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20-30歲,身體健康,做好常規體檢。
壹般在20歲之前,除了先天性疾病,大部分人都非常健康,處於成長的黃金時期。20歲以後,這個年齡段的體檢重點是傳染病和精神疾病,因為他們往往生活不規律,性生活頻繁,所以感染傳染病的風險較大。初入職場,壓力比較大。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有心理疾病,引起失眠。因此,20~30歲的年輕人應重點進行傳染病和精神疾病的篩查,如乙肝、幽門螺桿菌檢測、精神疾病自測等。
20-30歲,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處於較高水平。除了常規體檢外,這個階段更要註意傳染病的篩查和預防,如肝炎、消化道感染(幽門螺桿菌)、泌尿生殖系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
因此,建議在體檢中重視並增加肝功能五項;乙肝五項;C13或C14呼吸檢查,此外,已婚或有性接觸的女性可每1~2年進行壹次宮頸、盆腔、乳腺檢查;男性每年做壹次睪丸檢查。
1,女生重點:?2、男生重點關註:
1乳房?①肝功能
②子宮附件②尿酸
③貧血和低血壓;③體脂百分比
20歲是人生的轉折點,這個時候養成的很多習慣會伴隨壹生。所以這個階段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為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年輕的時候,不管是男是女,壹定要養成不抽煙、不喝酒、少熬夜、不迷戀垃圾食品的習慣,讓妳受益終身。此外,還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鍛煉,保存肌肉。
任何身體活動和體力活動都是通過骨骼肌收縮來完成的,骨骼肌收縮直接影響人體的力量和耐力。除了跑步、遊泳、打球等有氧運動,俯臥撐、彈力帶、啞鈴等阻力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膳食,補充鈣質
壹般來說,最高骨密度的峰值出現在20-30歲。最近的研究證明,如果在這個時候每天補充1200mg以上的鈣,可以使更多的鈣沈積在骨骼中,峰值骨密度會升得更高,老年骨質疏松的概率也會降低。
因此,建議年輕人每天補充1200 ~ 1500毫克的鈣。含鈣量高的食物應包括奶、肉、蛋,同時補充足夠的礦物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脂類,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總之,均衡飲食是關鍵。
二、30-40歲,血糖進入我們的視線。
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以慢性病為主,事業呈上升趨勢。他們往往飲食控制差,應酬多,容易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所以體檢要重點篩查三高和癌癥。女性要特別註意宮頸癌和乳腺癌,可以通過陰道彩超、人乳頭瘤病毒、TCT檢查。慢性病是遺傳的。如果家中長輩有三高,平時要加強管理。
1,女性關註:2,男性關註:
①甲狀腺①脂肪肝(數字肝臟超聲)
②子宮附件②甲狀腺
③乳腺癌篩查?③膽固醇
④宮頸癌篩查?④體脂百分比(身體成分分析)
30-40歲,那個時候的職場打拼,熬夜加班,旅遊娛樂,抽煙喝酒,上班久坐都是常事,而這個時候肥胖,三高的人也會增多。因此,這壹時期的重點是:
保持健康的體重
肥胖不僅會增加患“三高”、脂肪肝、痛風的風險,還會使患心臟病的風險比體重正常的人高壹倍,患阿爾茨海默病和癌癥的風險也更高。因此,始終保持合理的體重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三項為標準,應嚴格執行:
①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m),控制在18.4 ~ 24.9以內。
②腰圍,男性應控制在90cm以下,女性應控制在80cm以下。
③體脂率:身體成分分析測得的體脂含量,男性不應超過25%,女性不應超過28%。
管住嘴,邁開腿,高質量的清淡飲食是控制體重和減肥的基礎。
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如果妳在18-39歲之間時血壓在130/80mmHg以上,那麽40歲以後無論妳如何控制,心力衰竭的風險都會增加37%左右。當壞膽固醇水平超過100mg/dl時,老年期患冠心病的風險約高65%。
所以,在40歲之前,壹定要努力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普通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查壹次血壓、血糖、血脂,肥胖人群則應每三個月檢查壹次。如有異常,立即調整。
提醒:早期的輕度“三高”問題大多不需要吃藥,病情可以簡單通過生活調理幹預來控制甚至逆轉,如調整飲食結構、堅持運動、以茶代茶等。所以壹定要早發現早幹預。
第三,40-50歲,在乎自己的內心。
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重點關註腫瘤。40歲以後,人的身體狀況開始下降,體內激素的分泌水平也會發生變化,情緒容易波動,容易患結節性腫瘤、心腦血管等慢性病,而有家族遺傳史的人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所以,如果三代以內的親屬中有人得過腫瘤,就要盡早進行相關的體檢。以胃癌為例,家庭成員患胃癌的年齡減去15就是需要胃鏡檢查的年齡。
1,女性關註:2,男性關註:
①血糖①心腦血管疾病
②膽固醇②膽固醇
③宮頸癌篩查(TCT/人乳頭瘤病毒)③前列腺
4胃腸檢查?④結腸癌檢查
⑤內分泌檢查?⑤肺部低劑量螺旋CT。
6乳腺癌篩查?⑥血糖⑥心腦血管⑥內分泌檢查
註意更年期癥狀
很多人認為更年期耐心壹點就會過去,其實這是錯誤的。《更年期》既是中年向老年過渡的時期,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如果不註意調理身體,患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宮頸癌、骨質疏松、抑郁癥等疾病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男女都會經歷更年期,但男性相對更輕松——對於女性來說,如果妳相鄰兩個月經周期的長度變化超過7天,且這種情況在10個月經周期內重復出現,則認為是圍絕經期。平時可以適當多吃大豆及其制品,調節雌激素水平,平衡內環境。
對於男性來說,往往表現為性功能障礙、註意力不集中、體力下降、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軟等。可適當多補充牡蠣、蛤蜊、牡蠣、蛤蜊等含鋅豐富的食物。
心血管健康護理
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研究證明,動脈粥樣硬化通常始於40歲,40 ~50歲進展最快,60歲以後進展緩慢。所以40歲以後預防更關鍵!
四、50+歲,註意腸道和骨密度。
50歲以上人群應重點篩查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骨質疏松。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應定期檢查心電圖、腦血管病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癌癥篩查應重點關註肺癌、肝癌、胃癌和結直腸癌。
很多人害怕胃鏡檢查,所以經常忽視。事實上,定期胃鏡檢查結合腫瘤標誌物檢測,可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大大提高胃腸道腫瘤的治愈率。人過50歲以後骨質流失加快,要註意骨密度的檢測,平時註意維生素D和鈣的補充,加強鍛煉。
1,女性關註:2,男性關註:
①骨密度①血糖
②心腦血管疾病?②膽固醇
③胃腸③前列腺。
④結腸癌篩查?④骨密度
5乳腺癌篩查?⑤肺部低劑量螺旋CT。
6宮頸癌篩查?(TCT/人乳頭瘤病毒)?⑥胃腸檢查
⑦肺部低劑量螺旋CT?⑦心腦血管疾病
8結腸癌檢查
以上是不同年齡段應該註意的壹些健康問題,但只是壹個參考。並不是每個人在這些年齡段都會有這些疾病。不用太擔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樂觀的心態有助於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