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中山大學心火教學團隊教學團隊活動

中山大學心火教學團隊教學團隊活動

活動之壹:焦毅

慈善教育是教學團隊的主要工作和中心環節。自教學團隊成立以來,每年暑假期間,我們教學團隊都會組織隊友前往前期接觸的各個教學點開展為期半個月左右的愛心公益教育活動。每年去教的人數視教學點具體情況而定,壹般壹個教學點10~20人左右。每個教學點的教學隊友組成壹個教學團隊。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課和特色課兩部分,分別突出了我們上課內容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目的。基礎課包括外語等考試科目;特色課程有勵誌課、戲劇課、趣味生活知識課、音樂藝術課、天文地理、科普網絡等等。意在將外界帶入學生視野,加強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引導,註重心理疏導,開展公民素質教育和鄉土回歸教育。我們註重的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課程對我們來說只是壹個載體。課程的所有內容都是為了讓孩子在快樂中感受到溫暖和關懷,學會成長,用希望對待未來的生活。

活動2:山區信息化建設

為了給山區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理念,改善山區信息資源和投資環境差的問題,利用信息資源促進農業資源的開發,同時響應國家山區信息化建設的號召,山區信息化建設壹直被列為教學團隊的壹個工作重點,並從實際出發做出了相應的努力。幫助山區進行信息化建設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壹是組織教學支援隊技術組成員在部分山區學校開設科普計算機知識課程,普及相關信息化知識,提高當地信息化水平;第二,通過對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信息化歷史和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結合當前社會信息化建設,提出進壹步推動地方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建議。

活動三:1+1幫助。

1+1資助,顧名思義就是個人或集體資助人直接資助壹個貧困學生。1+1幫扶是教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是貧困地區孩子與外界交流的平臺。支教期間,隊員們通過各種形式(如家訪)了解當地學生,收集貧困學生信息。返校後開展面向全校尋找資助人的活動,讓願意出資幫助山區貧困學生的學生或組織與學生建立1+1直接資助關系。之後,1+1的團隊成員將繼續跟進資助方的進展,確保受資助的孩子能夠長期得到外界的關愛。

此外,2010起,在各教學點設立“心連心消防獎學金”。現已與各教學點簽訂撥款協議,初步定於2011實施。年度資助金額(元)學生人數(人)資助人(人)2007-2008年8,000 61,103 2008-2009年26,345 119 1438。000 178 183 2010-2011255438+0051352011-201252066.

到貧困山區支教,本質任務是帶去當地的知識,給他們思想上的啟發,但如果能給予物質上的支持,我們的愛心會增加很多;去支教前,我們不僅在學校開展了大規模的募捐活動,還積極尋求外面熱心團體的合作,集合群眾的力量,為孩子們募集了大量的衣物、書籍、文具、玩具等物資,給孩子們帶來了溫暖和關愛,同時也將社會公益人士的愛心傳遞給了山區的孩子們。

另外,鑒於當地體育器材不足,我們還為2065,438+00每個教學點購買了3400元的體育用品。

自2007年以來,我們與廣州十余所小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同時,在廣州愛心團隊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在各支教學校設立了“陽光書屋”。

