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以建築面積計算工程造價的施工合同結算應註意哪些問題?

以建築面積計算工程造價的施工合同結算應註意哪些問題?

需要註意的地方:

目前施工方大多是利潤最低後中標,導致施工方在結算時千方百計索取更多,施工方幾種常見的結算技巧供妳參考。

1,虛報工作量。可以避免仔細檢查工作量;

2.重復報價和談判。同壹變更往往有兩個以上的協商變更;

3、曲解合同條款;

4、模糊的談判部分。某施工單位報預算,利用談判的模糊部分和施工單位結算人員不熟悉施工現場、工作態度的粗心大意,甚至通過壹次談判索要600多萬元;

5.變更談判內容;

6、轉換定額號;

7.對於有人工費的項目,改變固定人工費的內容,增加項目費用;

8、改變預算軟件自動計算的工作量,如高層建築等。;

9、虛增工作項目;

10,暗的意思。

觀點和意見:

1.作為承包商,結算中多報的情況是大環境造成的,因為總有壹定的審核余地給審計人員。

實事求是也會被部分審查。

2,說的情況也存在,但是原因,也是自己,盡自己的責任。但只要不違背規範和文件精神,雙方都能過得去,達到最高境界,這也是我們作為造價人員追求的終極目標。

3.每個問題都要辯證看待,業務不同。但施工方往往處於弱勢地位。

4,還是講究公平正義!

工程預決算審核技巧

工程預結算的編制是壹項數據多、分析計算重的工作,政策性、技術性問題多,所以造價咨詢報告的審查也是壹項技術性、政策性、經濟性的工作。審查的主要內容是工程量計算和預算單價應用是否正確,各項費用標準是否符合現行規定。如果審查前的準備工作做得好,采用適當的審查方法和技巧,工程預決算的審查可能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壹)做好評審前的準備工作。

1,熟悉施工圖紙。施工圖是編制、審核、預結算和子結算的重要依據。妳必須完全熟悉它,檢查所有的圖紙,正確計數後依次閱讀。

2.了解預結算的範圍。根據預結算的編制說明,了解預結算包含的工程內容。比如配套設施、室外管線、道路、圖紙會審後的設計變更等。

3、找出單位估價表。任何單位計價表或預算定額都有壹定的適用範圍。根據工程性質,收集和熟悉相應的單價和定額資料。

(2)復習工程預算結算的技巧。

為了實現工程預結算的快速審查,必須遵循由粗到細、對比分析、發現錯誤、簡化審查的原則,采用比較、逐項篩選、運用統籌原則快速計算的技術和方法,使審查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組計算復習法。分組計算復核法是將預結算中的項目分成若幹組,將相互聯系、內在關聯的項目編為壹組,復核或計算同壹組中某壹子項的工程量,利用計算依據相同或相近的工程量之間的關系,判斷同壹組中其他子項計算的準確性。比如:

(1)地槽開挖、基礎砌築、基礎墊層、溝槽回填和運土。

(2)地面建築面積、地面面層、地面墊層、地面面層、地面找平層、地面體積、大棚抹灰、大棚塗刷、屋面層。

(3)外墻抹灰、外抹灰、外墻內抹灰、外墻門窗、外墻過梁和砌體。

第壹組(1)首先計算土方開挖量、基礎圬工量(室外地坪以下)和基礎墊層,回填土方量和管溝運輸確定如下:

回填體積=開挖體積-(基礎砌築+墊層體積)

殘積土體積=基礎圬工+墊層體積

第(2)組,先算占地面積和建築面積。地面找平層、頂棚抹灰、粉刷工程量與地面面積相同;墊層數量等於樓板面積乘以墊層厚度,空心樓板數量乘以折算的樓板厚度。底層建築面積加上懸挑面積,乘以坡度系數(不乘以平標高)即為屋面工程量;底層面積乘以坡度系數(不乘以平面)再乘以保溫層平均厚度就是保溫層數量。

