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棟教學樓,壹棟實驗樓,壹棟體育樓,壹棟綜合圖書館樓。有90個標準教室,每個教室都配有多媒體設備、空調和電視;信息中心有7個機房和540臺微機。校園網絡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廣播系統和安全監控系統功能先進。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87000冊,電子圖書1007g,各類報刊335種。學校擁有省級標準化的科學、化學和生物實驗室。體育設施壹流,有400米標準塑膠田徑場和300米塑膠田徑場,14籃球、排球、足球場,52個室內外羽毛球、乒乓球場。2008年,學校成功舉辦了第十三屆江蘇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學生公寓3棟,空調、電話、洗浴、防火防盜設施齊全;食堂2個,寬敞幹凈,已通過市衛生部門A級食堂驗收。學校綠化覆蓋率45.10%,文昌園、楊德園、啟智園、碩香園等園林裝飾精美。整個校園氣勢磅礴,條件優越,風景優美。曾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省級“綠色學校”驗收,在全市“百強校園”評比中名列第壹。校長程延明,黨委副書記,主持學校全面行政工作,同時分管辦公室和財務部。
黨委書記楊勇,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兼管組織部工作,協管幹部、財務工作,指導後勤、工會工作。
唐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做好黨務工作,負責紀檢監察工作,分管後勤處、二級處、工委。
高副校長,黨委委員,負責學校德育、安全、周工作,分管學生處、保衛科、團委。
副校長楊凡,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負責學校的教學、招生、科研、宣傳工作,分管教學部。
張清啟副校長,黨委委員,三年級部主任,分管三年級部和信息中心。
副校長梁傑,黨委委員,灌南初級中學校長,分管名師工作室。
趙工會主席、黨委委員、高壹年級部主任,主持工會工作,分管高壹年級部。灌南高級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修身、啟迪智慧、培養大師”。“修德”就是修德。這是人才培養的首要標準。這不僅是我國基礎教育“德育為先”壹貫思想的貫徹,也是新世紀商品經濟迅猛發展對中學德育的必然要求。“啟智”就是發展智育,開啟智慧。這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任何學校的中心工作。在辦學過程中,倡導“學習陶冶道德,道德啟迪智慧,道德引導行為”的管理模式,集知識學習、道德教育、行為養成於壹體。即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入智育教學中;學生在求知過程中形成的人格和道德因素,反過來又影響著正在進行或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培養大師”是當前新課程改革核心理念的體現。它既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也是新課程改革實施方式的總結。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主人。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把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人。要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最終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校訓:“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就是《周易》:“君子以自強不息”。它激勵著人們像天體壹樣永遠進步,永不停息。灌南中學自創辦以來,已經走過了48年的風雨歷程。半個世紀以來,關中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逐漸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雖然近年來由於學校搬遷、資優學生外流等原因,灌溉的發展步伐有所放緩,但“自強不息”已經成為深深植根於灌溉的豐富文化遺產,灌溉人從未猶豫和止步。越是困難的時候,自強不息的精神就越是突出和明顯。我們堅信,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我們壹定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天道終將酬勤,厚積薄發!1,校風:自強、合作、誠信、創新。
自強就是自強。這是校訓在校風中的體現。協作是壹種團隊精神。灌溉規模巨大,教師眾多,強調合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引導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互相尊重,謙虛壹點;只有共同努力,攜手奮進,才能把我校這艘巨輪推向前進。堅決反對貶低學者,單打獨鬥,強調集體利益,進行捆綁考核,引導全校上下團結協作,同心同德。誠實意味著無論事情是大是小,都要註意細節。努力在全校營造“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重實績”的務實氛圍,確保各項工作紮紮實實開展。堅決反對誇大和推諉。創新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不斷進步。21世紀是壹個信息快速變化的時代。生存和發展靠創新。作為學校,領導和教師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行為,關系到學校的命運和未來。在競爭激烈的辦學環境下,創新求變才是硬道理。
2.教學風格:關愛、博學、敬業、開明。
冰心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只有尊重、理解、關愛學生,才能在師生之間架起壹座互信、和諧、友誼的橋梁,使教育事半功倍。壹個老師,無論他的教學水平有多高,都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也不會收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博學意味著要求教師廣泛求知,豐富教育思想,提高教學技能;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真正做到“有容乃大”。壹個老師,只有做到了這壹點,才能在課堂上遊刃有余,流暢自如;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我們作為課堂的主導地位,提高教學效率。在新課改如火如荼的今天,這是對每壹位教師的迫切要求,因為新課改能否真正實施取決於教師的素質。
奉獻出自《禮記》“奉獻樂組”。尊重就是專註於壹件事,不被其他事分心。敬業應該是對待工作的第壹態度。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沒有競爭思想和方法的情況下,努力實現最終目標是自然而有效的。這也是我們走訪了山東諸城壹中等多所名校後同樣的體驗。
啟蒙,這裏主要指開啟學生的智慧,這是教師工作的關鍵。我們的追求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自覺學習、樂於學習、善於學習;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自己遷移、拓展、發散、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讓學生理解審美,探索,質疑,創造。
3.勤奮、周到、獨立、探索。
“勤奮好學”是學習的基本要求,也是取得優異學習成績的必由之路。“專業好勤學好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都是古往今來的好教導。所以壹定要引導學生努力思考,努力學習,堅信勤奮可以彌補錯誤;同時鼓勵獨立思考,善於提問,用於探究,深入鉆研問題,真正學到東西,學到東西,學到東西。
“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目前各學科都在努力的壹種教學方法。是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和全班共同學習的群體功能,在合作中學習,豐富語言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創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和前提,合作是促進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徑,探究是自主合作學習的目的。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要實現這種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培養自己的新課改意識,改革課堂結構,豐富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方法。對於學生來說,要引導他們逐步形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習慣,努力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和創造意識,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合作、自主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