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濕地公園根據濕地的特點,追求現代城市的自然、生態平衡和野趣,努力恢復城市本地自然生物的多樣性,以實現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
四個景點
1芳草地
位於濱河東路勝利橋北。這是汾河濕地公園的正門。景區占地45000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3000平方米。
包括的草圖和景點有:
北澗河景觀橋:是汾河景區壹、二期的有機銜接,也是整潔有序的向自然有趣的景觀過渡,仿木混凝土結構。站在這裏,可以看到婀娜多姿的垂柳,挺拔挺拔的銀杏活化石和在水面上自由遊動的野鴨。
迎賓亭:是從汾河景區東岸進入汾河濕地公園的第壹個景點。亭前開闊平坦,楊柳槐樹環繞,形成壹個整體,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壹個宜人的休閑運動空間。楊柳環繞,鳥語花香,微風習習,令人流連忘返。
三木堂:通過種植和保留大面積的水生植物,向遊客展示人工濕地汙水處理的主要功能過程,展示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以此開展濕地科普教育活動,延續汾河的自然地域文脈,展現大自然的另壹種美,喚醒人們在記憶中對大自然的熱愛。芳草地廣場:占地7000平方米。廣場結合目前的高差、高大的樹木和四季的花草,形成壹個自然的半封閉、接近自然的休息空間,創造壹個充分親水、風景優美的開放空間;並利用保留現狀的樹形成視覺焦點,* * *襯托出優美的自然意境。
蘆葦沼澤:占地6000平方米,以地域特色明顯的大面積水生植物蘆葦為背景,以芳草渡人工濕地展區的凈化水為補充水,通過鋪設木棧道,在景點入口起到導向作用。同時指出北段是以自然、生態、野趣為主題的公園。
汾河人:通過特定的地域脈絡,可以找到汾河流域汾河人農耕文化的足跡和汾河優美的原生態自然風光。農舍低矮的木墻和磨盤的變異,成了人們欣賞風景和遮風擋雨的休憩之所。* * *共同構成汾河農耕文化的縮影,讓市民充分體驗汾河失落的記憶。
黃金海灘:它像火山熔巖結構壹樣建造,占地2400平方米。充分結合現有的地形地貌和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地進行景觀營造。形式活潑自由,流水不規則地流入河流,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此景強調遊客的親水性和接近性,充滿異國特色和魅力。
九曲陣:將地域特色的植物組合到遊戲中,形成綠色植物迷宮。通過各種小空間的變化,給孩子不同的心理感受,增加了觸摸自然的興趣,通過被動參與強化觸覺記憶,拉近了與自然的距離。
幹溪:借助地形差異、大石塊、局部淺水池,高水位時水落,低水位時借助石塊,形成北方特有的河灘風光,以另壹種方式領略自然,激發遊客對自然的渴望。此景強調自然、生態、野趣,弱化人工景觀,提倡回歸自然,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壹的境界。
吊鍋:位於芳草渡廣場北側的景點。400斤的黑色吊鍋,飄動的紅色中國結,傾瀉的流水,構成了最美最有懸念的壹道風景,成為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的又壹去處。這幅素描既是紀念壹代文化大師、著名思想家、醫學家、畫家傅山誕辰400周年,也是歷史悠久的黃河文化、三晉文化的象征。
兩回合的舞蹈
位於濱河東路小輪車場南側。景區占地32000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2000平方米。結合小輪車體育館和森林公園西門,設置圓舞,緊扣奧運主題,力求將綠色、科技、奧運精神與濕地自然景觀有機融合,通過水景、景觀、體育活動區體現出來。
