚的那天晚上,她告訴他們在搬到新房子之前在家裏多呆幾天。本來兒子是同意的,但是第二天兒子說媳婦不習慣和公婆住在壹起,盡快搬出去。
徐潔明白,兒子本性如此,不是壹兩句話就能改變的。她沒有再糾結這件事,就想著給兒子娶個媳婦,他們的義務也就完了。以後老兩口要為自己而活。
但是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徐潔主動來照顧。起初,他們相處得很融洽。畢竟他們沒在壹起生活過,兩人也沒什麽大矛盾。媳婦住的車也是公婆買的。如果她不懂事,婆婆伺候月子也不難。
但是徐大姐發現,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兩天洗壹次頭。徐大姐出於對媳婦身體的考慮,勸她不要那樣洗頭,但媳婦不僅不聽,還抱怨婆婆幹涉她的生活。
徐潔很委屈,明明是好意,卻被媳婦投訴了。婆媳之間有隔閡的時候,兒子出面調解,她卻壹直維護妻子,批評徐潔是個母親。
兒子對徐大姐說:“媽,妳婆婆幹涉太多了。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妳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管其他的。”聽了兒子的責備,徐潔很驚訝。
她說:“我媳婦兩天洗壹次頭,勸她不聽。兒子的話讓我當場驚呆了。我真的很好心,考慮到我媳婦的健康。如果他們不理解,他們會怪我多管閑事。我兒子更是不分青紅皂白。他只知道保護兒媳婦,和我媽作對。我從未見過像他們這樣忘恩負義的孩子。”
其實很多事情的根源不是婆媳問題,主要是兒子的問題。現在有些男人認為在婆媳關系中保護妻子是好丈夫,但同時也失去了作為兒子的良心。
就徐大姐的情況來說,在他們老壹輩的觀念裏,月子裏洗頭容易著涼,會對媳婦的身體造成傷害,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老人們都是那樣過來的,他們只是關心,並沒有惡意。
但其實只要正確洗頭,不感冒,是沒有問題的。也許婆婆的想法有些誤區,但我們不能否認她的用心是好的。
通常我們說婆婆幹涉媳婦的生活,壹般都是告訴媳婦該怎麽做,甚至連買衣服或者其他事情,媳婦都要管。她幹脆把兒子的婚姻當成自己的婚姻來引導。
不過,丈母娘徐潔也沒什麽問題。從幫兒子結婚開始,她付出了很多錢,然後她照顧月子。站在兒子的立場上,她應該感謝母親的付出。
但她兒子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好丈夫,完全不顧老母親的感受,壹味偏袒妻子,指責母親。我可能站在媳婦的立場上覺得自己嫁了個好男人,但是要說這個男人的人品,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傷害妻子沒有問題,但壹定要明確是非。即使妳媽媽的做法有問題,妳也要冷靜,好好溝通,而不是強勢到保護壹方,傷害另壹方。這樣的男人不是好人。
當然,婆媳相處,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就好。如果對方不聽勸告,不要過多幹涉,否則還是她自己的錯。
人與人之間是互相尊重的,但家庭之間也是互相關心的,婆媳之間也是如此。生活中可能常見婆婆愛找麻煩,不讓媳婦好過,但不可忽視的是,有些媳婦也很難說話,對婆婆沒有包容力。
且不說文章中媳婦提出的各種要求在結婚時是否過分。就她坐月子來說,婆婆也沒什麽不好,只是好心提醒她,洗頭太頻繁對身體不好。媳婦可以不聽,但要理解婆婆的初衷,感激老人的照顧。
女人看男人的性格,不僅看他對自己的態度,也看他對父母的態度。真正的好男人,是只關心妻子,不關心父母的全能好男人。那是刻意的表現,他的本性裏還是隱藏著可惡的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