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方信息咨詢

方信息咨詢

作者:山甲

蘇州張家四姐妹,才華出眾。用葉聖陶先生的話說,“九如巷張家四才女,終身幸福。”

四姐妹中,大姐袁赫是最文靜的。在上海大夏大學讀書時,她被譽為“大夏皇後”。但這位端莊美麗的女士32歲就嫁給了壹位表演者,讓人大跌眼鏡...

01

張元和,出生於1907,是他父母的第壹個孩子。在劉奶奶夫人看來,媳婦既然能生女兒,自然也能生兒子。於是,元和從小受到奶奶的寵愛,住在她的裏屋,和她壹起享用專門的人做的私房菜。

這壹點,但二姐雲和三姐趙賀卻沒有處理。至於慧美,她壹落地就是壹個小姑娘的片子,馬上她媽就哭了,然後被姑姑姑父帶回合肥,連她奶奶的臉都沒拍到,更別說她美了。

元和成長順利,有奶奶的偏愛,有父母的疼愛,有親戚的誇獎。總之是大家手裏的寶貝。只是人算不如天算。1921年,母親陸穎因拔牙引發敗血癥去世。元和那年才14歲。

蘇州女子中學是由袁和她的父親張創辦的壹所私立學校。後來,張娶了學校教師,並任命她為校長。電影明星上官雲珠,原名韋君宜,是韋君宜的表弟。1935年,上官雲珠去了蘇州樂毅讀書,並投奔了這個堂兄。

陸英死了,留下四個女人,五個孩子,九個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保姆照看。陸英臨死前給了每個保姆200銀元,讓她們無論多難都要把孩子帶到18歲。

事實上,韋君宜是和弟弟韋布壹起進入張家的。雖然張和韋布是連襟,但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兒子壹樣照顧好這個連襟。所以魏軍進門之後,面對的是各位保姆的批評,無論好壞,總之後媽難纏。

然而,韋君宜也走得太遠了。她不顧張家兒女的哭喊,把陸英生前的照片都燒了。自然,這也引起了元和的不滿。

02

元和、雲和就讀於女子中學,淩擔任校監。淩大元和15歲,她對張家的女兒們很照顧,尤其是她和元和的關系是老師、母親、朋友。

青春期的少女元禾,失去了最愛她的奶奶和媽媽,內心似乎很空虛。

後媽的強勢讓她極度反感,傷心無處可去。淩無微不至的體貼滋養了元和的心靈,讓她覺得青山依舊在門外。於是,元和與淩成了“鐵磁性的閨蜜”,形影不離。元和也稱淩的哥哥淩雁翅為幹哥哥。

過了很久,的老師看出了端倪,認為淩和元和的關系不正常。很快,這個謠言就傳到了韋君宜校長的耳朵裏。快刀斬亂麻,韋君宜辭退了淩夏海。但在元和看來,如果妳是後媽,趕走我的密友,肯定是故意的,自然不會放過。但是爸爸張的沈默讓元和很生氣。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元和也無可奈何。

1927,元和考上了上海大夏大學文學院。按理說,張家的錢和花都是自己的資金,不接受任何捐贈。

張家並不缺錢,但是個妖蛾子,他不同意元和上大學。這讓老二忍無可忍,想給妹妹壹個說法。她堵住樂毅女子中學門口,不讓學生進去,聲稱“校長的女兒不準上大學,那別人讀書有什麽用?”

最終,韋君宜的不講理,以元和上大學而告終。事情過去了,但問題解決了。大家會推理,如果元和上不了大學,下壹個雲鶴和趙賀還能上大學嗎?可想而知,三姐妹不會好好看看韋君宜。只有在姑奶奶去世後,崇和回到蘇州時,魏軍才對他照顧得很好。他們兩個都會畫畫和寫書法。自然,他們有許多共同的語言。

03

元和是壹個聰明的女孩。她花了三年時間修完大學的學分,從1930畢業。

1931年,元和與同學聚會,到北京燕京大學研究院讀書,與妻子淩燕池同住。元和在入院學習前被父親召回蘇州,意思是請元和幫忙管理樂毅。但是別忘了,袁河和韋君宜還有壹個問題。

這時,淩正在海門當校長,急需幫助。元和毅然去了海門教書。樂毅是她自己的產業,元和卻遠在他鄉,可見她與韋君宜的恩怨有多深,兩人相敬如冰。

來到海門的元和,24歲,有教養,大學畢業,正值壯年,性格出眾,受到很多男人的追捧。但是靈·夏海修女采取了鐵腕政策,她把所有的追求者擋在了門外。壹個入不了她眼的男人,自然也就見不到元和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淩的欺淩使元和感到沈悶和窒息。元和需要的是愛的滋養,而不是重復的管教。

