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國際建築師協會的組織

國際建築師協會的組織

國際建築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三年召開壹次。每個成員組織的代表人數從1到11不等,取決於成員組織所在國家的人均GNP和建築師人數。計算方法經會員代表大會批準。

大會決定本組織的總體政策,並選舉理事會和執行委員會的成員。理事會由來自五個區域的四名代表和執行局的九名成員(主席、前任主席、五名副主席、秘書長和司庫)組成。秘書處負責協會的日常事務,經費來源於會員繳納的會費。

目前,國際建築協會共有23個專業工作組。包括:建築能源、人居可持續發展、建築遺產、教育與文化空間、體育、娛樂與旅遊、城鄉規劃、工作場所與商業空間、熱帶建築、建築與森林保護、醫療衛生建築、建築與生態、宗教建築、人類居住、無家可歸者住宅、建築專業實踐(秘書處工作由美中建築學會共同承擔)、中等城市與全球城市化。科技高科技設施、建築遺產信息中心、戰後城市重建、國際競賽、未來建築、北京路(本工作組秘書處設在中國建築學會)。

IAAC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A級咨詢機構。UIA分會分為三類:正式會員(有投票權)、臨時會員(無投票權)和接納會員(無投票權),沒有個人會員。

正式會員(不少於50人)應是代表該國家、地區或領地的專業建築師的主要團體,應能獨立處理內部事務和行使管理權力。

臨時會員:國、縣、縣聯合區域或領土內的學術組織,建築師不足50人,非單壹建築師團體的專業學術組織。

準成員:與建築師職業有關並有興趣參與國際建築協會活動的其他國際組織。在每個國家、區域國家集團或地區,只有壹個正式成員或臨時成員被允許代表其建築師參加國際建築協會。

國際建築協會共有92個會員組織,其中正式會員89個,臨時會員3個,準會員7個,代表了全球近1萬建築師。UIA專業實踐委員會: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從貨物貿易延伸到服務貿易,世界貿易組織(WTO)於1994年簽署了《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自此,各國建築師跨境專業服務被納入WTO服務貿易範圍。為適應這壹新形勢,國際建築師學會從1994起成立了UIA專業實踐委員會,委托中國建築學會和美國建築師學會負責此項工作,由中美雙方各壹人擔任委員會聯席主任。中方首任理事是時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的張欽南(1994 ~ 1999);第二任理事為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徐安之教授(1999 ~ 2005)。中國建築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莊為民教授在美國華盛頓第14次會議上正式接替徐安之教授擔任國際建築師協會專業實踐委員會聯席主任。

在國際建築師協會各成員學會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由委員會起草的《國際建築師協會關於建築師職業實踐的專業性》推薦國際標準在6月1996召開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第20屆代表大會上獲得通過。在征求了各國建築團體的意見並進行修改後,該標準於1999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建築師協會第21次代表大會上獲得壹致同意。從此,世界各地的建築師都有了壹個專業標準(又稱“國際標準認可書”)。隨後,國際建築師協會通過了壹系列與國際標準認可書相匹配的政策建議指南,在全球建築師專業服務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UIA傑出建築成就金質獎章,簡稱UIA金質獎章,由國際建築師協會理事會於1984年設立。金牌是所有獎項中的最高榮譽。設立金獎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壹位或壹批在世界建築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建築師。國際建築師協會向獲獎者頒發了壹塊純金獎牌,上面刻有“國際建築師協會金獎”字樣,以及獲獎者的姓名和獲獎日期。

為了推動建築技術的發展,國際建築師協會還設立了四個專業獎項。該專業獎以國際建築師協會首任主席的名字命名,以紀念前任主席。這四個專業獎項是:

1.UIA城市規劃或地區發展獎。城市規劃獎或區域發展獎設立於1961,以紀念國際建築師協會第壹任主席阿伯克龍比(Abercrombie)。

2.UIA建築應用技術獎,全稱為建築技術應用獎,設立於1961,以紀念國際建築師協會前名譽主席。

3.UIA建築批判獎或建築教育獎。建築教育獎或建築評論獎是為了紀念國際建築師協會前主席楚米而設立的,1967。

4.UIA改善人類居住質量獎。提高人類居住質量獎設立於1978,以紀念國際建築師協會前主席羅伯特·馬修。

1區_ _西歐:

14正式成員:安道爾、比利時、法國、德國、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馬耳他、荷蘭、北歐五國(包括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和冰島)、葡萄牙、西班牙、瑞士、英國。

26正式成員: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波羅的海國家(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國、格魯吉亞、希臘、匈牙利、以色列、哈薩克斯坦、黎巴嫩、巴勒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敘利亞、馬其頓、土耳其、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和南斯拉夫。

1準成員:白俄羅斯第3區_ _美洲:

19正式會員:

玻利維亞、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克、厄瓜多爾、洪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安的列斯群島(荷蘭)、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2名臨時成員:巴哈馬、蘇裏南

1準成員:巴巴多斯

四個地區_ _亞洲和澳大利亞:

