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時代,發達國家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紛紛建設自己的現代化教育信息網絡。多年來,以美國、日本、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政府和教育部門壹直在積極推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戰略,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美國:率先實施教育信息化
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在信息技術發展方面壹直走在前列。65438-0993年,美國克林頓政府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計劃,開始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推動信息技術在社會各方面的應用,並將信息技術作為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到2003年,美國政府及其相關科研機構制定了數十份教育技術政策報告,其中大部分都包含了對教育信息化的建議,並積極督促政府完善信息化硬件基礎設施,開發信息資源和軟件,支持教師專業發展,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加強教育信息化研究和評估。目前,美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全國大、中、小學網絡普及率高,設備先進,應用廣泛。許多學校利用信息技術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美國實施的教育信息化戰略成為世界各國效仿的榜樣。許多國家積極制定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大力推進本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進程。
日本:多管齊下實施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於日本。早在20世紀60年代,日本學者就從社會產業結構演變的角度提出了反映社會發展階段的新理論,其中就包含了信息化的概念。在推進日本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日本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如推進政策、基礎設施建設、學校信息化教育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政策推動方面,從1992到2002年,日本文部省先後5次制定並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實施計劃,大大加快了日本學校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進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日本從1994起步。為了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既定目標,政府加大了經費投入,有力地推動了學校計算機基礎設施和互聯網的建設進程,甚至創造了壹個所有年級的師生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相互交流的環境。日本計劃到2010年底,100%的家庭將建成高速高效的信息互聯網。在學校的信息教育方面,日本非常重視信息教育,在中學開設“信息基礎”和“信息處理”選修課,在高中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日本還非常重視電子數字教材的開發,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重視教師信息教育技能的培養,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英國:立法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英國是壹個經濟發達的國家,在信息教育領域以其戰略遠見和創新務實的策略著稱。1998年,英國立法將全國中小學原來的選修課全部改為必修課,並擬定了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評價的九項標準。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中,法定的6%必須作為學校專款專用的電腦購置費,以保證20%以上的中小學能夠上網。上世紀末以來,英國充分發揮綜合國力優勢,加大經費投入和科研開發,大力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揮信息教育的人才優勢,促進了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英國國家學習網是歐洲最大的教育門戶網站,具有強大的搜索功能。英國通過立法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使英國在通過信息技術建設學習型社會方面邁出了堅實的壹步。同時,英國教育產業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2000年,英國政府借助信息技術運營的“工業大學”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將學習者的需求與各種教育資源的供給及時有效地結合起來。這個學習網絡由遍布全國的學習中心組成,分布合理。它是壹個面向所有人的學習需求,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最合適的學習資源的新組織,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終身學習社會的建設。
總體而言,國外教育信息化建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從重視教育和管理到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從重視信息技術到重視教育標準的回歸;從重視硬件建設到重視應用建設;更加重視提高教育信息系統和教育軟件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