1935年,四妹崇和因為肺結核從北大退學,元和以照顧妹妹的名義離開海門回到蘇州。

04

1936年,在昆山的壹場義演中,元和遇到了她的意中人顧傳君。壹聽到“傳”字,就知道自己是梨園裏的人。顧傳君不僅唱功好,身材美,而且書卷氣十足。尤其是《牡丹亭》中“小娘子,姐姐,我的滴滴親姐姐”三個生動的稱呼,驚心動魄。

元和從小喜愛昆曲,如今眼前出現壹個眉清目秀的男人,不禁“在人群中多看妳壹眼”。我動心是動心了,但元和從沒想過在壹起。

1937七七事變期間,元和隨家人遷居合肥,後又到西鄉老家張老圩。1938年,元和去了漢口,住在淩煙池家裏。由於日軍的轟炸,元和又去了上海,和她的幹姐姐淩住在壹起。在元和看來,淩家兄妹是患難時可以互相依靠的人。他們相識已久,值得依賴。

1937上海“八·壹三事變”後,遠在四川的雲鶴給遠在上海的元鶴寫信,催促她盡快進入四川,與家人團聚。

在信中,袁向傾吐了他的心聲。“我現在不能決定。上海有壹個人對我很好,我也對他很好,但是不可能。”這個人就是顧傳君,家境好的人嫁給玩家是需要勇氣的。

什麽叫允許和強硬,面對姐姐的優柔寡斷,她立刻充當了家長的角色。“這個人是玉嗎?”如果是,就嫁給他!"

1939 4月21,元和成為顧傳君的新娘。那壹年,她32歲,顧傳君比她小2歲,她30歲。在小報上,“張元和嫁給顧傳軍”被無情地刊登出來。

二姐雲鶴的丈夫周有光曾在壹所大學任教。他們去壹個親戚家當銀行董事長,長輩很看重周有光,招待他。元和、顧傳君都去了,但長輩們都避而不見,這讓元和很尷尬。可見那個時代的演員地位很低。即使顧傳君當時已經改行,也難逃冷遇。

05

1940年5月26日,元和生下壹個女兒,取名顧玨。此前,元和已經流產過兩次,顧傳君當然也照顧好了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寶寶。

壹天,淩來看元和,看了看她瘦弱的身體。淩建議把顧玨和奶媽搬到她家,讓元和好好休養。

不管是不是老鐵,袁赫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奇怪的是,淩根本不想把孩子還給元和,還把顧玨改成了“紅菱”,並讓女孩叫自己“爸爸”。

元和想不通,婆婆王夫人卻通透。她勸道,“女孩子長大了總要改姓,姓淩也行。”1943年,元和又生了壹個兒子,取名古貴,後改為“顧明德”。

從65438年到0949年,顧傳君堅持離開大陸前往臺灣省。他的執著讓袁和袁迷惑不解。其實也很好理解,抗戰時期,元和家因為昆曲變得很親民。人民友誼是汪精衛的死硬派,後來被捕,以叛國罪槍決。顧傳君的政治敏感性相當強。他買了最後壹班中興船的船票,去臺灣省,是1949 May 18。

淩和都在蘇州,火車道斷了,不能壹起去。後來元和多次催促淩帶女兒來臺灣,但因為淩舍不得媽媽,沒能成行。不行就不行。

1965年,顧傳君病逝,那年他58歲。不知道顧傳君會不會想起女兒顧玨,那個錢山對面的小棉襖...次年,靈夏海病逝於蘇州。不知道,在九泉之下,她會不會為元和感到羞恥?

從紅菱大學畢業後,他留在了北京。二姨同意和三姨講和,成了她在北京的親戚。1971年秋,淩看到母親從美國寄來的信,在二姨的幫助下,嫁給了蘇州老鄉兼同學何彤,生了壹兒壹女,跟母親壹模壹樣。

突然發現妳似乎是壹個夢,多年來我們兩個沒有見面,直到1981年1年1月1年紅菱帶著兒子何銘去美國探親,才分別在31年見到他的母親,三代人團聚。

多年以後,在臺灣省,元賀痛心疾首地玩葬玉。她恍然大悟:我埋的是唐的顧傳君的玉,而不是的!

2003年9月27日,元和在康涅狄格州立大學醫院安全去世,享年96歲,女兒紅菱壹直陪伴在她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