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時期,境內有澆灌、寒地、三壽等國。
周初,武王立太公王琪宇、杜應秋(今長樂)。
春秋時期,現在的市轄區分屬齊、魯、齊、莒等國。
戰國時期,各大部屬齊,諸城等地屬魯。
秦朝時,東有膠東縣、高密縣,西有臨淄縣,東南有瑯琊縣。
漢代,該市屬清、徐刺史管轄,隸屬北海、瑯琊、齊三縣和平川、高密、膠東三縣。
三國時,這塊土地屬於魏。
在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土地是劉崧,北朝的土地屬於魏源。
隋朝的城市屬於北海和高密縣。
唐朝屬於河南道、清、密。
袁隸屬中書省山東東西路宣傳慰安所,位於益都路。
明代青州、萊州設市,屬山東成宣局。
清朝隸屬於山東省的青州和萊州。
民國時期先歸膠東路、萊教路、紫青路,1927年割後歸山東省。
1948魏縣解放,濰坊特別市(直轄省)成立。
1949年6月,濰坊特別市更名為濰坊市,仍為省轄市。
濰坊1950廢,1951重建。是壹個縣級市,屬於長衛的派出機構。
1967 3月13,昌濰地區改為昌濰地區。
1981 7月,昌濰地區更名為濰坊地區。
1983 10,撤銷區域建制,重建省級(地級)市,使用原濰坊名稱,實行市管縣體制。
轄奎文、濰城、坊子、寒亭4個區,青州、諸城、安丘、昌邑、壽光、高密6個市(縣級),臨朐、昌樂2個縣,64個鎮,54個街道辦事處,9600個自然村。
1987年,撤銷宜都縣,設立青州市。
1987年4月20日,撤銷諸城縣,建立諸城市。
1992 65438+2月7日,濰坊市五蓮縣劃歸日照市管轄。
1993年6月,撤銷壽光縣,建立壽光市。
1994 65438+10月18,撤銷安丘縣,設立安丘市。
1994年5月18,撤銷高密縣,設立縣級高密市。
1994年6月,昌邑縣撤銷,設立縣級昌邑市。
5月23日,1994濰坊市奎文區成立,轄東關、東園、學院、新城4個街道辦事處,大余、十裏堡、梨園3個鎮,軍埠口鎮劉家沙窩、李家沙窩、南家、郭家、陸家、高家澗頭院、吳家澗頭院7個村。
2003年6月30日,安丘市南流鎮劃歸濰坊市坊子區管轄。
2003年7月4日,山東省* * *批準將坊子區清池街道辦事處劃歸奎文區管轄。
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個鄉鎮,38個街道辦事處,9600個自然村。
2007年,濰坊調整行政區劃。
調整後,全市有67個鎮,1個鄉,49個街道。
其中,安丘市黃旗堡鎮和趙格鎮、昌邑市太保鎮屬坊子區管轄;將壽光市大家窪街道劃歸寒亭區管轄。
2009年,昌邑市馬殷鎮48個村、北孟鎮橫路屯、陳達、大石門3個村、高密市闞家鎮27個村、井溝鎮7個村、象州鎮8個村劃歸坊子區太保莊鎮管轄。
安丘市景芝鎮14村劃歸坊子區趙格鎮管轄。
2010諸城撤銷桃林鄉,成立桃林鎮;坊子區撤銷黃旗堡鎮,成立黃旗堡街道辦事處;寒亭區撤銷高麗鎮和朱莉鎮,分別設立高麗街道辦事處和朱莉街道辦事處;青州撤銷黃樓鎮設立黃樓街道辦事處;昌邑市撤銷巍子鎮巍子街道辦事處。
經濟情況濰坊是工業大市,工業在山東省排名第三。
柴蔚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動力制造基地,柴蔚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通用發動機制造商。
濰坊海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海洋化工生產基地。
濰坊是農業大市,也是山東省農副產品集中產區之壹。
全市建成了壽光蔬菜、諸城肉雞、安丘水蜜桃、青州食用菌、長樂西瓜、肉雞等壹大批名特優農產品生產基地。
6個縣市全部達到小康縣標準。
四個縣是中國百強縣。
濰坊的工業發展很快。
濰坊是歷史上著名的手工業城市。清朝乾隆年間,號稱“南有蘇州,北有魏縣”。明清時期以“紅爐二百座,銅匠三千人,繡娘九千人,織布機十萬臺”而聞名。
新中國成立以來。
目前已初步發展成為以海洋化工、動力機械、農用運輸車、服裝及裝飾表面、電子通信與信息處理、化學纖維、新型建材、醫藥保健品、食品飲料、造紙包裝等10個產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主要包括原鹽、純堿、柴油機、空車、程控交換機、氯化聚烯烴等108大類,品種超過5008個。
濰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山東GDP排名第二,在25個國民生產總值過百億的城市中排名16。
2006年,濰坊在全國47個中心城市中排名21,工業利稅12。
2009年,濰坊GDP達到2727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29位。
主要企業:柴蔚集團、海化集團、格魯姆集團、陳明集團、仙霞集團、傑利佳集團、巨力集團、諸城外貿、聯盟化工集團、得利斯集團、福田、亞星、華光集團、六合集團、壽光巨能控股等。
【編輯此段】歷史文化夏包括澆灌、澆搜、寒、三壽等國。
尚維和其他國家被封存。
周分屬齊、魯、冀、齊等國。
秦屬膠東、臨淄、瑯琊三縣。
