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霸王寺汽水的品牌歷史

霸王寺汽水的品牌歷史

霸王寺飲料有限公司前身為“奉天霸王寺啤酒、汽水、醬油有限公司”,由東北官行總出納張薈林、民國初年奉天工商總裁金恩奇等民族資本家於1920年創辦,註冊了“金鐸”、“霸王寺”商標。民國政府實行三年免稅政策,“八王廟”產品遠銷天津、上海等地。民國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民國十四年三月,“八王廟”股票金鐸商標“八王廟”在民國做廣告。

1931年,“9.18”事件。侵華日軍占領沈陽,八王廟被日軍洗劫壹空,更名為奉天八王廟釀酒工業有限公司..1939年,侵華日軍在長春建立了“霸王寺長春師部”,霸王寺大部分產品運回日本銷售。

在1945中,恢復了“8.15”。民國時期,八王廟由沈陽市政府接管。1947由原股東金等人贖回,更名為“奉天八王寺民生實業有限公司”。

1948 165438+10月2日,沈陽解放。軍事代表陸、和孫靜(女)接管了“八王廟”。

2月1949,“公私合營”。經沈陽特別市政府驗收,更名為“沈陽八王寺堿廠”。1956-1957,“冰廠”、“釀酒廠”部分作坊合並為“八王廟”。

1958-1960,大躍進時期。“釀酒廠”並入“燒釀酒廠”中的“八王廟”,成立“沈陽釀酒工業公司”。

1965-1968,“文革”開始了。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打破了八王廟解放後沒有損失的記錄。

1976-1993,文革後。工廠名稱改為“沈陽蜂蜜廠”。次年,恢復原廠名“沈陽八王寺堿廠”。隨著國民經濟的全面復蘇和企業經營的大發展,“霸王四”軟飲料已成為東北人民最喜愛的飲料。

“霸王寺”汽水的“傳統商標”

1993-2003年,“改革開放”時期。美國著名可口可樂公司以“在中國國營飲料廠成立合資公司,幫助中國民族飲料發展”為名,將八王廟的商標所有權、市場份額等全部資產並入其成立的合資公司,使其成為無法自保的“小股東”。至此,“八王廟”的商標所有權被“可樂公司”擁有並封存了十年,人民喜愛的“八王廟”飲料被迫消亡。可口可樂公司在“破壞”並吞並了霸王寺原有的市場和優勢後,將沈陽霸王寺堿廠的空殼還給了當地政府,霸王寺這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民族品牌瀕臨滅絕。

2003年,“深化改革”時期。陷入困境的沈陽霸王寺汽水廠被吉福(沈陽)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全資擁有..通過努力,新的管理團隊已經恢復了活力,並重新獲得了“金鐸”和“八王廟”的商標所有權。

2010是壹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為了推廣知名品牌,擴大生產規模,霸王寺在沈陽歐盟經濟開發區選擇了合適的廠址,建設了集罐裝生產、原漿生產、倉儲配送、產品研發、註塑成型、吹瓶機生產為壹體的現代化碳酸飲料生產基地。同時,將在原址建設“八王廟水文化博物館”,以文獻和實物的形式向社會展示“八王廟”等民族飲料企業的興衰歷史,以此喚醒人民熱愛國家、熱愛民族、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

2012年,《霸王四》被評為“2011。“食品安全模範企業”在“食品安全模範企業評選活動”中率先在沈陽啟動。

2012年6月10日,10,公司董事長李與中國第十二屆全運會籌委會正式簽約,八王廟榮獲2013年中國全運會唯壹專用汽水。

2013,1年6月,遼寧省服務業委員會確認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民族品牌“王霸廟”為“遼寧老字號”。5月23日,遼寧省服務委員會領導親自為“王霸寺”頒發了“遼寧老字號”牌匾和證書。

2013年2月,經沈陽市經信委、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商局、企業家協會、企業聯合會綜合評定,霸王寺公司董事長李被授予“2012年度沈陽市誠信和諧企業帶頭人”榮譽稱號。