在第(3)組中,首先列出並填寫各種厚度的內外墻的門窗面積和過梁體積,然後計算工程量。先計算內墻面積,再減少門窗面積,再乘以墻厚減少圈梁體積等於墻體體積(如果室內外高差與墻體材料不同,要從墻體中扣除,單獨計算)。外墻內抹灰可按墻體乘以定額系數計算,或按外抹灰乘以0.9估算。

2.比較復習法。該方法是將擬建類似工程的預算與已竣工工程預結算或雖未竣工但已審核修改的工程預結算進行對比審核的方法。比較評審法壹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應根據項目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1)兩個項目采用同壹施工圖,但基礎部分和場地條件不同,可對比檢查新建項目基礎的上述部分;不同的部分可以用相應的復習方法來復習。

(2)兩個項目設計相同,但建築面積不同。根據兩個項目建築面積之比與兩個子項目工程量之比基本相同的特點,可以對新建項目的子項目工程量進行審核。或者用兩個項目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造價和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分項工程預結算是正確的。反之,說明新項目預結算有問題,找出錯誤原因並改正。

(3)當兩個工程面積相同,但設計圖紙不完全相同時,相同的部位,如柱、架子、屋頂、磚墻等。在車間可以進行比較和復核,不能比較的分部分項工程可以根據圖紙進行計算。

3.分解和比較復習法。它是將壹個單位工程按直接費和間接費分解,再按工種和分部工程分解直接費,並與批準的標準預算相比較的壹種方法。對比分析審查法壹般有三個步驟:

第壹步是對某壹建築的定型標準施工圖或可重復使用的施工圖進行全面的預結算審核,審核通過後作為其他類似工程預結算審核的對比依據。而且審批預結算按照直接費用和應收費用分為兩部分,再將直接費用分解到各類工程和分項工程的預結算中分別計算其每平方米預結算價格。

第二步,將待審查項目的預結算與同類型預結算的單方費用進行對比。如果不符在1%-3%以內,就按照當地的要求進行分解,邊分解邊比較。差異較大的將進壹步檢查。

第三步,對比復習。該方法如下:

(1)經過分析比較,發現應付費用差異較大的,應考慮建設項目的投資來源和工程類別,以及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是否符合現行規定;如果材料調價差異較大,應進壹步審核材料調價統計表,比較各種調價材料的用量、單價差異和增加的數量。

(2)分解對比後,若發現土建工程預結算價格差異較大,則進壹步對比各分項工程或工程明細。相比較,先檢查所列工程明細是否正確,預結算價格是否壹致。如果差異較大,則進壹步審核預算的單價,最後審核項目明細的工程量。

4.其他復習方式。

(1)綜合復習法。對於壹些工程量相對較小、工藝簡單的工程,編制工程預算和結算的技術力量相對較弱,可以采用綜合審查法。這種方式的具體審核流程和預算編制基本相同,更加全面細致。審核後的工程預算誤差較少,質量較高,但工作量較大。

(2)重點抽查法。重點審查工程量大或造價高、工程結構復雜的項目,補充單位計價表,以及各種費用的取費依據和取費標準。這種方法復習時間短,重點突出,效果好。

(3)采用人工審查的方法。根據標準圖集計算工程中常用的預制構件工程量,如洗臉盆、凳桌、檢查井、化糞池、櫥櫃等,把單價放在上面,編制成手冊,用手冊審核,可以大大簡化預結算的編輯工作。

(4)篩選審查法。雖然建築工程的建築面積和高度存在差異,但其分項工程在單位面積內的工程量、成本和人工消耗的數值變化不大。這些數據被收集、優化和總結成工程量、成本和人工消耗的三個單邊基本值表,並指出它們適用的建築標準。這些基礎值就像是用來篩選各分部分項工程的“篩孔”,篩選出來的就不審核了。未篩選出來的,表示該分部分項工程的單位建築面積不在基本值範圍內,應詳細審核該分項工程。住宅項目或者不具備綜合審查條件的項目,適用本法。

必須查看結算匯總。

1.工程竣工後,乙方根據後來變更的施工圖進行結算,結算仍采用清單計價方式。結算價12萬元,還有壹筆200萬元的洽商變更(本工程竣工圖和竣工驗收報告未辦理,很多資料和做法未簽字)。本項目審計過程中,咨詢公司基於乙方的結算報價與合同價格不壹致,結算的綜合單價和做法也與投標不壹致。另外,施工圖與投標時的圖紙變化較大,已不符合招標文件規定的條件。因此決定采用定額計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審核,所有結算施工圖重新計算,措施費用重新計算。批準價格遠低於乙方的結算價格..但乙方以清單中有價格為由,堅持按清單結算,不同意調整綜合單價費和措施費。雙方相持不下,談判陷入僵局。這種差異應該如何判斷?

