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怎樣才能克服抑郁癥?

怎樣才能克服抑郁癥?

我自己以前也是抑郁癥患者,現在是心理咨詢師。可以說,成為心理咨詢師的過程,就是戰勝抑郁的過程。

也許走出抑郁癥的經歷不壹樣,我的不具有代表性。不過我還是分享壹下我的經驗吧,可能對壹些朋友有用。

那壹年,因為受不了領導暴躁的性格,我辭職了,不知道未來在哪裏。我回憶說,我的工作極其痛苦,我的生活毫無意義。在家呆了壹個月,壹個人喝茶,漸漸的越來越嚴重,失眠,不明原因的胸痛,鼻炎,體重下降。我每天都活在各種痛苦的折磨中,每天都覺得整個世界像個地獄。

之後去了醫院的心理科,嚴重抑郁。醫生開了抗抑郁藥,吃了壹天就頭暈惡心,就自己停藥了。決定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來。

接下來真的是壹場艱苦卓絕的戰鬥,真的不誇張。我什麽都試過了,旅遊,運動,吃素,洗熱水澡,強迫自己社交,尋求心理咨詢,學習心理學,佛學,冥想等等。我已經用了我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有些方法可能不適合我,所以慢慢放棄了,有些方法嘗試了很多次才發現有點效果,比如心理咨詢。壹開始輔導員覺得不好,那就換!還不行,再換壹個!旅行也壹樣,有時有用,有時又覺得旅行本身毫無意義...各種重復。

後來也許是綜合作用,慢慢找到了壹套適合自己的方式,走了出來。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走出抑郁癥其實是壹個系統工程。妳得慢慢嘗試,經歷很多次失敗,經歷很多次失敗後的絕望,還得爬起來繼續嘗試...直到妳更了解自己...

我覺得冥想和心理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就像房子的框架,而旅行、洗熱水澡、讀書、社交,就像外墻、窗戶、屋頂……這些東西合在壹起,就成了壹個可以遮風擋雨、保護自己不抑郁的家。

這是我自己的經歷。現在我寧願說我走出了抑郁,而不是過度抑郁,因為當我們遭受抑郁時,抑郁與我們融為壹體。是我們的生活卡在某個點上的吶喊。我們需要了解自己,傾聽自己,和自己握手,然後抑郁就會自然消失。

希望這段經歷對妳有用。如果妳正患有抑郁癥,祝妳早日康復。如果妳有心理咨詢的欲望,可以私信我——走出抑郁癥的心理咨詢師舒東先生。

何慧(化名)是壹個聰明的女人,面容姣好。她今年36歲,結婚10年。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因為抑郁癥8年,被丈夫張明(化名)送去做心理咨詢。

剛來心理咨詢室的時候,她很難過,很虛弱,臉色蒼白,很拘謹,身體縮成壹個小球,看起來僵硬冰冷。咨詢前,在填寫來訪登記表和咨詢保密協議時,她無法獨立完成,需要丈夫的協助和指導。她似乎耗盡了所有的精力,很難與外界正常互動。

(PS:本案已獲得當事人書面授權,其個人信息已進行技術處理)

在咨詢中,她習慣采取壹種自我保護的姿勢,雙臂抱在胸前,整個人蜷縮在沙發的壹角。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哭,斷斷續續的給我講了壹些她的生活。她壹再表示,她沒有希望改善自己的處境,她不能相信任何人。她經常整夜失眠。為了入睡,她會吃壹些安眠藥,但現在看來,藥片越來越不起作用了。這加深了她的絕望感。

目前她還在壹家醫院做後勤人員。客觀地說,她非常適合這份工作。但從她的主觀角度來說,她覺得自己不堪重負,低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經常想辭職。但是她的同事和丈夫經常勸她繼續工作,這樣她的工作才能繼續。同時,因為很難保證她能把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工作中,所以經常會產生自卑和負罪感。

雖然她的長相和能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她的自尊心始終處於波動狀態。她偶爾會有中等程度的自我價值感,但更多的時候她會感到自我厭惡和內疚,她甚至會自殘自殘,比如打、拉、割。在她自我厭惡的背後,是壹種被遺棄感和焦慮感。有時候想到死亡(自殺)會讓心靈感到壹點平靜和解脫。

在第壹次咨詢中,我了解了壹些她的早年和出身家庭的情況:她是獨生女,家庭條件不錯。她爸爸是壹家公司的經理,她是壹個很理性的人,很註重成績。她媽媽性格結構抑郁,孕期老公出軌導致產後抑郁,孕期產生了不想要這個孩子(何輝)的想法。

丈夫的外遇給何慧的母親帶來了創傷性的經歷,影響了她作為壹個女人的自信和對生活的信心,所以她無法向女兒傳遞溫暖的愛和積極的感情,以及對自己和世界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反,女兒壹直經歷的,是冷漠,是拋棄,是存在的焦慮。

