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路橋施工的特殊性主要有以下特點:
1.工程的多樣性。首先,使用功能的多樣性導致工程產品的類型不同。其次,即使使用功能相同,工程類型相同,但建設在不同的區域,由於建設區域的地理環境條件不同,也是不同的。
2.項目的不可轉讓性。作為最終具有使用功能的產品,不能移動,只能建造在使用的地方。
3.施工人員的流動性。所有工種的工人在項目的不同部分流動;工人在工地內的各種建築物體上流動;勞動力在不同的建築工地和不同的建築區域流動。
4.工程龐大,多在露天,受自然氣候條件影響大,作業條件艱苦。
5.施工生產周期長。壹般來說,壹個路橋項目從壹年到幾年不等。建築企業的這些生產特點,必然會在人員組織、安排和管理上造成壹些特殊的問題。
二、路橋施工中應註意的問題
1.應重視調拱坡層的施工質量。在該層施工過程中,要特別註意各種材料的規格、級配和配合比,以保證該層有效寬度內的平整度和密實度,這是保證基層施工質量的基礎。
2.加強基層維護。基層施工完成後,用麻袋養護,或噴灑瀝青乳液保護。不能封閉交通的,限制重型車輛通行,車速不超過20公裏/小時,並註意其他交通設施對基層的損害。如果車槽(坑槽)有松動,要用同樣的材料修補壓實。嚴禁用松散顆粒材料填充。
3.在基層施工中,要嚴格註意松鋪厚度,用最佳含水量碾壓,盡量減少基層成型,初壓後進行人工整修,特別是要加強基層邊緣模板的密實度。對於因特殊情況未碾壓到位的,應使用工人錘和振動夯分層夯實,以保證其結構層的質量。
4.嚴格控制基層的找平。鋪設表面前,用3m直尺檢測基層的平整情況。找平差、找平大的路段要找平。面層鋪設前,仔細清理基面,確保基面幹凈整潔,無松散浮料和雜質。如果有汙垢,應該用加壓水沖洗。如果基層表面局部下封層脫落,應將脫落處的基層表面清理幹凈,然後灑上透層瀝青或下封層。在鋪設面層之前,會受到其他工序的汙染。如果表面掉水泥成硬渣,應及時清除,保證表面的平整度。
5.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還取決於主要材料的質量、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和瀝青混合料的拌和。
6.瀝青混合料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較大,使鋪好的路面會產生嗆水、泛水;油石比較小,路面會比較松;礦料質量差,集料壓碎值和石料抗壓強度差,細長扁平顆粒含量高,降低了路面混合料的穩定性,容易出現路面各種病害。
7.瀝青混合料攪拌不均勻。有時,當攪拌設備發生事故、剛開爐或物料溫度低、含水量高時,物料溫度會不均勻;篩分系統出現問題時,骨料級配變化較大;有時會有白料,導致路面難以攤鋪成型;溫度過高造成瀝青老化,不能保證瀝青混凝土的攤鋪質量;攪拌量太小,出現停工待料的情況,降低了接頭處的溫度,造成溫差,形成山脊;當運輸設備不配套或駕駛員技術差時,就會撞到攤鋪機,使機身後移,形成臺階。以上因素容易造成平整度和表面致密性差。
三、施工質量處理
在工程施工中,雖然施工質量控制做得很好,但還是不可避免的會有壹些因素造成質量問題,所以也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1.處理施工質量問題的基本要求
1.1註重綜合治理,既要防止原事故造成新的事故,又要註重治理方法的綜合運用。若結構承載力不足,可采取結構加固、卸載、增加支撐、改變結構方案等綜合應用。
1.2重視分析和消除事故原因。這不僅是壹個治療方向,也是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重要措施。比如路基浸水沈降造成質量問題,要消除浸水原因,制定排水清淤措施,盡快達到固化穩定。處理應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滿足通車要求,並使施工方更加經濟合理。
1.3正確選擇處理時間和方法,發現問題後及時分析處理,但並不是所有質量問題都盡早處理。如裂縫、沈降、變形不穩定,不處理它,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需要反復處理。處理方法的選擇應根據質量問題的特點,兼顧安全可靠、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
1.4正確確定治療範圍。除了直接處理事故現場外,還應檢查事故對鄰近區域和整個結構的影響,以正確確定處理範圍。如果板的承載力不足以加固,往往形成板、梁、墩、柱或墻可能被加固到基礎上。
1.5確保事故處理期間的安全。事故現場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應提前采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和防護措施,並嚴格檢查落實。
1.6加強事故處理檢查驗收。從施工準備到竣工,應按有關規範的規定和設計要求的質量標準進行檢查和驗收。
1.7仔細回顧事故的實際情況。在事故處理過程中,如果事故情況與調查報告中描述的內容有較大出入,應停止施工。查明問題的實質並采取相應措施後,方可繼續施工。
2.施工質量問題應有資料。
處理壹般質量問題應該需要以下資料:壹是與事故有關的施工圖;其次是與事故有關的資料,如:原材料檢驗報告、各種試驗報告、施工記錄等。第三,事故調查分析報告包括:
2.1事故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的描述、事故的觀測記錄、事故的發展變化規律、事故是否已經穩定等。
2.2事故性質:是結構問題還是壹般缺陷,是表面問題還是實質問題,是否需要及時處理,是否需要采取防護措施。
2.3事故原因:應明確事故的重要原因,如結構裂縫是否由地基不均勻沈降或溫度變形引起;是施工震動還是結構本身承載力不足造成的?
2.4事故評估:說明事故對結構功能、使用要求、結構力學性能和施工安全的影響,並附實測、復核數據和試驗數據。
2.5事故涉及人員及主要責任人信息。最後是設計、施工、建設單位對事故的意見和要求。
3.處理施工質量問題的應急措施
在路橋建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施工質量問題。工程中的質量問題是多變的,往往隨著時間、環境、施工條件的變化而發展變化。壹些微小的裂縫可能會逐漸發展成構件斷裂,壹些局部的沈降變形可能會引起坍塌。所以在處理質量問題之前,要及時分析問題的性質,做出判斷。對於那些隨時間、溫度、濕度、荷載條件變化的變形和裂縫,要仔細觀察和記錄,找出變化規律和可能造成的後果。對於那些表面質量問題,要進壹步查明問題的性質是否會發生變化,對於那些可能發展為構件斷裂、倒塌的惡性事故,要及時采取緊急補救措施。在制定應急措施時,壹般應註意以下事項。
1)對於危險質量事故,首先要封閉或者設置警戒區。確認無法坍塌或進行可靠支護後,才允許進入現場處理,避免人員傷亡。
2)對於需要部分拆除的部位,應充分考慮事故對相鄰區域結構的影響,避免事故進壹步擴大,並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措施,防止原事故的處理引發新的事故。
3)應檢查處理階段的結構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提出可靠的防護措施,並在處理過程中密切監視結構的穩定性。
4)不卸荷加固結構時,應註意處理方法和施工荷載對結構承載力的影響。
5)要充分考慮事故處理時產生的附加內力對結構的影響及其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四。結論
總之,路橋工程又長又寬,施工季節性強,工程量大,施工條件苦,缺乏成熟的經驗,檢測手段不先進,這些都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改進,逐步加強和完善質量管理。
想了解更多“談相關路橋建設”的詳細信息,仲達咨詢建鏈的查詢簡單、方便、可靠。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