答:這個問題的焦點是是否按額度結算。所以,雙方確認以固定價格結算時,不管有沒有標誌,如果有,不管價格如何都是正確的。如果不能,雙方必須重新確定結算方式後才能結算。

2.清單結算時,材料差價調整、暫估價、清單子目內容調整後的清單如何按照合同約定進行結算?材料差價調整價和暫估價可按合同執行,但清單項目包含的內容發生變化、增減怎麽辦?另外,如果甲方規定更改後的單個字幕價格在壹定限度內不調整,如何規避風險?同時,該條款是否適用於上述清單內容變更後的價格?

答:結算時,材料價差和暫估價的調整應符合合同約定。清單項目的變更分為兩部分,壹是工程量的變更,二是工作內容的變更。第壹種完全根據個別字幕價格的限制要求進行調整。二是基於合同對設計變更或簽證的具體要求。

3.如何處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招標項目竣工結算中的幾個問題(合同註明按實際完成的工程量進行結算,即不考慮是否超過工程量清單誤差):(1)工程量增減,分部分項工程費用可按投標單價計算;那麽原投標價中的措施費是否應該相應調整?(2)直接費或措施費調整後,原投標報價中的費用是否應相應調整?(3)稅收是否相應調整?

答:工程量增減後,將根據實際情況對分部分項進行調整。該措施應分析變更是否由工程量的變化引起,是否在合同規定的索賠範圍內。

不管是什麽原因,費用和稅費都會根據結算金額進行調整。

4.招標項目結算中新項目綜合單價的組價,材料價格是按施工單位投標時報出的材料價格還是按施工過程中實際材料價格確定。比如原來的競價基礎是帶,後來改成了滿堂紅基礎,滿堂紅基礎必須重新定價?

答:根據合同對結算項目的具體要求,需要分析材料價格是否全包,清單項目內容的變化是否引起措施的變化。如無要求,應按實際材料價格定價,如清單項目發生變化,應重新定價,但必須經建設單位或監理認可。

5.工程量清單中工程量不正確導致的工程量增減如何解決?

答:按照合同中結算條款的具體要求執行。如果沒有要求,就要分析這個合同的類型,是開放式合同還是封閉式合同。壹般雙方會協商結算,並在結算前補充詳細的合同條款。

6.目前有壹個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合同是可調單價合同。最終費用不包括甲供材料,為654.38+00萬元,甲供材料有500萬,甲方已經批準給我們654.38+00%的開采溢價,現在需要返還甲供材料,問題是這500萬是否采取措施和費用。另外,10%保費50萬是否也包含措施費?

答:甲方提供的材料和措施是兩個獨立的費用,可能沒有關系。合同簽訂後,如果沒有明確規定,措施是不能更改的,是完成合格工程必須發生的費用。對於甲供材料,歸還時,施工單位只保留保管費。當然,結算金額發生變化,手續費和稅費也要相應調整。

7.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按初步預算中的工程總價,勞保費應為654.38+0.8萬元,但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應為654.38+0.5萬元。後來因為業主資金原因,工程停工,18個月無法復工。雙方解除合同,結清實際已完工程時,按正常收費標準只取8萬元勞保費。施工方認為合同簽訂是“包幹使用”,即無論工程增減,都應該是包幹654.38+0.5萬元,不做調整。另壹方面,用人單位認為在預算654.38+0.8萬元的基礎上,原合同勞保費已經減少到654.38+0.5萬元,現在實際完成的勞保費應該同比例減少,應該在8萬元的基礎上按比例減少?這種情況怎麽處理?

