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朱岱人物軼事

朱岱人物軼事

朱岱,壹位才華橫溢的留學博士,踏上南京這片土地後,就把業余時間投入到了南京鐘靈美麗的山水和歷史之中。

朱岱對南京的評價深刻而充滿熱情。他在比較了中國的長安、洛陽、金陵、北京四大古都後說:“這四大都城中,文學昌盛,人俊秀,山川秀美,氣象壯麗,人與人關系密切,尤其是金陵。”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南京的六朝墓葬、廟堂官立方、明故宮闕、南京城墻等都被他的視野所涵蓋,並有壹批相關的專著被測繪、考證、編纂、出版。當時在中央大學任教後,我研究了南京的名勝古跡,親自拍照測量。在此基礎上,我著手編寫《金陵古跡考證》,從1000多張圖片中選取了320張,印制了《金陵古跡圖冊》,圖文並茂。然後寫了《建康蘭陵六朝墓葬考證》等專著。其中,《金陵古跡遺址圖冊》和《金陵古跡考證》兩部專著,是第壹部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系統介紹南京歷史文化遺存的著作。

可想而知,南京打著建設“新都”的旗號,很多人並沒有把文物當回事,文物不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朱岱雖然是留學新銳,經濟背景,但骨子裏還是有點老。除了寫老式的詩,他對南京歷史遺跡的野蠻破壞感到心碎。考慮到後人可能再也見不到這些文物,朱岱只好帶著德國產的相機,到處實地考察,拍照留存。短短三年,* * *拍了2000多張照片,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很多南京老照片都是從這些照片中選出來的。

朱岱的書出版後,不僅在國民黨統治區廣為流傳,而且迅速傳播到陜北解放區。1951 9月22日,南京市人民委員會派人邀請在南京大學任教的朱岱說,劉伯承和陳毅將軍要會見陳布雷先生..第二天,朱岱信守諾言去了,劉伯承將軍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對他說:“我在延安讀妳的書(指朱岱《金陵古跡考證》)時,很想見見作者。但當時我在解放區,我老公在國統區。今天,書和作者就擺在眼前,可謂如願以償。隨後,劉、將軍又邀請朱岱先生到山石城、鳳凰臺雕瓦觀、阮氏皇陵等地參觀,不久又壹同參觀了南唐二陵。他在文物保護方面做了很多有價值的工作,包括資助重修六朝墓石刻、呼籲保護南京明城墻、延緩50年代南京大規模拆遷等。

那是1956年的8月,正在家中休息的江蘇省文化局副局長朱岱突然接到緊急報告,說有很多人在拆南門古城墻,說如果不制止,中華門城堡很快就會被摧毀。仿佛是為了滅火,他立即冒著酷暑,趕到中華門被毀城墻現場。隨後,他沿著古城墻根部騎行,看到石頭山鬼臉城北的壹段城墻已經被拆得面目全非,從應急門到舟山的城墻也在打仗。他壹次又壹次地跺腳!現存的南京城墻是明朝初年朱元璋動用20萬工匠和勞力修建的,耗時20年。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城墻。

為了保護這個偉大的古文明,他不顧個人安危,得罪了當時南京的掌門人柯慶施,提出了盡快制止這種破壞城市的愚蠢暴行的緊急建議。同時,他還為電臺寫了壹篇廣播講話,四處奔走呼籲,團結社會各界,阻止這場人禍。毀城的惡行終於被制止了壹段時間,但沒想到的是,他抵制了毀城墻的善舉,在接下來的壹年裏,變成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罪行。他被撤職,還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

朱岱被打成“右派”後,南京拆古城墻之風再次肆虐,除中華門城堡外,幾乎所有城墻都被摧毀。因此,有人說朱岱的“右派”帽子為南京人民贏得了壹座中華門,並提議在巍峨的中華門城堡上建壹座朱岱雕像,以紀念他為保護城市所做的貢獻和保護文物的犧牲精神...

1959去南京上大學。我雖然是學歷史的,放學後也看了朱岱先生的《金陵古跡》教材,但我不知道他為了保護南京古城墻吃了什麽苦,也不知道他後來去了南京圖書館,文革初期被迫害致死。直到2002年6月,他的女兒朱在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次代表大會期間來找我“咨詢”,我才意識到他的豐厚遺產壹直沒有公開。朱和是陌生人。她從代表名單上看到我是搞文學編輯的,就過來說出了她的難處:我是學理工科的,在北京工商大學教書,對文史壹竅不通。祖父和父親留下了許多作品,包括大量手稿。退休後想整理出版,想寫點文章紀念他們,但是寫不出來!妳能幫我嗎?……

會後,從朱副教授提供給我的大量資料中,我知道了她的祖父是近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北京大學第壹任歷史系主任,藏書25萬卷。他的藏書之所以叫“碧亭”,是因為他曾經收藏了壹部宋代李道元抄寫的珍貴《水經註》。她的父親朱岱也是博覽群書。在德國柏林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回國,受聘於中央大學經濟系。25歲時,他成為了教授和系主任。他除了發表大量的政治、經濟著作和論文外,還發表了《行雲流水》、《汗漫紀》、《匡廬之旅》、《入蜀記》等文學作品。

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受到了父親朱希祖的影響。1932起,任教後對南京的名勝古跡進行了調查研究,親自拍照測量,編寫了《金陵名勝古跡教材》和《金陵名勝古跡圖冊》,出版後在學術界贏得了很高的聲譽。1951 9月22日,劉伯承、陳毅親切接見了他。劉帥高興地說:“我在延安讀妳的書時,很想見見作者。今天,書和作者就擺在眼前,可謂如願以償。”隨後,他又陪劉、陳二帥登上山,興致勃勃地看莫愁湖、看石城,又到鳳臺掛瓦罐寺遺址,又參觀南唐第二陵...他怎麽會想到,1956年,南京同時成立了城市拆遷委員會,不僅讓南京古城墻滿目瘡痍,而且,他懷恨在心離開的時候寫了遺書,說:“我無罪!如果妳這樣迫害我,將來,歷史會證明妳是錯的。"

到70年代末,朱岱先生的冤案得到了平反。今天,人們把古城的保護看得和城市的發展壹樣重要,甚至更重要。讀者是多麽需要了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先驅朱岱先生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