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武隆縣長壩鎮茶園村的農婦周曉穎決定去上海給姐姐打工。經過10年的奮鬥,她成為了壹名年薪65438+萬元的工程師。
如果把人生比作爬山,周曉穎攀登的高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父母的預期。但她突然辭掉令人羨慕的工作,回到家鄉面朝黃土,養豪豬。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和村民的嘲笑,即使跌入創業的最低谷,周曉穎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如今,她的豪豬生意遍布周邊省市,她帶領的豪豬養殖合作社今年的銷售收入也超過了654.38+00萬元,幫助了壹大批農村鄰居脫貧。
“爸爸穿得很差,很臟,褲子上有個大洞,肩上扛著這麽重的東西。那壹刻,我忍不住哭了。”——周曉穎
茶園村升級坪社離長壩鎮還有40多分鐘的車程,只有越野車能勉強進去。65438+2月10,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周曉穎家時,她正在餵豪豬。
周曉穎今年32歲,有壹個姐姐。這兩姐妹關系很好。他們小的時候壹起上學,壹起割草餵豬。雖然家裏很窮,但他們生活得很幸福。1997年,周曉穎初中畢業,按照她的成績去好的高中沒問題,但是她主動選擇了中專。“家裏太窮了。如果將來我們考上了大學,我們的父母負擔不起。我姐姐的成績比我好。還不如給她上大學的機會。我是長女,要承擔養家的責任。”周曉穎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放棄高中,甚至對大學的向往,是他心中無奈而永恒的傷痕。
也是在那壹年,為了讓家裏的生活更輕松,周曉穎的父親和村裏的朋友去了涪陵城做部隊兄弟。每個月初,周曉穎都會向父親要當月的生活費——15元。只夠吃素,每周吃壹次肉。有時候,她會在家裏用鹹菜和辣醬拌著白米飯咽下去。
在他父親當李師兄的日子裏,無數次看到他大汗淋漓。有壹次,她遠遠地看見父親,衣衫襤褸,臟兮兮的,褲子上有個大洞。肩上扛著沈重的東西,他緩慢而吃力地走著。那壹刻,周曉穎的心瞬間被觸動了,她蹲在地上哭了起來。“那時候我的夢想就是以後多賺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周曉穎說。
2000年,從中學畢業後,周曉穎沒有在家裏呆很長時間,所以她收拾行李獨自去了上海工作。經過多次申請,她進入壹家電子芯片廠做操作員,月薪2000元左右。“壹開始我很開心。壹個月的工資相當於我父母半年的收入。周曉穎省吃儉用,除了日常開銷和寄回家的錢,什麽都省下了。
很快,周曉穎發現她也是壹名操作員,但有些同事每月收入超過1000元。交談後才發現,這些同事的學歷都比她高。從小就不肯認輸的周曉穎覺得自己不應該低人壹等。“既然只是學歷不夠,我也可以去自考大學。”
去做吧。那段時間,除了讀書,周曉穎不敢報任何補習班,因為價格太貴了。不懂就問同事。兩年後,周曉穎參加了夜校考試,被華東理工大學國際貿易系錄取。
在那些日子裏,周曉穎每天只睡三個小時,除了工作和上學,她還要擺攤。“早上賣涼皮,晚上賣其他小東西。”周曉穎說,有幾次她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了,但壹想到家,她就咬緊牙關堅持下來。“父母需要錢生活,妹妹需要錢上學。既然答應養家,就壹定會做到。”
周曉穎的姐姐周曉琴大學畢業後,去上海和姐姐住了壹段時間。她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她姐姐大概淩晨三四點起床進貨,回來就擺攤。真的很難。那些年,姐姐只瘦了70多斤。她把掙來的錢都存起來,很少買新衣服,從不吃喝。
憑借自己的努力,周曉穎從最初的操作員成為助理工程師,最終在2008年成為工程師,月薪654.38+萬元。這個時候姐姐也畢業了,和同學在成都開了壹家攝影工作室。壹家人生活蒸蒸日上,父母更是樂的合不攏嘴。周大明神父說,村裏人都說他很幸運,他生下的孩子很有能力。
然而,2010年,周曉穎決定辭職回家養豪豬,這讓她的父母從天堂墜入地獄。他們想不通為什麽女兒已經在大城市定居了,還想回農村。
周曉穎的決定並非心血來潮。她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她上大學的時候晚上,老師曾經說過壹句話,讓她驚醒。“老師說這個世界發展這麽快,大家都在搞高科技。以後誰去搞農業?”周曉穎認為這是有道理的。
“壹個月八千多,只有瘋了才會回來挖泥巴。”周大明迫不及待地把周鐵肖英帶到了上海。他覺得女兒在上海找個收入差不多的靠譜的人嫁了就夠了。
周曉穎說,她的父母不讓她回來,當她在電話中說這件事時哭了,甚至威脅要否認她,更不用說讓她住在家裏了。“我理解我的父母。他們壹輩子都是農民,無法真正理解我的想法。”
公司主管也在勸她,要求加薪。周曉穎說她當時想得很清楚。“壹是姐姐在外地工作,我不回父母身邊也沒人養;第二,即使增加了工資,我也會幫別人打工,永遠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所以我想創業。”
2010年3月,周曉穎頂住了來自各方的壓力,為了自己的夢想辭職了。
帶著10多年打工的全部積蓄,50多萬元,周曉穎回家了。
周曉穎的母親張忠菊說,那段時間,當我在家裏看到村民們異樣的目光和背後的嘲笑時,我心裏像被針紮了壹樣。“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罵她哭。她從來不頂嘴,只是邊哭邊吃,然後默默做完所有家務。”
事實上,在她決定辭職回家的兩年前,周曉穎已經考察了這個創業項目——飼養豪豬。2008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養豪豬第壹人周的故事。周曉穎乘火車來到湖南,在農場呆了兩天兩夜,學習育種方法。通過各方面的市場調研,她認定可行,“因為農村有地,方便建養殖場,種豬食;豪豬適合高山飼養,成本低,利潤大。"
鮑霞的家靠近壹個3英畝的幹涸的池塘,周曉穎致力於建造壹個農場。拉磚車開不動,就得自己扛。2010結束,農場終於建成。她很快從周處引進了5組豪豬(1組為三母壹公),花了50多萬,又向親戚借了6萬多。
此時,周曉穎已是山窮水盡,連家裏的柴米油鹽都成了問題。想到不能讓年邁的父母多做事情,她決定讓父親幫忙養豪豬,重新出去打工掙錢。
在接下來的兩年裏,周曉穎賣保險,采竹筍,在山裏轉壹天,然後把100多斤竹筍背出山去賣。“當時我體重70多斤。我真不知道我是從哪裏來的。”周曉穎笑著說道。
然而,上帝和周曉穎開了壹個大玩笑。有壹天,她爸爸突然打電話告訴她,豪豬生的17小豬已經被15殺死了。周曉穎心碎了。她說:“我爸爸罵我笨。這些豪豬我養了兩年,幾十萬元都投在沒有回報的事情上了。”那段時間,她經常聽到很多人在背後議論她。“說我傻,說我傻,丟下好工作不做了。我得回來扛個鋤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