在上述情況下,工程實際結算總價遠小於授予合同時的工程總價,臨時設施費也按實際完成工程量下調。但施工方表示,臨時設施費在施工前期已根據工程規模壹次性投入,且由於施工方原因,臨時設施超過了合同約定的工期,對於臨時設施來說沒有太多剩余價值,因此臨時設施費應按原合同預算維持不變。我覺得建築商說的有壹定道理。不知道這種情況按照行業規則怎麽處理?

答:這個問題屬於合同終止後已完工程的結算方式。結算方式原則上應根據合同終止結算條款的要求確定。如無要求,雙方應協調確定結算方式,但不得以項目正常運行的結算方式為準。壹般來說都是據實結算,所以不存在臨時設施費會按比例減少的問題,另外解除合同產生的索賠也會增加。

8.如果總承包商把防水工程交給別人,對方有詳細的單價(材料費+人工費)並且是甲方簽字認可的。所以我們在結算的時候會按照甲方認可的單價來加載,但是審計人員只同意調整主材費用,不同意調整定額含量和人工費。原則是2001固定市場價,固定數量。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解決?

答:首先,結算必須以合同為基礎。總包有沒有大包不重要。本合同的約定是真實的,甲方的簽字是認可的。合同中有明確約定按額度結算的,無論甲方簽不簽,都要找證據改變結算依據。如果沒有標誌,就無法識別。

9.合同中沒有規定機械開挖項目,甲方也沒有特殊要求。建設單位采用擋土墻和沙袋護坡。是否應該計入結算成本?

答:如果本工程采用投標,投標方案中是否采用擋土墻,如果采用,不能單獨計算。如果是其他方案,變更方案時必須征得建設單位和監理的同意。如果有什麽簽字手續,應該補充壹下。如果沒有,則不能添加。

10,我在實際工作中第壹次使用賬單進行結算。綜合單價能否因材料價格或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在合同沒有約束的情況下,可以改變多少?比如土方開挖過程中,綜合單價是否會隨著運輸距離的增加或所用設備的變化而變化?如果可以換的話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材料的價格變化很大。投標時石材單價為65元。由於建設周期長,石材出廠價變成了110元。綜合單價可以改嗎?或者怎麽結算才能讓雙方更合適?

答:工程量清單計價壹般是固定單價合同,綜合單價中考慮了壹些風險。只要工作內容沒有變化,材料價格就不應調整。能否調整,要看合同中的結算條款。如不能達成壹致,雙方協商解決。

11.當招標項目的投標價格在決算中發生變化時,是否可以重新計算標書或只計算變化的部分?標書中的材料價格可以在結算時調整嗎?(簽訂可調整價格合同)

答:根據合同規定,壹般情況下,變更部分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方法計算。至於材料價格,應該還是以合同為準。沒有約定的,變更部分只能據實結算,投標部分不得調整。對於特殊情況,雙方應協商解決。

12,工程合同簽訂為總包合同,綜合單價按花崗巖砂漿砌築計算。協商改用進口微晶膠鋪設,結算時施工單位也增加了原有數量。請問各位同事,數量的變化允許嗎?

答:根據合同對變更條款的約定,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則是兩個不同的清單項目,變更後的清單項目價格會在結算時由施工方確認,允許變更工程量。

13.總價保底死了,施工單位怎麽報結算信息?

回答;很簡單,如果沒有變化,合同金額等於結算金額。如何根據合同調整變更,如何調整和追加變更費。其次,索賠費用要根據合同增加。

14.現行法律法規中,是否有工程造價結算的規定?如果是邀請招標的項目,必須以投標價+簽證+變更的形式計算。如果雙方在結算方式中約定按實完成工程量決算,投標報價中遺漏的工程量和項目(實際完成的)可以補充嗎?

答:準確地說,法律法規並沒有硬性規定必須采用哪種結算方式。雙方約定的結算方式為按實際工程量完成結算的,可以作為合同的補充條件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補充投標報價中遺漏的工程量和項目。

15、挖孔樁土方工程施工,承包商不含材料,其中合同規定土方按實際情況計算,遇塌方另行計算。現在甲方代表和監理對甲方不滿,所以土方和塌方的數量增加了很多。我作為甲方怎麽結算?

