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體育知識?籃球?

體育知識?籃球?

NBA簡介

NBA是美國國家籃球協會的縮寫。

國家職業籃球聯盟

主席:大衛·斯特恩。

NBA官網:www.nba.com(只要妳懂英語,就會得到最新資訊)

現有團隊:

東部聯盟

大西洋賽區:紐約尼克斯、新澤西籃網、波士頓凱爾特人、多倫多猛龍、費城76人。

中部賽區:底特律活塞、印第安納步行者、克利夫蘭騎士、密爾沃基雄鹿、芝加哥公牛。

東南賽區:邁阿密熱火、奧蘭多魔術、華盛頓奇才、亞特蘭大老鷹、夏洛特山貓。

西部聯盟

西北賽區:明尼蘇達森林狼、丹佛掘金、猶他爵士、波特蘭開拓者和俄克拉荷馬雷霆。

太平洋賽區:薩克拉門托國王、洛杉磯湖人、菲尼克斯太陽、金州勇士和洛杉磯快船。

西南賽區: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休斯頓火箭隊、達拉斯小牛隊、孟菲斯灰熊隊和新奧爾良黃蜂隊。

189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的詹姆斯·奈什米斯博士為了給學生找到壹種冬季鍛煉的方式,用兩個破籃筐和壹個替代足球創造了籃球,導致了今天的NBA如火如荼。NBA成立於6月6日,1946。成立的時候叫BAA,也就是美國籃球協會。它是由11個冰球場館的業主為了不讓場館在冰球比賽之外閑置而成立的。

NBA歷史

☆1896年,美國第壹個籃球組織——全國籃球聯盟(NBL)成立,但當時籃球規則和組織還不完善。幾個賽季下來,組織名存實亡。

☆1946年4月6日,美國籃球協會(BAA)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板沃爾特·a·布朗創立。BAA成立的時候有***11支隊伍。布朗首次提出了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意味著職業籃球必須有強大的資金支持,這樣才能讓比賽保持高水平。合同制是指壹名球員只能與壹家俱樂部簽約,並設立球員預備隊制度,防止球員突然離隊造成損失。

165438+10月1,BAA的比賽正式開始。雙方是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和紐約尼克斯隊。比分是66: 68,尼克斯贏了。

☆1947年,喬·富爾克斯(場均23.2分)率領的費城勇士隊4: 1擊敗芝加哥雄鹿隊,成為第壹個總冠軍。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並為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NBA有17支球隊,分為三個賽區。來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在身高2.09米的美國頭號中鋒喬治·麥肯的幫助下,在第壹個賽季獲得了NBA總冠軍。

☆1950,165438+10月22日,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與韋恩堡活塞的比賽創下了NBA的最低比分,19: 18。

☆1951,3月2日,凱爾特人總裁布朗免費提供波士頓花園體育館,舉辦首屆全明星賽。最終比分111: 94,東方之星獲勝。

☆1952年,第壹次設立了最佳優秀獎,第壹位獲獎者是韋恩堡活塞的唐·梅尼切。

☆從1954開始,NBA開始實行24秒制。擊敗國民後,湖人成為三連冠球隊。當時NBA只有八支球隊:紐約尼克斯、波士頓凱爾特人、費城勇士(金州勇士)、韋恩堡活塞(底特律活塞)、明尼阿波利斯湖人(洛杉磯湖人)、羅切斯特皇家隊(薩克拉門托國王隊)、錫拉丘茲國民隊(費城76人隊)和三城黑鷹隊(亞特蘭大老鷹隊)。

☆1961年,芝加哥包裝工隊(華盛頓奇才)加盟。

☆1966,凱爾特人完成了獨壹無二的八連冠。芝加哥公牛隊加入NBA,成為第10支球隊。

☆1967,新的籃球組織ABA(美國籃球協會)成立,喬治·梅肯擔任首任主席。聖地亞哥火箭隊(休斯頓火箭隊)和西雅圖超音速隊(俄克拉荷馬雷霆隊)的加入,球隊總數上升到12。

1968,密爾沃基雄鹿和菲尼克斯太陽加盟。

☆1970年,三支新球隊分別是克利夫蘭騎士、波特蘭開拓者和水牛勇士。NBA聯盟被正式劃分為東、西區。

☆1973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以2700萬美元買下了NBA比賽三年的轉播權,使得NBA比賽第壹次出現在電視上。但因為當時不具備直播的條件,只能播放視頻。

