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職業教育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職業教育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職業教育先進個人事跡範文(3篇精選)

無論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每個人都寫過故事和素材,壹定要熟悉各種各樣的故事和素材。借助故事和材料,可以很好地反映先進事物的先進思想、精神和具體的時代特征。那麽,妳掌握了房契材料的格式了嗎?以下是我整理的職業教育先進個人事跡範文(3篇精選)。歡迎大家借鑒,希望對妳有幫助。

職業教育先進個人故事素材1劉,男,漢族,5月出生,1968,黨員。根據國家和自治區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對北疆職業教育現狀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證,對沙灣縣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和基礎能力建設規劃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壹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沙灣縣職業教育發展出謀劃策。

為了更好地做好沙灣縣職業教育工作,對北疆職業教育進行了詳細調研,詳細學習了壹些辦學效益突出的學校和單位的成功經驗,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根據自治區《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20**)》的總體要求,制定完善了沙灣縣職業教育。

針對沙灣縣職業教育的現狀,以及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旅遊休閑之都對沙灣縣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壹些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積極配合制定“十三五”期間新的發展規劃,以及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提升工程建設的具體實施辦法。準備了壹些發達地區辦學的基礎建設數據、參考文件和先進參考資料。

二、積極與派出單位聯系,為沙灣縣職業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作為壹名援疆幹部,我積極做好牽線搭橋工作,加強沙灣縣與鞍山職教城的聯系,討論確定鞍山職教援沙實施辦法,建立鞍山職教城與沙灣縣定期聯系機制。確定鞍山職教城幾所學校對口支援沙灣職校,組織工作交流、師資培訓、資源共享。20**年6月9日至23日,鞍山職教城領導及部分專家、教師專程來到沙灣縣,舉行“鞍山職教城與沙灣職業學校交流合作簽約暨鞍山技師學院沙灣分校掛牌”儀式。同時啟動了鞍山技師學院、沙灣職業學校專業教學周,這將是兩地長期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

三、把握工作重點,努力提高職業教育水平。

鞍山職教城是全國知名的職業教育示範單位,有很多經驗和做法沙灣縣可以借鑒。把鞍山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辦學模式帶到沙灣縣,是職業教育援疆的重點工作之壹。目前,鞍山教育教學改革、實訓基地建設等許多成功經驗已在沙灣縣得到應用。

6月65438+6月65438+6月6日20**,鞍山職教城3所學校5名專業教師抵達沙灣縣,正式啟動新疆職業教育人才柔性援疆工作,開展教學模式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其中“結對”師徒工作效果明顯。

20**年沙灣職校隊農機維修項目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比賽。20**年,學校7個參賽項目獲得二等獎2個,三等獎5個,綜合成績在全疆名列前茅,再創新高。

20**年,51名學生參加了自治區高等教育入學考試,其中29人最終被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錄取,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學校也實現了兩條腿走路的良好辦學模式,用於升學和就業。20年的聯考準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鞍山職教城基本建設的成功經驗在沙灣縣也得到了應用,沙灣縣職業教育資源整合與基礎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借鑒了鞍山職教城壹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邀請國內新疆職業教育專家學者到沙灣縣或家訪,幫助指導職業教育,為沙灣縣職業教育發展建言獻策。

第四,紮紮實實做事,塑造專業技術人員援疆的良好形象。

努力適應新疆工作實際,不斷調整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到沙灣縣工作後,工作思路變了,涉及的工作也不壹樣了,尤其是參與沙灣縣職業教育的決策,責任更重大了。兩年來,理性思考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斷提高。

堅持調查研究,深化對沙灣縣和新疆發展穩定的認識。為了更好地做好沙灣縣的職業教育工作,我們經常通過各種方式開展調查研究,對新疆的職業教育,特別是沙灣縣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同時,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采納了壹些意見、建議和政策措施,為今後更好地完成援疆和回派遣單位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職業教育先進個人事跡2歐倩,女,1978,英語教育碩士,副教授,全國IT職業英語培訓講師,雙師型教師。在上市IT公司做IT技術翻譯3年,現在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從事英語教學11年。11年間,我以高度的責任感,把全部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先進個人事跡報道如下:

壹、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英語教學,潛心教研創新,提高學生的職業英語能力。

三年來承擔了軟件技術專業28個班1,650學時的教學工作,每年承擔軟件英語(ESP)或公共* * * (EGP)教學541學時。五年來,10個學期中,有9 * *在學期末被評定為“A類”。

目前,中國的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是由軟件教師或公共英語教師承擔的。同時精通軟件技術和英語教學的教師並不多見,所以難免會有:軟件專業教師語音薄弱,不了解ESP語言教學規律和ESP教學理論與方法,陷入了本科院校模仿閱讀的“語法-翻譯法”教學模式;而公共課英語老師卻尷尬於不懂軟件專業知識,教學無法深入開展。

因此,作為我校的壹名軟件ESP教師,我要求自己不僅要具備英語語言學、跨文化交際、ESP教學理論和技能方面的知識,還要具備軟件技術和外包相關理論、實踐和職場文化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對軟件外包行業的敏感度和獲取新信息的能力。鑒於這種高要求,近7年來,我壹直在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在教學準備中,我經常向軟件行業的人士和軟件專業的老師求教,力求讓自己吃透所教的專業知識點,在新的高度給學生準確易懂的信息輸入。在教學實踐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和培養學生“專業關鍵能力”的理念,靈活運用各種外語教學方法,引導、促進和激勵學生積極積累語言知識,在實踐中運用語言。比如在談“求職面試”這個主題的時候,首先要咨詢軟件外包企業的高層人員,根據企業的面試要求建立學生的能力指數,然後參照外包企業的面試流程模擬英語面試。目前,學生的動機大多是工具。當他們覺得所學的東西非常實用時,他們自然會有很高的參與熱情。

