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臨沂校區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臨沂校區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由山東省教育廳、臨沂市人民政府和青島理工大學共同組建。臨沂校區是青島理工大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學校的歷史、指導思想、辦學定位、服務導向密切相關,是學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遵循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的必然結果。

半個多世紀以來,青島理工大學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經歷了青島建築工程學校、山東冶金學院、山東冶金工業學院、青島建築工程學院等幾個歷史發展階段。是新中國創辦高等工程技術院校的開拓者和實踐者。在國家最需要鋼鐵的年代,這裏培養的大批專業技術骨幹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譜寫了中國冶金工業發展的歷史篇章,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改革和大學精神的發揚光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青島理工大學賦予的精神品質是“思源飲水思源”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即辦好人民需要和滿意的教育,引領社會和諧文明。

青島理工大學2萬多名師生為6萬多名沂蒙優秀兒女為新中國的誕生獻出生命,用乳汁哺育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深深感動和自豪。改革開放以來,沂蒙費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高速公裏、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而壹千多萬人口的沂蒙山區和近百萬人口的費縣,民眾的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亟待提高。僅費縣每年就需要5000多名具有壹定路橋施工技術技能的勞動力。如果青島理工大學能夠最大限度地為沂蒙人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提拔對社會有貢獻的弱勢和邊緣人群,使他們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有壹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自信,有足夠的經濟和教育資源,那麽理工大學就能真正履行自己的使命,踐行總書記提出的“人民滿意的教育”,真正為和諧社會和文明中國盡壹份力。費縣,鑲嵌在魯東南腹地的壹顆璀璨明珠,總面積1894平方公裏,18個鄉鎮,565個行政村,1萬人口。是中國奇石之鄉,中國栗子之鄉,中國西瓜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費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孔子大弟子閔子騫和唐代傑出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鄉。西漢初年建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有“聖人事跡之邦,聖人郁忠之地”的美譽。境內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商文化遺址。費縣是革命老區,陳毅、羅榮桓、許、谷牧等老壹輩革命家在這裏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抗戰史上著名的大青山突圍戰就發生在這裏。

費縣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是首批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境內有近百座名峰,費縣蒙山自然保護區成為生態旅遊的絕佳去處。費縣素有“百庫萬塘”之稱,全縣水資源總量約654.38+0.23億立方米。礦產資源有20多種。天井石精美,手指石天下第壹。費縣石薄,漏,皺,透,醜。以其奇特的造型、雄偉的氣勢、巨大的規模,被譽為“世紀之交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大奇跡”,正在建設中的“沂蒙石林”被列為山東省旅遊發展的重點項目。

費縣經濟結構合理,產業特色鮮明。形成了糧油、瓜菜、林果、烤煙、畜牧、水產、金銀花等八大商品生產基地。是全國核桃十大縣、油肉百強縣之壹。工業形成了能源建材、醫藥化工、紡織服裝、木材加工、機械制造五大支柱產業。是魯東南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醫用化學品和生物工程制藥基地、木材工業、紡織服裝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費縣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涉外服務配套,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臨沂校區占地1.500畝,現占地800畝,規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竣工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教學樓4棟,實驗樓2棟,學生公寓9棟(4~12棟),1報告廳機電實訓中心,1圖書辦公樓,1圖書館,綜合服務樓及學生食堂2棟,教師公寓3棟(1~3棟)。體育設施方面,目前有1高標準塑膠田徑場,8個塑膠籃球場,2個塑膠網球場,6個普通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2個排球場,1個室內塑膠羽毛球場。綜合服務樓占地面積大,服務好。主要包括:人民超市、青年書店、娛樂室(室內臺球)、手機維修場所、電子商務部、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營業廳、洗衣房、洗浴中心、醫務室、理發店等營業網點。2010年,在建學術交流中心1個,體育館1個,圖書館1個,教師公寓6個,幼兒園1個。2009年9月學生人數達到5860人,預計2010年9月學生人數將超過7200人。

教學任務由四方、黃島、臨沂校區教師完成。目前,臨沂校區擁有教師200余人,其中50%以上是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2006年招生500人;

2007年,有1050名學生入學。

2008年,有265,438+050名學生入學,其中包括460名本科生、65,438+0,700名專科學生和3,700名學生。

2009年,有2480名學生入學,其中包括380名本科生、2100名專科學生和5860名學生。

2010年招生2700人,其中本科生600人,專科2100人,招生7200余人。臨沂校區依托青島理工大學優勢,開設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機械電子等專業,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學校現開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與會計(2011文科新增)5個本科專業。建築工程技術、路橋工程技術、工程監理、建築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會計學(文科)、采購與供應管理(2011文科新增)、銷售管理(2011文科新增)、房地產管理與估價、物流管理、數控技術、機電壹體化。

2006年、2007年、2008年按2+2學分互認模式培養大學生,2009年按1+3學分互認模式培養大學生。(2010年初,教育廳會議取消了校際學分互認考試,因此從2010年級開始不再提供該模式)。

招考專業既是青島理工大學能夠保證培養質量的優勢專業,也是山東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專業。就業前景非常看好,為學生的進壹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10年度專科生就業情況良好。簽約單位為:廣聯達有限公司、中鐵十二局、中鐵十四局、中鐵二十局、天元建設集團、中國重汽集團、清澗集團、煙臺建設集團等。實際簽約率遠超全國平均水平。2006年9月,壹期工程如期投入使用,順利迎來了第壹批新生。招生500人(專科招生第二批),2798名考生誌願報考。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例為5.8:1,這在山東省高校中確實是第壹次很少見。壹批錄取分數線503分,高出濟南、青島院校錄取線9分,在所有招生院校中名列前茅,專業首選滿足率75.6%。

2006年9月29日,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和開學典禮。在禮炮齊鳴的熱烈氣氛中,山東省教育廳廳長、臨沂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孟為該校區校牌上的紅綢揭幕。儀式上,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陶琪作了重要講話。陶琪主任強調,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的成立是對山東教育的又壹貢獻。青島理工大學校長易垂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臨沂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孟代表臨沂市委、市政府致賀詞。

2006年專科(理科)錄取分數線503分,2007年265分,2008年488分,2009年450分,521分,540分。臨沂校區的建設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山東省委原副書記韓玉群,副主席喬延春,省委宣傳部長李群,教育廳廳長陶琪,臨沂市委人大常委會主任翟魯寧,臨沂市委常委連,副市長,費縣縣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尹昌友,縣委副書記杜長偉等領導蒞臨學校檢查指導。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將履行學校的使命,努力最大限度地為沂蒙人民和山東人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認真踐行總書記提出的“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和諧社會、文明中國的目標貢獻力量。張衛星:青島理工大學校長助理,臨沂校區校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朱衛東:原青島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現任臨猗校區副校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闞:青島理工大學臨猗校區副校長、副教授。

苗:臨沂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博士。

陳琳:青島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臨沂校區機電工程系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荀誌遠: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臨沂校區工業與管理系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齊:青島理工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臨沂校區基礎部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