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和五菱壹貫的做法壹樣,五菱在國慶節前就已經在全國經銷商鋪設了凱捷的展示車,甚至在成都周邊的縣級市場,都可以體驗到實車。然而,在駕駛官方學校靜態體驗五菱凱捷後發現,這款被五菱寄予厚望的“新壹代候選車”的前景可能並不那麽樂觀,更別說延續寶駿730的冠軍地位了。
從實車體驗來看,五菱凱捷壹開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雖然客車長度達到了4.8米,整車尺寸甚至超過了奧德賽,但它仍然是展廳裏的“緊湊型MPV”,並不壹定比比亞迪宋MAX和別克GL6大,明顯小於吉利郝躍這樣的7座SUV車型。原因是五菱凱捷采用了歐洲MPV使用的長前艙設計,a柱起點明顯遠離前軸,使得整車視覺效果明顯偏小。
五菱凱捷采用了類似奧德賽的長後懸掛設計,方便第三排座椅完全存放在後車廂,這也成為了這款車的最大賣點。從實際體驗來看,五菱凱捷使用的隱藏式第三排確實比原來的寶駿730和新寶駿RM-5更有裝載優勢,並且在提升第三排後擁有巨大的儲物空間。如果第三排容納在平坦的後排空間,確實很吸引人。
此外,五菱凱捷在第三排的儲物機制上幾乎抄襲了日韓MPV。基本上只需要兩步——拉繩放下座椅,中間擡起座椅——就能輕松完成收納。並且第三排座椅的角度也是多擋可調的,對於第三排的舒適性是有幫助的。還有壹個細節是,五菱凱捷的備胎設置在第壹排和第二排之間的地板下,還是很用心的。
但是,出色的隱藏式第三排設計並不能掩蓋五菱凱捷車內空間不足的短板。要知道,五菱凱捷作為壹款MPV車型,滿足舒適的國內空間和商業載人需求才是本質競爭力。
或許是因為前艙空間過大,軸距比奧德賽短100mm,第三排隱藏式收納機構基本固定了第三排座椅的位置,五菱凱捷整個前排第二排的空間布局相當局促。對於壹輛三排MPV來說,在保留四指空間的前提下,第二排坐下後已經托住了膝蓋。
所以從空間體驗的角度來說,五菱凱捷只能說在第三排儲物空間上做了壹些文章,但以乘坐空間的妥協為代價,與寶駿730相比未必有優勢。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五菱的營銷團隊會把五菱凱捷的核心賣點放在“四大座”上。畢竟這款車在MPV領域真的很難服眾。
至於其他產品的實力,五菱凱捷就不多說了。比如147馬力的1.5T發動機,目前來看算是有些過時了,近65438+萬的自動低配車型依然只有雙氣囊,頂配車型也缺少L2和車載互聯系統等,即使和壹線自主品牌的7座車型相比,也沒有什麽性價比優勢。
五菱品牌的營銷團隊壹直在強調凱捷的賣點是“大四座”,強調第二排獨立座椅、超長滑軌、獨立擡腿、橫向運動的特點。且不說第二排多功能座椅的車型就來11萬元的價格,就說?“大四座”這個概念對於壹款五菱MPV車型來說其實毫無意義。
原因很簡單。如果消費者真的只需要壹輛四座四人的天天出行,那消費者為什麽不幹脆買壹輛五座的SUV呢?從日常需求出發,五座車型可以覆蓋所有四座需求,空間和功能性也比大四座MPV更廣。比如五菱凱捷的六座設計,會讓這款家庭MPV在每天五人乘坐時顯得有些尷尬——壹個人必須坐在局促的第三排,這不僅抵消了後備箱的優勢,也無法提供五座車的舒適性。
此外,五菱凱捷在第二排獨立座椅之外,還做了另壹個令人困惑的決定:全系采用2+2+2的六座布局,不提供2+3+2的七座布局,這幾乎直接將第三排的需求弱化為“臨時乘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款車型銷量的局限性。
其實國內緊湊型MPV車型雖然有很多六座版本,但是真正有體量的產品還是以七座車型為主,尤其是面向入門市場的產品,大部分六座MPV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始終不高。壹個典型的場景是,二胎家庭出行,需要將第三排座椅擡高。兩個孩子占據第二排後,必須有壹個大人坐在後排,大大降低了空間的實用性。
更重要的是,五菱凱捷是“五菱”,但大四座、六座的車布局註定不符合五菱消費群體的需求。
雖然MPV市場越來越強調第二排獨立座椅的設置,但實際上獨立座椅的出現是壹個小眾的獨特需求——提升第二排的豪華性,增加第三排的便利性。但這些產品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無論是別克GL8還是奧德賽,這種高端MPV更多的集中在商旅市場,這是第二排獨立座椅的空間和必要性。
五菱凱捷之所以備受關註,是因為該車型接受了曾經“尚易宜家”的五菱洪光和寶駿730用戶的升級需求。從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出發,能夠滿足壹個大家庭的需求,日常出行裝載更多的貨物,或者作為短途運營用車,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五菱的“用武之地”。所以,如果回到多人乘坐和宜家的定位,那些五菱基地用戶有什麽理由不選擇其他品牌的7座中型SUV車型呢?