2013年6月24-25日,沈陽日報連續兩天用兩個整版的篇幅,對霸王寺的百年發展傳奇做了紀實專題報道,標題為《百年民族品牌霸王寺展翅——沈陽霸王寺飲料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在沈陽大北關有壹座宏偉的寺廟,叫王霸寺,也叫大法寺。寺廟前面有壹口井。井水清澈甘甜,嘗起來甜甜的。這就是聞名東北三省的“東北第壹甜泉”。據說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在王霸廟的井裏泡茶。他經常命令人們把井水送到紫禁城給他喝。有壹個關於王霸寺井水的童話。

據傳說,很久以前,王霸廟周圍都是低窪地和大蘆葦塘,所以人們很難喝水。有錢人壹般從城裏買水喝,窮人只能喝又苦又澀的泡水。清初,王霸寺附近住著壹位名叫蓮花的姑娘。蓮花的父母早逝,她靠父親在八旗當兵時掙的家業生活。蓮姑娘不僅漂亮,而且心地善良,對人好。大家都說她有菩薩心腸。

壹天,壹個老乞丐來到了八王寺。她衣衫襤褸,拄著拐杖,提著柳條筐,每天挨家挨戶乞討。每次老太太來到蓮花家門口,蓮花就把她請到家裏,為老人洗臉洗手,端茶送飯。冬天,蓮花把她的衣服給老太太,防止她著涼生病。即便如此,老太太也沒有謝過蓮花。蓮花覺得這是她應該做的,從不抱怨。

終於有壹天,老太太告訴蓮花,她要永遠離開八王寺這個地方了,問蓮花有什麽願望和要求。蓮花想了很久,說霸王寺附近的人吃不到好水。只要老人挖壹口甜井,她就心滿意足了。老人愉快地答應了蓮花的請求。從那天開始,連續7749天,老太太壹動不動地站在八王廟的大殿裏,手臂上點著10支長明燈。後來老太太讓霸王寺老僧調動人力在山前挖了壹口井。到了第100天,井裏出現了清澈的泉水。周圍的人歡呼雀躍,互相訴說。老太太和蓮姑娘悄悄地消失了,人們再也沒有見到他們。只有王霸寺的甘泉世代流傳於世。王霸寺入口東南50米處有壹口清泉,俗稱“王霸寺井”。據《沈陽縣誌》記載,“井泉清涼甘甜,為沈陽諸泉之冠”。泉水那麽有名,也有歷史故事。喝了這種康熙東遊的水後,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遊盛京東,祭奠乾陵、昭陵,祭奠沈陽故宮,用駱駝從北京運來玉泉水飲用。因為距離遠,玉泉水到了沈陽已經沈澱渾濁,很難飲用。它是用王霸神廟洗的。沒想到,用竹竿壹攪,王霸廟裏的水就被撈了上來,用銀勺子舀出來嘗了嘗,比玉泉水還好喝。乾隆皇帝喜出望外,從此都喝起了霸王寺的清泉水,所以稱之為禦用之水,被稱為“東北第壹甘泉”。

從“鐵帽子王”到“捍衛民族工業”

作為壹座歷史文化名城,沈陽的許多歷史遺跡和相關典故給我們留下了今天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積澱。關於“霸王寺”和“清泉井”、霸王寺堿廠的傳說,至今仍是沈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10 10月17日,記者走訪原因。

八王廟原為大法寺。

據記載,沈陽北部的“八王廟”原名“大法寺”。大法寺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清代崇德三年(1638)、乾隆五十四年(1789)、同治十壹年(1872)三次重修。

據史料記載,清朝崇德初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和英國阿齊格王子的十二個兒子從鳳凰回到盛京,路過大法寺。當他們看到寺廟已成廢墟,他們給了銀子重建大法寺。

清代“大法寺”翻修三年。

當時阿齊格和世襲的“八鐵帽王”住在盛京方城各自的宮殿裏。寺院住持感謝阿齊格捐錢的好意,於是在大法寺左側修建了壹座八王廟。從此,“大法寺”逐漸成為阿齊格的家廟。久而久之,當地人把八王廟稱為八王廟,而忽略了大法廟。

