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關於城市現代化若幹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思考

關於城市現代化若幹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思考

壹,城市現代化的概念

城市現代化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和新的發展階段;城市現代化反映和要求的是提高城市發展質量的過程;城市現代化是高效率的城市經濟、文明的城市社會、優質的城市環境和科學的城市管理的集合(即城市經濟現代化、城市社會現代化、城市環境質量現代化和城市管理現代化);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條件是科學規劃指導下的城市建設。

二、城市現代化指標體系

只重視數量指標,忽視質量指標,是當前的壹個弊端。城市現代化指標填補了指導城市化進程的空白,因此非常重要。城市現代化的指標體系應該是以下三個相輔相成的方面。

(壹)目標指標體系

即現在普遍研究最多的“現代化標準”指標體系;各城市的“城市現代化標準”指標體系也是目標的體現,大同小異,但又大同小異。如果承認“管理現代化”也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壹,那麽就應該加上這個指標內容。西方有壹種說法叫“政府生產力”。如果能加上“城市政府公務員人均產出(城市GDP)”或“城市政府成本(行政費用)收入(城市GDP)”等指標,可能會有幫助。

(二)過程指標體系

城市現代化是壹個歷史過程,不可能壹蹴而就。為了指導實踐的均衡發展,還需要對目標指標進行階段劃分,以便進行階段檢查。因此,應提出與目標指標相對應的年度增長率指標;中共中央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到時候城市現代化要達到什麽水平,應該有壹個具體的說法和要求。現在有些城市只熱衷於“提前實現”,而研究進程,研究與城市化量化指標的協調性,卻不壹定恰當。

(3)狀態指標體系

城市現代化指數的本質是壹個質量指標,它反映了壹個城市的發展狀況。壹般是壹個範圍值。比如人的血壓有壹個範圍值,上下限隨年齡變化。目前,我們所列舉的壹些指標的設計者雖然分別提出了壹些上限或下限,但都極不完整,不系統,缺乏動態分析,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化和拓寬。

第三,城市現代化之路

代表城市發展的目標、過程和狀態的指標體系固然重要,但如何達到預期的目標、過程和狀態可能更重要。我們提出了“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問題,爭論了很多年;看來是時候提出“中國城市現代化道路”的問題,開始爭論了。我認為,壹句話,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道路應該是“知識經濟——城市建設——綠色革命”的道路。

(壹)大力發展知識經濟

首先,要大力發展知識產業——教育產業、科研開發產業、信息咨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在我看來,各行業的發展速度應該按照這個順序排列,所以教育行業排在第壹位,否則就是短視或者急功近利。

其次,要大力推進信息化工程——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民政。現在應該提出推進電子民政工程的任務,包括在居民中普及互聯網;加強居民安全、就業、醫療保險信息服務;完善、發展和提高現有的110、112、12315、12319等系列服務。

最後,有必要提出知識經濟發展進程的檢驗指標——信息化綜合指數、科技進步貢獻率和知識產業比重。這三個指標非常重要,適用於所有城市。重要的是每年都要考察自己的“進步”,是否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還是平的?還是退步?不幸的是,我們在這方面的統計非常落後。

(二)不斷提高城市建設水平。

首先,升華概念——營造愉悅的生活、工作和發展品質環境。兩個關鍵詞:壹個是“宜人”,即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滿足人民生活、工作和發展的需要;壹是“優質環境”應該真正綠化、美化、凈化和寧靜我們的城市。

其次,目標選擇——現代田園城市。目前關於城市建設目標有很多提法,如“山城”、“生態城市”、“健康城市”等。這些提法相輔相成,沒有對錯之分,但工作和愚蠢是有區別的。綜合考慮中國的國情、市場情況和可操作性,“田園城市”的提法是最合適的,也是最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原因如下:

1.園林城市是中國建築文化的優秀遺產;

2.花園城市是生態城市的必由之路;

3.田園城市是實現城鄉壹體化的物質條件;

4.田園城市是人類回歸自然的現實選擇。

最後是形象描述:我認為除了定性定量分析,還需要直接觀察事物的具體形象,兩者不可替代。作為城市現代化指標體系的補充和延伸,我提出了我心目中向往的現代城市的具體形象,描述如下:

鳥瞰城市:山水相依,林海蔥郁,綠草如茵;城墻隱隱,車船纏綿。

小區景觀:花鳥、小橋流水;梯田錯落有致,裝飾新穎。

市場的新面貌: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樹木成蔭,歡笑歌唱。

(三)積極推進城市綠色革命

綠色革命的理念壹般指環境綠化、無汙染、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現代化應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綠化”:

1.綠色GDP

應該強調的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是社會發展的潛在危機之壹;在中國的名義GDP中,最初估計有5-8%的生態環境損失,後來估計這個數字可能占25%左右;最近有人算了壹下“至少是100%”。不管這些數據是否準確,中國生態破壞嚴重是公認的事實。因此,綠色GDP的計量和檢測勢在必行;但是,需要整個國家下決心,這不是城市本身能解決的問題。

2.綠色生活

包括以下內容:每戶有足夠的經濟適用房;舒適、方便,無室內外汙染,環境優美;安全福利有保障,不存在社會和自然隱患;人際關系和諧,對城市有歸屬感和親和力。

3.綠色建築

包括以下內容:建設項目不破壞自然生態,有利於環境優化;建築材料無汙染,隔熱、隔音、防潮性能好;經濟的建築設計和施工,節能和良好的采光;室內布局和裝修科學、先進、宜人、無汙染。

城市現代化與綠色革命密切相關,因此也有必要考慮建立壹個全面的綠色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