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參加工作幾年,在壹所學校工作。因為我是年輕人,連續兩年負責招生調劑。不得不說,這是壹項非常繁瑣和辛苦的工作。不過我考研的時候也經歷了壹次誌願的失敗-& gt;傳輸失敗-& gt;調整成功的課程,這樣我就能理解學生在外面的感受,我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可能的幫助聯系我的學生。但是,在工作中發現的壹些問題讓我覺得有必要找個地方和學生們聊聊。
1.第壹個問題是禮貌
我每次接電話都會說:妳好!但是很多同學拿起電話,上來就問:老師,我想問問妳在這裏過得怎麽樣?甚至有同學在電話裏說:“像妳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容易轉學吧。”雖然我工作的學校不是好學校(好學校不用轉學生,誌願都是滿的),但是遇到這樣的學生還是會難受。我在這裏作為第壹次成功調整的起點。如果我在這裏印象不好,直接輸在起跑線上,成功的幾率肯定會降低。另外,我覺得禮貌是壹個人修養的體現。
2.郵件問題
(1)很多學校應該和我們學校壹樣,要求考生將轉學申請表發送到指定郵箱。但是很多考生(占郵件聯系考生的壹半左右)發郵件的時候,正文裏壹個字都不寫。郵件的主題壹般是:轉學申請或轉學申請。郵件裏有附件,甚至沒有附件(估計是網絡故障)。早上,我在電話裏問壹個應聘者:“妳為什麽不在郵件正文裏寫壹個字?”學生回答:“我所有的信息都在轉學申請表裏。”我個人覺得妳至少應該在郵件正文裏說壹些禮貌用語,比如老師妳好之類的。
我建議郵件正文沒必要寫太多,但至少要寫下自己的名字,考了多少分,申請轉哪個專業,等基本信息。這樣招生老師壹打開郵件就會知道妳的基本情況,覺得妳合適,然後認真看妳的申請表。另外,文字的措辭也要註意禮貌(總的來說這方面還不錯,很少有同學在郵件中不禮貌,但也要註意。)
(2)上面說郵件太簡單,這裏說太復雜。有些同學基本是把簡歷和轉學申請放在郵件正文裏。郵件的正文很長,很難看出重點。甚至有壹個學生從自己學校的網站上復制了壹個專業介紹:“我們學校有xx名教授,xx名副教授……”並寫在郵件正文中。還有壹些同學掃描自己的證書(四六級、獎學金、科技活動獎勵、體育活動獎勵、成績單等。)成圖片,打包成包發送到附件。我見過最誇張的壹個發了25張圖,包括他的美術作品(我負責工科專業調劑)、獲獎證書、成績單等等。對於壹個壹天要處理100甚至200封郵件的人來說,打包下載壹個很大的附件,下載後解壓,解包很久才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是多麽痛苦的事情。
其實作為招生老師,妳最關心的是:妳的畢業(或就讀)院校、專業、院校、專業和考試成績。後兩者主要看妳是否有轉學資格(轉學要求專業相同或相近,分數達到國家分數線或高校規定分數線要求)。壹般我只看這些項目。看完之後,我就可以接受了,這樣我就可以把考生的信息保存下來,以便以後考慮。太復雜的話,我在這裏折騰了半天,原來調劑考生的專業不壹樣也不相似。那種心情真的是——妳傷不起負責調劑的老師!
