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漢武帝的陵墓位於哪裏?

漢武帝的陵墓位於哪裏?

漢武帝茂陵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茂陵是西漢皇帝劉徹的陵墓。茂陵村,興平市東北部和南部的壹個鄉鎮,位於Xi西北40公裏處。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劉徹在此修建了壽陵,公元前87年死後葬於此。漢武帝劉徹是歷史上可以與秦始皇相提並論的壹位非常有才華的封建皇帝。他在位的時候,正是漢帝國的鼎盛時期。他采取了獎勵農耕、發展生產、富庶強兵、抗擊匈奴的大戰略。同時,他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實行鹽煮、冶鐵、運銷、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發展對外貿易的官營制度。軍事上抗擊匈奴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牢控制了河西走廊,南抵海南,基本形成了中華民族生存空間的格局,從而使漢帝國以統壹、富強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陵墓建築宏偉,墓中的祭祀物品極其奢華豐富。歷史上說“錢物,鳥獸,魚龜,牛馬,虎豹,生禽,百九十物皆藏”。

據傳說,墓中埋有漢武帝的金雕玉衣、玉盒和玉棒。當時墓園裏還有祭祀殿和寢殿,還有宮女和守墓人居住的房屋。曾有5000人管理這裏的墓地,負責澆樹和祭掃。而且茂陵郡建在茂陵東南,眾多文武大臣、富戶遷入,人口27.7萬余人。茂陵的圍場呈鬥狀,現存殘高46.5米,墓底基邊長240米,墓園呈方形,邊長約420米。至今東、西、北三座墓葬仍存,周玲墓葬中埋葬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禪等人的墓葬。它是漢代最大的帝王陵墓,建造時間最長,隨葬品最豐富。它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西漢11個皇帝中有9個葬在鹹陽。陵墓自西向東排列,近百裏長,氣勢磅礴。

漢墓詳解

金人趙秉文寫過壹首詩:“渭水橋附近無人,妳坐在高墳裏的獨角獸上。千古功名,化為鹹陽之塵。”他的詩講述了鹹陽的歷史場景。穿越時空的距離,透過這些陳列的荒涼古墓,人們仿佛看到了鹹陽當初的榮辱興衰,聽到了古墓主人的嘶鳴,讀到了鹹陽古墓文化的精彩篇章。

秦嶺北麓的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南北夾在秦嶺和北山之間。它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壹。渭河自西向東流經條狀的關中平原,故又稱渭河平原。這壹帶在古代屬於秦國,長約七八百裏,所以又叫“八百裏秦川”。西周秦漢時期,關中是中國最富裕的地方,占全國財富的十分之六。古都Xi安位於渭河南岸,在這片平原的中部。豐河、胡和、巴河等八條河流從秦嶺北麓蜿蜒而出,形成“八河繞長安”的景象。秦嶺所屬的華山、驪山、終南山,峰巒高聳,險峻,列市區之南,山巒疊嶂,雲蒸夏薇,形成美麗的山水風光。

鹹陽位於關中腹地,荊(河)與渭(河)交匯處,是西漢帝王陵墓的主要集結地。西漢214年,歷經11個皇帝,修建了11個墓地,其中9個位於鹹陽原址。其中最突出的是五座陵墓,即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陵和趙迪平陵。當時這五座墓都是用靈儀管理建造的,所以被稱為“武陵元”。古詩中關於“武陵貴族子弟如何豪奢競奪”和“五陵”的描述,指的就是住在這些陵(縣)的紈絝子弟的惡行。

在西漢11座陵墓中,漢武帝茂陵最大。在中國歷史上,只有秦始皇的驪山陵墓能與如此巨大的陵墓相媲美。

茂陵位於陜西省興平市東北部,南威鄉東南部,西距興平市12公裏,東距鹹陽市15公裏。它的北面遠離九軍山,南面遠離鐘南山。東西是綿延數百裏的“武陵源”。這個地方在漢代屬於李壞縣的毛鄉,所以它被稱為“茂陵”。它高46.5米,頂部東西長39.25米,南北寬40.60米。據《管仲紀》記載:“漢代所有墓葬高12尺,方120尺,但茂陵高14尺,方140尺。”以上數字與今天的實測數字基本壹致。總占地面積56878.25平方米,封土量848592.92立方米。墓園呈方形,平頂,上小下大,顯得莊嚴而穩重。

