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緊緊圍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實施綱要》和市中小學教育信息化規劃的要求,積極發展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探索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應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信息技術帶動我校教育現代化。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二、總體目標
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學校教育信息化投入,充分利用學校校園網享受資源,重建中考人機對話英語口語考場。計算機數與學生數之比為1: 8,滿足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整合的需要,使遠程教育資源初具規模。
進壹步改善教師辦公條件,實現辦公管理自動化。在給每個備課組配備壹臺電腦的基礎上,鼓勵教師自己購買筆記本,提高教育教學效率。以教育信息網絡建設為基礎,以教育教學信息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為重點,為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改變教師的教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規劃期內建立相當於同期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教育信息系統,全體師生都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能進行教與學。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
三。具體目標
(壹)提高師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1,45歲以下教師現代信息技術培訓及格率100%,通過教育部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考核,達標率95%以上。(因產假等原因未能及時參加),堅持持證上崗,與前評後評掛鉤。
2、提高40歲以下教師制作和應用多媒體課件及網絡的能力和水平。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壹次面向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3.建設網絡教室,使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生人機比為1: 1。進壹步購買新電腦,更換舊電腦。學校申報蘇州市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學校。提高學生電腦的配置。
(二)加強網絡建設,提高資源效率和辦公現代化。
1,網絡建設。學校建立校園網,通過網絡向社會介紹學校,使網站建設趨於規範和完整。各教研組需要在網站上安排專欄,校園新聞定期更新,各教研組在線備課,資源共享,準備學校教學教育數據庫。到20xx年前,學校行政和教學管理實現信息化,人事、教務、德育、總務、財務、物資全部實行網上管理,使網絡成為師生交流互動、教師備課和實施教學的主要平臺。
2.提供的課程。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高標準、高要求、上好課,充分重視學生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從網絡抓取知識的能力,抓好新壹輪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將教師信息技術技能納入考核,抓好網絡管理人員培訓,加強教師利用網絡進行學科整合的教學改革,要求教師逐步實行電子化備課,鼓勵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學校信息教學的教研活動。
3.制度創新。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教學評價體系、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
(三)提高設施設備的使用效率。
1.校園網的硬件設施已經初步建成。作為教師,有使用現代化工作的需求,但又怕用不好。學校要給他們創造壹個平臺,搭建壹個大框架,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施展才華,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繼續開展網絡管理員和教師兩級校園網應用培訓,讓教師知道校園網是基於現代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計算機網絡,為學校教育、管理、辦公、信息交流和溝通提供全面的網絡應用環境。
2.繼續對40歲以下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讓教師制作個人網頁。在現有多媒體的前提下,學校經過兩到三年的努力,保證所有班級都有多媒體。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3.建立學校網站。
收集不同學科的數據(互聯網、書籍、報紙、光盤等。),以英語、數學、英語分級,有專人負責整理,其他老師配合收藏。內容可以分為優秀、作業、案例分析、課外閱讀、善行義舉。其他學科根據各學科特點搜索信息,再根據篩選添加到網站上。定期更換和補充網站,及時發布信息。
4.建設學校行政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無紙化辦公,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第四,計劃的實施
1,註意預算,保證投入。
教育的現代化應以教育信息化為重點。要落實硬件建設,就要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光靠學校是不夠的。爭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動員其他社會力量。我校計劃今年投入50萬元,以後每年投入65438+萬元。有了社會和政府的投入,我們對硬件的建設充滿信心。
2.完善組織,加強領導。
建立壹套領導掛帥、部門參與的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群眾智慧,制定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各部門的規章制度,建立壹套相應的考核機制。
3、培訓先行,打造團隊。
逐步完成教師培訓工作。搞好學校信息化教育專題講座和交流,表揚和獎勵做出貢獻的個人,深入開展教學模式、管理模式、資源建設模式、創新教育模式研究,要求每壹位教師都參與到網絡建設和利用中來。
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的原則。在信息技術教育中註重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養學生辨別真偽的能力,加強網絡安全管理,設置軟件屏蔽黃毒等有害信息。
4.完善機制,加強考核。
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網絡資源的能力作為全校40歲以下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之壹,納入教師培訓、職務評聘和評優必備條件。鼓勵各科教師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使用網絡教學,使用率達到學校量化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