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內江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網站登錄入口。
壹、內江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網站登錄入口
內江中小學生或家長進入內江學校安全教育平臺()後,可直接使用班主任分配的用戶名和密碼(初始密碼壹般為123456)登錄。登錄後,可以修改密碼。請使用熟悉且難忘的密碼。請家長在家和孩子壹起學習安全知識,完成安全教育。
點擊進入內江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入口官網。
二、內江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常見問題。
1每次登錄都提示賬號密碼錯誤。怎麽拿回來?
答:有兩種方式:(1)家長在手機微信上關註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全民教育”,在微信官方賬號中查找賬號和密碼,自行查找正確的賬號和密碼。(2)聯系班主任,班主任用自己的賬號登錄平臺進入賬號管理——查學生賬號,找到學生,查學生賬號,幫忙重置密碼123456。
2如何修改賬號密碼?
答:使用初始賬號密碼進入平臺,在平臺首頁點擊我的信息,進入後可以修改自己的賬號密碼。
個人資料裏的名字錯了,自己修改不了怎麽辦?
回答:聯系班主任或學校管理員幫忙修改。
4首頁登錄框底部提示可以使用qq登錄,但是點進去提示需要綁定平臺賬號。為什麽?
答:平臺賬號需要綁定qq號後,下次登錄可以直接用qq代替賬號登錄。
5名學生已經轉到另壹所學校。如何更新材料中的學校、年級、班級信息?
答:轉學學生的學校會被刪除。只需聯系當前班主任為學生添加賬號,賬號登錄後信息中的信息會自動更新。
6為什麽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找回賬號密碼,在學校壹欄找不到自己的學校?
回答:妳可能選錯了區縣。請選擇“市直屬”或其他區縣,了解是否有學校。
7從微信取回的賬號和密碼可以在電腦上登錄。為什麽手機登錄時總是提示賬號和密碼不匹配?
答:在手機登錄的情況下,最好將手機輸入法切換為英文輸入字母和數字,賬號中間不能有空格或其他符號。
8我們在微信上已經關註了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如何找回學生的賬號和密碼?
回答:進入微信官方賬號後,點擊安全教育-查找賬號密碼,根據提示填寫並提交信息,系統會自動查詢賬號密碼並顯示。
9在微信上查找賬號密碼,提示“賬號未開通,請聯系班主任”怎麽辦?
答:如果給出這個提示,說明系統根據學生提交的信息確實找不到匹配的賬戶信息。
有三種可能:1。學生賬號還沒開。2.賬戶已被開戶,誤操作刪除。3.微信查賬號和密碼時,有些信息填錯了。
可以聯系班主任幫忙驗證,添加賬號。
10微信寫完作業在哪裏切換賬號?
答:需要切換賬號時,需要找到頁面上的“退出”按鈕,退出當前賬號,輸入另壹個賬號登錄。
比如,妳可以返回微信主界面,進入技能中心——點擊妳的個人資料右邊的箭頭,點擊退出即可登錄。
11學生的賬號已由學校出具。哪裏可以找到父母的賬號?
答:父母沒有戶口。家長可以用學生的賬號登錄平臺,帶領學生學習。
12需要賬號才能進入平臺。可以自己註冊賬號嗎?沒看到報名的地方?
答:壹般學校開學後會發戶口,不需要自己註冊。如果沒有賬號密碼,可以聯系班主任咨詢。
13學生學期中途換班。如何修改資料中的班級信息?
