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管理主要是學生管理,主要靠班長636f70797af。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中心任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引導全體學生健康成長。承擔這壹任務,班主任不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崇高的師德和強健的體魄,還要認真學習現行的教育法律法規、教育理論,認真研究教材和課程標準,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做到多才多藝。除了要高度重視學校教育,還要充分認識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積極聯系家長,溝通感情,互相理解,采取協調措施,教育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但在現實生活中,壹些班主任到學生家中家訪是不合適的,有的甚至把家訪變成了對學生家長的“投訴”,給學生和家長造成了不好的印象。筆者在教育教學和教學管理的實踐中,總結了幾點,與同仁探討。我來說說我在工作中和父母溝通時的壹些做法:
在家訪過程中,老師們會遵循“兩提前、兩宜、兩禁”和“講究禮儀”、“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原則。同時,“註意評價”和“忌諱”的東西。
壹:提前兩個。
提前備課:準備家訪,和家長溝通,有目標有方法;
提前預約:妳應該提前聯系妳的父母,了解是否要來學校。
二:兩宜;
1:時機合適,征求家長意見。選擇壹個好時機。與父母溝通時。如果父母太忙或者抽不出時間接待,那就不是合適的時間。有些班主任在與學生發生無法解決的矛盾時會向家長求助。但是,父母壹時脫不開身,還是要父母來。結果問題解決不了,反而矛盾激化。有的家長來訪,卻沒有時間接待。放過他們只會導致父母抱怨。
2.適當的溝通方式:讓父母對孩子有信心。和家長溝通時,最頭疼的就是面對“差生”的家長。面對孩子成績差,無話可說;面對父母失望的嘆息,無話可說。對於“差生”要采取迂回戰術,不能直接指出問題所在,不能用成績的標準否定學生,要盡力發掘他們的閃光點,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優點、進步和希望。我們不能不說孩子的缺點,不要壹下子說太多,不要誇大其詞,不要用“這孩子真傻”之類的話。在談論學生的優點時,要熱情有力,而在談論學生的缺點時,語氣要溫和委婉,這樣會讓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家長對孩子有信心,才會更積極地和老師溝通,配合老師的工作。
三:兩個禁止
1:禁止投訴形式的家訪。家訪時,因為父母壹般都是各行各業的人,很愛面子,壹定要註意不要損害他們的形象。不要通過抱怨來溝通。不要直截了當,而是拐彎抹角地告訴父母。同時多談談他孩子的優點和閃光點。讓他們的父母配合妳的工作。否則,矛盾會激化。
2.家訪時禁止說任何有損學校和老師的言論。家訪要註意老師和學校的形象。有必要多談談教師之間如何合作,以及在學校進行更多教育的重要性。
3.語言切忌生硬:班主任面對年長的父母,語言要委婉,不能居高臨下。不要用“妳應該”、“妳必須”這樣的命令式話語,而應該說“我覺得”或“妳怎麽看”這樣委婉、協商式的話語,這樣父母更願意、更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當然,妳也不要太謙虛。當妳確定的時候,語氣要非常肯定,讓父母相信妳的意見是不容置疑的。
第四;註意禮節:
1,謙恭熱情。無論是上門拜訪,還是父母來學校了解情況,都要註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穿著整潔,神清氣爽,會給父母留下好印象,也是對父母的尊重。家訪時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父母來訪時要起身迎接,椅尾奉茶,離開時要起身送走。並盡量使用文明用語,如“請坐”、“請喝茶”。這樣會讓家長明白妳是壹個很有道德的班主任,為相互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
2.微笑。在人際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它像壹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鐵壹樣不可抗拒。班主任面對家長的指責要克制自己的怨恨;不要和家長爭論,更不要用諷刺學生的方式傷害家長,臉上要有笑容,這樣無論有多尷尬,多困難,都可以輕松度過,贏得家長的好感,表現出自己的包容和大度,最終消除誤會和矛盾。
五、以情動人
1.讓父母知道妳特別關註他們的孩子。提前了解好學生,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缺點,家庭基本情況,妳為這個孩子做了什麽。這樣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他就能有老師對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也能有班主任細致負責的好印象。這樣更容易進行情感交流。