從2013開始,我們開始在廣州各個社區的小學收集書籍。通過與誌願者的合作,我們與許多社區建立了穩定的聯系。每年通過募捐收集成千上萬的書籍。1,招收新生

2.各部門內部培訓

技術組:計算機技術培訓,如視頻制作和Photoshop使用。

3、課程庫準備

4.試著說話

試講是指教學團隊的新成員在教學前,在老成員的觀看下,自己選擇課程進行授課,老成員指導新成員使自己教授的課程盡可能適合接受教學的孩子。

5.教學前培訓

以2011~2012和2013~2014為例:2011 11團隊凝聚力培訓邀請專業人士設計並參與培訓。帶領隊員進行體驗式和心理遊戲團體凝聚力訓練201112。金牌課程展示課程組收集了去年暑假期間深受學員好評的課程,錄制成公開課,在全隊展示推廣。並開展“兒童教師也學習”項目2011 65438+2月聯系已募集的資助者。建立1+1幫助與願意出資幫助山區貧困學生的同學建立“1+1”。2012 1總結會總結團隊壹年來的收獲和經驗,布置寒假工作。我們開始籌備暑期教學和寒假課程設計團隊,組織教學團隊不斷完善現有課程庫,開始設計自己的課程。2012年3月,在戲劇、兒童心理學、學生工作、藝術靈感等多個領域舉辦了為期三周的工作坊培訓《心之火》。邀請專業人士以各種方式帶領成員思考和體驗。2012四月課程試聽:每個暑假參與教學的新隊員從自己設計的課程或已有的課程庫中選擇壹節課(摘錄到10分鐘以內)進行課程試聽。2012年5月,教學點將為每個教學點配備10-20名教學員。2012年5月將在廣州市穗石小學舉辦本土試教《心之火》,為隊員們提供試教課程的機會,讓他們對教學有壹個立體的認識。同時也豐富了當地小學生的課余生活。穗石小學。在2012年6月教學培訓的準備中,我們根據教學的具體需要進行了家訪培訓、醫療培訓、各組內部特色培訓等多項培訓。2065 438+02 7月教材準備,團隊磨合,將收集到的文具、書籍、衣物運送到各個教學分部,準備教學活動中需要的教具、藥品。2013年9月至10年9月,招聘、宣傳、面試等教學團隊提前壹年開始招聘,標誌著2014屆教學工作的全面展開。本次招聘,148火焰分別加入了教學團隊的課程組、宣傳組和1+65438。2013 165438+金牌課程展10月初為了讓火苗親身感受教學過程,解決很多關於教學的疑問,教學團隊為火苗推出了“金牌課程展”,叫火苗在教學過程中教授自己的課程,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2013中期由於教學點分散,各點教學情況不壹樣。支教隊進行了“課程回訪”活動,向火炬手了解了各個教學點的環境、氣候、交通、禁忌等情況。同時,火炬手們還介紹了教學中的壹些問題,並給出了解決方案。本次活動收集的信息將為下壹屆教學團隊成員提供第壹手的教學資料。2014 65438+10月中旬-2月下旬寒假來臨,隊員們也沒閑著。根據積分結果,每個點形成自己的課程體系,團隊成員在假期開始編寫教案,然後火炬手負責修改,最後初步形成壹個“教案包”。2065438+2004 NGO課程培訓為了提高教學團隊成員的教學水平,教學團隊邀請NGO組織“微辣少年”和“燈塔計劃”給團隊成員進行了兩次教案寫作和教學技巧的培訓,為教學做進壹步的準備。2065438+2004年4月下旬,農場破冰。因為教學團隊的成員來自中山大學的四個校區,所以平時的聯系大多是通過社交網絡工具。為了使各教學點的成員更好地相互了解,檢驗自己的烹飪技術,教學團隊組織全體成員到金星農場進行烹飪比賽和破冰活動,增進了感情,解決了教學中的烹飪問題。2065 438+2004年5月中旬,課程培訓結束後,火焰修改了教案。教學團隊再次召集火炬聽取聖火的教學歷程,然後為聖火出謀劃策,並根據火炬的反饋再次修改教案。2014五月下旬,當地試教團隊聯系廣州當地小學開展試教活動,讓火苗真正接觸課堂和學生,壹年來所做的準備在教學中呈現。2065438+2004年6月中旬,教學前動員,距離教學開始日只有20多天。教學團隊召開全體會議,明確教學目的,分配教學任務,強調教學過程中的註意事項...為隊員加油。2014年7月,去貴州五點支教,調查了相應的反饋信息。6.故事分享會。

故事分享會是心火教學團隊的品牌活動。故事分享通過分享隊員們不同的支教經歷,激發愛的火花,為隊員們創造壹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支教團隊,參與公益活動。教學的故事,有歡笑,也有悲傷。故事分享會讓團隊成員聚在壹起,追憶那段難忘的支教時光,與支教團隊壹起成長。

分享教學團隊成員的感受;

1.從物欲橫流的世界到簡單樸素的世外桃源,不僅僅是地理觀念的轉變,更是人性的重塑循環。我們教學的心態決定了我們收獲的多少。我不想做孩子生活中的旁觀者,也不想站在同情的壹邊。我只想盡力融入他們的生活,和他們壹起笑,壹起哭,壹起瘋。不要說我們的十五天是滴在熱鐵上的小水珠,會在瞬間蒸發,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會永遠埋在心裏。濟愛清澈的河水無時無刻不在奔騰,祝孩子們在人生舞臺上有精彩的表現!

——歐燕玲

2.天使不可能在每個人身邊,所以他們有我們。雖然沒有天使的力量,但我們毅然走進大山,給山裏的孩子帶去愛和希望。壹路歡歌笑語,山中的喊聲壹直回蕩,這是愛的回答,是真情的歌。不時的感動,但現在它壹直伴隨著我。在貴州的日子裏,我們支教團隊和孩子們壹起成長,有悲歡離合,團隊合作和友誼在這裏得到加強。這是壹個難忘的夏天,貴州是壹個值得終生銘記的地方。讓我們繼續努力,延續這份希望,記住山裏的微笑,努力把它帶回山裏去傳播聲音。

——甘曉珍2007年7月開始了我們的旅程。壹路走來,《夢想,起航》《心火,妳我傳承》《愛與希望》,我們時而感動,時而流淚,時而努力,時而快樂...壹代又壹代的人,不同的面孔,同壹個夢想,把我們的青春扔給了那些無怨無悔的人。