1974,新奧爾良爵士(猶他爵士)加盟。隊伍總數達到18。

☆1976但由於經營不善,ABA被美國NBA吞並,原ABA球隊丹佛掘金、印第安納步行者、紐約籃網(新澤西籃網)和聖安東尼奧馬刺並入NBA。團隊數量增加到22個。從此,NBA對美國籃球產業形成了壟斷。

☆65438-0979,NBA開始實行3分遠投制。為了避免球隊之間實力懸殊,NBA建立了每年壹次的“NBA新秀選拔分配制度”,將當年畢業的大學生按照水平進行排名,然後各俱樂部根據聯盟最終排名和最終抽簽依次選拔,由後者排名第壹,每支球隊每輪只能選擇壹名新秀,從而保證實力最弱的球隊能夠獲得最高水平。為了防止財大氣粗的球隊壟斷高薪明星球員,NBA給每支球隊設定了總薪資限額。如果說“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的兩大基石,那麽“新秀選拔制”和“限薪制”保證了NBA比賽的緊張和精彩,比賽的不可預測性吸引了眾多美國球迷來到籃球場。NBA聯盟也實行轉會制度,NBA球員不能買賣,只能靠人來代替。賽季初至第16周四晚9點,球隊可以自由交換球員。此後,壹直到常規賽結束,所有隊員都被“凍結”了。NBA轉會是人和合同的交換。

☆1980,達拉斯小牛隊加盟NBA。

1988,夏洛特黃蜂(新奧爾良黃蜂)和邁阿密熱火加盟NBA。

1989,奧蘭多魔術和明尼蘇達森林狼加盟NBA。

☆1995,兩支加拿大球隊加入NBA,多倫多猛龍隊和溫哥華灰熊隊(孟菲斯灰熊隊),使NBA球隊數量達到29支。

☆2004年,夏洛特山貓隊加入,30支球隊。

☆2006年,美國國際集團、谷歌、甲骨文、雅虎、澳洲電訊、流氓兔(網絡)集團、英國殼牌石油、黃三國王、飛利浦、奇龍泡沫、花旗銀行成為NBA壹級贊助商。

比賽

NBA是美國職業籃球隊的聯盟,其制定的NBA規則必然不同於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制定的FIBA規則。

(壹)遊戲規則

1.體育場規格

NBA的球場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間距是從線寬為2英寸(5.08厘米)的邊界線的內邊緣開始測量的。球場兩端標有長方形罰球區,長19英尺(5.79米),寬16英尺(4.88米)。球場兩端標有3分投籃線。畫法如下:從基線畫出兩條與邊線平行的線,每條距離邊線3英尺(0.91米),與壹條以籃筐中心為圓心,半徑為23英尺9英寸(7.24米)的圓弧相交。WNBA的弧半徑是19英尺9英寸(6.02米)。圓的半徑是6英尺(1.83米)。中間圓的圓半徑為2英尺(0.61米),有壹條中線貫穿其中。還有四條垂直於邊線寬度為2英寸(5.08厘米)的標誌線,每條標誌線距離底線28英尺(8.53米),並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米)。(位置區和中立區以及壹些短標誌線被省略。)

2.比賽時間

每場比賽分為兩個半小時***4節,每節12分鐘。加班五分鐘。第壹節和第二節之間休息,第三節和第四節130秒。半場休息15分鐘。在第四節和加時賽之間以及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在第壹、第二、第三節的最後壹分鐘,投籃成功後要停止比賽計時。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鐘,投籃成功後應該停止比賽計時。

3.組

比賽時,每隊5人,場上人數不得少於5人。如果壹名球員第六次個人犯規,球隊沒有合格替補,該球員應留在場上,按個人犯規和全隊犯規登記壹次;該隊還將因技術犯規被罰款。所有隨後的個人犯規(包括進攻犯規)都應如此處理。如果只有5名合格球員,其中壹人因傷不得不離開或被開除,則應由最後壹名因個人犯規被取消6次比賽資格的球員代替。每次需要替換受傷或被開除的球員時,都應該以這種相反的順序處理。任何被取消資格的選手再次參賽將被處以技術犯規罰款。

開始遊戲

第壹節比賽和加時賽要從中間跳球開始。第二節和第三節應該由第壹節開球後丟球的球隊在終點線扔界外球開始。在第四節,第壹節開球後馬上拿到球的球隊應該從在終點線扔界外球開始。