再比如,我經常把外包實踐中的文化差異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中,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要主動了解客戶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差異,把服務意識從設計思路貫徹到系統實現的每壹個細節,才能最終成功交付符合歐美客戶“口味”的軟件系統,學生自然會從“要我學”變成“要我學”。

同時,我也經常創新教學方法。比如我在講“軟件工程”的時候,引用了印度ISAS的課程理念,通過主題任務進行團隊合作和分工,帶動學生獨立分析、篩選、匯總信息,達到得出結論、撰寫文檔、發表演講的職業能力培養目標,讓課堂更有經驗、更有活力,讓每壹個學生都能學到東西,得到學生和同行的壹致好評。軟件學院英語教學督導郭教授評價如下:“歐洲老師的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始終以學生未來的職業內容為依托,時刻不忘滲透職業場景,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她的教學形式很靈活,經常會出現令人興奮的亮點和創新。"

第二,以“教書育人,育人為本”的理念,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和職業素質教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英語的同時,我始終堅持幫助學生樹立“先做人,後做事”的理念,經常將德育教育和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比如傳統儒家文化的《弟子規》中的在家、出門、待人、受物、學習等方面的《弟子規》應遵守的行為準則,與服務外包企業員工的職業素養和規範相銜接,引入軟件外包企業案例,幫助提升學生在軟件外包方面的職業素養。

同時,我也從不放棄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多次參加軟件學院組織的“幫助後進生”活動,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比如我給了CMU3113的何軍械等同學很多關心和幫助,讓這些同學從厭學、冷漠逐漸變得積極、熱情、自信。他們中的壹些人畢業後成功進入了上海和深圳的知名服務外包企業。

總之,在我20**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生英語素質差並不可怕,也不能成為老師放棄學生或者不努力的理由。只要他們真誠的關註、愛護、耐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妳是為他們好,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第三,以“教學促進科研,科研提高教學”為宗旨,致力於科研,以進壹步提升學生未來在英語教學中“專業英語”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從20**年開始,我積極響應教育部的號召,高職英語要向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重點的專門用途英語方向改革。我壹直致力於培養學生在項目開發中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在外包企業中壹次就業率、二次晉升中提高學生可持續的專業英語能力,並逐漸形成了以“高職軟件ESP課程與教學研究”為主線的穩定的研究方向。

五年來,我在高職院校軟件外包英語人才培養和外包英語課程建設方面做了壹系列探索。主持湖南省“十二五”期間教育規劃項目1項,湖南省青少年專項研究項目1項,院級項目2項,省級、廳級項目2項,副主編職業英語教材2部。根據軟件專業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編程要求,編寫了《軟件技術英語詞匯匯編及編程常見英語異常提示》教材,並滲透到2009級、2011級、2013級的教學中,對學生編程和閱讀技術文檔起到了壹定的輔助作用,也促進了軟件專業教學與ESP教學的合理銜接。

近年來獨立或作為第壹作者在《中國成人教育》、《雞西大學學報》發表論文12篇,獲湖南省教育科學工作者協會優秀論文評比壹等獎,全國職業教育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4次,湖南大學外語專業委員會論文評比三等獎2次。

職業教育高級個人故事素材3 **,1953年5月26日出生,土生土長的**人,現任* *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副教授。這位同誌先後擔任過中國職業教育學會學術研究會等學術團體的理事。被教育部聘為全國高職院校評估專家庫成員,被* *職業技術師範學院聘為專業建設專家指導組成員。

* * 1978-1988年任* *大學石油分校、大港石油管理局職工大學教師、學校主任、黨委副書記;1988-20xx曾任大港石油學校副校長、校長,20xx年起任* *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

這位同誌在職業教育理論研究方面造詣很深,取得了壹批研究成果。近年來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石油教育》發表多篇論文。有多篇論文在省部級和全國職業教育理論研討會上發表和交流。作為主要人員參與了中國石油教育學會九五重點項目、教育部面向21世紀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計劃、* *市教育20xx—20xx行動計劃職業教育項目的研究,並獲獎。作為主要作者,參與編寫出版了《職業學校管理》壹書。代表作有《中國教育改革》發表的《石油企業與石油高職教育》、《在推進辦學體制改革中加強石油重點學科建設》、《現代企業教育培訓體系論文集》、《石油教育》發表的《關於石油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思考》、《在推進辦學體制改革中加強石油重點學科建設》、《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等。《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創新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獲中國職業教育學會論文壹等獎。

* *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成果在* *市及石油系統內外同類學校中影響廣泛,享有盛譽。在原大港石油學校任校長期間,先後被評為* *文明中學、能源系統職業教育先進學校,被國家教委、國家體委授予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學校,被* *市政府授予* *重點中學,被國家教委授予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32次。20xx年,* *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教育報、* *日報、中國石油報、* *教育報以及中央電視臺、* *電視臺、* *廣播電臺等新聞單位對他的工作成績進行了多次獨家報道。

近年來,* *先後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石油教育先進個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模範教師”、“* *市職業教育十佳校長”、“全國職業教育系統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