17正式會員:澳大利亞、孟加拉、香港、印度、日本、澳門、馬來西亞、蒙古、新西蘭、朝鮮、中國、菲律賓、韓國、新加坡、越南、斯裏蘭卡和泰國。

2名臨時成員:斐濟、伊朗

區域5 _ _非洲:

正式成員:喀麥隆、科特迪瓦、埃及、毛裏求斯、肯尼亞、馬裏、摩洛哥、納米比亞、尼日利亞、南非、坦桑尼亞、突尼斯和烏幹達。

4準成員:貝寧、埃塞俄比亞、塞拉利昂、蘇丹1948~1953帕特裏克·阿伯克龍比爵士。

1953~1957讓·T·舒米1957 ~ 1961年馬多尼·萊斯特。

羅伯特·馬修爵士

1965~1969尤金·博杜安

1969~1972馬丁(羅蒙科羅納馬丁)

格奧爾基·奧爾洛夫

1975~1978(賈伊·拉坦·巴拉)

1978~1981年摩爾(路易·德·摩爾)

1981 ~ 1984 La Hoz

斯托伊洛夫1984~1987。

1987~1990羅德哈克尼

1990~1993奧盧費米·馬傑科敦米

1993~1996杜羅(雅伊梅·杜羅·皮法雷,西班牙)

薩拉·托佩爾森·德·格林伯格(墨西哥)

1999~2002 Skotas(希臘瓦西裏斯古塔斯)

2003-2005年瑞士洛桑傑米·勒納1建築面臨的新任務。

1951第二個新任務下的建築選擇——摩洛哥拉巴特1953十字路口的第三個建築——葡萄牙裏斯本

1955第四屆建築與建築進化——荷蘭海牙

65438年至0958年第五座城市的重建與建設——前蘇聯莫斯科

1961第六屆新技術新材料——英國倫敦

1963第七屆發展中國家建築展-古巴哈瓦那

1965第八屆建築師培訓——法國巴黎

1967第九屆建築與人類環境-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

1969第10棟建築是社會的動力——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1972 11建築和娛樂-保加利亞瓦爾納

1975 12創作與技術-西班牙馬德裏

1978 13建築和國家發展-墨西哥墨西哥城

1981第14屆建築、人與環境-波蘭華沙1985第15屆建築師當前和未來的使命-埃及開羅

1987第16屆住房和城市會議——建設明天的世界——英國布萊頓

1990 17加拿大蒙特利爾文化與技術部

1993 2000年18會議展望-美國芝加哥

1996 19城市建築的現狀與未來——西班牙巴塞羅那

1999 20世紀建築21世紀——中國北京。

2002年第21號資源樓——德國柏林

2005年第22個城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建築百貨公司

2008年第23屆進化建築——意大利都靈

2011第24屆設計2050(走出災難,團結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日本東京

2065438+2004第25屆獨特建築(解決社會不公平問題)——南非德班。自1955加入國際建築協會以來,中國建築學會多次在國際建築協會擔任領導職務。南京工程學院院長、院士楊廷寶,1957-1963任國際建協副主席;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何光幹,1978-1985任國際建協理事;吳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院士、教授,1985年至1991年擔任國際建協理事、副主席;建設部原副部長、院士周幹之,1991-1996任國際建聯理事;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長葉如棠,於1996至2002年擔任國際建築協會理事。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宋春華於2002年7月當選為國際建築協會理事,任期為2003-2005年。65438+國際建聯第二十屆世界建築師大會於1999年6月23日至6月26日在北京召開,註冊與會者6681人,其中海外代表2185人,國內代表4496人(含學生2328人)。大會出版論文集四卷* * * 16232卷;32,670人參加了會議報告和學術討論;會議期間,* * *舉辦展覽12場,接待觀眾9.2萬人次。大會發表了《北京憲章》,這是繼《雅典憲章》和《馬丘比丘憲章》之後,國際建築界的第三個憲章,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國際建築師協會三年壹次的全球活動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已經落下帷幕,並以其恢弘的氣勢、豐碩的成果和特殊的地位載入史冊。那些激動人心、令人難忘的日日夜夜永遠留在中國人的腦海裏,讓人深受感動。從1985,UIA八世15屆期間,中國建築學會首次申請參會,至今已14年。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前所未有的建設規模為中國建築師的成長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環境,也為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會籌備歷時六年,凝聚了數百名工作人員的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凝聚了壹大批知名和陌生專家學者的潛心研究和不懈追求。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有關部委和北京市政府的指導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全國建築界的幫助和熱情參與下,中國建築學會終於完成了這壹光榮的歷史任務。大會結束後,各方面的評論接踵而至,有祝賀的,有贊揚的,有感謝的,有抱怨的,有批評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國家基本不投入資金,學術科研基礎相對薄弱的前提下,會議能做到這樣的程度,被國際建築師協會高層評價為“國際建築師協會最好的會議”,也讓人感到無限欣慰。中國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中國建築師終於可以昂首挺胸了。中國作為世界建築大家庭中的壹員,不僅為全球建築寶庫的積累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也在時代的歷史上譜寫了迎接第二個千年的具有時代特色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