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工作的軟件公司是壹家軟件公司,但是因為Xi安的市場很小,所以在全國推廣很不方便。最後,該公司作出戰略決策,將總部遷到廣州。這也是壹個很明顯的例子,因為很多公司只是把R&D放在了Xi安,但總部卻在北京或上海。
也有大量的公司是純技術的。這些公司只是賣壹些組件,形成別人的系統,用戶看不到。
這也是為什麽Xi安有這麽多軟件公司,卻很難在市場上看到相應的軟件產品。
作為這個行業的人力資源服務商,我想談壹些看法。
1.Xi安的軟件產業以外包為特色。
Xi高新區有Xi安軟件園、軟件新城等園區,聚集了壹大批軟件企業。其中,華為周邊有很多odm企業,很多不是Xi安本地的,而是來自Xi安分公司、R&D中心或者北上廣的子公司。例如,Stewalker、何潤軟件、軟通動力、中軟國際、上海易寶、深圳卓壹、美格、三七通信等,主要從事華為終端、大數據、雲、ODM軟件,或者銀行軟件的外包,或者歐美日的軟件外包等。Xi很少有企業能夠獲得這些軟件服務。
這樣的企業占大多數,會讓人覺得軟件企業很多,但真正屬於Xi安的企業很少。
2.Xi安本地軟件企業規模較小,多為行業軟件、app和企業系統軟件。
比如有的聚焦電力行業,還有聚焦財稅金融行業、食品藥品行業、智慧城市、工業信息化、軍用數據鏈管理等。這些軟件用戶都是行業客戶,應用領域狹窄,不為壹般受眾所知。
這些軟件公司有的做系統集成,有的做配套,有的做小系統。
這裏就不提具體名字了。
3.Xi安的軟件公司需要有大夢想,產業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Xi安軟件人才豐富,門類豐富,層次分布合理。目前除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各行業軟件人才數量都不錯,底層軟件、嵌入式軟件、應用軟件、架構師級別、項目管理、產品經理等人才質量都不錯。高新區有20多萬軟件人才。
妳目前可能看不到很多Xi安的軟件,因為它在火電廠、衛星、車載終端、雷達、銀行的dcs裏,妳用的手機的某個功能來自Xi安軟件企業的R&D工程師。
希望Xi安本土軟件公司爭口氣,越來越強!
Xi安確實有很多軟件公司,在市場上看到Xi安開發的軟件真的很少見。這是因為在Xi開發軟件的大多數公司都是外包服務。
在軟件公司集中的Xi高新區,軟件外包壹度被視為主營業務,吸引著面向全球的各類軟件外包服務合作。
這種模式固然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但同時也造成了很多問題,比如品牌弱、嚴重依賴上遊廠商、利潤低等。就像給蘋果代工這麽多年的富士康,自己的品牌產品少之又少,大部分利潤都是靠大量的人力成本才能實現的。
所以Xi安的軟件開發水平還不錯,但是沒有自主品牌。
Xi安軟件開發企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水平也很高。因為分工不同,都是做代工或者委托業務。特別是在設備驅動和應用軟件方面,是國內頂尖的,比如數控機床、3D打印、光學加工、飛行控制、雷達掃描分析等。這和壹般的民生相差甚遠,但對國家綜合實力的支撐影響很大!當然,軟件企業之所以聚集在Xi安,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較多,人才聚集的效應;同時,相比北上廣深等城市,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Xi安的軟件人才估計有1.5 ~ 0.2萬,行業是全國最集中的地區,但是企業也就200多家,大企業真的很少。另壹方面,小企業多,也說明他們生命力強,有自己的特色,發展潛力大。
作為個人用戶,您對軟件的使用是有限的。軟件不是個人的手機app,也不是個人的PC app,而是面向全社會、全行業的。Xi安有很好的軟件研發條件,也有很多大型軟件研發企業,面向軍工、國防、金融、服務等各個行業。在妳的生活中,有很多軟件不是妳直接操作的,但妳也在使用,比如銀行的賬務系統,運營商的通信系統,只是妳無法感知,而且Xi安有大型的軟件研發公司。
雖然Xi安的軟件公司很多,但是真正做軟件開發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圍繞軟件來做業務的,比如軟件包裝,廣告等等,所以在Xi安開發的軟件很少!
除了三星,華為,中興,Xi安剩下的都是研究所,哦,還有中國銀行。妳真的很少用這些軟件,剩下的壹半都是外包的【捂臉】。
外企分支機構很多,包括壹些外企,本土企業是作坊式的,很難擴張。
大部分是售後和售前銷售,少部分開發屬於外包或者運維,極少數是自己開發的。
1,外包,2,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