何慧和父親關系比較好,父親很看重她的未來,對這個女兒期望很高,經常獎勵她,但同時也對她要求很高。所以這種互動不足以提升何輝的自我價值感。何輝的父親無法理解妻子和女兒的抑郁。他相信意誌力可以戰勝壹切,想開沒什麽做不到的。

何慧的丈夫和她父親的態度相似。他很難理解妻子的抑郁癥。他認為這是因為她被寵壞了,她的抑郁是軟弱和無能的表現。丈夫的態度和指責加劇了她的自卑和內疚。她覺得自己太脆弱了,拖累了家人,給別人帶來了麻煩,陷入了更深的抑郁。

所以在最後15分鐘的咨詢中,我和她老公張明就何輝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溝通,讓他對抑郁癥有更深入的認識,用更有效的方式幫助妻子康復。張明意識到,自己過去對妻子的教育和批評,不僅沒有幫助她改善狀態,反而增加了她的心理負擔。他願意嘗試輔導員的提議,給她更多的理解和情感上的支持,讓她覺得不管我是好是壞,優秀還是不好,都是被愛的。

和我的大部分抑郁癥患者壹樣,在討論咨詢方案時,何慧沒有表達對咨詢的期待,也沒有說是否可以再次咨詢。她甚至不相信自己能得到改善,就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我表示理解和鼓勵:“妳的生活正在經歷壹場巨大的情感壓抑,就像跌入黑暗的深淵。看不到前方的陽光,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對生活、工作、癥狀不抱希望,在其中感受到的是無力感、無助感、自卑感、自責感,甚至想過自暴自棄。但是,跌到最深的低谷,就意味著復蘇階段的到來!妳可以來咨詢,這是積極改善的行為,是人生的壹縷陽光,妳做得很好!我邀請妳繼續走下去,我們壹起去更多陽光燦爛的地方,去妳最想擁有生活狀態的地方。”(備註:第二次和她的咨詢如期而至,她堅持咨詢了半年,直到自己早期的傷口愈合,自我重建,能夠更好的面對自己和外界環境。)

長期的嚴重抑郁,多是早年與父母的依戀關系中的創傷所致,如母嬰關系。嬰兒在母親眼中看不到愛和親密,在母嬰互動中也很少有愉快的感覺,這是抑郁癥的土壤之壹。後天,妳可能會因為感情失敗、工作受挫等誘因而陷入抑郁,也可能會在沒有外界原因的情況下,長期感到痛苦。而壹個擁有健康幸福母子關系的人,可能會遭受同樣的挫折,失去痛苦,但不會繼續陷入抑郁。何輝的情況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已經感受到了不活在胎兒期的價值。在抑郁媽媽的照顧下,母嬰依戀關系不好,她會吸收媽媽的抑郁狀態,形成抑郁人格。

對於被困在黑暗中的抑郁癥患者,我會慢慢引導他們看到陽光,先用壹兩盞昏暗的燈,再擴大提高亮度,讓他們生命能量的通道在不知不覺中由負轉正。當初我讓何慧找點有意思的事做,她找不到。後來,她去買了壹盆小綠蘿,回家完成了我的作業。我讓她好好照顧這株植物,每天和綠蘿說話,告訴它主人希望它健康成長。壹個星期後,綠蘿開始長出壹些綠色的小葉子,這讓何輝很感動,讓他覺得生命還有壹絲生機。之後我們討論了壹些話題,比如何慧的優點,親戚,老公,朋友愛她的原因,她的能力,特長,愛好,生活中讓她感受到愛的瞬間...每次討論結束後,我觀察到何慧的表情會放松下來,眼睛會顯得更明亮。

關於依戀關系的創傷,我用催眠來處理。回到和何慧在壹起生活的最早的日子,當她跨過剛剛探視,回到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她感到莫名的恐懼和寒冷。在我的引導下,她聽到了父母之間強烈的爭吵聲。爸爸摔門走了。媽媽哭著說:“妳爸爸對我這麽無情,我怎麽活啊?”妳此時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麽?如果妳來了,妳會受苦。妳還是不要來的好!"