回答:學生信息不能自行修改。可以聯系學校調整學生成績和班級。
三、中小學安全教育知識的積累
壹、安全的基本原則
1,保持冷靜,趨利避害。
2.學會自救,學會保護自己。
3.想盡壹切辦法不斷求助。
4.記住四個電話:①“119”火災報警電話。②“110”電話。③“12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④“120”應急電話。打電話不要慌張,不要語無倫次。妳必須清楚地陳述位置、相關信息和顯著特征。
行車安全
壹、行走安全:行人必須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靠右走;過馬路需要走人行橫道;由有效通信信號控制的人行道必須符合信號規定;通過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道時,要左右看看,註意來往車輛,不要追逐、奔跑;沒有人行橫道的,必須直行通過,不允許車輛接近時突然橫穿;任何人走天橋或地下通道,都必須走天橋或地下通道;不準翻越路邊、路中間的護欄、隔離帶,不準在道路上挑車、追車、強行攔車或用拋物砸車。
二、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安全:16周歲以下,不能騎電動車、摩托車上路;騎車不帶傘;不要放棄騎自行車;不要騎車帶人;不要乘坐“有病”的車;不要騎得太快;不與機動車搶道;非平行循環;不要在壞天氣騎自行車。
三、乘車安全:
1.乘車外出不乘坐低速貨車、三輪汽車、拖拉機、黑色摩托車等非客運車輛,不乘坐超員車輛,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2.上車前,先看看公交車是哪條公交線路,因為公交車站往往是幾路公交車同壹個站臺,很容易因為匆忙上車而上錯車。
3.上車後,不要擠在門口,往裏走,看到空的地方站穩,抓住扶手,不要讓頭、手、身體伸出窗外,否則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食品衛生安全
壹、中小學生的食品安全應註意的問題
1.在正規商店購買,而不是在校園周圍和街道上購買“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好的品牌。
3.仔細檢查商品標簽。食品標簽必須標明: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地址、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要購買標簽不標準的產品。
4.食物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要盲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不代表科學,只是反映了商家的利益。
二、如何區分食品的保質期和保質期?
保質期(最佳食用期限)是指在標簽規定的儲存條件下保持質量,在壹定時間內仍可食用的期限。
保質期(推薦最後食用日期)是指在標簽規定的儲存條件下,預計終止食用的日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三、如何正確選擇飲品
1.檢查標簽、QS標誌、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名廠址是否齊全,配料表中的成分是否符合該類飲料的標準。
2.選擇最近生產的產品。購買碳酸飲料時,盡量選擇最近生產的、罐體堅硬不易變形的產品。
3.飲料的選擇應該因人而異。果汁飲料有壹定的營養成分,適合青少年和兒童飲用,但不能長期或壹次性大量飲用。
消防安全
壹、學生宿舍防火
學生宿舍(公寓)是學校防火重點部位之壹,全面做好學生宿舍(公寓)防火工作意義重大。壹般來說,家庭火災是造成學生宿舍火災的重要因素。
為了防止學生宿舍(公寓)發生火災事故,學生要做到十誡:壹是不要私自拉電源線,避免電線纏繞在金屬床架上或穿過可燃材料,避免接線板被可燃材料覆蓋。2.禁止非法使用電熱器具。三誡:使用大功率電器。在誘惑下使用電器是無人看管的,所以人們不得不關掉電源。五誡:明火照明,燈泡照明不應使用可燃材料作為燈罩,床頭燈應使用冷光源燈管。6.不要在室內扔火。七戒在室內焚燒雜物,點蚊香。八戒在室內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九誡:室內烹飪。十不使用假冒、偽劣電器。
二、消防安全宣傳第二十條
火災危險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以高度的消防安全責任感和科學的滅火態度做好防火工作,很多火災是可以避免的。公安部消防局借鑒世界上壹些經濟發達國家的消防宣傳經驗,本著“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方針,從我國國情出發,專門編制印發了《消防安全20條》,現提供給大家參考。
1,家長和老師要教育孩子養成不玩火的好習慣。任何單位不得組織未成年人撲救火災。
2.千萬不要亂扔煙頭和火種。
3.可燃材料不適合室內裝修。
4.消防栓是安全的,不要損壞、占用、掩埋。