父母理解他的意見是很重要的。謙虛、真誠、用心傾聽,會讓父母覺得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壹個滿腹牢騷、滿腹委屈的家長,即使是最難對付的,在壹個耐心、富有同情心、善於傾聽的班主任面前,也往往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認真耐心地傾聽父母的知心話,輔以眼神和動作,偶爾用“是”或“是”等短語呼應。最好能把要點記下來;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與家長坦誠溝通,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六,以理服人
面對孩子身上存在的種種問題,“期待孩子成功”的父母往往束手無策。他們很苦惱,很焦慮,渴望從班主任那裏找到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如果班主任能及時提供壹些合理的建議,會增加家長對妳的感激和信任,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給父母提建議時,要註意以下幾點:
1,有針對性。在解答家長疑惑,給家長建議的時候,壹定要有的放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成績,性格等。,不要含糊籠統,讓家長不著邊際,聽起來有道理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這樣會導致對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失望和懷疑。
2,要科學實用,給父母的建議要清晰明確,最重要的是科學實用。不確定就不要說,沒記準也不能說。妳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其詞,故作高深。如果我們的建議不科學不合理,我們在家長心目中的威信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加強自身的理論素養,積極探索和勤於思考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是非常重要的。
3.實事求是,不要誇大事實,因為孩子會不經意間把上課的事告訴父母。所以在家裏拜訪的時候註意不要誇大。
七:客觀評價
適當評價學生。拜訪家裏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不要誇大其詞,把學生誇到天上去,甚至說什麽“保底票”;在走訪成績差、違紀學生的家庭時,不宜把學生說得壹無是處,壹味“抱怨”(抱怨其實是教師教育無能的表現),甚至當著學生家長的面指責學生。對壹個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實事求是的,而不是片面的。把自己喜歡的學生說成了壹朵花,會讓父母過分溺愛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差生說成豆腐渣不可愛,會讓家長對孩子失去信心,放任自流。如果家訪導致更多不恰當的教育,比如棍棒教育,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敵意。孩子正在成長,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可塑性很強。要給他們的評價留有余地,要用溫暖感人的語言督促家長進壹步配合老師,讓孩子有信心接受教育。
八;家訪談話形式要講究藝術,努力做到四忌。
第壹,避免向家長抱怨,報喜不報憂,什麽都不告訴學生。如果在家長面前說學生的過錯,很容易導致家長情緒波動,對孩子進行蠻橫的指責或粗暴的毆打。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容易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反感和反對。
第二,避免在家長面前用分數碾壓學生,讓家長和學生失去信心。老師家訪的壹個重要內容就是講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對於學習差的學生,家訪要重點摸清楚學生在家的學習態度、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外界因素的幹擾情況,引導學生排除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障礙,與家長建立監督措施,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壹味地用分數來衡量學生,要盡力提高差生取得進步的信心。
第三,避免家訪的短期行為。壹旦學生養成了壞習慣,往往很難改變。因此,家訪壹定要克服短期行為,發現問題,及時聯系,建立長期家訪制度,包括初次家訪、專項家訪、定期家訪等。如果老師、家長、學生經常見面,有助於把出現在受教育者身上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第四,切忌討好父母,無目的家訪。教師家訪壹定要有明確的目的,談解決教育對象的某個問題。他們不應該借家訪之名,與處於他們位置、有權利的家長套近乎,這必然會引起家長的不快,降低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所以家訪要專壹,態度端正,註意職業道德。
無論用什麽方法和技巧與父母溝通,最重要的是坦誠待人,交流內心,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理論水平,從而搭建起心靈之間的橋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壹門學問,尤其是讓別人為我服務有時候更難。但是只要我們小心管理,家庭學校教育將會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