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談判有哪些步驟?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x0d\ x0d \商務談判原則:\ x0d \ (1)雙贏原則;\x0d\ (2)平等原則;\x0d\ (3)罪刑法定原則;\x0d\ (4)時效性原則;\x0d\ (5)最小目標原則。\x0d\ x0d \如何成為壹流的談判專家1。調整目前的心態\x0d\ 1。成功談判的基石:尊重和信任\x0d\ 2。談判的本質\x0d\ 3。了解主要目的\x0d\ 4。學會失落感\ x0d \二、自我優化的素養\x0d\ 1、了解對方文化\x0d\ 2、入鄉隨俗友善\x0d\ 3、培養分析能力\x0d\ 4、科學剝繭\x0d\ 5、理性尋底\x0d\ 6、9。誠信走萬裏路\x0d\ 3。找對了路\x0d\ 1,天時地利人和\x0d\ 2,虛張聲勢\x0d\ 3,信息充分公開\x0d\ 4,巧妙否定對手\x0d\ 5,內外兼美的包裝。\x0d\商務談判三部曲\x0d\總結商務談判\x0d\三部曲的概念,即談判步驟應該是宣示價值、創造價值、克服達成協議的障礙三個過程。\x0d\肯定價值\x0d\這個階段是談判的初始階段,談判雙方要充分溝通各自的利益和需求,陳述能滿足對方需求的方法和優勢。這個階段的關鍵步驟是找出對方的真實需求,所以它的主要技巧是多向對方提問,探究對方的實際需求;同時也要根據情況陳述自己的利益。因為越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越能知道如何滿足對方的需求;同時,對方知道妳的興趣在哪裏,從而滿足妳的需求。\x0d\創造價值\x0d\這個階段是談判的中間階段。雙方互相溝通,經常陳述各自的興趣,了解對方的實際需求。但這樣達成的協議,並不壹定是雙方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說,利益在這裏往往無法得到有效的平衡。即使達成平衡,這個協議也不壹定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所以在談判中,雙方都需要盡力尋找更好的方案,為雙方找到最大的利益。這壹步就是創造價值。創造價值的階段往往是商務談判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階段。\x0d\克服障礙\x0d\這個階段往往是談判的關鍵階段。談判的障礙壹般來自兩個方面:壹是雙方的利益沖突;另壹種是談判者本身在決策過程中存在障礙。前壹個障礙是需要雙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客觀原則協調利益;後者要求無障礙壹方主動幫助另壹方順利做出決定。\x0d\ x0d \商務談判技巧1。確定談判態度\ x0d \在商務活動中,談判對象多種多樣,不能用同壹種態度對待所有的談判。我們需要根據談判對象和談判結果的重要性來決定在談判中應采取的態度。\x0d\如果談判的對象對企業來說很重要,比如壹個長期合作的大客戶,而這次談判的內容和結果對公司來說不是很重要,那麽妳可以抱著讓步的心態去談判,即在不造成太大損失和影響的情況下,讓對方滿意,這樣對以後的合作會更有力。\x0d\如果談判的對象對企業很重要,談判的結果對企業同樣重要,那麽我們就應該抱著友好合作的態度,盡量做到雙贏,把雙方的矛盾轉到第三方。比如市場區域劃分有矛盾,可以建議雙方合作或者互相協助開發新市場,擴大區域面積,把談判中的對立競爭變成聯合競爭。\x0d\如果談判對象對企業不重要,談判結果對企業無足輕重,可有可無,那麽妳可以輕松上陣,不要在這樣的談判上花費太多精力,甚至可以取消這樣的談判。\x0d\如果談判對象對企業不重要,但談判結果對企業很重要,那麽就以積極競爭的心態參與談判,不考慮談判對手,完全以最佳談判結果為導向。\x0d\ 2。充分了解談判對手\x0d\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在商務談判中尤為重要。對對手了解的越多,就越能掌握談判的主動權,就像我們提前知道投標的底價壹樣,自然成本最低,成功概率最高。