答:這是甲方內部管理的問題,如果甲方代表和監理都認可簽證,應該和施工單位解決。如甲方發現內部人員失職,應出示充分證據或走法律程序。

16.結算時如何返還甲供材料壹直有爭議。妳想問嗎?

答:甲方提供的材料由雙方協商。壹般情況下,正常結算後,甲供材料按結算價格扣除。甲供物資的采購市場價與結算價之間的差額由甲方自行結算,乙方可在扣除過程中計算甲供物資的保管費。

17,我公司最近完成了壹個項目,正在進行最後的結算。本工程合同價很低,近三分之壹的工程量屬於甲供材料和甲方分包工程,合同中約定工程結算按01的定額進行,相關費用減10%,本工程談判減費很大。(甲方工程師在簽證時註明,不再計入經濟變更,但確實計入了減少。)如果減少的部分也按合同約定的這個條款執行,我們的損失會很大。我覺得這個項目的合同價本來就很低,很大壹部分是甲方分包的項目,基本都是定數。作為減少,只能是我們除甲方分包和甲供材料以外的實際工作量,所以我認為減少的部分不能按照這個合同執行。請說清楚。

答:結算應該是先從預算中扣除甲供材料和甲方指定的分包項目,然後用剩余的工程款作為合同價款,再根據合同計算增加的項目(按約定向下)。

18,我現在做的壹個結算項目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招標時發包人提供的工程量與實際完成的工程量有出入的,按當地部門規定,多列部分不予扣除,按相應清單工程量的投標價結算;漏項和少列部分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計價依據和指導價結算。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中標預算書中配電箱安裝子目報價太低,主要是預算中配電箱報價太低造成的,不能按規定調整。但如果遺漏了部分配電箱(甲方承包時工程量中),是按照中標預算中類似配電箱的綜合單價報結算,還是按照新的綜合單價將實際設備價格包含在子目中結算?

答:壹般來說,施工圖、甲方簽署的施工方案、現場簽證單、技術核定單、工程變更單、有效的竣工資料都可以作為結算的依據;但有的甲方會規定,作為結算經濟依據的材料必須專門簽字裝訂,盡量在合同中明確規定,避免結算時扯皮。

19,合同約定的結算依據是施工圖預算、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工程結算時,施工單位提出隱蔽資料作為結算依據,可以嗎?

答:隱蔽工程可作為設計變更或現場簽證的依據,但必須補充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

20.今年電纜和電線的價格漲得太多了。我要求甲方在結算時為我們調整差價,但甲方拒絕為我們調整。甲方說這是合同裏約定的,包括風險因素。風險太大了。不知能否請甲方為我們調整壹下。另外,不知道有沒有關於銅上漲的文件,上漲的幅度不會調整。上漲幅度需要在合同中約定,但可以隨時調整。另外,怎麽才能讓甲方給我調整差價呢?

答:根據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的,只能由雙方協商解決。

21,工程量清單描述與施工圖紙不符,施工時有現場簽證。在總價固定的情況下,結算價格是否可以調整。

答:根據合同中的結算條款,約定了變更和簽證,明確了就按合同執行。未明確約定變更和簽證的結算方式由雙方協商確定的,按結算執行。

22.根據工程招標文件和合同規定,主要材料價格按照當地公告中的信息價格計算。但在施工中,雙方都簽了主材價格,明顯高於當地公報中的信息價,監理單位也簽字認可。作為審計部門應該怎麽做?

答:合同有約定的,先執行。另外,監理單位要簽,施工單位簽不簽,因為有的合同規定監理責任只對現場情況負責,涉及的費用必須有甲方簽字,如果甲方也簽字,可以認為是補充結算資料,應該定價。

23.根據工程招標文件和合同的規定,主要材料的價格應根據當地公告中的信息價格進行計算。但在施工中,雙方簽訂了補充協議,結算的主要材料價格為當地公報中的信息價格加運輸費,並約定二次運輸費、運輸費、二次運輸費明顯高於市場價。作為審計部門應該怎麽做?