(3)有些同學可能真的很焦慮。他們看到轉學信息後,給我發郵件,通過學校網站找到其他老師的聯系方式,然後把轉學申請表發給其他老師。結果,所有的郵件最後都回到了我的身邊。有同學第壹天給我發郵件,第二天又發了,還是上面說的那種郵件正文。幸好他只發了兩次,否則可能會被視為垃圾郵件,直接放入過濾列表。
3.各種細節
(1)有同學找不到我們學校的轉學申請表,打電話問我怎麽辦?我壹般都是讓他自己做個表,或者找別的機構的人填好發給我。但是這裏有壹個細節:可以填寫其他機構的申請表,但是可以稍微修改壹下機構的名稱嗎?就好像,明明這是東北大學,郵件裏的學生說:“老師,我真的很想繼續在貴校讀書,請給我壹次機會。”結果我打開了附件,標題是“東南大學2011研究生招生轉學申請表”。讓人崩潰...有的同學,轉學院校名稱變了,但專業名稱沒變。結果我看了半天,發現我們學校沒有他想調劑的專業。我不得不回了壹封郵件,問他發生了什麽事。所以,在發送轉學申請表之前,請壹定要檢查自己填寫的表格,看是否合適。焦慮可以理解,但細節決定成敗。
有些同學在填寫申請表的時候也很馬虎。比如有這麽壹項:“第壹誌願學校(代碼)”。這裏要求考生填寫機構名稱和代碼。其實代碼可以填也可以不填。但也有同學直接填了“10300”,沒有學校名稱。我看了看,琢磨了半天,還是算了吧。我可以回手冊查壹下這個代碼對應的是哪個學校嗎?
也有壹些同學把所有科目的分數都填了,總成績留白。我還是要用筆算算他的總分才能知道他的分數夠不夠分數線。
我也收到過壹個學生的郵件,他說:“老師,雖然我家境貧寒,本科xx大學不是壹流大學,但是我有xx的能力和自信...............................................................................................................................但是,作為壹個不知名大學的老師,看到這樣的郵件,感覺有點堵。而且這種不自信的語言會給招生的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種類的問題。這裏說的是典型。
最後給我壹些個人建議:
1,首先心態要擺正。
有的同學可能看到相關專業的調劑信息,發壹封申請信,廣撒網。我認為這種方式不可取。當然,我不是說只能聯系壹個人。作為招生老師,我肯定希望學生只對我的學校感興趣。不過站在考生的立場上,我覺得應該有很多準備。但多方準備絕不是到處發郵件聯系。妳要根據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專業,自己的分數來確定2-3所重點學校。只有定好了目標,妳才會想了解這個學校的方方面面,比如公費,復試科目等等。而不是只發壹封郵件卻收不到妳的消息。
2.好好寫郵件。
電子郵件應該有禮貌,措辭恰當。只寫壹兩句肯定沒誠意,寫太長也沒意義。3-5句就可以了。保證壹屏能顯示出來,不要讓負責招生的我們非要滾動才能看完。
首先,檢查所附的申請表,以確保貨物在正確的板上。不要把東南大學的申請寄到東北大學。其次,註意申請表的文件名。我建議用“名分申請調劑專業”的格式命名。有很多細心的考生這樣做,很好。我可以不加修改的保存。不然我隨便下載壹天100的申請表,文件名就不重復了,以後不知道找誰。所以基本上我會用這種方式給每壹張申請單重新命名,這也是壹個工作量。
3.另外,還有壹點要提的是格式。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office2007和2010。因此,在申請表格中也有幾個docx後綴。幸運的是,我安裝了office2007,所以它是可訪問的。但是不能保證所有招生老師的電腦都是07以上的版本。目前主流還是03。所以即使妳用的是07以上的版本,最好保存為97~2003兼容版本,也就是doc格式。
4.電子郵件是壹種輔助手段,所以多利用電話聯系。
雖然我現在壹聽到電話就頭疼,但我還是認為電話是比郵件更好的聯系方式。在電話裏可以詢問很多妳想了解的轉學院校的信息,及時了解最新動態。電話裏就別提客氣了。說說問題吧。有的同學提出壹個問題,然後不說叫什麽名字,考了多少分,問完就掛了。怎樣才能贏得招生老師的好感?至少說出妳的名字。連接時打個招呼,掛電話前說聲謝謝也應該是禮貌的。
上海MBA轉學地點(華師學院)及時間安排:
時間:2065 438+2008年3月24日(周六)?9:00-16:30
地址:徐匯區漕溪路165號華誼黨校12樓
交通:地鐵1,4號線上海體育館站(6號出口),3號線漕溪路站(3號出口)。
機會難得,不要錯過。立即報名!
成功調整的關鍵:
高校不等妳,地方也不等妳。如果妳想成功,現在就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