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將職業規劃視為職業生涯的開始。職業規劃,青蛙的建議是盡早做,這樣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修改和調整,這樣妳就可以在大學時期就開始做自己的職業規劃了。
做職業規劃,首先要明白什麽是職業規劃。有哪些要素?
職業規劃是妳對自己未來職業的願景,但這種願景是建立在妳對自己和職業充分準確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的。要考慮的具體因素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l?內部因素
1.?妳有哪些知識和技能?妳決心學習和發展什麽技能?
所有的計劃都是在充分自知的基礎上制定的。
知識和技能是職業選擇和發展的基本依據,通常與自己的專業掛鉤。在平時的課程學習中,除了積累相關的專業知識,還可以獲得很多額外的技能。舉幾個例子:
建築-繪畫、設計
新聞-攝影、寫作、辦公軟件
金融-計算、數據分析
廣告-攝影、設計、PPT
……
對於應用型學科來說,很容易從專業課中獲得壹些額外的技能,而對於那些基礎文理類專業來說,可能很難從專業課的學習中獲得技能,所以可以選擇通過其他渠道有意地學習和培養壹些實用技能。
2.?妳的興趣和愛好是什麽?
人們常說要找壹份自己熱愛的、真正感興趣的工作,但要做到這壹點是很難的。困難有兩個,壹個是妳喜歡的工作不壹定適合妳,壹個是妳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以,妳可以先確定自己的興趣方向,再做職業規劃。比如妳喜歡音樂卻不能成為歌手,那麽妳可以選擇去文化傳媒公司或者音樂軟件/app公司,或者妳喜歡玩遊戲卻不能成為職業選手,那麽妳可以選擇進入遊戲公司。
然而,在這壹點上實際上存在分歧。經過大量的實驗和實踐,興趣並不適合作為選擇工作的第壹標準(雖然大多數傳統的職業理論都這麽認為),成就動機才是最需要考慮的因素。
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非理性的力量》壹書的作者丹說。
Ariely和他的同事進行了壹項有趣的實驗。他在校園裏發布了壹則“開心賺現金”的廣告,很快就有很多誌願者來了。本實驗有兩個控制組,AB。A組的參與者被告知執行壹項任務,就是用手中的積木組成壹個標準的機器人。第壹個成品可以獲得2美元,第二個可以獲得65438美元+0.89美元。簡而言之,每個機器人都能賺錢,但每次減少的金額是11美分。當參與者覺得不值得繼續下去的時候,可以隨時停下來。至於B組,規則和A組幾乎壹樣,唯壹不同的是A組完成的每壹個機器人都會被收起來保存(至少在實驗過程中),但是當B組的參與者開始組裝第二個機器人時,實驗人員會宣布積木不夠,他們會當著他們的面把剛剛完成的第壹個機器人拆開。兩組誌願者都自稱是樂高迷,但A組平均每人組裝10.6個機器人,收入14.40元。他們都在實驗後的問卷中表示,這是壹個有趣的活動,如果有機會,他們願意再次參加。但是可憐的B組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平均每個人只完成了7.2,收入11.52元,而且很多人在問卷裏都說這次活動不怎麽樣,不會有下次了。?顯然,工作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需求,還有更深層次的精神滿足和樂趣。這不僅解釋了老鼠“不勞而獲”的行為,也解釋了壹些人雖然很有錢但仍然熱衷於工作的背後動機。另壹方面,即使妳從事的是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搭樂高),妳確實能從中受益,但如果工作本身不能給妳帶來成就感(組裝好的積木馬上就拆了),也不能讓妳覺得有意義,很難長期投入進去。
(原文鏈接:/read.php?tid=29973)
換句話說,如果興趣不能轉化為成就動機,那麽這份工作可能仍然稱不上“合適的工作”。和電競行業的職業選手壹樣,打遊戲壹開始可能被認為是壹種休閑愛好,但在反復的訓練和比賽中,職業選手早已將賽事的獎杯和榮耀視為成就感的來源,即將普通的休閑愛好轉化為成就動機。
所以,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成就動機,或者把休閑愛好變成成就動機。
3.?妳的個性是什麽?適合與人或物打交道嗎?
性格主要決定了妳適合在什麽樣的環境中工作。壹般來說,外向性格適合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崗位,比如人力資源、公關、銷售等,內向性格適合與事打交道的工作崗位,比如會計、編程等。
美國著名人力資源顧問羅傑·安德森發現,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職業適合自己的性格。相反,失敗者總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適合的領域取得成功。
所以妳在規劃職業生涯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自己的性格因素。如果不確定,也可以做壹些專業的職業性格測試。(MBTI職業人格測試:/lab/mbti/)
4.?妳對未來的職業有什麽希望和期待?妳想要什麽樣的生活?
請想象壹下妳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理想生活狀況。是安穩悠閑,還是成功?