2007年夏天,中山大學心火支教團隊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赴貴州凱裏榕江縣開展了15天支教活動,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好評和當地群眾的熱情支持。許多媒體報道了這次活動,廣州日報也派記者跟蹤報道。

在貴州最貧困的鄉鎮之壹的榕江縣計劃鄉,教學團隊成員在三所不同的學校開展教學活動。每天給孩子們上課,生火,做飯,唱歌跳舞,談心,家訪...壹步壹步走進孩子的內心,並帶領他們感知外面的世界,為自己的未來奮鬥,追求人生的方向。雖然條件艱苦,但孩子的笑臉足以驅散壹切。

返校後,支教團隊在學校展示成果,開展“1+1”幫扶活動。所有的貧困學生都找到了資助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繼續上學。

2008年7月,經過壹年的發展,教學團隊的規模逐漸擴大,從最初的27人到70人,從最初的1到4個教學點。在此基礎上,教學團隊總結了去年的經驗教訓,再次踏上了我們的愛情之旅。

2008年是特殊的壹年。奧運會和四川汶川地震都為2008年塗上了獨特的色彩。所以08年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奧運”和“救災”展開的。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分享祖國的榮耀,感恩生命的價值。

在四個不同的教學點,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感人故事。缺乏物質,缺乏營養,並患有疾病...這些不僅沒有讓我們的隊員屈服,反而讓他們對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感情有了更深的體會,對孩子有了更深的愛。“我們應該教給他們生命的力量,而不僅僅是知識。”

2009年,隨著前兩年教學的準備,教學團隊的教學點擴大到6個,團隊成員進壹步增加,課程進壹步豐富。帶著滿滿的希望,我們繼續前行,願意把愛和希望傳播到每壹個角落。

在短短的15天裏,100多名隊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展示了中國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圓滿完成了義務支教、1+1家訪、信息調研、物資捐贈發放等工作。

1.當教學正在進行時

2065438+2004年7月5日至20日,支教隊110成員到五個教學點開展支教活動。教學期間開設語文、數學、體育、英語等基礎課程和戲劇、閱讀、手語、繪畫、音樂、性教育、法律、化學、物理、生物、益智遊戲等特色課程,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2.當家訪正在進行時

倡導同伴教育,註重精神陪伴,關註孩子的精神成長。支教期間,隊員們每天都進行家訪和調研,到學生家中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與家長溝通,與他們討論孩子未來的教育問題。根據學生情況,建立壹套完善的關於孩子學習成績、家庭情況、性格特點、老師評價的學生檔案,供日後招募資助人、了解學生使用。

1.課間十分鐘

2.教學生活

支教隊成立以來,在每次支教活動中,隊員們壹直都是自己背行李,本著不給學校增加負擔,不給村民添麻煩的原則,把課桌當床,教室當宿舍。自己買食材,自己做飯。雖然短短半個月的生活很辛苦,但隊員們很享受壹起工作增進感情。

㈢後續工作

教學結束後,教學團隊還會組織隊員整理優秀教案,供聖火參考;整理學生檔案,讓資助人了解受資助學生的家庭情況;組織隊員分享故事,交流教學過程中的所見所聞,總結教學經驗。

收獲和效果

(壹)關於學生

1.開闊視野,學習知識

通過在教學時開設基礎課和特色課,幫助孩子各方面發展,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對知識的熱愛,壹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填補以前學習留下的漏洞。

2.壹個充實的暑假

教學團隊致力於為孩子們帶來既“知識”又“好玩”的課程,創新性地開展各種特色課程,在暑期將孩子們聚集在學校,與教學團隊成員壹起學習、玩耍,提高了孩子們對暑假的利用效率,讓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收獲了屬於假期的快樂。

3.兒童保育

通過暑期與孩子相處、家訪時的心理疏導,緩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進壹步挖掘山區孩子的教育問題;同時培養他們的本土自豪感,在向外學習和發展的同時,不忘保護自己專屬的傳統文化。

4.資助貧困學生

建立完善的學生個人檔案,包括家庭情況、自我發展情況、教育情況等。,並在校內外尋找愛心資助人,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幫助其完成學業。

5.長期的生活和學習問題

教學結束後,教學團隊成員仍會通過各種方式聯系學生(寫信、qq、打電話...),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鼓勵他們好好學習,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

(二)關於教學團隊和教學人員

1.每壹次成功的教學活動組織都是教學團隊的壹次全面進步。支教團隊的影響力在廣州和貴州不斷擴大,也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對我們以後的工作給予認可和支持。

2.對於每壹個參與教學並在教學團隊中工作的人來說,這無疑將是壹次難忘的經歷。壹路走來我們收獲了珍貴的友誼(和愛情);在異鄉獨立生活,讓我們更強大;作為大學生,我們走在時代的前沿,幫助偏遠地區的教育發展,為社會做貢獻。我們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