日俄戰爭期間,1905,10年3月,俄軍占領了“八王廟”作為軍營、馬廄和避難所。俄羅斯軍隊趕走了僧侶,掠奪了他們的財產,剝去了大佛的金身,拆除了門窗,放了火,砍倒了院子裏的古松。侵華日軍攻占沈陽後,俄軍放火燒了八王廟,向三臺子方向逃竄。當時,近500年的佛教聖地和莊嚴肅穆的古剎頃刻間毀於壹旦。1928年,楓溪軍閥張撥專款第四次重修八王廟,使古廟恢復了原貌。後來“八王廟”又被洗劫壹空,後被沈陽第五紙箱廠等單位侵占。

康熙東遊贊清泉

10 10月17日,當地壹位老居民王大爺向記者講述了“清泉井”的由來。

他說八王廟東北50多米處有壹口古井。豎井用青磚砌,井口用青石砌。當時八王廟的和尚和附近的居民都喝這種古井水。由於井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人們稱之為“清泉井”。

相傳清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到盛京祭祖,祭奠了涪陵和昭陵後,感到口渴,想喝水。而駱駝馱運的北京玉泉水,長期渾濁變味,皇帝不能飲用。於是,當地官員將“清泉井”井水贈送給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和武文的官員們喝了這井水後都稱贊它。

清泉井水名氣很大。

王大爺說,從此,“八王廟”附近的這口“清泉井”就出名了,盛京的人都來這裏打水。有人用井水做豆腐,潔白、嫩滑、醇厚;有人用井水做大醬,色澤純正,味道鮮美;有人用井水煎服中藥,藥效倍增;有的人用井水泡茶,茶香甜爽口。於是,盛京方城所有的茶館都在各自的店鋪前掛上了“八王廟好甜水”的牌子。

當時,位於北市“紮巴迪”的德泰軒茶館,每天用壹輛馬車,裝上八個大木桶,運送王霸寺的泉水井水,茶客絡繹不絕,生意興隆。當時各種茶館打出“八王廟泉、井水”的招牌,壹時間成為盛京的壹種時尚。

民族工業崇尚國貨。

相關資料顯示,1920年,北京雙合盛酒廠老板朱專程從北京趕到沈陽,在霸王寺清泉井以西租下3畝多“香地”,建立了“奉天霸王寺堿廠”。

1922年,張薈林、金恩奇、高榮久等人在“八王廟”前租下52畝“香地”,成立“奉天八王廟汽水、啤酒、醬油有限公司”。公司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投資32萬元。其年生產能力為汽水65438多萬箱,每箱48瓶,啤酒65438萬箱,每箱654.38+08瓶,醬油500萬公斤。

當時的“奉天霸王寺汽水啤酒醬油株式會社”是新興的民族產業,以其優良的產品質量受到人們的青睞,極大地抵制了日本飲料湧入中國的經濟掠奪。為了喚起民眾抵制日貨,倡導國貨,發展中國民族工業,公司還廣泛征集商標圖案,最終采用“金鐸”品牌,即汽水和啤酒的品牌,作為沈陽民族工業中飲料品牌的代表,以對抗日本的經濟侵略。

日本侵略者占領了霸王寺工廠。

1931年,九壹八事變後,“奉天霸王寺汽水啤酒醬油株式會社”被日本昭和商會的吉野光壹郎占領,變更為“奉天霸王寺釀造工業株式會社”,社長吉野光壹郎,常務董事長譚博壽壹。侵華日軍占領該公司後,繼續生產汽水和醬油,但將啤酒改為清酒。

1945,原股東金恩奇等人組成統壹接收委員會,以現價收回霸王寺堿廠。沈陽解放後,國家根據對民族工商業的贖買政策,贖買了霸王寺堿廠。從此,霸王寺堿廠終於回到了政府和人民的手中。隨著沈陽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霸王寺地區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貌煥然壹新,霸王寺古剎也在異地重建。神奇的“清泉井”消失在壹排排高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