關於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的選擇。妳只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真正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麽。是錢嗎?名聲還是成就感和滿足感?然後妳需要為此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和計劃,壹步壹步去實現。
l?外界因素
1.?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各行業的發展趨勢
2.?同行業不同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
3.?不同職位的上升空間
4.?區域因素
5.?社會環境(經濟、政策等。)
外在因素其實就是所謂的現實因素,是職業規劃必須要考慮的。比如妳想進入互聯網這樣的熱門行業,妳在規劃職業生涯的時候就需要把提升職業競爭力考慮進去。比如有些工作只有在壹線城市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廣告、時尚行業;同樣的工作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性質,比如甲乙雙方的公關,但是現在公關界、廣告界有壹種“去乙方化”的大趨勢,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因素之壹。
學生在考慮和分析了職業規劃的上述因素後,應在大學期間盡早做好相應的準備,從多方面發掘和培養自己的職業興趣,不斷豐富自己的簡歷,及時調整和修改自己的職業規劃。小青蛙可以給妳講壹個真實的案例故事。
約翰是某985大學天文系的研究生,今年6月畢業。從本科到畢業,他壹直很自律,也在逐漸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雖然是理科生,但畢業後希望回到家鄉廣東,從事咨詢管理或市場運營方面的工作,不僅有薪資預期,還需要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社會地位。
以他的研究生階段為例。從高壹到高二壹直擔任學生會常務副主席,負責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管理。1年,關註人數從0躍升到15000,通過策劃和組織很多大型活動,他學到了很多技能,比如視頻拍攝和剪輯、編程、網站建設等,可以為他的職業選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研究生壹和研究生二的兩個暑假期間,他分別去德勤管理咨詢公司和怡安翰威特咨詢公司實習,為畢業後的工作積累相關經驗。最終,他如願得到了華為產品經理的工作機會,這是實現職業規劃的第壹步。
約翰說:“華為是我職業規劃的第壹步,這是壹個跳板。以後還是希望去互聯網公司做產品或者從事咨詢管理。然而,壹開始,我對自己未來的工作選擇毫無頭緒。但是在這壹系列的學生工作經歷和實習經歷中,我發現我的理科生似乎在文科和商科方面都有些用武之地,這也很符合我的性格。能給我帶來成就感,也算是壹步步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所以其實大學生活有很多選擇。妳可以選擇按部就班,輕松度過,只是為了順利畢業,至於能找到什麽樣的工作;和約翰壹樣,妳也可以主動去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尋找和發掘自己的職業興趣,盡早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做準備。
在大學期間,妳可以為妳的職業規劃做以下準備:
l?學生的工作和社團活動的經歷不是可有可無的,不僅可以為簡歷增光添彩,也是獲取額外技能的最有效途徑。最重要的是通過嘗試各種類型的工作,有機會發現自己的愛好或特長。
l利用妳的假期時間去實踐和體驗壹份工作對妳來說是多麽有吸引力和滿足感。
l多參加社會實踐,鍛煉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閱歷和見識。
l學會收集信息,包括行業信息,公司信息,職位信息。
l通過社交媒體(LinkedIn、微博、知乎等)與感興趣行業的大牛“勾搭”。),而且妳可以向他們咨詢行業或者職業,這是妳做職業規劃時可以參考的第壹手資料。
l?咨詢專業的求職服務機構,通過培訓和輔導獲得壹些提高求職競爭力的建議。
l?多讀書,用知識彌補經驗的不足。
l自己多做壹些事情,比如參加比賽,發表期刊論文,參加導師研究項目等等。
我壹直在鍛煉。
l當然,最重要的是掌握壹些關鍵的職業規劃技巧:
目標定位:妳想要什麽樣的生活,能達到什麽樣的工作,怎樣在大學裏度過才能得到這樣的工作?
長期、中期、短期規劃:從職業生涯的發展過程來看,職業生涯主要分為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職業適應、職業穩定和職業終止五個階段。對於大學生來說,需要考慮職業準備、職業選擇和職業適應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都要制定具體詳細的目標和實習計劃。
自我定位:可以參考職業錨進行相應的職業匹配(職業規劃領域公認的“錨理論”)
技術或職能類職業主播:壹般有工程、技術、營銷、財務分析、系統分析、企業策劃等方向。
管理型職業主播:負責管理領域的事情,需要很強的分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
創意職業主播:需要自主性,管理能力,甚至需要壹定的藝術天賦。
獨立職業錨:擺脫組織約束,追求個人特色的職業特征。
安全職業主播:追求穩定和安全的特點。
服務型職業錨:追求助人為樂的特質。
挑戰職業主播:選擇新穎、多變、難度大的工作。
生活方式職業主播:我喜歡放松和自由時間的特點。
總之,職業規劃不僅僅是壹頁紙,它是妳全面了解自己和目標行業的壹種方式,是壹個動態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有這個不斷反思,及時調整的過程,最終目的是實現自我提升。
在進入職場之前的大學時代,小青蛙希望各位同學能夠盡早樹立職業規劃的意識,盡早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