5.死球,活球,壓力球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球變成死球:爭球;球停留在籃筐上或者卡在籃筐和籃板之間;任何壹段時間都結束了;技術犯規的罰球;個人犯規(拳擊犯規,非比賽犯規);許多罰球中的第壹個;場上違規(拿球3秒,10秒,24秒等。);打架時犯規;監督哨;投籃或罰球成功後;在選手出界之前。球在以下情況下存活:任何跳球中,裁判投球時;當投界外球的球員能處理球時;當點球手能處理球的時候。球在以下情況下成為動態球:當球被跳投者合法拍出;當球離開投界外球的球員的手時;當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時。

替換

替補隊員應向記錄員報告自己和被替換隊員的姓名和人數,並在記錄員前的替換區內停留。如果妳不向記錄員報告,妳將被罰款25美元。當球變成死球時(射門成功後除外),記錄員要吹哨宣布替補,替補隊員需要被裁判示意進入比賽。替換被取消資格的選手的時間是30秒。在多次罰球的第壹次罰球後,不管罰球是否正確,都允許替補隊員進入比賽。替補隊員不得替換罰球隊員或跳投隊員,除非受傷隊員要求替換,在這種情況下,對方球隊的教練應在罰球(跳投)方的球隊席位上選擇替補隊員。受傷的隊員不能再比賽了。替補隊員壹旦進入比賽,就要壹直待在場上,直到下壹個死球。如果壹名球員因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受傷,而無法執行罰球,他的教練可以指定該隊任何壹名合格的球員執行罰球。受傷的球員也可以重新比賽。

7.中止

(l)20秒暫停每個隊有權要求每半小時暫停20秒。每場比賽(包括加時賽)* * *可以要求兩次20秒的暫停。壹名球員要求20秒的暫停,只有當球死了或球隊控制了球時才會暫停。球員應該喊:“20秒暫停”。在20秒的暫停期間,球隊只能更換壹名球員。如果被暫停的球隊被要求替換壹名球員,對方球隊也可以替換壹名球員。如果在半場(包括加時賽)要求第二次20秒的超時,應該允許,但應該登記常規超時。如果遊戲在20秒結束時無法繼續,也要註冊常規超時。

(2)常規暫停(100秒)每隊有權要求常規暫停7次註冊。第四節限制每隊不超過4次暫停;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鐘,暫停不得超過三次。在加時賽中,每個隊允許暫停3次。球員要求暫停100秒,只有在球死時或者球隊控球時才會給出暫停。球員應該喊:“暫停”。每場比賽必須有兩次暫停。如果在每場比賽還剩6分59秒時沒有球隊叫暫停,記錄員應該在第壹個死球時采取強制暫停,這個暫停以主隊的名義登記。沒有球隊在每場比賽還剩2分59秒的時候叫第二次暫停,第壹次死球的時候記錄員要強制暫停。該暫停時間以之前未在本部分註冊的團隊的名義註冊。允許額外的暫停,但是會判技術犯規。比賽暫停時主教練可以要求20秒或100秒的暫停。

第二條規則

當壹個隊在比賽中得到壹個新球時,或者當球被扔進場地時,球被場上的球員合法觸摸時,24秒計時器將開始計時。擁有球權的球隊必須在拿到球後的24秒內射門。完成投籃的條件是:(1)24秒結束前,球必須離開球員的手;(2)球離開球員手後,必須接觸籃筐本身。如果球在24秒內沒有碰到籃筐,那就是24秒違例。

(二)違法行為及其處罰

1.3秒法則

壹隊控球,隊員在禁區內停留時間不得超過3秒。壹個隊在前場控球,開始3秒鐘計時。處罰:失去控球權。把球判給對方,在延長的罰球線邊線投壹個界外球。

2.肘部擺動

球員不允許過度或用力擺動肘部(無接觸)。當防守隊員在附近,進攻隊員拿球時,這就是犯規。處罰:失去控球權。把球判給對方,在犯規地點附近的邊線投界外球。

3.非法協助分數

不允許球員使用籃圈或籃板來提升、支撐或提高自己,從而為投籃得分做出貢獻。射擊時,選手不得協助同伴增加身高。處罰:失去控球權。把球判給對方,在延長的罰球線邊線投壹個界外球。

