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壹個怎樣的省份?
基本概況江蘇省位於中國大陸中部沿海和江淮下遊,東臨黃海,北接魯皖,東南與滬浙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範圍為東經116 18 '-121 57 '。江蘇,以清代江寧府和蘇州的首字母命名,簡稱“蘇”。首都是南京。江蘇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壹,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1.11%,常住人口76001萬。近1000公裏的海岸線擁有約980萬畝的金色沙灘。江蘇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河湖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就位於此,歷史上有“魚米之鄉”之稱。江蘇歷史悠久。這裏是中國吳文化的發源地。早在幾十萬年前,南京就已經是人類聚居的地方。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在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後,全國經濟中心向南方轉移,有“天下之大圖,靠東南”之說,揚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城市。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南京成為中國資本主義的搖籃。19年末,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繅絲、紡織、面粉、采煤等現代工業崛起。自此,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在全國名列前茅。江蘇充滿人文氣息。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這裏也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作家和藝術家,如畫家顧愷之、龔開、米芾、唐寅、邊守民、鄭板橋和龔賢,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詩人柳亞子,當代作家蘇童、黃蓓佳、範小青和蘇童。京劇表演藝術家有梅蘭芳、周、、蔣、等。劉天怡(劉天怡)、徐悲鴻、劉海粟、陳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亞明、言恭達、唐勇、宋文治、傅抱石、錢松燮、林散之、徐佩辰、劉吉慶、蕭憲等都是享譽世界的人物。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起源於江蘇,也被稱為“百戲之基”。蘇繡、南京雲錦、無錫惠山泥人、淮陰剪紙年畫、揚州漆器玉器、南通風箏、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子、蘇州揚州盆景等都是享譽海內外的工藝精品。江蘇省的正式設立始於清康熙六年(1667),從1983開始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現在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連雲港、徐州、鹽城、淮安、泰州、宿遷等13個省轄市,52個縣和縣級市,54個市轄區。?江蘇是中國的經濟大省。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壹直位居全國前列。2007年,江蘇省GDP超過2.5萬億元,比去年增長14.5%。年人均GDP超過4400美元,GDP增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據預測,到2009年,江蘇的經濟總量將超過臺灣省。江蘇正在擴大對外開放。2007年進出口總額3654.38+08.23億美元,增長24.654.38+0%;其中,出口6543.8+0849.5億美元,增長28%。外商直接投資6543.8美元+058億美元,增長52.4%。全年新批境外企業33家,投資額5404.7萬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合同額20.9億美元,營業額654.38+0.98億美元。各具特色的開發區遍布全省,總體規模和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對外友好關系繼續發展。江蘇省及所轄市、縣級市與39個國家的157個省、州、市建立了國際友好關系,居全國各省區市之首。江蘇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80元,分別增長壹倍和61.4%。居民人均儲蓄存款超過2萬元。生活條件在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0.0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5.9平方米。江蘇有美麗的山川和許多名勝古跡。南京、蘇州、無錫、揚州、鎮江、常熟、徐州、淮安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13,六朝古都南京,人間天堂蘇州。2003年,全省接待海外遊客223.2萬人次,國內遊客1.1億人次。江蘇科學教育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全省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88名,從事科研活動人員32.3萬人。其科技實力和科研能力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國第三。對外科技教育交流頻繁。江蘇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與近30個專家組織建立了工作關系。江蘇各級各類學校與近300所國外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高等教育大眾化已經實現。全省普通高校105所,在校生91.33萬人。高校數量和學生人數均居全國第壹,也是全國第壹個實現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