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長卡車和平頭卡車哪個好?為什麽美國的卡車基本都是長頭的?

長卡車和平頭卡車哪個好?為什麽美國的卡車基本都是長頭的?

經常有人問為什麽美國的卡車基本都是長頭,而中國的卡車基本都是平頭。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我在網上找了很多答案,但是都不是很靠譜,有的還自相矛盾。我也向我在美國生活的親戚朋友請教過,但是他不是這個行業的,了解的也不多,不能給我壹個滿意的答案。下面我就用自己的理解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壹些不壹樣的想法。

首先,我們來比較壹下長頭貨車和平頭貨車的優缺點。

從安全性來說,毫無疑問長頭貨車更安全。壹輛長頭貨車的駕駛艙前有近兩米的緩沖區。註意,這個區域不是像汽車壹樣的吸能區域,而是真正的車架和大梁,在發生碰撞時直接受力,可以有效保護駕駛艙不受傷害,最大程度保護駕駛員的安全。平頭卡車在這方面太差勁了。只要發生碰撞,就會直接威脅到駕駛員的生命安全。嚴重的碰撞會直接把駕駛艙壓成照片,駕駛員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所以在安全性上,長頭貨車優勢明顯。

在駕駛舒適性方面,長頭卡車也更舒適。長頭卡車的駕駛室位於前後橋之間,重心較低,距離發動機較遠,可以將發動機的噪音和熱量與駕駛艙隔離。駕駛員基本位於車輛中部,車的俯仰和震動對駕駛員影響不大,整體舒適性較好。平頭卡車的駕駛艙位於車輛的前端,懸掛在車架上。司機坐的位置很高,駕駛室震動很大。甚至有的車型震動強烈,發動機在下面。發動機的噪音和熱量直接傳遞到駕駛室,所以駕駛舒適性差。所以從駕駛舒適性來說,長頭卡車也更好。

從車輛操控性和駕駛員視野等方面來說,平頭貨車應該更好。長頭貨車前面有壹個長鼻子,車的軸距更長,會大大影響駕駛員的視野,視野盲區會更大更多。此外,貨車車頭也影響駕駛操控,車輛轉彎半徑較大,在狹窄的場地轉彎、調頭困難。平頭貨車司機視野開闊,盲區少,軸距短,轉彎半徑小,車輛靈活性更好。但是平頭貨車比長頭貨車更容易側翻,這是壹個比較難的話題。

從油耗和經濟性方面來說,兩者是不對等的。很多人認為長頭卡車流線型造型更好,空氣動力學特性更好,油耗更低。其實不是這樣的。壹般來說,貨車速度低,對空氣阻力不是特別敏感,而且貨車也不可能創造出風阻系數非常低的造型,所以總迎風面積不會變化。所以長頭卡車和平頭卡車的油耗幾乎沒有區別。

從維修方便性來說,平頭貨車更有優勢。我看了網上的回答,幾乎都是說長頭車比較好保養。我敢說這樣的人從來沒有修過車。修過卡車的人都知道,平頭卡車車頭翻過來之後,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會壹覽無余,維修空間非常大,各種維修操作非常方便。長頭車的維修非常不方便,很多零件都藏在發動機艙內,維修操作空間非常小。變速箱藏在駕駛室下面,甚至有的車型要先拆駕駛室。妳不覺得很麻煩嗎?幾乎所有的貨車機械師都喜歡修平頭貨車,遠離長頭貨車。

從制造工藝、成本、車重等方面來看,長頭車的駕駛室和引擎蓋需要更多的材料,制造工藝會更復雜,成本會更高,所以車重增加更多。平頭卡車是單駕駛室,所以制造工藝相對簡單,用料相對較少,總質量更低,制造總成本更低。在這方面,平頭卡車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從裝載量來說,很明顯平頭貨車優勢明顯。因為長頭貨車前面的長車頭基本是無效空間,所以平頭貨車的裝載面積更大,在同樣的車長下可以裝載更多的貨物。此外,長頭卡車的軸距更大,駕駛室和發動機艙更大,車輛重量也更大。所以從貨車載重利用指數來說,平頭貨車更好。

現在我們來總結壹下兩者的優缺點:長頭貨車的優點是安全性和駕駛舒適性好,缺點是車輛笨重,制造成本高,裝載能力差,維修不便;相反,平頭卡車有平頭卡車的優點,平頭卡車的缺點就是平頭卡車的優點。

現在我們來分析壹下為什麽美國卡車基本都是長頭,而中國卡車基本都是平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長頭貨車的優勢是有利於司機的,而平頭貨車的優勢是有利於車主或者貨主的。從這個角度看,妳會發現國家的政策導向和傾斜方向是不壹樣的。

美國號稱是車輪上的國家,他們國內主要的貨物運輸依靠卡車,所以卡車在美國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很久以前,美國的卡車多為平頭,卡車的總長度和載重量都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但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了“多拉快跑”,滿足快速的社會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放寬了對貨車總長度和載重量的限制。比如只計算貨車的貨廂長度,不計算車頭長度,計算載重也不包括車頭,所以車頭重壹點都無所謂,這就給長頭貨車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與此同時,卡車司機變得稀缺。在美國,卡車司機絕對是高收入人群,也非常難找。現在很多中國人去美國開卡車,是因為美國卡車司機稀缺。這樣貨車司機會更加註重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與此同時,美國還有壹個強大的工會——卡車司機工會。他們會帶領貨車司機和貨主、貨主壹起戰鬥,讓他們為貨車司機創造壹個更安全、更舒適的工作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長頭貨車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大部分貨車司機喜歡開長頭貨車,而平頭貨車逐漸被拋棄。

據統計,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逐步增加長頭卡車的數量,到2006年全面停產平頭卡車。之後,美國公路上幾乎所有的平頭卡車都換成了長頭卡車。應該說這個結果是國家政策引導和市場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現象也發生在澳大利亞,幾乎所有的卡車都是長頭的。除此之外,世界其他地方的卡車幾乎都是平頭的,比如歐洲和亞洲。

讓我們看看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這些地區的貨車幾乎都是平頭。在這些地區,卡車貨運起的不是主導作用,而是輔助作用。主導貨運力量是火車,貨車只是補充。在這種情況下,卡車的地位並不高,卡車的發展仍然受到限制。比如貨車的長度,就是計算包括車頭在內的總長度,而不僅僅是貨艙。此外,對貨車的自重和載重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俗話說母子貴,貨車司機的地位也不高。所以在這些地區,貨車司機實際上是由車主和貨主選擇的,他們的選擇余地很小,只能去適應車,而不是讓車去適應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貨車的設計是偏向車主和車主的,更註重貨車的載重量,駕駛員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是要給載重量讓路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幾乎所有的卡車都是長頭的,主要是更註重駕駛員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國內的貨車幾乎都是平頭的,主要是比較註重車輛本身的載重量。有國家政策引導和傾向性,也有市場選擇的結果。哪個更好無所謂,只是側重點不同。我們不用看外國的月亮圓。畢竟使用長頭貨車的國家很少,平頭貨車占絕大多數。有人說美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而且路很直,長頭卡車的靈活性也差不多可以。其實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俄羅斯的疆域比美國大很多,他們的卡車以平頭為主。再說了,路況再好,也有窄的地方吧?不可能在貨場停車,在倉庫卸貨。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