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代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7)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1957-1964)
第三代中小型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2)
第四代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2-現在)
二、計算機的應用
1.科學計算
2.數據處理
3.實時控制
4.計算機輔助工作
計算機輔助設計
計算機輔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計算機輔助教學
計算機輔助工程
5.人工智能
三、計算機信息處理的特點
(1)可以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各種數據處理任務。
(2)數據存儲容量巨大,數據訪問速度極快。
(3)可以提供便捷的應用方式和多樣的信息輸出形式。
(4)方便快捷的計算機通訊使享受信息變得容易。
(5)高效的計算機輔助開發手段。
模擬練習
示例1。第四代選擇題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
A.電子管
B.晶體管
C.中小型集成電路
D.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正確答案”D例題2。多項選擇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英文縮寫是()。
A.計算機輔助設計
B.計算機輔助教學
C.計算機輔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D.第2部分計算機1中數據的表示法。數據和信息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數據的定義是:“數據是事實、概念或指令的特殊表達。這種特殊的表達可以通過人工方法或自動化設備進行交流、翻譯或處理。”
信息是對人有用的數據,可能會影響人的行為決策。
第二,二元制
(壹)二進制的相關概念
1.二進制,數字電子計算機采用二進制計數法。在二進制計數法中,只有兩位數,即0和1,它們的基數是二,即每高壹位進壹。
2.二進制數和十進制數之間的轉換
3.八進制和十六進制
關於二進制、十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可以使用“附件”中的計算器。
(2)二進制單位(補充內容)
比特:用來表示二進制比特和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
字節:存儲信息的基本單位。
1字節=8位
轉換單位:
1KB = 1024 b = 210B 1MB = 1024 kb = 220 b 1GB = 1024 MB = 230 b
字長:計算機壹次能處理的二進制數字的數目。
常用:8位、16位、32位、64位。
3.計算機中數字數據的表示
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是以二進制形式表示的,有定點表示和浮點表示兩種。
第四,西文字符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西文包括英文字母、數字符號、標點符號、操作符號和控制符號。
ASCII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二進制)
基本ASCII用7位二進制數表示,占用壹個字節,最高位為0。
例如:英文字母‘B’的7位ASCII碼是100 0010。
存儲時為0100 0010。
比較大小:數字
動詞 (verb的縮寫)中文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1.漢字輸入碼
漢字輸入方式:鍵盤輸入、語音輸入、掃描輸入、手寫輸入等。
鍵盤輸入法:
數字編碼(位置代碼)
拼音編碼(全拼、雙拼)
字體編碼(五筆字型)
類型音調編碼(自然代碼)
2.國際交換碼和漢字內碼。
國家標準代碼:
計算機與其他系統或設備之間交換中文信息的標準代碼,也稱為國際代碼。1981年,中國頒布了國家標準《信息交換用基本字符集》。中文字符集* *包含7445個漢字和圖形符號,其中壹級漢字3755個,二級漢字3008個,圖形符號682個。壹級漢字是使用頻率高的常用漢字,按照拼音慕安的順序排列。不常用的漢字是按部首排列的二級漢字。
在漢字交換碼中,每個漢字用兩個字節表示。
漢字內碼(內碼):
它是計算機系統中用來存儲和處理中西信息的代碼。
漢字內碼:用兩個字節表示。
內部代碼與國家標準代碼的關系;
兩者的區別在於,國際碼的兩個字節最高位是“0”,而內碼的兩個字節最高位是“1”。
3.漢字的字形編碼
漢字輸出碼也叫漢字字模碼或漢字字模。
漢字輸出碼的總和就是輸出漢字,通過點陣將漢字字形數字化形成的壹串二進制數稱為漢字輸出碼。
點陣字形通過壹組排列成方陣的二進制數字來表示壹個字符(如16×16,24×24,48× 48...).屏幕顯示常采用16×16點陣字體,筆畫生硬,細節難以分辨:打印輸出通常為24×24、40×40、48×48,甚至96×96以上。點陣數量越大,筆畫越完整,字跡越清晰美觀。
點陣字體的字節計算:點數/8
4.常用漢字輸入法介紹
模擬練習
例3。“9”的ASCII碼小於“a”的ASCII碼。()“正確答案”比較例4。選擇題中儲存信息的基本單位是()。
壹點
字節
C.千字節
