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熱愛冰淇淋的安宇,曾經立誌從事冷飲行業,如今卻扮演著E-LEARNING培訓軟件開發者的角色;楊栗,原本是樂隊的鼓手,現在已經成為壹家專業汽車改裝俱樂部的老板;以前是學理科的,現在有切菜刀了。他們是壹群跨越了夢想的人,他們都選擇了艱辛而有回報的創業之路。
妳可以在假期賺錢,安宇。
安宇愛笑,性格開朗,長著壹張娃娃臉,但他已經有了八年的職業培訓經驗,現在還開發了壹套培訓軟件。
創業過程:愛吃冰淇淋的安宇年輕時就給自己定了壹個目標。長大後,她想做冷飲行業。然而,從北京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後,她選擇了壹個完全無關的職業——培訓行業。
然後1994加入美國瑪氏公司,1997加入聯合利華公司。在三年時間裏,安宇開始註意接受大量的國際先進管理培訓。
這時,壹家丹麥公司給了她獨立開展培訓業務的機會。於是她創辦了壹家只有壹個人的公司。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獨自完成了第壹個項目,然後她開始思考如何獲得更多的利潤,甚至在休假的時候如何盈利。
最後,她決定開發電子學習培訓軟件。安宇終於成功地邁出了自己創業的第壹步。
成功的秘訣:
首先,打壹場有準備的仗。安宇不滿足於在大型跨國企業做白領,而是註重借助“工作便利”接受大量國際先進管理培訓;
二、敢於“關起門來學習”。當她決定開發培訓軟件時,每天邀請她做培訓的訂單仍然如雨點般湧來。那是壹種誘惑。去了就意味著盈利,但是不能開發軟件。不去就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壹個籃子裏。
她堅信我的企業管理應該從個體戶模式轉變為真正的商人或商人的經營模式。比如我不在公司,或者很早退休,或者我去玩的時候,公司還能賺錢。"
案例2
觀看《夢想》的楊栗·楊栗曾是“好女孩”樂隊的鼓手,現在是北京極速汽車改裝俱樂部的老板。
創業課程:
正因為國外總有演出的機會,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國外的車都是經過改裝的。首先,我想改裝我的車,但是我找不到配件。於是,我萌生了自己開汽車改裝公司的想法。於是,極速改裝俱樂部成立了,卻有些落寞和淒涼。最困難的時候,壹個月只賣出壹對燈泡。當俱樂部經營狀況好轉後,他出人意料地組織了自己的賽車隊參加了2003年的中國拉力賽。
成功的秘訣:
第壹,興趣與工作相結合。楊栗本人是個車迷。所以當他改裝別人的車時,他覺得壹件作品誕生了,而不是壹件商品,這讓他對自己的收入不那麽執著,也從未想過放棄;
第二,走側門。楊栗極速汽車改裝俱樂部是北京最早的汽車改裝店。盡管經營慘淡,去年北京還是成立了七八家改裝公司。這說明消費群體正在慢慢被培養。極速改裝俱樂部無疑成為了行業的“老大”,有口碑,有經驗。
組織樂隊,改裝汽車,組建車隊,楊栗的每壹步都顯得出人意料。音樂就是生活,改裝就是工作,賽車就是夢想,楊栗的生活充滿了太多的變數。
案例3
劉海燕·劉海燕,壹個拿著切肉刀的理科生,曾經在他的書桌前悠閑地喝著茶,看著報紙。但現在,她已經拿起了切肉刀,創辦了著名的童裝品牌“海晨貝貝”。
創業:1993從西北紡織學院畢業後,劉海燕被分配到該院工作。工作很休閑。由於女生天生對衣服的敏感和對休閑生活的抵觸,理科生劉海燕下班後開始為壹些大公司的白領量身定做。
1998,國家下崗政策正式出臺。28歲那年,她第壹個在原單位申請下崗。在下崗後的兩年裏,劉海燕壹直在做成人服裝,後來換成了兒童服裝。從5438年6月+2000年10月入駐百盛,到大年三十所有存貨售罄下架,短短16天,這些用黑色塑料袋包裝,擠公交運輸的中國童裝就賣到了27萬元。
2000年5月,註冊了自己的公司和商標的海燕以全新的形象重返百盛,並逐漸搬進北京的大中型百貨商場,開始了規範化的品牌運營。如今,她的品牌“海辰貝貝”已經入駐北京13大型百貨商場,還在東北、山東、廣州等地開啟了戰局。
成功的秘訣:
第壹,不願意過平淡的生活。如果她滿足於壹杯茶和壹份報紙,她就會淹沒在人群中;
第二,能夠勇敢的操作切割刀,為別人量身定做。跨行業是壹個非常艱難的開始。當她懂得利用“工作的便利”的時候,也是在為她以後的創業開路;
第三,及時“改弦易轍”。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在不利於成人的時候轉向童裝;
第四,吃透服裝零售必須進駐商場的規律。及時註冊商標和公司,在Xi安設立服裝加工廠;
第五,樂觀。劉海燕是壹個樂觀的人。她壹直覺得自己的生意特別順利,運氣特別好,甚至沒遇到過什麽“像樣的困難”。那些她吃不好、睡不好、擠公交送貨的日子,是“每個創業者都可能遇到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