漢屬青州、密州。
宋屬於東路。
袁是益都路山東東西路的宣傳科。
明清時期屬青州、萊州。
1928山東省直屬縣* * *。
建國至1988,地級行政架構主要為昌濰地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濰坊市。
濰坊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城,以其眾多的遺跡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而聞名。
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領地內有氏族和部落規模和生活。
夏商朝有封建國家,春秋戰國時分屬劉、魯。
青州也是我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
悠久的歷史給濰坊留下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群體,包括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畫像等不可移動文物18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27處,縣級400余處。
濰坊作為古代歷史狀態下的名縣,人才輩出,英雄豪傑,文化群星璀璨。出生或居住在濰坊市的高層次文化名人超過6543.8萬人。
它們對濰坊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相傳精通鳥語的孔子七十二弟子之壹公冶長在安丘市書院村長大,此村至今仍有碑刻。
春秋末期齊國政治家晏嬰博覽群書,善於辭令,輔佐齊國、莊公和,成績斐然。
他出使楚國的故事被後人廣為傳頌。
東漢末年,徐幹是哲學家、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
孔融,另壹位“建安七子”之壹,曾任壽光地區北海相。他曾“立城立校,示儒薦賢”,“曾在郡六年,政績可觀”,在天下有“孔北海”之稱。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農業典籍涉獵廣泛,具有很高的研究和經營價值。
北宋畫家張擇端,擅長畫車、馬、船、橋、城垛、街道。現有的畫是< & lt<清明上河圖> & gt描繪了清明時節汴梁城郊各行各業的生活場景。畫面生動,是壹幅優秀的風俗畫,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北宋著名詞人趙明誠和妻子李清照在青州居住多年。他們的詩歌創作和著名的< & lt金石錄> & gt書名壹時。
宋代,濰坊湧現出李成等壹代著名文學家、科學家。
元代二秦地方誌& gt在元代,益都城內的名勝古跡、亭臺樓閣、風俗人物歸山東東西路宣傳慰安所管轄。
是研究山東地方誌的珍貴資料。
明代散曲家馮為民創作了《長恨歌& lt海浮山唐詞稿>:& gt並且& gt寫出來的散曲風格鮮明,題材廣泛。有些作品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疾苦,諷刺了封建官僚的貪婪和暴力。
清代內閣學者、書法家柳永也是濰坊人。
衛方官員陳在清道光年間擔任過轉運司、兵部、吏部的高級大臣和協辦大臣,為後人留下了許多作品。
他的兒子陳介祺是中國第壹位著名的墓誌銘學家,著有《石頭記& lt十間中山房都印> & gt30多部專著。
為濰坊銀鑲、仿古銅、鑄銅印章、拓片等民間手工藝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清末,曹洪勛和王壽彭這兩位狀元從濰坊的壹條胡同裏走出來,壹時成為佳話。
還有許多從外地來濰坊為關工作的歷史名人,如唐代大書法家李詠、北宋宰相寇準、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等。
宋代大文豪蘇軾知道密州,寫了< & lt超越平臺> & gt並且& gt等200多部代表作。
幹青龍念銀,鄭板橋人,揚州八怪之壹,在魏縣做了七年縣令。他把詩詞書畫稱為廉政“三絕”。他在這裏留下了許多詩詞書畫,流傳到第二代,為世人所稱道。
著名宰相柳永被稱為大清第壹才子,劉更是家喻戶曉。他的書法和繪畫更勝壹籌,在清代自成壹派。
革命時期的濰坊也有很多出色的表現。
著名的濰縣戰役是華北平原第壹仗,是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濰坊人民浴血奮戰取得的勝利。
此役的成功為後來的多次攻堅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現當代著名人物包括第壹屆國會代表王盡美、無產階級革命家陳少敏、王統照、崔偉、臧克家、王願堅、王大華等許多著名人士。
他們的優異成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讓濰坊人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