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執行副總裁邱做客我們的《總裁在線》。我是《通信產業報》總編輯辛,很高興主持今天的訪談。
我們知道,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壹直是通信行業領域的龍頭企業,在通信技術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今天,我想請邱先生為我們介紹壹下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今年展會上的亮點。
邱:今年展會的主題是“集成創造價值”。大家都知道阿爾卡特朗訊是全球業界端到端的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這方面要考慮我們的用戶和運營商是怎麽想的,他們的發展思路是什麽。他們認為很重要的是轉型,就是從單壹的業務服務商轉型為能夠提供多元化服務的服務商。此時,作為網絡設備供應商,我們應該為他們提供壹個寬帶網絡,讓他們在寬帶網絡上提供盡可能多的寬帶服務和多樣化的服務。
另外,網絡要更高效,成本要降低,所以網絡壹定要IP化。
從這兩點出發,我們提出了融合的概念,通過業務的融合來驅動,實現網絡的IP化和扁平化。這也是我們“融合創造價值”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下,妳可以看到很多創新的服務和新的網絡,體現了簡單的IP網絡概念。
主持人:通過整合創造價值,確實把握住了通信行業發展的壹個趨勢。剛才邱老師也從業務層面和網絡層面談了壹些想法。我們也知道這次展會有很多融合相關的產品,比如IMS,FMC。關於通信行業的未來,貴公司向業界傳達了什麽理念?妳認為未來通信行業的主要變化在哪些領域?
邱: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未來幾年,整個通信行業的壹個趨勢就是寬帶化。無論是提供無線服務,還是基於有線網絡提供服務,都必須有足夠的帶寬,使運營商有足夠的帶寬來保證他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另外,我剛才提到的所有網絡都必須是扁平化、簡單化、IP化的。寬帶和IP是未來的趨勢。在此基礎上,網絡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因為如果運營商只提供壹個渠道,不精細化管理網絡,只能提供盡力而為的效果,而不能提供給不同客戶不同級別服務的效果。總的來說,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寬帶、IP、精細網管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
主持人:我們知道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績。妳能在這方面給我們介紹壹下嗎?能否介紹壹下今年中國移動GSM的招標過程?
邱:上海貝爾阿爾卡特過去給人的印象可能是傳統的交換設備制造商。事實上,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朗訊在固網方面非常強大,我們在傳輸領域是世界第壹。根據RHK的最新數據,我們的市場份額高達25%,幾乎是第二名的兩倍。在接入方面,我們也是世界第壹。在IP/MPLS邊緣市場,我們已經上升到全球第二。中國的固網市場也是壹樣,至少排在前三。同時,在移動業務方面,我們發展非常快。在移動業務方面,通過與朗訊的合並,我們加強了在CDMA技術和產品方面的整體實力,通過收購北電的WCDMA業務,我們的市場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上阿爾卡特在GSM和WCDMA的原有實力,我們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設備提供商。
在國內,現在我們的移動業務收入已經超過了固話收入,這也是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在31個省市中,除了3個省以外,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設備在各地都有使用。
讓我給妳壹個數字。就售出的載體數量而言,我們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差不多120%,增加了壹倍多。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我們在寬帶方面有很強的市場占有率,包括壹些研究機構的數據。我們知道妳們在寬帶接入方面做得很好,市場份額也很高。目前,我們知道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都在進行GPON光纖接入實驗。公司在這方面有哪些準備?前壹階段我們也做了光通信市場的調研。隨著IPTV的發展,可能會有新的發展。妳怎麽想呢?
邱:當妳問及時,妳會問及我們公司的優勢。GPON仍然在這個行業中起著主導作用。我們已經能夠提供GPON的商業設備。在全球每個國家,包括中國市場,我們都和壹些運營商做了壹些實驗網,他們的表現是大家非常認可的。現在的工作是如何通過商業化模式推向規模市場。帶寬很重要,什麽樣的帶寬就意味著能給終端用戶提供什麽樣的服務。目前ADSL提供的帶寬比較有限,不足20M。未來可能需要100M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是壹個大趨勢,我們對GPON的前景非常樂觀。
主持人:我們知道最近正在舉行世界無線電大會。本報記者了解到,WiMAX已經成為3G標準的壹部分。如何看待WiMAX的發展?
邱:其實WiMAX16E從提出到標準化,壹直被認為是非常先進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也是非常有前景的技術。阿爾卡特朗訊在WiMAX16E上也有很強的實力。在中國市場,我們壹直密切關註中國政府對WiMAX的看法,並緊跟政府的戰略方向。說到WiMAX的開發和部署,如果是16D,我們會有70%左右的市場份額。16E我們現在正在做壹些試驗網絡。我相信我們也會有壹個好的市場地位。
主持人:妳參加了美國辦的實驗網嗎?
邱:SPRINT的實驗網,我們當然參加了。
主持人:TD-SCDMA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壹個話題。剛才我們也采訪了左先生,他對他們在青島的網絡非常有信心,說今年底明年初會有壹個暴漲的行情。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在TD建網方面的進展如何?我們的總體態度是什麽?妳做了哪些準備?
邱:TD-SCDMA是中國的3G標準。作為SASAC旗下具有雙重身份的國際化企業,我們肯定全力支持TD-SCDMA。TD-SCDMA我們是和大唐移動合作的。在最新擴大的實驗網絡中,我們的總供應量占中國移動近37%的市場份額,占青島50%的市場份額。兩年前我們和網通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們與中國電信在保定有壹個試驗網絡合作,50%的設備由我們提供。總的來說,無論和哪個運營商在壹起,到目前為止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主持人:接下來說壹下公司的壹些市場策略。我們知道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是壹家非常國際化的公司,當然也是中國主導的通信企業。在國際化戰略中是什麽樣的角色?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大致份額比例是多少?