隔離

如果進攻方將三名或三名以上球員安排在圈頂以外或無球壹側,應判犯規。處罰:失去控球權。把球判給對手,在圓圈頂部延長線的邊線上投壹個界外球。

5.進攻掩護出界

不允許攻擊者離開前端線的地面區域以建立掩護。處罰:失去控球權。把球判給對方,在延長的罰球線邊線投壹個界外球。

6.粘性物質

球員不允許使用粘性物質或任何類似的物質。處罰:第壹次違規罰款25美元。如果再次違反,罰款將加倍。

NBA賽季

NBA分為季前賽、常規賽和季後賽。季前:為球隊訓練新人而設計。常規賽:分為主客場,每隊參加82場比賽。季後賽:∶NBA分東、西。***16球參加季後賽。

歷屆NBA冠軍和亞軍的數量

年度冠軍亞軍得分

1947勇士雄鹿4-1

1948子彈戰士4-2

1949湖人大會4-2

1950湖人隊4-2

羅徹斯特尼克斯隊4-3

1952湖人尼克斯4-3

1953湖人尼克斯4-1

1954湖人隊4-3

1955國家活塞4-3

1956勇士活塞4-1

1957凱爾特之鷹4-3

老鷹凱爾特人隊4-2

1959凱爾特人湖人4-0

1960凱爾特之鷹4-3

凱爾特之鷹4-65438

1962凱爾特人湖人4-3

1963凱爾特人湖人4-2

1964凱爾特人勇士4-1

1965凱爾特人湖人4-1

1966凱爾特人湖人4-3

1967 76人勇士隊4-2

1968凱爾特人湖人4-2

1969凱爾特人湖人4-3

1970尼克斯湖人4-3

1971 Buck Bullet 4-0

1972湖人尼克斯4-1

1973尼克斯湖人4-1

1974凱爾特人雄鹿4-3

1975勇士子彈4-0

1976凱爾特人太陽4-2

1977先鋒76人4-2

1978子彈超音速4-3

1979超音速子彈

1980湖人76人4-2

1981凱爾特人火箭4-2

1982湖人76人4-2

1983 76人湖人4-0

1984凱爾特人湖人4-3

1985湖人凱爾特人4-2

1986凱爾特人火箭4-2

1987湖人凱爾特人4-2

1988湖人活塞4-3

1989活塞湖人4-0

1990活塞先鋒4-1

1991公牛和湖人4-1

公牛開拓者隊4-2

1993公牛孫4-2

1994火箭尼克斯4-3

1995火箭魔術4-0

公牛超音速隊4-2

公牛爵士隊4-2

公牛爵士隊4-2

1999馬刺尼克斯4-1

2000年湖人步行者4-2

2001湖人76人4-1

2002年湖人網隊4-0

2003年馬刺網隊4-2

2004年活塞湖人4-1

2005馬刺活塞4-3

2006年熱小牛隊4-2

2007年馬刺騎士隊4-0

2008年凱爾特人隊湖人隊4-2

2009年湖人魔術4-1

NBA球員昵稱

A

“答案”——阿倫·艾弗森(除了名字的諧音,還包括球隊需要他的時候把球遞過來,妳就會得到妳需要的答案,還有外號叫“小鬼”、“壞小子”、“艾”)。

“絕望的三郎太”——阿泰斯特(又名鏡頭殺手,因為在他和教練爭吵的時候,壹個忘恩負義的記者上前湊熱鬧。阿泰大怒,攝像機被殺。還有壹個外號叫“野獸”)

Melo)——卡梅隆·安東尼(他之所以被稱為甜瓜,是因為“卡梅隆”是“西瓜”的音譯,翻譯過來就是“瓜”的意思。還有,他受到喬丹的喜愛,個人能力也是最好的,所以被稱為甜瓜。另壹個原因是他笑起來像個瓜。

《大夢》——哈基姆·奧拉朱旺(因為他夢幻般的腳步)

“0號先生”或“G-zero”也被稱為“將軍”——吉爾伯特·阿裏納斯(穿著0號)。

“跳到我的樓”可以翻譯成“死魂靈”——拉夫·阿爾斯通(又名街球王,球場上的人就是這麽難以捉摸)

“鳥人”——安德森(目前效力於掘金)

B

《飛豬》——查爾斯·巴克利(這麽胖,這麽能跳...)