公元前139年開始修建茂陵,公元前87年完工,歷時53年。《金鎖記傳》說:“漢高祖即位壹年,成陵。天下貢品三分之壹,壹為殿,壹為客,壹為陵。”也就是說,漢武帝把全國稅收總額的三分之壹作為建墓和收葬品的費用。陵墓修建時,從全國各地招募了3000多名建設者和藝術家,工程規模之大令人咋舌。

漢武帝的自貢,由五棺和二棺組成。五層棺放在墓室後面墓室中間的棺床上。墓的後半部分是墓室,有兩層,內層折成“門”字形,有平立的樹木。南面是缺口,外層是黃香腸拼圖。五棺所用木材為梓、梓、楠木,三種木材,質地堅細,耐潮濕,耐腐蝕性強。自貢周圍,有四羨門,有帶廁所的樓房,有黃腸。馬桶的作用和目的是“藏著坐”。《漢書·霍光傳》說:“坐下不是正當的睡眠,因為可以從旁邀客。”簡單來說,廁所就是壹個模仿活人宴飲的地方,把生前認為最珍貴的東西和死人壹起埋在墳墓裏,以便在陰間享用。“黃腸問題”是指“黃心帶柏,使妳累在棺外,故稱黃腸。木訥內斂,故題在壹起。”漢武帝死後,制作了黃腸拼圖,表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耗費了大量的勞力。它由65,438+05,880塊長90厘米、高65,438+00厘米的黃腸木拼接而成。

公元前87年,漢武帝死後,入未央宮前殿。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帝死以玉匣,形似鎧甲,以金線相連。”在自貢,武帝口中銜著蟬玉,身背金玉盒。“匣皆雕為龍俯魚,世稱龍之玉匣。”漢武帝又高又胖,穿的玉衣很大,全長1.88米,由大小玉片約2498塊組成,用於* * *的金絲重約1100克。

茂陵的地宮充滿了許多稀世珍寶。《漢書·龔宇傳》說:“漢武帝棄天下,霍光專藏更多錢財。鳥獸、錢、龜、牛、馬、虎豹生鳥,九十物皆藏。”《新唐書·虞世南傳》也說:“梁武帝這些年活了很久。與葬相比,陵中無容物。”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由於漢武帝長期執政,又處於經濟繁榮的鼎盛時期,所以隨葬品很多,除了190多種隨葬品外,還有活的牛、馬、虎、豹、魚龜、鳥等。另據記載,康渠王呈上漢武帝玉匣和杖,以及漢武帝生前所讀雜經三十卷,裝在金匣中,葬於陵中。

陵墓紀念品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招募工匠、徭役數萬人,開始在李壞縣茅鄉(今陜西興平市)修建茂陵。

漢武帝開國大典第六年(公元前117年),驃騎侯霍去病病逝,年僅24歲,葬於茂陵以東1公裏處,墓如祁連山。

漢武帝五年(公元前106年),平侯將軍衛青病逝,葬於茂陵以東,墓如廬山,與霍去病墓並列。

漢武帝後第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武帝巡視,死於周至左霧宮。入未央宮前殿,死後18日葬於茂陵。

漢昭帝三年(公元前84年)茂陵被盜。四年後,有人在扶風(今陜西扶風縣)買了兩個玉盒和玉棒埋在墓裏。

漢高祖宣帝元年(公元前96年),重建茂陵縣,六萬多富戶遷居至此。

漢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茂陵被盜。後來河東功臣曹操李友到上黨寶渡山采藥,得到了崖石中漢武帝地宮收藏的雜經三十卷,裝滿了金盒子。