邱:先回答妳後面的問題,現在國際國內的比例大概是1: 1,50%: 50%。這個問題和其他完全本地化的朋友不壹樣。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自己的特色。壹方面是阿爾卡特朗訊全球的壹部分,壹方面是國資委旗下的企業,雙重身份。我們也順應國家的號召,走出去,開拓市場。但是作為阿爾卡特朗訊全球的壹員,我們在整個集團的戰略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要和集團內部各個國家的團隊合作。我可以說很多合作都是和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的。如果能把這部分包括進來,上海阿爾卡特在海外的市場份額會很大。整個公司就是壹盤棋。阿爾卡特朗訊在世界各地的團隊都是互相配合的,運營商適合哪個團隊就做哪個團隊。僅僅看拆分的數字是沒有意義的。
主持人:邱先生說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是壹個非常受歡迎的企業。妳剛才說的是國際公司,是中央國資委管理的國際企業。上海貝爾和阿爾卡特合並的時候,我當時說,如果上海貝爾和阿爾卡特合並成功,那將是壹個經典的MBA案例,事實證明非常成功。現在妳已經和朗訊合並了,這些合並會對公司產生什麽影響?如何評價當前企業行為的變化?對公司競爭力有什麽幫助和影響?
秋洪榕
邱:這次合並是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為什麽?因為現在這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我們服務的運營商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我們的設備制造供應商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沒有合並,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如果規模不夠大,就沒有足夠的資源用於研發。沒有R&D的資源,就不會有新技術,也不會在行業中占有壹席之地。無論是阿爾卡特朗訊還是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我們都非常重視研發的投入。而有些廠商采取如下策略,這種策略不好也不壞,但我們的策略是做行業技術的引領者。公司在研發上壹定要有規模,當競爭達到壹定程度,必然會有壹些合並的動作,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2002年上海貝爾和阿爾卡特的合並非常成功。合並後公司整體業務多元化,實力提升。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和朗訊中國在運營上已經成為壹個統壹的團隊,我們的營銷平臺和服務平臺,包括產品線也成為壹個整體,由中國統壹的領導團隊管理。我對合並還是挺有信心的,很順利。
主持人:您剛才也談到了R&D。其實大家都特別關註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它最大的優勢之壹就是可以* * *享受全球技術庫和R&D提供優秀解決方案的實力。請介紹壹下這方面的情況。
邱:無論是在集團層面還是在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層面,我們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我們目前的策略是,越來越多的R&D資源將從阿爾卡特朗訊向中國傾斜。另外,中國的工程師綜合素質很高,雖然從成本上來說不是最便宜的。壹些國家,特別是東歐的壹些國家,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工程師有更低的勞動力成本。事實證明,我們在中國的R&D團隊很快就取得了很多成果。
此外,中國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按用戶數量計算,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在中國,最大的固話運營商也在中國。因此,對於阿爾卡特朗訊整體而言,中國市場的產品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原來是帶進來的,現在是根據這個市場的需求做壹個基礎產品,然後走出去。因此,我們將越來越多地投資中國的R&D團隊。
主持人:您在開頭也提到了這種融合的趨勢,融合創造價值。我們知道運營商的轉型也在不斷深入。剛才我們跟左總溝通了,比如他們推出了ICT業務,這也是轉型很重要很有價值的業務。對此妳怎麽看?像我們這種企業的組合是怎樣的?
邱:我們的優勢是為他們鋪設好網絡,讓他們在這個網絡上提供更好的服務,運行更多的寬帶業務。網絡要能省管理,IP能省成本。同時,我們還可以提供許多ICT解決方案,例如基於IMS的統壹通信和業務通信。更何況我們現在和運營商的合作關系,不僅僅是我提供設備,它給我報酬的關系,更是戰略合作夥伴的模式。還要考慮他的創新模式,比如左總提到的ICT。我們都在和他們討論練習。
主持人:妳提到了戰略合作夥伴的話題。兩年前我采訪袁將軍的時候,他也提到了戰略合作夥伴,跟妳講的非常吻合。IMS現在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在壹些地方,壹些海外運營商也在嘗試,但整體情況不是很明朗。想聽聽大家在這方面的看法。
邱:IMS肯定是壹個趨勢,但是還有壹些細節的規範,以及廠商之間的互聯互通。規格的進壹步提升指日可待。然而,壹項新技術的出現總是需要壹段時間來適應市場。IMS可能明年小範圍推廣,後年大範圍推廣。
在IMS領域,我們提供業界最先進的端到端電信級解決方案,完全符合當前的IMS規範。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吧。因為真正的產品還沒有大規模商業化,所以現在還無法分辨壹二。
主持人:您方便談談對整個業務的看法嗎?
邱:運營商必須要有全業務。如果他們不能提供全業務,就沒有競爭的基礎,但目前每個運營商都受到壹些有利條件和外部環境的限制。但整件事真的很重要。因為妳的最終用戶,不管妳的網絡是什麽樣子,都希望享受妳的全方位服務。如果只能提供單壹業務,可能無法獲得持久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主持人:還有壹個話題,請您介紹壹下。我們知道過去在CDMA方面做了壹些努力,和三星有合作。不知道是什麽情況。
邱:這個還不能說。公司還在做壹些考慮。
主持人:最後,我們請邱先生給我們介紹壹下您對這次通信展的總體印象。
邱:這壹次,跟過去很像。包括運營商在內的各廠商積極參與,為自己的用戶提供壹些先進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但最棒的是,這次安靜了很多,因為所有的人真的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中安靜地聽壹些解釋,理解,這很好。這是壹個細節,但希望以後能保持。
主持人:感謝您參與我們的采訪。感謝您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