“得分機器”——裏克·巴裏

“白色惡魔”——邁克·畢比(又稱“妖精”和“聖人”)

“蜂王”——克裏斯·保羅(國外稱CP3)

“大鳥”——拉裏·伯德(大鳥是從英文直譯過來的)

“強盜”——泰隆·博格斯(矮個子後衛,搶斷球是他的絕活)

《竹竿》——肖恩·布拉德利(太符合他的身材了。上次麥迪用他做撐桿跳高扣籃)

“蝙蝠俠”——肖恩·巴蒂爾(大部分時間默默守候在那個黑暗的“死角”,在那裏,他給我們展示了壹個又壹個“三分”;曾經的“蝙蝠俠”皮蓬已經退役,而肖恩?巴蒂爾,當今的“蝙蝠俠”,當之無愧!)

“小飛俠”——科比(原因是科比空中控制能力好)

《小黑豆》——亞倫·布魯克斯(人是黑的。。。)

D

“滑翔”——克萊德·德雷克斯勒(據說空中飛行距離比喬丹還強)

“石佛”——鄧肯(他基本上從來不笑,像塊石頭;而且他的層次很高,像佛壹樣強大。還有壹個叫“石塔”)

“大鉆石”和“四克拉”——路易斯·斯科拉(諧音)

F

“小魚”——德裏克-費舍爾(現在改成“老魚”,因為他年紀很大了,技術退步了。)

“弗朗索瓦絲”——史蒂夫·弗朗西斯(不知道對不對,他在火箭媒體上是不是叫“弗朗索瓦”,他原來的外號是“特權”)。

G

《鋼鐵俠》-A.C .格林

“冰人”——喬治·葛文

H

"佩妮"-達芙妮·哈德威

“甲蟲”——蒂姆·哈德威

“小偷”——約翰·哈夫利切克

“面具人”和“RIP”——理查德·漢密爾頓

“大本鐘”——本·華萊士(除了名字,也可能是形容他的防守)。

“咆哮的佛”——拉希德·華萊士(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氣)

“水牛”——賈希迪·懷特

“大人物先生”——羅伯特·霍利(從火箭到湖人到馬刺,壹直都是)

“超人”——德懷特·霍華德(在2008年的扣籃大賽中,他表演了壹次“超人扣籃”,因此獲得了他的綽號)(也被稱為“魔獸”)

“黑珍珠”——卡爾·蘭德裏

J

“引擎”——傑森·基德

“蔗糖”——邁克·基爾

“AK-47”——安德烈·基裏連科(俄產武器為羌,首字母為AK,球衣號碼為47)。

“惡魔之刀”——馬努·吉諾比利(又名“潘帕斯之鷹”和“阿根廷水蛇”)。

“天勾”——卡裏姆·阿布杜爾·賈巴爾(外號來源於勾手的投籃方法,不過他的勾手有點離譜)

“大票”——凱文·加內特(森林狼隊的頭,也叫“大票”,是票房的象征。現在他已經離開了老東家“森林狼”,並於2007年8月01前往“波士頓凱爾特人”。

“西班牙兔”——保羅加索爾(太白太嫩)

“傑克船長”——史蒂文·傑克遜

K

《異形》(ET)——山姆·卡塞爾(即《ET》)

“半人半神”——文森特·卡特(又名“UFO”,意思是在空中打球的人,現在應該是奧蘭多的空中飛人)

雨人——肖恩·坎普(最初他的昵稱是reignman(統治者),“統治”的發音和“雨”相似,翻譯過來就是“雨人”。)

“特別K”——拉裏·肯·楊

L

羅德曼(又名“籃板王”、“NBA第壹狂人”、“花花太歲”)

“蓋帽專家”——比爾·拉塞爾(因球技也被稱為“防守天才”,因獲得十壹枚總冠軍戒指被稱為“指環王”)。

“糖”——雷阿倫(雷·阿倫的外號是糖,也就是糖,還有耶穌,因為雷·阿倫在壹部電影裏演了壹個叫耶穌的籃球天才)

《阿q正傳》(阿q)——昆廷·理查德森

“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也被昵稱為“五星上將”。羅賓遜從海軍退役時,他只是壹名上尉。不知道媒體怎麽吹捧的,他當上了上將。

“Z-BO”——紮克·蘭多夫

M

“斯塔伯裏”——斯蒂芬·馬布裏(前森林狼球員,自封世界第壹控衛,獨壹無二)

《雷霆》——丹·馬格爾

“手槍”——皮特·馬拉維奇

《黑客帝國》——肖恩·馬裏恩(也叫“超級瑪麗”和“吉本”)

“郵差”——卡爾·馬龍(馬龍總是出現在正確的位置,用最合適的方式把球投進籃筐)

