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華東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28位,位於中國壹流大學上海。
第三,華中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34位,位於中國高水平大學湖北。
第四,東北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四十,位於吉林和中國,高水平大學。
第五,南京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50位,位於江蘇和全國高水平大學。
第六,西南大學。全國排名第52位,位於中國高水平大學重慶。
第七,湖南師範大學。中國排名第72位,位於中國著名大學湖南。
第八,華南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74位,位於廣東,國內著名大學。
第九,陜西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86位,位於陜西,全國著名高校。
第十,首都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92位,位於北京和中國某著名大學。
第十壹,浙江師範大學。全國排名第96位,位於浙江,全國著名高校。
第十二,福建師範大學。國內排名104,位於福建,國內知名高校。
第十三,天津師範大學。國內排名107,位於天津,國內知名高校。
第十四,安徽師範大學。全國排名120,位於全國著名高校安徽。
第十五,山東師範大學。在全國排名135,位於山東某著名高校,全國第壹。
第十六,上海師範大學。國內排名136,位於上海,國內知名高校。
十七,西北師範大學。國內排名141,位於甘肅某知名高校,國內知名高校。
第十八,廣西師範大學。在全國排名143,位於廣西及全國知名高校。
第十九,江西師範大學。在全國排名148,位於江西某著名高校,全國第壹。
第二十,河北師範大學。全國排名149,位於河北,全國著名高校。
目前全國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大學分別是: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陜西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西南大學。
兩所最負盛名的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二類,在211工程和985工程中,是“九校聯盟”和“優秀大學聯盟”的主要成員。設有研究生院,具有研究生自主評卷資格,享有“工程師搖籃”的美譽。
下轄20個學院,提供87個本科專業。
雙壹流建設學科: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
在第四輪國家學科評估中,哈工大* *有17個學科,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三個學科排在A+檔(前2%);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在A級(2% ~ 5%);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光學工程、軟件工程、城鄉規劃、化學工程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等9個學科列為A檔(5% ~ 10%)。航天科學與技術等12學科排在B檔,食品科學與工程等7個學科排在C檔。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位於古都Xi安,是中國唯壹壹所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同步發展的多學科、研究型、開放型國家重點大學。是國家“雙壹流”、“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雙壹流建設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 * *共有27個學科參與評估,26個學科上榜,3個學科進入A類: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航天科學與技術學科以北航排名全國第壹,軍械科學與技術第三,材料科學與工程第四,船舶與海洋工程第六,力學第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2,電子科學與技術12。* *六個學科進入前10(或前10)。
此外,西北工業大學65,438+09學科進入B類,6個學科進入B+類:力學、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西北工業大學第三輪與第四輪評估的比較:
兩所全積累、全特色的全國重點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簡稱“何工大學”,坐落於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壹,被譽為大湖之城、創新高地的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列為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是國家“雙壹流”世界壹流學科建設大學,獲批自主招生。是壹所歷史底蘊深厚、享譽國內外的研究型大學。對口支援新疆農業大學。
雙壹流建設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義)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是河北省唯壹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它屬於河北省,位於天津。是壹所“雙壹流”的世界壹流學科建設大學。入選河北省國家壹流大學建設項目、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項目,納入天津市高等教育發展總體布局。
雙壹流建設學科:電氣工程(自定義)
位於北京的兩所技術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創建於1960,是壹所以工作為主,理、工、管、文法結合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1981年成為教育部批準的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 65438+2月,學校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正式進入21世紀百強大學行列。
雙壹流建設學科:土木工程(自定義)
北方工業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創建於1946。幾經變遷,於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全面舉辦本科高等教育,於1985年更名為現名。學校先後隸屬於中央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9月起,由中央和北京市成立,以北京市為主管理。學校立足北京,面向全國,面向有色金屬行業,著力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
優勢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等。
以輕工業為主要特色的理工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的歷史淵源是北京工業學院於1912年設立的編織系。後來多次改名,又分分合合了幾次。1958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1968更名為天津紡織工學院。2000年與天津經濟幹部管理學院合並組建天津工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的特色是紡織和輕工業。
雙壹流建設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原大連輕工業學院),原名沈陽輕工業學院,是東北地區唯壹壹所以輕紡為特色的高等學府。1958創辦於沈陽,設有紡織、印染、人造纖維、化工、釀造五個本科專業。
優勢學科:發酵工程、紡織工程、制漿造紙工程、食品科學、設計藝術等。
河南工業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原名中央糧食幹部學校,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全國唯壹壹所糧食工程大學,1956。是亞洲唯壹培養糧油食品行業科技和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最高學府,是糧食行業的“黃埔軍校”,有“亞洲糧食學院”的美譽。
2004年,鄭州工學院和鄭州工程學院合並為河南工業大學,確立為河南省重點大學。原隸屬於機械部的鄭州工學院,為我國磨具、超硬材料、機電行業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是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國家重點建設學科示範,河南工業大學。
優勢學科:數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湖北工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多科性大學,以工科為主。其前身是湖北工學院,由湖北輕工業學院和湖北農業機械學院於1984年合並而成。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湖北工學院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學校以糧食、農機、機械、電子等專業為特色。
優勢學科:輕工技術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設計等。
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是壹所具有50多年歷史的多科性大學。它的前身是株洲工學院,後合並了株洲師範學院和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校的特色是包裝教育。是國際包裝協會(IAPRI)在中國接納的第壹家會員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包裝教學分指導委員會理事單位,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教育委員會,中國包裝技術培訓中心所在地。
優勢學科: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等。
以化工為主要特色的理工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擁有百年歷史的南京工業大學是壹所以工作為主的多科性大學。由原南京化工大學和原南京建築工程學院於2001年合並而成,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以化工和建築為特色。
優勢學科: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化學、工業催化、材料物理與化學、安全技術與工程等。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是浙江省綜合性重點大學,創建於1953。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浙江省中等技術學校,創建於1910。經歷了杭州化工學校,浙江化工學院,浙江化工學院,浙江理工學院,浙江工業大學(1993 65438+2月至今)。浙江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杭州船舶工業學校、浙江建材工業學校分別於1994、1999、2001並入浙江工業大學。
優勢學科:工業催化、生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以機械為主要特色的理工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其前身是綏遠高級工業學校,創建於1951。內蒙古工學院是1958在清華大學支持下成立的。它曾經隸屬於機械工業部和農業機械部。1983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93更名為內蒙古工業大學。
優勢學科:化學工藝、材料加工工程、固體力學、機械設計與理論、熱能工程、材料科學等。
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簡稱“廣工大”,是省重點大學,廣東省高水平的工業大學。學校擁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學科教授評審權,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特色專業16個,省級名牌13個,廣東省壹級學科10個,廣東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8個。碩士學位授予權有五種,同等學歷的人有權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信息、材料、化工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工程和材料科學在ESI世界排名中排名前1%。
優勢學科:土木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與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