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和素養
1.教師主動參加學校提供的各類信息技術應用校本培訓(培訓內容見附件二),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應用技能。每學期分四期進行培訓,努力提高全體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
2.教師自覺運用所學信息技術技能為教育教學服務,信息技術應用課堂覆蓋率達到90%以上。獨立設計個人教學資源,每學期上交壹份或多份獨立設計的個人優秀教學資源(教學課件、教材、教學設計、訓練題或試卷),推薦優秀資源參加各級競賽。
3.教師有意識地更新、改進和創新他們的個人博客。
第二,推進校園網絡環境建設
1.加強學校網站建設,增設教育科研論壇和班主任、主任平臺專欄,開展網上教研、交流、討論;計劃重建“少年棋牌網”。
2.完善整合教師個人和班級博客,使博客成為網上教研的信息平臺、工作平臺和資源平臺。
3.繼續加強網絡教學管理平臺資源庫的* * *建設和* * *共享。以學校備課組為單位上傳學校教學資源庫的相關資源(教學課件、教材、教學設計、優秀訓練題、試卷)。
4、依托校園網,全面推進教師無紙化辦公。本學期,學校的各類通知、學習資料和相關文件繼續在校園信息網上發布。
5.依托順德教育信息網,充分發揮主要管理系統的作用,提高行政管理和業務管理水平。
6.加強網絡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積極推行“校園網管理制度”,加強校內計算機的應用監控,杜絕上網聊天、打撲克、打遊戲等不良現象,禁止教師利用學校網絡傳播虛假消息和謠言。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更好地為教學和教育管理服務;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上學習資源,遠離網吧和遊戲。要努力提高學校網絡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強網站和FTP服務器的安全防控,使用殺毒軟件監控全校計算機的病毒發病情況,及時查殺病毒,減少病毒在校園網絡中的傳播,確保學校網絡的暢通。
第三,抓好信息技術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信息技術教育已經成為學生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我們學校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每個班每周開設兩節信息技術課。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實踐,教務處還安排三年級至少1個班去機房進行動手實踐,四至六年級有兩個班必須去機房進行動手實踐。為保證信息技術課程的質量,學校制定了年度教學目標(具體目標見附件三),教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除完成教學任務外,還必須使85%的學生達到設定的目標。
2.加強“機器人大賽、LOGO大賽”輔導,註重在輔導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訓練要有計劃、有步驟、有條理,訓練的責任要分配到人,這樣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詳見培訓計劃和實施計劃)
第四,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技能的評價機制。
討論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師信息技術技能評價機制(詳見附件4),確保教師自覺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技能,使信息設備更加充分地為教學服務。
附件1:每周工作安排:(初步計劃以實際情況公布為準。)
第壹周:1。做好電教專線的規劃。
2、檢查和修理視聽設備
3.更新轉出和轉入教師的網上信息。
第二周:1。建立大壹新生和二至六年級學生的電子學籍檔案。
2、學生轉出的審批。
3.選拔精英學生參加比賽訓練。
第三周:1,召開電教組成員會議,明確各成員的工作職責。
2.探討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技能的評價機制。
第四周:開發教師信息化技能培訓內容。
第六周:第壹階段教師信息技術技能培訓
第八周:教師信息技能培訓的第二階段
第12周:教師信息技能培訓第三階段。
第14周:教師信息技能培訓的第四階段
第16周:教師自制課件展
第十八周:學生電腦作品展覽
第19周:信息技術課程評估
第20周:教育信息化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