D.MB『正確答案』B例5。真假漢字輸入碼是為解決計算機漢字輸入問題而編制的代碼。()“正確答案”比較例6。選擇題24×24點陣字體的壹個漢字需要占用()字節的存儲空間。
A.16
b72
C.48
D.64【正確答案】B例7。選擇題不同的漢字輸入法輸入漢字後,該漢字的內碼是()。
A.同壹事物
B.完全不壹樣
C.大部分都是壹樣的
D.同壹“正確答案”的壹部分A第3節計算機硬件I .計算機系統
壹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是由硬件、軟件和用戶組成的人機系統。
第二,計算機的邏輯結構
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基本思想:馮·諾依曼原理
1.輸入設備
2.輸出設備
3.記憶
(1)主內存
主存也叫內存,特點是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但容量有限。
(2)輔助記憶
輔助存儲器也叫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部存儲常用的存儲介質包括磁盤、磁帶、磁鼓和光盤。
4.運算器
5.控制器
三、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理解)
四、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1)中央處理器
1.中央處理器
2.構成:
控制器:命令系統,從RAM中取出指令並執行。
算術單元:算術運算、邏輯運算
3.技術參數:
(1)型號:486,586,奔騰,奔騰I,奔騰II,奔騰III,奔騰4。
酷睿2雙核酷睿2四核
(2)主頻:CPU工作的時鐘頻率。主頻越高,速度越快。單位MHZ,GHZ。
PentiumIII800中的800是主頻。
(3)單詞長度:
字:在計算機中,作為壹個整體傳輸和操作的壹串二進制數稱為字。
字長:壹個字中包含的二進制位數。8位,16位,32位;目前:64位比較常見。
(4)4)CPU的速度主要由字長和主頻決定。
4.CPU是衡量計算機性能最重要的部件。
(2)內部存儲器(內部存儲器、主存儲器)
1.功能:在計算機內部,用來存儲CPU要處理的數據、中間結果和最終結果。
2.分類:
只讀存儲器:
系統信息,只讀不寫,關機(斷電)後信息不會消失。
隨機存取存儲器:
用戶信息,可讀可寫,關機(斷電)後信息消失。
緩存(高速緩存):
緩存是位於CPU和內存之間的壹種小而快的內存,旨在解決CPU和RAM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增加緩存不會改變內存的容量。
3.存儲容量:
目前微機內存(RAM)容量壹般為512M,1G,2G。
4.內存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另壹個重要指標。
5.CPU和內存構成主機。
(3)外部存儲(外部存儲、輔助存儲)
1.角色:
用於永久存儲大量程序和數據。在運行時,內存從外部存儲器轉移。
2.外存、內存、CPU之間的關系。
3.磁盤存儲:
(1)軟盤:
尺寸和容量:3.5英寸,1.44MB
讀寫設置:
讀寫方式:密封方孔,可讀可寫。
只讀模式:方孔外露,只讀不寫。
存儲容量計算:
存儲在軟盤上的信息是按磁道和扇區組織和存儲的。最外面的圓圈是0軌道。
存儲容量=面數*磁道數*扇區數*512B
特點:便攜,容量小,讀寫速度慢。
(2)硬盤:
容量:100 GB 160 GB 240 GB 360 GB
特點:固定在主機箱上,容量大,讀寫速度快。
硬盤使用註意事項:盡量不要震動,以免損壞數據。
4.光盤:
(1)分類:CD-ROM、壹次寫入CD-ROM、可擦寫CD-ROM和數字通用CD-ROM。
(2)常用:
光盤:650兆字節
光驅:
數據傳輸率是衡量光驅的技術指標之壹。
150Kb/S是倍速。目前速度超過40倍。
讀寫速度對比:
硬盤>光盤>軟盤
5.移動存儲設備和移動硬盤:
(1)U盤:(基於USB接口)
128MB、256MB
體積小,即插即用,攜帶方便。
(2)移動硬盤:(基於USB接口)
20GB、40GB、60GB
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
3)存儲卡:
數碼產品(數碼相機和MP3播放器)中使用的存儲設備。
(4)輸入設備:
1.常用:鼠標、鍵盤、光筆、掃描儀
2.鼠標:
串口鼠標(微機常用)、總線接口鼠標、USB接口鼠標(筆記本常用)
機械和光電
兩把鑰匙和三把鑰匙
3.鍵盤:
微型計算機必備的輸入設備之壹。
常用鍵:
& lt大寫鎖定& gt:大小寫字母轉換鍵
& ltShift & gt:轉換鍵
& lt輸入& gt:輸入控制鍵
& lt退格鍵& gt:退格鍵
& ltSpace & gt:空格鍵
& ltCtrl & gt/& lt;Alt & gt:不能單獨使用,需要配合其他按鍵使用。
(5)輸出設備:
1.常用:顯示器、打印機、繪圖儀。
2.顯示器:監視器。
顯示系統由顯示器和圖形卡組成。
顯示:
CRT:常用於微型計算機
液晶:筆記本常用,輕薄,功耗低,無輻射。
顯卡:
3.打印機:
沖擊類型:針式
非擊打式:噴墨、激光
4.微機必備的輸入輸出設備有:鍵盤、鼠標、顯示器。
5.外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構成了微型計算機的外部設備。
模擬練習
例8。多項選擇中央處理器由壹個算術單元和()組成。
A.控制器b .內存
C.輸入設備d .輸出設備“正確答案”A例9選擇題有壹臺計算機,CPU的技術指標是P4/2.1G,其中2.1G表示()。
A.型號b .主頻率
C.內存d .字長“正確答案”B例10多選RAM的特點是()。
A.可讀可寫b .只讀不寫