5、愛護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不要攜帶易燃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進入公共* * *場所要註意觀察消防標誌,記住疏散方向。
8、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疏散路線暢通。
9、任何人發現危及公共* * *消防安全的行為,都可以向公安消防部門或公安執勤人員舉報。
10.特別註意家庭用火,不要在火源附近放置易燃物品。
11.如有氣體泄漏,應迅速關閉閥門,打開門窗,不要觸摸電氣開關或使用明火。
12.磨損和老化的電線應及時修理和更換。
13,電路保險絲(芯片)熔斷,不要用銅線或鐵絲代替。
14,不能超負荷用電。
15.發現火災撥打119報警。消防隊滅火是不收費的。
16,了解情況的人要及時將被困火場的人員和易燃易爆危險品告訴消防員。
17,火災發生時,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貪財物。
18、當妳不得不通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用浸濕的衣服包裹身體,捂住口鼻,緊貼地面行走。
19.如果著火了,可以就地打滾,或者用厚重的衣服蓋住滅火。
20.當門被火封閉,無法逃生時,可以用浸濕的被褥和衣服堵住門縫,潑水降溫,並呼救。
防踩踏
在空間有限、人群相對集中的地方,如體育場、電影院、酒吧、狹窄的街道、樓梯等。,壹旦遇到突發事件,就容易發生踩踏事件,國內外都有過很多慘痛的教訓。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避免踩踏事故的知識,以保護自己和他人。
壹、踩踏事故的可能原因:
1.人群相對集中的時候,前面有人摔倒,後面的人沒有註意,也沒有制止。
2、人群受到驚嚇,驚慌失措,如聽到爆炸聲、槍聲,驚慌失控的情況下,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跑中,互相擁擠、踐踏。
3、人群過於激動(激動、憤怒等。)而且有騷亂,容易發生踩踏。
4、受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找比較擁擠的地方探索到底,造成不必要的人群集中和踩踏。
第二,防止踩踏。
1,時刻保持冷靜,提高警惕,盡量不要被周圍環境影響。
2.提前熟悉轄區內的所有安全出口,同時確保安全出口暢通無阻。
3.當妳身不由己地混進混亂的人群時,妳必須用腳站穩,抓住身邊壹個堅實的物體。
4.誌願者有權利和義務組織和安排在場人員有序疏散。
5、誌願者在指揮過程中,應盡量聯系外援尋求幫助。
第三,安全逃生
1.當發現慌亂的人群向妳的方向走來時,應迅速躲到壹邊或蹲在附近的角落下,等人群過去後再離開。
2.在擁擠混亂的情況下,雙腳站穩,抓住身邊壹個堅固的物體(欄桿或柱子),但要遠離商店和櫃臺的玻璃窗。
3.在擁擠的人群中向前移動時,壹手握住另壹只手腕,手肘張開,平放在胸前,微微向前彎曲,形成壹定的空間,保持呼吸道通暢。
4.壹旦被擠到地上,盡量讓身體蜷成壹團,雙手放在脖子後面,保護頭部、頸部、胸部和腹部。
中學生校園安全常識
1.放學後玩要註意安全。
課余時間主要是好好休息,備課。下課了,不要在散步中推推搡搡,不要在校園裏追逐打鬧。以免相互碰撞造成傷害。
2.不要在同學之間玩危險的遊戲
玩遊戲可以增長知識,鍛煉身體。然而,有些遊戲非常危險,從受傷到危及生命。遊戲中不使用玻璃玩具、暴力玩具(彈弓、弓箭、發射子彈的玩具槍)和含有化學屬性的玩具。不要在比賽過程中開“突然襲擊”的玩笑,比如突然在背後對同學大吼大叫,或者拍打對方的腦袋。
3.體育活動中的自我保護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增強體質,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但要註意安全:
首先,運動前穿上膠底運動鞋。運動鞋彈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適合運動。
第二,要做好全身準備,否則可能出現肌肉拉傷、扭傷、骨折。
第三,運動前,女生要摘下發夾、塑料或玻璃飾品,男生不要在內褲裏放刀等尖銳物品。
第四,要在老師或同伴的保護下做器械運動;比如做單雙桿運動的時候,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擲標槍和鉛球的時候,不能擅自扔或者撿,否則可能會被擊中,受傷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壹旦摔倒,不要急著爬起來,也不要亂動同學,等校醫或老師來處理。
第六,夏天運動後不要喝涼水,可以喝壹些淡鹽水,防止中暑;運動後及時擦汗穿衣,不要馬上洗澡,以免感冒。飯前飯後和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
4.八個“不要”
(1)不要把開水倒在窗外。
(2)不要站在窗臺上擦玻璃。
(3)玩的時候不要戴眼鏡。
(4)吃飯時不要充電。
(5)課後不要趕。
(6)不要攀爬圍墻進出校園。
(7)不要跑上跑下樓梯。
(8)不要聚眾鬥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