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壹宮禪房
唐萌浩然
義眾修行禪寂,結緣依空林。
戶外峰美,前臺階深。
斜陽滿雨,天蒼蒼,陰沈沈的。
看蓮花網,就知道妳不染心。
2.穿過緩刑寺和談興任尚山院。
唐·
黃昏持竹棍,待虎頭。
催客聽山響,回屋追水。
野花開得好,谷鳥呢喃。
夜晚坐在空曠的林中,清風直如秋。
3.在清流寺過壹個夏天去和禪師做愛。
唐·
隆中對老人,徐步訪禪宮。
欲問正氣,遠觀病空。
在山川眼中,在世界律體中。
不怪熱,能生出地風。
4.青龍山壇壁兄弟大院收藏
唐·王昌齡
原本清幽之地,竹林引隱居。
檐外有山,天地生。
5.破山寺後的佛教靜修處
唐昌建
在純凈的早晨,在古老的寺廟附近,早期的陽光指向樹梢。
壹條蜿蜒的小路通向壹個隱蔽的地方,佛寺被樹枝和鮮花包圍著。
在這裏,鳥兒在山光中存活,人的心靈在池塘中感受寧靜。
壹千種聲音都消失了,我只聽到鐘聲。
6.林東·安百裏
唐啟基
大士有兜率,空池滿白蓮。
秋風明月下,齋月電影院前。
色後拆香,香極和諧。
誰知沒有性,還有壹顆善良的心。
7.Jionji偶爾的問題
唐正谷
往事悠悠,令人嘆息,又怎能為勞動所擾。
所以山終不歸,高塔獨來攀。
聽林下秋園鹿,河邊掃落葉,夕陽西下。
余音有雙峰,我還見過安溪瀑布的冰。
8.石潭是個好地方。
明立誌
十卷深刻永恒,春風有知音。
也就是說,看著湖上花開,人是自給自足的。
9.法海寺參觀了仁宮。
鄭晴板橋
樹滿空山葉滿廊,袍拂北風涼。
我不知道秋天有多少味道,就卷起窗簾問夕陽。
2.關於禪的詩是1,壹沙壹世界,壹花壹天,壹樹壹菩提,壹葉壹佛。
2、何處喜香,花落菩提深,應隨緣。
3,微雨燕齊飛,落花人獨立,花落菩提。
4、菩提樹下,三千委屈,壹覺醒來,今日換壹錢。瑯琊臺煙雨滿月,怎能輕泣。
5、菩提洗鉛夢,世間萬物皆空。
6.菩提呢?隨緣,隨風。
7、手撚菩提如念佛,目空兩耳。
8.努力不是為了成佛,而是為了菩提早日成佛。
9.菩提步出人世,她忍受了婆婆的無常。若以子女數絞法,聲禪凈土。
10,菩提無樹,鏡中非臺。緣起無有,故無塵。
11,我坐在天上,我獨自走在天上。不在菩提樹上工作,就沒有月亮。
12,身為菩提樹,心如鏡臺。經常擦拭,不要制造灰塵。
13,壹願無量善,菩提心永不褪。
14,此結菩提香社,怕麻煩電泡身。學而優則仕,先請西方為師。
15,壹旦妳意識到蓮花被隱藏,妳必須離開貝葉之書。菩提無處,文空。
16,壹億劫菩提種,1983年Kutokuhayashi。
17,知道做什麽是錯的,知道做什麽是錯的。把知識變成智慧,菩提就少了。
18,用毛巾擦床,壹瓶秋水,壹爐香。無論煩惱,都要先走,直到菩提也有意忘記。
19,老師熟悉,是菩提無樹,鏡非臺。抽空來這裏逛逛。召回世界上所有的惡靈。
20.菩提。天衣無縫的塔,四周是森林,山和顏色是分開的。讓曹滿雪漏紅梅。
21,蔡赟有點菩提心,把李逸操縱在手中。
22、老富博在書法界,病在菩提廣場。
23.菩提在Jambu-Di^pa仲達大學福田蓮花會議。
24、內心的知識是無價的,如果妳想知道真相,妳是在遵循菩提道。
25、壹點新螢報秋信,不知菩提何處去。
26,開頭沒課,基數低。茉莉花開天上,梵天樹落菩提。
27、問鏡非臺,菩提非樹,環境由心起,能明嗎?到底有沒有魔力,到底有沒有魔力,就由江湖中的後人來評判了。
28、不登至尊道,皆證菩提道。教妳對眾生無知,智慧,勤奮。
29.讓妳著迷的不是菩提和解釋,而是執念。
30.四願:弘神垂教綱領,歡喜慈悲。愛情和苦難。水隔生死,彼岸留作菩提。
31,舍利弗成賊,覺悟煩惱是菩提。
32.真實性是壹個謎。只有精神清明,覺悟了。火滅煙,成大醫,忘心則見菩提。
33、外息,知識取自菩提。身體裏有鍛煉,在路上也沒什麽能證明牟尼的。
34、醒醒吧,菩提的壹點證明,工作之外。
35.元初的這個妙事,就是清體不足,證菩提位。
3.有哪些描寫禪宗的詩詞?與真理混合在花叢中,我已忘記該說些什麽。南溪尋道士——唐代詩人劉長卿
禪意是什麽,這很尷尬。道吾山——清代詩人譚嗣同
知君以禪定著稱,嚴鵬門20歲晚開。“懷古贈司空舒”——唐代詩人李端
禪急,山深易定。送贊律師去嵩山(無詩之詩)——唐代詩人清江
禪法占了莫問的便宜,它更不願意談論過去。蛇山——宋代詩人屈原
單詞來源:
(唐)劉長卿《南溪訪常道長》詩:“與真在花叢中,忘了說什麽。”
詩人簡介:
劉長卿(約726-786),漢族,宣城(今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洛陽,河間(今河北)為其郡。唐玄宗是天寶年間的壹位學者。肅宗赴德督禦史,後為常州郡都督。因事入獄,貶南壩。戴任轉運判官,知淮西、鄂越轉運後,誣貶司馬於。中期建,官至隨州,世稱劉隨州。
劉長卿生卒年不詳,著名學者的意見也相差甚遠。爭議很激烈。壹般認為他生於公元709年至725年,卒於公元786年至790年。劉長卿擅長詩歌,擅長五言,自稱五言長城。《騷譚秘語》說:劉長卿是最受歡迎的詩人,專事情景,劉長卿代表作《雪屋芙蓉山主》入選中國全日制學校教材。
評價影響:
中國歷代人名詞典:(劉長卿)五言以上的龔氏,自稱“五言長城”。
《唐詩大辭典》修訂本:劉長卿與杜甫年齡相仿,早年作詩,但在蘇、戴之後成為著名詩人。而錢起也稱錢柳,是大歷詩風的主要代表。他壹生致力於近體,尤其是五律,自稱“五言長城”。詩中對許多人生經歷的感嘆,有時也涉及國計民生。他的詩深刻而浪漫。所以方慧雲說:“長青的詩含蓄而不妖艷,觀者要慢慢品味。”(《英隋》卷四十二)方曰:“書房之詩,勝於象,專求之,於句中回味無窮。”(《趙魏展顏》卷十八)唐人評論長慶的詩,至今仍有不少批評。如高鐘無雲說,“(劉的)詩風不新奇,但可以用鎖鏈裝飾。”大概發表了十首詩,但意思略有雷同,尤其是斷句,思維犀利狹隘。"(《中興間氣集》)然後評價日高。陳毅曾說:“劉長卿是最通俗的詩人,專事情景。”(《唐音貴錢》卷七引《蒲圻》)王士禛說:“七律要讀王右丞和李東川。"尤其是劉的作品更是可取."(見何世貞《冉飛筆記》)。
4.五言禪詩講述的是描寫正道和無塵的禪詩
我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勤擦,不使其積塵。
菩提樹無樹,明鏡臺非臺。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灰塵。
東山西陵是綠的,但雨下是晴。我想問妳更多的事情。壹只鴿子生出壹只鷹。
引驢飲河,鼻吹浪。鞋子在岸上,嘴巴在水裏。
空手鋤,徒步騎水牛。人過橋,橋不流。
打開密室的金鎖,邁著悠閑的步伐,放開房門。無孔的笛子會吹出鳳凰雲。
雲開霧散,落葉歸根。回首煙浪,漁歌走遠村。
挺立松月,魚遊水底。風景都占了,不花錢。
餓了來吃,冷了來添衣。困了就伸腳睡覺,熱了就愛風。
心隨世界轉,轉了就能安靜。隨波逐流知性,無喜無憂。
老竹筍,新花長出老枝。雨催旅行者到達,風送帆回家。
遠遠望去山是五彩繽紛的,聽來水是無聲的。春天走了,花還在,人來了也不奇怪。
打鼓彈琵琶,會兩家。妳可以去楊柳岸,我會留在渡頭沙。
人閑,桂花落,夜靜山空。月出驚山鳥,聲入春溪。
說到春天,風太大了。隨水吹花,翻漁船。
打到水裏的魚頭疼,留在森林裏的鳥驚訝。黃昏不打鼓,中午夜場。
公雞在黃昏啼叫,太陽在午夜照耀。薛世子驚醒過來,睜開血紅的眼睛。
楊小鳳六安,春日杏花墻。夏天,秦雨是光滑的,枕頭是冷的。
枯樹長滿了葉子,薛梅因花朵而枯萎。把桐打成木頭,蘸雪吃冬瓜。
天空寧靜無雲,秋日的天空有壹輪明月。林下道人,清幽宜人。
山谷煙幽,風送杏花。安靜地坐壹整天,忘記壹切。
簌簌落葉,露水掛。哞哞,奔向雲鵝,傷心地抱著樹上的蟬。
當靈魂移動時,我獨自漫步,置身於只屬於我的美麗之中。有時去水的盡頭求本源,或坐著看百變雲的升起。
我的心像壹輪秋月,藍色的池水清澈明亮。沒有什麽像亞倫壹樣,教我怎麽說!
泥菩薩不渡水,神照人間。雪不歇,誰不造假?
5.禪意詩——斷山寺後的禪境
在純凈的早晨,在古老的寺廟附近,早期的陽光指向樹梢。
壹個僻靜的地方,有竹徑,樹枝和鮮花,到壹個佛教靜修。
在這裏,鳥兒在山光中存活,人的心靈在池塘中感受寧靜。
壹千個聲音安靜下來,但鐘聲響起。
《斷山寺後禪境》是壹首題畫詩,描寫了寺後佛寺清晨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山川的隱逸情懷。這首詩用凝練的筆觸描繪了壹種獨特、深邃、寧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風景名勝的喜悅和對崇高境界的追求。全詩層次分明,意境深邃,寓意含蓄,語言簡潔明了,感染力強。從這首詩演變而來的成語“曲徑通幽”、“萬籟俱寂”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