包括的草圖和景點有:
杏花聽雨:獨特的木質花臺古樸蒼涼,與周圍的微地形、樹木、湖泊形成壹個小小的休息空間,四周綠草如茵,空氣宜人,傳遞出壹種原始古樸的意境,使遊客回望北方,流連忘返,為遊客營造了壹個自然輕松的休息空間,為市民擁抱自然提供了壹個開闊的場所。石磨幽徑:作為遊客休息的小地方,兩旁的小徑上點綴著石磨,暗喻著小輪車院子和山西民俗的車輪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分布,或橫或豎地埋在地下,形成壹組特色小品。周圍稀疏的樹林體現了人文與自然趣味的結合。
門球:為公眾設立了壹個標準的門球場,以造福周圍的人們,並遵循奧林匹克精神。成為廣大市民節假日鍛煉身體、強身健體的場所。
輪舞廣場:占地8850平方米,是汾河濕地公園最大的廣場。開闊的活動場所,精細湧動的層層水,不斷翻滾的水中泉水,在視覺上給遊客壹種靈動而大氣的景觀效果。在水系中設置小橋,采用不同的形式來襯托周圍的風景,讓遊客覺得處處都有風景。
碧水蕩漾:以壹排樹幹為主體,水從長56米、高4米的樹幹中落下,瀑布飛瀉而下,最終與汾河融為壹體。清澈的水和漣漪象征著奧林匹克精神的漫長而持續的流動。
3會師園
位於濱河西路勝利橋北。景區占地4.7公頃。石灘通過“石”這壹最自然、最樸素的元素來設置,形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所。入口廣場寬闊平坦,石屏上雕刻的“汾河濕地”四個字嫵媚美麗,盡顯大家風範;從後面緩坡上的綠地往下看,是親水平臺。從這裏,妳可以看到遠處的島嶼,也可以看到遠處的巖石。動作適宜,陰陽合璧,盡顯原始質樸的風格。江邊是壹片崎嶇野趣的景觀區,巨石林立,水石混雜,形態各異,各種大石頭鵝卵石堆積,古樸盡在其中。
包括的草圖和景點有:
玲瓏灘:以野生植物為主,小水面環繞,水底鋪設五色鵝卵石,岸邊有小巧獨特的堆石景觀,使玲瓏灘成為南北兩個活動廣場的過渡,同時巧妙地與南面的大石灘相呼應,本身就很獨特。
索曲廣場:位於玲瓏灘北部,也是本景點最北的景點廣場。索曲廣場被仿木矮墻隔開,成為壹系列小空間廣場:為不同的運動人群提供不同的場地,並賦予不同的顏色和質感。老人健身中心的地板是混凝土浮雕印象,經過特殊處理,保證老人走路跳舞時的安全。兒童娛樂場所地面平整,為兒童提供了滑板、輪滑的場所。四周鮮花環繞,遠處草木茂盛,座位各異,是運動的主題廣場。
4野趣園
景區占地3.4公頃,是汾河西岸最北的景區。通過樹形觀鳥塔、蘑菇酒廊、樹洞等壹系列仿自然的景觀元素,為長期生活在鬧市區的市民提供大自然的原生態濱水情趣。周圍種植花草灌木,清新明朗,賞心悅目。俯瞰汾河,俯瞰湖中央的小島,可以洗去城市的喧囂,靜靜體驗融入大自然的感覺。
包括的草圖和景點有:
觀鳥塔:樹形的觀鳥塔不僅標誌著新景點的開始,還為人們提供了壹個制高點,以俯瞰的視角觀察東海岸的濕地和北部湖中的島嶼。在觀鳥塔裏,可以遠遠地看到汾河濕地景觀,其形狀與南面的微丘、東面的湖泊、對面的奧林匹克體育場等周邊環境完美結合,是汾河濕地景觀的標誌性場所之壹,為遊客提供了壹個非常有趣的休息娛樂場所。石趣園:是壹個被石頭半包圍的花園,給人們提供了壹個充滿野趣的安靜空間。遊客可以在蜿蜒的小路和茂盛的植物中穿行,觀賞河流和島嶼,並休息和冥想。在石頭上無意中發現的銘文顯示了對野生景觀的人文興趣。汾河濕地公園,站在遠處,綠水環島,生機盎然;向深處望去,我們可以看到黃色蘆葦頭上壹簇簇銀白色的蘆葦在水中搖曳,壹群群野鴨在笑聲中驚起...蒼白的蘆葦,無邊的湖水,詩情畫意的景色像微風壹樣緩緩而來,充滿了尼羅河的寧靜與閑適。天人合壹的和諧生態環境,讓汾河濕地公園充滿了生命的魅力,讓龍城太原充滿了騰飛的張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活力。“雖人所為,卻渾然天成”成為汾河濕地公園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