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古稱箭爐,位於甘孜州東部。東接寶興、天全、瀘定、石棉縣,南接九龍、木裏縣,西接雅江縣,北接小金、丹巴、道孚縣。東西最寬140km,南北最長180km,面積11422.75km2..人口65438+多萬,是壹個以藏、漢、羌、回、彜為主的多民族縣,藏族約占全縣總人口的70%。全縣面積11485.5平方公裏。
康定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信息中心和交通樞紐,康定的壹首情歌名揚天下。
編輯這壹段的自然特征。
縣城地形復雜多樣,大雪紛飛的群山將縣城分為東西兩部分,導致地貌、氣候、生產方式、文化習俗差異強烈。東部是亞熱帶氣候的高山峽谷,這裏粉綠相間,物產豐富,有“康巴江南”的美譽;西部是山地地貌,高原大陸性氣候,牛羊遍地,佛塔林立,是藏族風情的典型代表。縣城最高點海拔7556米(天府第壹峰貢嘎山主峰),最低點海拔1390米(大渡河)。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爐鎮海拔2600米。由於地形和氣候的復雜多樣,康定有“壹山四季,十裏不同天”的說法。
康定縣自然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旅遊、礦產、水電、光熱、名優農畜產品等資源品位高、特色突出、市場吸引力大。礦物包括金、銀、鉛、鋅、鎢、鈹、鋰等。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烏拉爾”,潛在價值超過6543.8億元,鋰輝石儲量約占全國壹半,石膏儲量居亞洲第壹。有大熊貓、雲豹、白唇鹿、小熊貓等國家壹、二級保護動物40余種。川西有雲杉、冷杉等珍稀植物,有花椒、蘋果、櫻桃等經濟樹種。以大渡河為中心的水能資源理論儲量334萬千瓦,可開采量654.38+0.67萬千瓦。盛產蟲草、鹿茸、貝母、麝香等名貴中藥材;康定素有“溫泉城”之稱,地熱資源極其豐富。全縣天然草地1029萬畝。耕地21.6萬畝。壹座“山”(歡樂山),壹座“歌”(康定情歌),是全縣人民最寶貴的文化資產和精神財富。
康定有四條國道、省道貫穿全境,交通便利;有規劃中的機場、鐵路、高速公路,通訊條件完善。全縣有1所高校和7所中等專業學校,小學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康定多元文化並存,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歌舞、藏戲、繪畫、雕塑都很有名氣,還有很多民族體育項目,比如賽馬、摔跤、射箭、“格屯”、“俄羅斯”。
康定縣是壹個旅遊城市。國家級貢嘎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點大多分布在縣城。跑馬山、野人海(木格措)、塔公廟聞名中外,中外遊客絡繹不絕;縣內旅遊內容較多,有登山觀光、休閑避暑、溫泉洗浴、宗教朝聖等。獨特的自然風光、獨特的藏族文化、古樸神奇的民俗風情讓遊客流連忘返,康定正在成為祖國西南新的旅遊熱線。“張大哥”牦牛肉幹、綠色食品“青豌豆”、松茸被列入中國名優商品詞典。民族手工藝品受到人們的青睞,康定銀器、藏族服飾享譽世界。新都橋
民間節日“轉山”:又稱“浴佛節”,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在歡樂谷山舉行。白天賽馬,晚上歌舞,非常熱鬧,是遊客感受康巴風情的好機會。元宵節:又稱“燈節”,每年農歷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安覺寺、南無寺舉行。在此期間,各種顏色的黃油雕塑和數千盞黃油燈交相輝映,盛況空前。搶第壹口水:為新的壹年祈求好運,是爐城各族人民特有的傳統習俗。每年臘月子夜,爐城家家戶戶都要提著水桶和茶壺去水金子泉取水,這是前所未有的。誰先在新年的第壹時間得到吉祥的頭水,誰就壹定會在這壹年裏萬事如意。運氣好的話,遇到傳說中的金鴨就幸運了。
近年來,康定縣立足民族地區實際,不斷探索和完善經濟發展思路,全面調整產業結構,抓好旅遊、礦產、水電、個體私營經濟、生態保護工程等優勢產業,積極適應國家政策的調整和形勢的發展變化,按照“壹停(木材采伐加工業)、二調(林業和鄉鎮企業)”的原則, 三穩(農業、工業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四、強化“旅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財稅工作”的經濟工作思路,在傳統支柱產業受到較大沖擊並逐漸萎縮的情況下,實施“1241”的發展戰略:強化壹個基礎(大農業),緩解兩個瓶頸(交通、通訊); 建立四大支柱產業(旅遊、加工、電力、礦業);落實壹個保障(科教)。保持了全縣經濟運行的總體穩定,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康定建了壹條“康巴環線”,從成都出發,經過雅安、瀘定、康定、壩美、丹巴、小金、四姑娘山,最後回到成都,所以自駕也是壹個不錯的方式。此外,還可以沿成都318國道西行,經成雅高速2-3小時,到達“雨城”雅安。過了天全線,路況變得更差,出行者要小心。穿過二郎山隧道後,由瀘定橋到達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