C.只寫不讀d .不讀不寫“正確答案”壹個例子11選擇題常見的輸入設備有()。
A.監視器b .掃描儀
C.繪圖儀d .鼠標“正確答案”BD第四節計算機軟件I .軟件的功能和分類
軟件是用戶和計算機硬件之間的橋梁,其功能主要包括:
(1)計算機硬件資源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計算機資源的實用效率,協調計算機各部件的工作;
(2)在硬件提供的基本功能基礎上,擴展計算機的功能,通過軟件實現和運行各種應用任務;
(3)為用戶提供盡可能方便靈活的計算機操作界面。
(四)為專業人員提供開發計算機軟件的工具和環境,以及測試、維護和診斷計算機本身所需的工具;
(5)為用戶完成特定的信息處理任務。
軟件壹般分為兩類: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二、系統軟件
1.操作系統
(1) ms-dos操作系統。
(2)Windows操作系統。
常見:Windows 2000/Windows XP/Vista/Windows 7
(3)多用戶操作系統。
2.語言處理系統
計算機語言分類:
(1)機器語言
它由機器指令(二進制)組成,直接執行。
(2)匯編語言
它由匯編指令(助記符)組成,只能在翻譯(匯編)後執行。
(3)高級語言
它由句子(接近自然語言和數學公式)組成,只有經過翻譯(解釋和編譯)才能執行。
公共:BASIC Visual BASIC C
因此,必須配備壹個工具,將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翻譯成計算機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程序(目標程序)。高級語言程序的翻譯有兩種方式,即解釋和編譯。
3.數據庫管理系統
關系型(最常用),層次型,網絡型。
小:Visual Foxpro Access
大型:ORACLE SQL SERVER SYBASE
數據庫與會計軟件密切相關,會計軟件必須有數據庫的支持。
4.實用程序和軟件工具
第三,應用軟件
1.通用應用軟件
(1)文字處理軟件。
(2)電子表格軟件。
(3)圖形圖像效果軟件。
(4)演示軟件。
(5)網絡通訊軟件。
(6)統計軟件。
2.定制應用軟件
第四,計算機病毒預防
1.什麽是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譯或插入計算機程序中的壹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能自我復制的計算機指令或程序代碼。
2.計算機病毒的特征
(1)隱藏
(2)潛伏期
(3)傳染性
(4)破壞性
(5)寄生現象
(6)可執行性
(7)可觸發性
(8)不可預測性
3.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從計算機病毒後果的大小來看,有良性病毒和惡性病毒。
從計算機病毒的隱藏方式來看,有引導病毒和文件病毒。
從病毒入侵的對象來看,有單機病毒和網絡病毒。
4.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1)定期檢查並清除電腦系統中的病毒。
(2)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①安裝各種殺毒軟件,註意經常升級病毒庫。
②定期升級系統安全補丁。
③不要輕易打開來歷不明的郵件。
(4)對於來歷不明的軟件,使用前應進行病毒檢查。
⑤不要在網上下載安裝壹些小軟件或程序。
⑥經常備份重要的文件和數據,如果可能,備份到光盤、移動硬盤等介質。
⑦及時關閉不必要的服務,如文件共享、消息服務等。
⑧制作幹凈的系統盤和急救盤。
⑨如果發現電腦感染了病毒,殺毒後應立即重啟電腦,再次檢查病毒。
⑩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對病毒制造者的打擊力度。
5.計算機病毒的清除
方法:
(1)殺毒軟件(KV3000、瑞星、金山毒霸)
局限性:
新病毒的出現是檢測不到的,定期升級。
(2)最徹底的清洗方法:格式化。
模擬練習
示例12。真假計算機軟件可以分為兩類: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正確答案”比較例13 WORD是壹個系統軟件。()“正確答案”錯誤示例14。多選電腦病毒是壹種會導致電腦故障的()。
A.黴菌b .病菌c .芯片D .程序“正確答案”D案例15。是非題
查殺病毒軟件的使用沒有限制,可以查殺所有病毒。()錯誤“正確答案”第五節多媒體技術1。多媒體的概念
媒體是指承載信息的載體。根據國際電信聯盟下屬的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的定義,與計算機信息處理相關的媒體有五種。
(1)感官媒介
(2)代表媒體
(3)存儲介質
(4)表演媒體
(5)傳播媒介
二、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系統的構成方式有兩種:壹種是直接設計實現的多媒體計算機,另壹種是將現有的計算機(尤其是PC)通過添加壹些組件升級為多媒體計算機。目前大部分都是後壹種形式。
支持多媒體計算機的軟件有四類:壹類是支持多媒體功能的操作系統;二是多媒體數據準備軟件;第三,利用多媒體作品的寫作軟件,編譯生成各種多媒體應用軟件;第四,各種多媒體應用。
第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是指能夠交互地、綜合地處理各種不同感官媒體的信息處理技術。
多媒體技術有三個特點:第壹是信息媒體的多樣化;第二是融合;第三是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