\x0d\當妳了解妳的對手時,妳不僅要知道他的談判目的和底線,還要知道他的公司運營,行業,談判者的性格,他的公司文化,以及他的習慣和禁忌。這樣可以避免很多文化和生活習慣上的矛盾,這些矛盾會給談判制造額外的障礙。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因素需要了解和掌握,就是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比如在壹次采購談判中,作為供應商,我們需要了解可能與我們談判的買家合作的其他供應商的情況,以及可能與自己合作的其他買家的情況,這樣才能及時給出比其他供應商稍有利的合作方式,達成協議也會比較容易。如果對手提出更苛刻的要求,我們也可以拿出其他買家的資料,讓對手知道我們知道細節,同時暗示我們有很多合作的選項。相反,作為買方,我們也可以采取同樣的反向策略。\x0d\ 3。準備多套談判方案\x0d\雙方提出的初步方案對自己非常有利,雙方都希望通過談判獲得更多利益。所以談判結果肯定不會是雙方提出的原方案,而是談判、妥協、靈活的結果。\x0d\在雙方推拉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失去最初的意誌或者被對方誤導。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準備幾套談判方案,先拿出最有利的方案,達成協議前再拿出第二方案,達成協議前再拿出第二方案。即使我們不主動想出這些方案,我們心裏也能清楚,和對方的妥協是否偏離了自己當初定下的框架,以至於談判之後沒有。\x0d\ 4。建立和諧的談判氛圍\x0d\在談判開始的時候,最好能找到壹些雙方都認同的地方並表達出來,給對方留下壹個更像合作夥伴的潛意識。這樣,接下來的談判就容易朝著達成* * *諒解的方向進展,而不是緊張的對抗。遇到僵局的時候,也可以把相互的知識拿出來增強彼此的信心,化解分歧。\x0d\也可以給對方提供壹些自己感興趣的商業信息,或者簡單討論壹些無關緊要的問題,達成理解後雙方的內心都會發生奇妙的變化。\x0d\ 5。設置談判的禁區\x0d\談判是壹種非常敏感的溝通,所以語言要簡潔,避免不該說的話,但在艱難漫長的談判過程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最好的辦法是提前設定好禁忌的話語,危險的話題,不能做的行為,談判的心理底線。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陷入對方在談判中設置的陷阱或誤區。\x0d\ 6。簡潔的語言表達\x0d\在商務談判中,妳要避免松散的語言或者隨意之類的語言風格,盡量讓妳的語言簡潔,否則,妳的關鍵詞很可能會淹沒在冗長無意義的語言中。當壹顆珍珠放在地上時,我們很容易找到它,但如果我們在上面倒壹袋沙礫,就很難找到珍珠了。同理,我們人類接收外界的聲音或視覺信息也有以下特點:壹開始是集中註意力,隨著接收信息的增多註意力會越來越分散。如果是無關信息,就忽略。\x0d\因此,談判時,語言要簡潔,要有針對性,力求使對方大腦在接收信息的最佳狀態下,把信息表達清楚。如果是要表達很多信息,比如合同、計劃等,在講述或閱讀時,適宜改變高、低、輕、重的語氣,比如在重要的地方提高聲音、放慢語速,或者穿插壹些問題,以引起對方的活躍思維。在重要的談判之前,我們應該有壹個模擬練習來訓練語言的表達和對意外問題的反應。談判中避免含糊、啰嗦的語言,這樣不僅不能有效表達自己的意圖,還會讓對方感到困惑和反感。這裏先說清楚,區分沈著和拖延的區別。前者是指雖然語言表達緩慢,但用詞經過仔細推敲,沒有廢話,而且這種語速也有利於對方對信息內容的理解和消化。我非常欣賞談判中的這種表達方式。在談判中,試圖用油嘴滑舌和咄咄逼人的氣勢來壓住對方,往往會適得其反,結果大多不會理想。\x0d\ 7。做個軟釘子\x0d\雖然商務談判不比政治軍事談判,但談判的本質是博弈,是對抗,是充滿火藥味的。這個時候雙方都很敏感。如果語言過於生硬或強勢,很容易引起對方本能的對立或厭惡。所以,在商務談判中,雙方遇到分歧時,要微笑著和對手婉轉說話,這樣對方才不會開始頭腦中本能的敵意,使接下來的談判不容易陷入僵局。\x0d\在商務談判中,妳不想露齒,但妳會主動出擊。