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5年),赤眉軍從長安撤退,在西進途中盜走茂陵。

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派呂布去搶茂陵。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黃巢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派兵搶劫茂陵。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當地官員在霍去病墓前立了壹塊石碑,壹直保存至今。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陜西巡撫畢元在茂陵、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墓前立碑。如今,霍光的墓碑已經破損,其余完好無損。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關東府渭南、滑縣、大理回民起義,向興平挺進,本縣回民策應集結。28日,戰事擴展到茅嶺,應永團長率領多個團占領有利地形。由於陵墓上沒有防禦工事作為掩護,回民用-轟擊進行了猛烈的攻擊。經過半天的激烈戰鬥,應永有400多人傷亡。

民國20年(1931),西京籌備會負責人張繼在霍區病墓北面設立茂陵小學,並在校內設立茂陵辦事處,由胡繼平任主任,負責文物管理工作,並在墓南兩側修建了兩間瓦房,將9件石刻移至室內。

民國二十二年(1933)65438+10月26日,壹位日本學者水野清在東京出版的《東方雜誌》第三期特刊上發表了《西漢墓葬石刻——霍去病墓石刻》的研究論文。

民國二十三年(1934),10月21日,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在張學良、楊虎城等陪同下,視察茂陵。

1956,茂陵文化管理學院成立。地址位於茂陵以東1公裏霍去病墓前。只有三間瓦房,16大石雕。

3月4日,1961,國務院公布茂陵和霍去病墓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月1963 65438+10月11日,興平市鬥馬村村民趙振秀發現西漢珍貴文物犀牛銅像,積極向國家贈送。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評為國寶。

5月,茂陵文管所陳列室(即兩間舊瓦房)裝修完畢,展出西漢大型石雕16件。

1967,6月初,壹夥“0”戰士以霍去病墓為據點,揚言“毀四舊”,企圖砸文物。茂陵文管所工作人員堅持講道理,奮力保護文物。

為了保護文物安全,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文管所挖了壹個深9米、三個面積15平方米的地窖,並在石雕周圍築起圍墻,用黃土填充,保護大型石雕不受破壞。

1976年7月,國家文物局在茂陵文管所召開全國文物保護現場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作了重要講話,茂陵文管所所長介紹了“茂陵文管所依靠群眾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經驗。

65438-0977,茂陵文管所由國家投資改擴建。建有漢代建築風格的文物陳列室,長30米,寬10.5米,面積315平方米。

1979 65438+2月,茂陵文管所升格為茂陵博物館。

1980年,茂陵博物館籌資45000元建成第二個仿漢建築文物陳列室。

3月,法國考古學家密特朗參觀茂陵博物館,將父親1914拍攝的兩張霍去病墓及墓前石刻照片交給茂陵博物館收藏。

1年5月30日下午,興平市西五鄉鬥馬村的人們在茂陵三號無名墓以南60米處平整土地時,發現了壹個由茂陵博物館發掘清理的韓琮葬坑,* * *出土文物236件,其中國寶2件(金馬、竹聯復明爐),壹級文物37件。

同年,在茂陵博物館附近的16個村、廠、礦、校,成立了55個文物保護小組,發展了269名文物聯絡員,形成了以茂陵區為重點的文物保護網絡。

1989,19年2月,武帝陵派出所成立,主要負責茂陵場的文物安全和周邊自然村落的治安工作。

二月,霍去病墓東西兩側的石廊建成。從3月1開始,移動16大型石雕,3月15全部到位。

2月8日,茂陵博物館珍貴文物展覽正式對外開放。

4月5日,新建的漢武帝茂陵博物館竣工。

1992 5438+00年6月,茂陵博物館仿青銅犀牛像被國家旅遊局、輕工業部、商務部、紡織工業部、中國旅遊購物節組委會聯合授予中國旅遊購物及旅遊商品“天馬金獎”。

票價:旺季:80淡季:60。聯系電話:029-38456140。

郵政編碼:713100景區地址:興平市鎮西吳路常存。

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任皇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漢武帝十六歲即位。漢武帝為了鞏固皇權,設置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創設檢察制度,選拔人才。采納朱的建議,頒布升官法令,解決王國的權力,把鹽、鐵、鑄幣歸還中央。在文化上,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先秦末年起,“博采眾長,議人不同,博采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