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編碼:100101。
收件人:張露萍,北京人類與動物環境保護科學中心。
捐贈接受人:張露萍
招商銀行賬號:6225 8001 0089 3998。
如果您以任何方式或渠道向中心捐贈物品或資金,請給我們發電子郵件或在此留言,以便您盡快查看並在您的許可下發布。中心所有的動物都非常感激妳的無限愛心!
北京流浪動物救助中心——北京人與動物環境保護科學中心(以下簡稱救助中心)基地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請撥打1338131365438提前預約)。
聯系電話:(010)61791908 61786779。
傳真:(010)61791906。
網站:http://www.animalschina.org/
電子郵件:站長# animalschina.org ln # animalschina.org請用@代替#
北京人類和動物環境教育中心
北京人類和動物環境教育中心
北京人類與動物環境保護科學中心是由張露萍女士創辦,經北京市民政局批準成立的公益性民辦非企業單位。是集動物保護宣傳教育、動物救助和治療為壹體的綜合性科普實體,是中國唯壹壹家經政府批準的非營利性民間動物收容保護機構。
壹.中心介紹
北京人類與動物環境保護科學中心位於昌平區小湯山鎮,占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其中犬舍10,貓舍1,禽舍3個,傷病員隔離區2個,可容納動物500余只。同時有宣傳教室、辦公室、動物治療中心等設施。該中心成立於1997,位於門頭溝山區,2006年4月28日遷至現址。
二、中心的發展歷程
北京人類與動物環境保護科學中心是由張露萍女士經過十年的艱苦努力創建的。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張露萍用辦公室和自己的房子來安置被救助的小動物。
第二階段:隨著獲救小動物的增多,張不停地移動。最後,她不得不住在農村,分別在何世禮農家院和大興農村倉庫呆了兩年。
第三階段:為了給市政府規定下的救援工作創造壹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張露萍在1997成立了北京市人與動物環境教育中心,並在門頭溝山區改建了壹個部隊閑置的破舊營房。從那以後,小動物們和張露萍壹起走進了山溝。
第四階段:由於門頭溝山區交通不便,常年缺水,補給困難,特別是中心無法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等。,2001年,張露萍下定決心投入自己剩余的全部財產,在債務的巨大壓力下,在小湯山新建了基地,人畜環境教育中心更名為人畜環境保護科普中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然而,小動物的科學飼養和保護知識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普及,虐待和遺棄小動物的現象大量存在。小動物保護的宣傳和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北京市乃至全國唯壹的非營利性民間動物保護機構,該中心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責任。該中心希望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除了收養和救助被遺棄和虐待的小動物外,還將開展更多的動物環境教育活動,讓動物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為動物創造壹個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
三。中心的宗旨和職能
該中心的宗旨是通過保護和救助小動物以及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實現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該中心的基本職能:
1,小動物救助、治療和護理
該中心的基本功能是通過救助和照顧,為困境中的小動物提供或尋找更合適的生存空間。該基地將盡力為被遺棄和無家可歸的動物提供救助、治療和護理,為動物進行絕育、接種和定期獸醫治療,並幫助動物找到收養的主人和新家。
2.宣傳、教育和培訓
該中心通過舉辦講座、設立宣傳展板、在媒體開設專欄、舉辦專題活動等方式,面向公眾開展動物保護意識和科學飼養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讓人們樹立保護自然、關愛動物、尊重生命的環保意識,並身體力行,為動物生存營造壹個安全祥和的生活空間和氛圍。
3.為動物保護籌集資金。
該中心依托基地,在權威部門的監管下,籌集動物保護資金,並有效利用這些資金,為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持。
四。該中心的業績和影響
中心成立幾年來,在張女士的不懈努力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註和政府部門的支持下,* * *共照顧和救助了400多只被虐待和遺棄的小動物,基地員工發展到20多名,照顧小動物。張露萍女士親自在許多高等院校舉辦講座,傳播動物保護的理念和知識。小動物保護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支持。
1,庇護所和援助
在過去的十年裏,張露萍救助了400多只小動物,對它們進行了絕育和接種疫苗,並進行了日常護理和治療。這些動物都有過悲慘的經歷,有的在路上的車禍中被忽視;有的被垃圾桶拋棄,靠撿垃圾為生,身上長滿寄生蟲;有些人被殘忍地剜了眼睛,更有甚者,被救出來後,就等著被剝了皮吃掉。在張露萍和她的員工的精心治療和搶救下,他們都遠離了恐慌和災難,並獲得了精神安慰。其中壹些還被熱愛動物的人們收養,找到了幸福的家。
2.積極參與動物保護的宣傳工作。
張露萍女士認為,動物保護工作是壹項龐大而宏偉的工程,不是幾個人就能完成的。只有動員全社會參與進來,不斷增強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提高人們的動物保護素質,使動物保護工作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才能真正做好這項工作。為此,她帶領中心工作人員和大批誌願者,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動物保護宣傳活動,努力為動物保護的進步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她多次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動物保護條例討論,積極為政府動物保護工作獻計獻策。張露萍女士多次接受國內外媒體采訪,宣傳動物保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隨著基地的不斷完善,為了教育更多的參觀者,中心設計制作了自己的動物保護展板,以宣傳動物保護理念為內容,供參觀者閱讀。該中心接待了數千名中外學生,他們為小動物捐款捐物,並用畫筆在基地的墻上作畫,以示對動物的熱愛。
自中心成立以來,法國《三千萬》、美國《狗世界》、英國《衛報》、美國CNN、國家地理頻道、亞洲通訊社新加坡電視臺、美聯社、德新社,以及國內央視的《半邊天》、《真情無限》、《綠地》、《海外中心的對話》、《北京電視臺特別關註》、《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婦女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月刊》、《北京青年報》、《北京青年報》。
張露萍女士還積極參與國際動物交流活動,學習世界先進的動物保護理念和經驗,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自己的動物保護意識和行動。該中心的行為得到了美國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和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大力支持,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也與該中心建立了姐妹關系,成為世界上唯壹的私人姐妹關系單位。
2001 165438+10月23日,被譽為世界動物行為學領域愛因斯坦的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古道爾到訪基地。她說:“我看到了壹個世界上罕見的地方,動物不關在籠子裏餵食。”這裏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每壹個來到這裏的人都是壹次心靈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