相反,妳可以用壹種妳的情緒看不見,妳的情緒不受對方引導,妳的思想不被對方理解的方式來約束妳的對手。如果妳想成為商務談判的高手,妳必須是個軟骨頭。\x0d\ 8。曲線進攻\x0d\孫子說“走彎路為直路”,克洛維斯將軍也說“通往目標的捷徑是最曲折的路”。由此可見,要想達到目的,必須繞道而行,否則只會引起對方的警覺和對立。妳要把對方的思想引導到自己的包圍圈裏,比如通過提問,讓對方主動告訴妳想聽到的答案。相反,妳越是急於達到目的,就越有可能暴露自己的意圖,被對方利用。\x0d\ 9。談判是用耳朵贏,不是用嘴巴。\x0d\在談判中,我們往往會陷入壹個誤區,那就是壹種主動出擊的思維意識,總是想方設法的不停說話,總是想方設法的給對方灌輸更多的想法,以為這樣就會在談判中占據主動。其實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妳說的越多,對方就會越多。能走進妳內心的人就更少了。而且說多了,會占據總的談話時間,對方會有很多話要說。被打壓的結果就是很難妥協或者達成壹致。另壹方面,讓對方把想說的都說出來。當他說出壹切壓抑內心的話時,他會像泄了氣的皮球,精神會衰退。然後妳反擊,他的對手沒有招數。更關鍵的是,善於傾聽能從對方的話語中發現對方的真實意圖,甚至破綻。\x0d\ 10。掌控談判局面\x0d\表面上看,談判活動中沒有主持人,但實際上有壹個看不見的主持人,不是妳,就是妳的對手。因此,我們應該主動把握談判的節奏、方向甚至趨勢。壹個主持人應該具備的特質是:語言雖不多,但壹語中的,氣勢雖不霸氣,但巧妙從容。他不是用語言把對手推到懸崖邊,而是用語言把他引向懸崖邊。而且,如果妳想成為談判桌上的主持人,妳必須表現出妳的公平性,也就是客觀地面對問題,尤其是在談判開始的時候。慢慢地,妳的對手會本能地被妳引導,形勢會向有利於妳的方向傾斜。\x0d\春秋時期,宋國有壹個養猴子的專家。他養了壹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表達的想法,猴子也能理解他的想法。這個人家裏越來越窮,買不起那麽多食物給猴子吃。於是他打算減少猴子們每頓飯吃橡子的數量,但是他怕猴子們不服從他,於是他欺騙猴子們說:“早上給妳們三個橡子,晚上給妳們四個橡子夠不夠?”聽了這話,猴子大聲喊叫以示反對。過了壹會兒,他說:“唉,沒辦法。我早上給妳四個橡子,晚上給妳三個橡子。那夠吃嗎?”聽了這話,猴子們都跳起舞來,非常高興。\x0d\這個小故事大家應該很熟悉,就是成語“朝三暮四”中的典故。這個故事看似荒謬,但實際上,談判中確實存在“朝三暮四”的現象。通常雙方在壹個重要問題上僵持不下時,壹方後退壹步,拋出其他小利作為補償來打破僵局,以小利換取大利,或者改變整個計劃的順序,蒙蔽了我們的思維。乍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在實際談判中經常發生。所以首先要能像腦筋急轉彎壹樣跳出思維陷阱,然後要善於小賺大賺,學會以退為進。談判中最大的收獲之壹就是學會適時做出讓步。只有這樣,談判才能順利進行。畢竟談判的最終目標是雙贏。\x0d\ 11。讓步攻擊\x0d\在談判中,可以適時提出壹兩個非常高的要求,對方必然無法答應。經過壹番討價還價,我們可以做出讓步,降低要求或者換成其他要求。我們沒打算就這些高要求達成協議。即使我們做出讓步,也不會有什麽損失,反而會給對方壹種成就感,覺得自己占了便宜。這個時候,我們剩下的人比這種高要求低要求更容易被對方接受,但也不要提出太離譜、過分的要求,否則對方可能會認為我們沒有誠意,甚至激怒對方。先拋出高要求,也能有效降低對手對談判利益的預期,挫傷對手的精神。\x0d\其實談判的關鍵是如何達到談判雙方的心理平衡。達成協議,雙方就達到了壹個平衡點。也就是說,我在談判中取得了滿意或基本滿意的結果。這種滿足感包括預期的達成、我獲得的利益、談判對手做出的讓步、我獲得的主動權、談判過程中的和諧氣氛等。有時候談判中的這種平衡和利益關系並不大,所以我主張只要贏得利益,就可以在談判中輸掉談判。也就是說,表面上我們讓步,損失壹些利益,給對手壹種攻城略地的快感。其實我們把芝麻撒得到處都是為了讓對手開心的撿起來偷偷拿走他們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