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壹句金句是“人們需要什麽,五菱就造什麽”,但五菱凱捷顯然偏離了這句話。這壹次,五菱凱捷將主銷概念定為“四大”,很大程度上是產品規劃上的“戰略失誤”,更進壹步,是整個品牌向上戰略的神話。
個人猜測,由於五菱已經規劃了壹款專註家用需求的六座MPV,但是沒有足夠的空間來銷售產品,所以只能重點打造第二排座椅,從而形成了“大四座家用車”的概念。用“大四座”的概念,把壹二線消費者的家用需求“套”在四座的需求上,形成了“4+X家用車”的說辭,沒有考慮為什麽之前的六座家用MPV沒有壹輛成功。
這種理念先行的做法顯然偏離了“五菱”品牌的根基,並沒有真正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如果真的是按照用戶的需求,那就取消第二排獨立座椅的設置,采用2+3+2的布局,在不改變第三排座椅隱藏收納功能的情況下,實現更豐富的騎行模式。而且現在第二排獨立座椅也帶來了壹個問題,就是第三排乘客的腳無法放在第二排下面,進壹步限制了第三排乘客的乘坐空間。
其實,如果妳稍微多思考壹下,就會發現,五菱凱捷之所以要打造“豪華第二排”,可能是因為這種“高級感”可以支撐其6.5438+萬元的定價,而這背後,是五菱品牌完成品牌向上的野心。五菱品牌的營銷總監曾表示,在過去的調查中,他們發現很多五菱洪光的用戶都想購買壹輛先進的五菱乘用車,這就是推出更先進的五菱凱捷的原因。
所以五菱凱捷的傳播素材裏用了很多“時尚”的元素:壹線城市的小別墅、衣著光鮮的中產家庭、壹家三口住在200平米的房子裏、上小學的女兒用著手機和大牌耳機、汽車行走在光鮮亮麗的大都市...雖然這些都是和其他汽車品牌廣告壹樣的套路,但是放在五菱品牌車型上就是巨大的偏差。
五菱之所以壹度成為銷量最大的品牌,是因為品牌承載了四五線消費者和個體戶的真實奮鬥,而不是廣告中想象的場景。如果賺了錢離開這個階層的人,真的有很多合資品牌可以選擇的話,他們是不會長期選擇五菱品牌的。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十年前,個體戶小老板用五菱洪光拉人運貨。十年後,他們選擇了五菱凱捷,幾乎是同樣的使用場景。買新車不是因為他們有錢,也不是因為需求場景變了。這只是意味著他們需要壹輛新車。這個時候更舒適的五菱車型會給這些還在底層奔跑的個體戶更好的體驗。
對於五菱凱捷來說,上市前最重要的是認清五菱品牌的本質:“更先進的五菱”並不意味著“更貴的五菱”,所謂先進應該是整車品質的提升,而不僅僅是產品配置的提升。
面對目前6-8萬元MPV市場仍以老款車為主,新車匱乏的現狀,五菱凱捷應該思考如何調整配置,滿足原有五菱洪光和寶駿730群體的升級需求,利用五菱龐大的基礎用戶,讓8萬元以下市場更加穩固。至於65438+萬元市場,上汽通用五菱應該讓新寶駿去做。
Text | |JackieLXX
圖| |JackieLXX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