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大力加強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營造校園文化,突出學校教育的主體功能。
深化素質教育,積極探索以“文明禮儀、健康人性、疏於創新、賞識鼓勵”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創建活動,嘗試將素質教育內容結構化、課程化、具體化,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內涵。按照“全面啟動、分步實施、點對點結合、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以“統壹”為主題
+選擇主題”,努力營造“教育無時不在,教育無處不在”的濃厚德育氛圍,讓學生充分體驗成長和成功的快樂。
在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1.做好課程建設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類德育資源,構建適應發展需要的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系,切實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突出學校“德智體美勞”教育均衡發展。
2.組織各種活動。
比如1。重要節日:
壹些重大節日、紀念日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時機。利用好這些時間給學生講授革命領袖、民族英雄、傑出人物和重大事件,加深學生的民族意識,引導未成年人弘揚民族精神,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道德品質。2.團隊活動:團隊活動室是學生自主討論的場所。
走進這裏會給他們壹種強烈的主人翁感。老師可以在這裏指導學生開展壹些主題團隊會,以寓教於樂的活動形式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3.參觀烈士陵園
名人故居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德育場所。學生們每次參觀回來,都深有感觸,同時也樹立了他們“不奢比誌,不基礎比勤”的優良作風。4.升旗儀式:
堅持每周壹升國旗、升國旗,學生自己演講,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3.搞好校內外德育結合。
廣泛發展中小學“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探索學校各類基地實踐教學和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的有效機制。要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道德意識,把意識轉化為道德行為。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和少先隊在開展實踐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到農村牧區、廠礦、企事業單位參加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培養他們的勞動意識、創造意識、效率意識、社會意識和進取意識,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奉獻精神、拼搏精神和團隊精神,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獨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使他們勇於實踐、勇於創新。
4.我們應該加強對學校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教育。
教職工不僅是德育的教育者,也是示範者。他們不僅是課堂知識教育的實施者,也是未成年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形成的直接影響者。為了提高教育者的道德教育意識,
增強對下壹代和民族前途命運的責任感,讓教師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自覺成為未成年人道德學習的楷模,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選擇,也是作為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重視和發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突出第壹環境的根本功能。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家庭教育的質量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是我們每個人最溫暖的港灣,也是青年學生成長的第壹環境。所以父母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是非標準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如果我們能創造壹個尊老愛幼、溫暖向上、團結和諧、充滿歡樂的家庭環境,那麽我們就能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陶冶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不可否認,渴望成功是全世界父母的共同心態。
但壹個同樣不可否認的現實問題是,家庭教育存在很大誤區。主要表現在相當多的家長認為管理孩子的生活,
送孩子上學是家長的責任,德育主要是學校、社會和孩子自己的事。甚至有的家長根本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只關註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家庭教育的缺失消解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能很好的銜接,缺乏必要的溝通,這也是壹個普遍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家長要提高對孩子科學教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方法,引導家長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為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樂觀豁達、包容自省的情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二是積極協調各級婦聯、教育部門、學校、社區的密切配合,切實承擔起指導和推動家庭教育的責任。通過家長學校、母親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站、寬城網站、教育網、輔導誌願者等,面向社會廣泛宣傳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成功經驗,培養“育人為本,教子為國”的思想。三是協調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有關部門,大力加強調查研究,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家庭結構、功能和環境變化帶來的新情況,研究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誤區和薄弱環節,積極探索和研究單親子女、特困子女、流動人口子女和失控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問題,形成壹批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指導家庭教育實踐,提高家庭教育整體水平。
第三,高度重視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突出其載體功能。
社會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關鍵環節,也是這項工作的薄弱環節。
在實踐中,我們往往更多地關註和依賴直接教育和專門思想道德建設的力量,而容易忽視社會環境和整體風氣對未成年人的深遠影響。我們在更加重視和依賴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同時,卻忽視了社會教育的巨大力量。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習慣於把社會想成壹個大社會,而不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社區、居委會,使得社會教育陷入了人人有責、無人負責的尷尬境地,從而使社會教育失去了支撐和戰場。
首先,社區基層黨組織要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任務,統籌安排,具體規劃,努力創建未成年人示範社區和示範村。要加大社區投入,依托社區各種活動陣地,發揮社區各種資源優勢,組織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動,使學校德育在社區得到拓展和延伸。
然後,加強社區青工委建設,* * *團組織和少先隊要以社區為平臺,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積極組織開展內容新鮮、形式新穎、感染力強的思想道德實踐活動。
最後,各街道、鄉(鎮)和社區居委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要切實擔負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責任,整合和利用好轄區內的各種教育資源和活動場所,為未成年人提供思想教育和文化服務,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把關愛引導未成年人工作真正落實到基層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