在我的引導下,“胎兒”表達了自己的真心:“媽媽,看到妳這麽痛苦,我很心痛。我帶著對這個新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來到這裏。希望自己受歡迎,家人溫暖和睦。我害怕看到妳這樣。我怕妳不要我,討厭我。恐怕迎接我的是壹個不快樂的童年和人生。恐怕我是壹個毫無價值的人……”何慧淚流滿面,終於有了壹個出口來表達她壓抑了30多年的感情。然後,向前走到了嬰兒期,何慧看到她餓了很久,哭的很藍,沒有吃的,也沒有人照顧自己。她感受到了世界的冷漠和自己的卑微。我引導她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然後讓她去找媽媽。她發現她母親在那段時間失眠了。她半夜吃安眠藥,早上會睡著,聽不到嬰兒的哭聲。媽媽醒來的時候,何慧看到她帶著自責沖奶粉,何慧心裏感到壹絲溫暖。等她從催眠中醒來,反饋說對媽媽多了理解和愛,少了怨恨,覺得媽媽也挺可憐的。

在和媽媽相處的過程中,何慧吸收了她壓抑的能量,我用衰竭的心理技術做了壹系列的治療。在我的引導下,何慧向“媽媽”表達了媽媽的抑郁癥和與父母關系不好的影響。她表達了許多埋藏在心底的情感,包括悲傷、焦慮、軟弱和憤怒。她在扮演母親的角色時,感受到了母親深深的愧疚和無力。這位“母親”向女兒道歉,告訴她父母都愛她,只是因為自己的感情問題,沒有能力做壹個好母親,包括懷孕的時候,不是因為想拋棄她,而是擔心家庭破碎。她真心希望孩子們能快樂的生活,不要被她影響。女兒接受了媽媽的道歉,並反饋給了媽媽。她知道媽媽愛她,她也就放心了。然後,我引導何慧進行了壹個能量分離儀式:何慧在影像中看到,她體內壓抑的能量像黑煙壹樣飄了起來,回到了“媽媽”的領域。何輝對“媽媽”說:“抑郁癥是妳的壹部分,我已經決定做我自己。我已經決定以後過沒有妳抑郁的日子。離開抑郁癥與否是妳的決定,媽媽,我會祝福妳的。”經過這樣的處理,何慧開心的握著我的手說,她覺得自己可以重生了!

為了修復重建依戀關系,增強她的內在力量,我安排了壹系列後續治療。我引導她扮演完美母親的角色,用“對胎兒有什麽好處”和“對寶寶有什麽好處”進行戀愛互動,修復她早年未被滿足的戀愛需求。當何輝看到胎兒和嬰兒的身體變暖時,他們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何輝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經過半年的咨詢,此時的何慧是壹個全新的人:衣著光鮮,眼睛明亮,嘴角掛著微笑。她告訴我,她有了以前不敢想的生活,壹步壹步的有了,很奇怪為什麽過去壹直沒有找到。我知道此時的她不是對方,也感謝她給了我壹個陪她壹路走來的機會,也祝她以後的生活幸福!

妳的問題是如何克服抑郁癥?

這是壹個很好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抑郁癥、躁郁癥還是焦慮癥。這些都是想法!也就是妄想。

我們的大腦有壹個記憶庫!它在記憶庫裏。它壹直顯示壹些圖像。投射壹些圖像。這些圖像是什麽?這就是妳現在的想法,如果妳堅持下壹個想法,妳就會跟隨它!妳必須采取行動。妳要明白,所有的想法,只要妳去追。有憤怒,悲傷和難過的感覺是必要的,然後把它們付諸行動是必要的…

當妳知道這些想法的時候,它們只是妳壹廂情願的想法,妳並沒有跟隨它們。不能被忽悠!遠離壹切,是妳的真心,是妳自己的赤子之心!

當妳知道的時候,妳所有的知識和覺知都是幻覺!也就是說,這些幻想會被妳識破,現在已經騙不了妳了!

大家都聽說過風聲吧?船要動還是個公案!這個案子的目的是什麽?就是叫醒妳!讓妳體會到!讓妳清醒。不是風,不是拍打,不是船!是妳的心在分離。他是在告訴妳,當妳看到壹切的時候,妳不能用忘我之心來分離它。

遺忘是真,知道幻覺是假。面對現在的思想,就完全不壹樣了!完全不專註。什麽抑郁癥,焦慮癥,躁郁癥!遠離妳。

當然啦!調理這個身心。有時候這個身體會出現四大失衡!比如生氣和憤怒。肝郁。喔,等等!身體不適。會影響心情。就說這個心火吧,如果火入心!這個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說吧!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去看正規醫生(中醫、西醫),這也很重要!

以上是我對妳問題的回答!希望對妳有幫助。祝妳身心愉快,身體健康。

抑郁癥在這個經濟社會會越來越容易出現,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的內心世界越來越脆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歷去更強烈的鍛煉自己。而且很多人在大城市發展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在這條理想的道路上,有時候不被別人理解,很容易產生孤獨感。

在大城市,我們很多人身邊都是自己,沒有親人。親人分散在不同的角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發展方式。不像以前的農耕社會,大家世代在家務農。很多人會背井離鄉,在外打工,為自己的理想奮鬥。

在奮鬥的道路上,房子、車子、婚姻、人際關系、人情世故、加班等等各種因素讓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人的局限在於總是呆在壹個圈子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但是如果不能改變自己,也是很難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