《孤獨的戰士》——摩西·馬龍

“灌籃狂人”——麥戈特

“沈睡的魔鬼”——麥蒂(好幾次看到搜狐把它翻譯成“超膽俠”,外國叫它“麥迪”。原因是麥迪前三節平淡無奇,第四節壹樣瘋狂,所以球迷壹定會知道那壹幕的35秒13分)。

“終結者”——雷吉·米勒(有時被稱為“大嘴”和“激情黑仔”)

《貓》-卡蒂諾·莫布裏

“ZO”——阿隆佐·莫寧(我想大家都還記得2006年總決賽的壹些火鍋)

“上帝的左手”——穆林

《非洲之山》——迪凱姆貝·穆托姆博(現稱穆大叔,“木桶”意為對他的尊重,來自剛果)。

“K-mart”——凱尼恩·馬丁

"骰子"-麥克戴斯

普通

“助推器”——史蒂夫·納什(又名“風之子”)

“拉姆斯坦”——德克·諾維茨基(德語)

O

“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他創造了很多上籃,場外紳士之風也是他綽號的來源)

“沙克”——沙奎爾·奧尼爾(龐大的身軀不就像大鯊魚嗎)

“貨物”——拉馬爾·奧多姆

P

“局長”——羅伯特·帕裏什

手套——加裏·佩頓(比喻他貼身防守)

“真相”——保羅·皮爾斯

“蝙蝠俠”——斯科特·皮蓬(又名“野牛”、“蝙蝠俠”來源於他的全能,喬丹也承認他的技術比自己更全面)。

“王子”——特希安王子(直譯為“王子”,曾說是“冰上王子”)

“死亡”——斯穆什·帕克(《街球》中可怕的“死亡”)

“龍王”——克裏斯·波什

Q

“飛人”和“王”——邁克爾·喬丹(不用說,神在天上飛)

S

“超級彈簧腿”——桑普森

“瘋子”——給斯普雷威爾貼上標簽(他從年輕教練開始就是個瘋子)

“統計”——阿瑪爾·卡薩雷斯·斯塔德邁爾

“大老鼠”——達蒙·斯塔德邁爾(兩個斯塔德邁爾的綽號都和他們的打球風格有關,達蒙手臂上有壹只老鼠的紋身)。

“將軍”——約翰·斯托克頓

“人造機器”——Jr·史密斯(定時炸彈)

T

“微笑的刺客”——伊塞亞·托馬斯(原名“澤克”,“澤克”是《聖經》中“伊賽亞”的別名。“微笑刺客”是伊塞亞·托馬斯的另壹個綽號。這個綽號的產生是因為托馬斯的對手曾經評價過他,“(在球場上)他總是先對妳微笑,然後再殺了妳。”)

“噴氣機”——傑森·特裏

W

“克裏斯·韋伯”——克裏斯·韋伯

“土豆”——斯伯特·韋伯

“閃電俠”——德維恩·韋德(當地球迷稱他為MV3,因為他的關鍵3分)。

“人類電影的精髓”——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他的扣籃就像人們的幻想)

“白巧克力”——傑森·威廉姆斯(背後傳球是絕活)

X

“玻璃人”——達蒙·希爾(據說他總是受傷,就像玻璃壹樣脆弱)

“好孩子”——格蘭特·希爾(與那些“壞孩子”不同,但現在他也是壹個“玻璃人”,另壹個綽號是“大山”,因為希爾字面上翻譯為山)。

“遲到隊長”——詹姆斯·塞拉斯(綽號來源於他總是走在最後,總是能扭轉乾坤,也被稱為“蛇”)。

“世界屋脊”——西佐年科(身高2.37)。

Y

“小巨人”和“中國長城”——姚明

“大Z”(Z)-伊爾戈斯卡斯(身高+第壹個字母)

《小艾》(AI)——安德烈·伊戈達拉

“猩猩”——帕特裏克·尤因(沒什麽好說的,看他那樣子,他也叫“帝國大廈”)

“魔術師”——歐文·約翰遜(綽號是因為他神奇的傳球)

“小將軍”——埃弗裏·約翰遜

《太空易》——易建聯

Z

“詹姆斯國王”——勒布朗·詹姆斯(又名“老北京”、LBJ、小國王)

“籃球皇帝”——張伯倫(又名“北鬥”和“高蹺”)在論壇上壹般被稱為“張大帥”。單場得分100分,成為NBA歷史上單場得分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