答:甲方簽署補充協議的,在審計過程中如發現不符,應通知甲方,但如甲方同意或說明特殊原因,應按補充協議解決(政府審計除外)。

壹、結算部分

1.工程(定額計價)合同規定,基礎據實結算。結算時發現基槽開挖寬度大於定額工程量計算規則(即根據基礎底寬增加工作面),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存在分歧。施工單位認為是施工措施,依據合同“超過設計部分不予計量”只認可按定額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的工程量。請問:1),妳說的“實際結算”是什麽意思?怎麽理解?2)本工程基槽如何沈降?

答:1,按實結算是指按規範要求施工,並完成壹次成活所消耗的實際工作量或費用。

2.基槽的沈降首先要看超挖的原因。如果超挖是業主原因或不可抗力造成的,需要辦理設計變更或簽證,施工後按實際金額結算。如果是由於施工方的原因,可以認為是沒有按照規範要求施工,應該按照規則進行結算。

2.壹個工程的結算有大量的變更和簽證,對涉及簽證的計算理解有分歧。區別如下:某工作簽證費增加5.3萬元,但未註明是否包含所有費用,那麽是包含在直接費中參與利稅計算,還是直接包含在稅前成本或直接包含在稅後成本?另外,因為甲方有8折優惠,簽證部分有優惠嗎?

答案:1。簽證是針對實際費用的,壹般簽證只需要單獨納稅,也就是直接計入稅前成本。

2.簽證部分是否優惠,要看合同。有約定的,按合同執行。如果沒有達成壹致,需要雙方協商。壹般來說,優惠是針對這個項目的,簽證也包含在單個項目的總費用裏,所以也需要優惠。

3.某工程,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中對獨立基礎開挖的描述如下:“基礎開挖的三種土質基礎:獨立基礎層底面積:1.8m*2.0m,開挖深度:2.7m,棄土運距:-1.2m”,根據圖紙獨立基礎面積定義為1.8m*。基礎底面標高為-2.7m並無不妥,但在獨立基礎混凝土的描述中,“獨立基礎,墊層材料類型及厚度:100厚C15素混凝土墊層,1000厚砂石墊層,各帶50CM基邊,混凝土強度等級:C25”。我想問壹下,獨立基金會已經按描述完成了。請問獨立基礎中的“1000厚砂石墊層,每層底緣50CM”?土方量結算的時候能算嗎?

答:根據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基礎開挖土方清單項目工程量按“墊層面積*開挖深度”計算,開挖深度從墊層底面開始計算,因此應計算底面50CM的工程量和墊層厚度。

由於上述案例僅列舉了清單的工程特點,並未說明甲方提供的土方量是否按“墊層面積*開挖深度(墊層底)”計算,因此難以判斷甲方是否存在漏算。施工方需要核實,如果確實漏算,需要要求甲方補充這部分工程量。

4.總價中新增項目是否需要增加施工措施,比如加壹道墻,是否需要計算腳手架?

答:這取決於合同。通常,總價不包括新項目。新增項目後,如果由於施工原因導致額外的施工措施費(壹般指技術措施費),則需要計算。

5.最近在壹個凈水廠項目中遇到了索賠。在土方開挖組織正式提交給監理和業主之前,我們在監理和業主同意的情況下進行了大規模的土方開挖。基坑開挖深度為4.5M,上口長98M,寬46.5M,基坑壹側有壹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沈井。開挖前,我們口頭要求按照設計要求在沈池附近打兩排鋼板樁。但業主和監理以費用太高為由拒絕了,於是我們采用了自然放坡開挖。後來由於沈池邊附近土方局部坍塌、不均勻沈降,導致原沈池邊的壹條排水管破裂,土方在水浸泡下大面積坍塌。事故發生後,我們積極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在沈池附近重新打了兩排鋼板樁並做了混凝土護坡,調來四臺水泵持續抽水。事後,我們要求索賠,但主管和業主拒絕簽證,理由有以下兩點:

(1)我們的土方施工組織是在事故發生後才正式提交給監理的。

(2)監理和業主口頭拒絕打兩排鋼板樁,但沒有拒絕打壹排鋼板樁,認為是我方施工組織不完善,施工措施不力造成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