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金牌信息咨詢請不要贊。謝謝妳。

金牌信息咨詢請不要贊。謝謝妳。

他曾經是奧運冠軍,但壹次失誤讓他名聲掃地。

退役後,他選擇以企業家的身份東山再起,成功重拾當初的輝煌,身家100億。

他就是106金牌的李寧,地位至今無人撼動。

1988,25歲的李寧遭遇了人生中的第壹次滑鐵盧。

當年9月17日,第24屆奧運會在韓國首爾舉行,李寧作為中國男子體操隊隊長參加了比賽。

奧運會開幕前,李寧昂首接受奧運聖火。中國人民已經很興奮了。

此時的李寧已經不是李寧,而是中國正在等待的民族英雄。

在此之前,21歲的李寧在4年前的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而戰。

他獨攬3金2銀1銅牌,帶著6枚獎牌回到家鄉,成為當年奧運會的最大贏家。

那壹年,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了15枚金牌,這是前所未有的紀錄。

就連當時的媒體也抑制不住興奮,大篇幅報道:

“東方巨人1984在洛杉磯宣布覺醒。”

而這壹切,最大的功臣就是李寧。

李寧的出現讓國人看到了久違的希望,期待他能為過去報仇,為中國找回面子。

所以韓國首爾1988奧運會期間,大家都把籌碼壓在李寧身上。

他們擠在電視機前,屏住呼吸,等待李寧出現,創造更多輝煌。

當時甚至有媒體已經寫好了稿子,準備搶著祝賀李寧奪冠。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手頭的稿子根本沒有機會發表。

那天,隨著播音員的介紹,李寧自信地走上了舞臺,臺下的教練壹口都不敢吃。

他壹抓吊環,雙腳伸直向前壹跳,深呼吸幾下,雙腳在半空中畫了半個圈,倒立跳。

結果跳下來的時候雙手都沒力氣了,李寧從吊環上掉了下來。

更糟糕的是,他的左腳還掛在擂臺上,跳下來幾乎站不穩。

觀眾壹片嘩然,隨即爆發出巨大的笑聲。李寧還是強顏歡笑,尊嚴地離開了。

李寧以為只是小雨,結果雨越下越大,最後甚至差點把他淹死。

在接下來的跳馬項目中,李寧奮力助跑,雙手支撐跳臺,在空中完成了壹個完美的托馬斯全旋。

結果落地的時候,李寧坐在了鞍馬上,李寧苦笑著走了。

從此,體操王子成了“體操的死兒子”,她過去的輝煌壹筆勾銷。

觀眾最擅長創造神,也最擅長毀滅神。

李寧回國下飛機的時候,工作人員認出了他,當眾嘲笑他:“妳摔哪兒去了?妳摔哪兒了?”

有人寫信罵他,批評他沒用。

甚至有人“貼心”地為他準備了壹根繩子,讓他早日結束自己。

壹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受不了這樣的惡意攻擊,但又無法反抗,只能把自己憋在心裏。

李寧只能自嘲:“他們只要金牌,不要運動員。”

運動員吃壹頓青春飯,壹般人吃幾口就消化不了。

25歲的他已經是老運動員了,身體素質早已每況愈下。

而且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李寧早已傷痕累累,遠沒有她剛入隊時的體力。

不得不承認,25歲的李寧已經老了。

但當時中國不接,找遍全國,也找不到壹個像樣有效的運動員參賽。

主帥張劍考慮再三,不得不再次將李寧送出。

李寧知道自己身體的局限性,但目前除了代表比賽,報效祖國,別無選擇。

出發前,朋友在天壇飯店給李寧餞行,李寧向他倒苦水,可見無奈。

朋友很驚訝。他不明白,李寧連贏的機會都沒有。他為什麽要冒這個險?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妳知道,每個人從來都是成敗的英雄!

如果妳輸了,妳的名聲就毀了。"

李寧抿了壹口桌上的開水,平靜地說道:

“如果我不帶頭,臨陣脫逃,李寧的名聲就毀了!”

如果妳不去想,妳朋友的話就會變成預言。

然而,當所有人都在抨擊李寧的時候,壹個男人正捧著鮮花,真誠地歡迎他回來。

就是這個人讓李寧成功拯救了“李寧”。

首爾之戰的失利讓李寧壹夜之間成長起來,也壹夜之間歷經滄桑。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把退休提上日程。

1988 12 19日,大家在深圳體育館為李寧舉辦了歡送會。

雖然在首爾失意,但我還是參加了那天的聚會,無數人前來為李寧告別體育。

李寧感激涕零,壹時興起,唱了壹首《揮手難別》:

“不要為我徘徊,不要為我擔心,

雖然昨天火焰被撲滅了,

明天將被點燃。"

聚會結束後,壹位神秘的朋友送給李寧壹副純金護手。

壹方面,他希望李寧,另壹方面,他有其他計劃。

他是李經緯。

李經緯不是遊泳池裏的東西。通過含有堿性電解質的配方,壹種運動飲料被攪拌出來。

後來他英勇善戰,贊助奧運會,讓飲品名聲大振,“中國神水”的名號不脛而走。

年產值可高達5億元,廣告價值超過654.38+00萬元。

李經緯也是壹個體育迷,把李寧視為偶像。

經過這件事,李寧對他的愛不僅沒有減少壹半,還產生了新的想法。

他希望李寧能加入他的隊伍,和他並肩作戰。

作為退役運動員,李寧有很多選擇,要麽當教練,要麽當官員。

這兩條路比做生意安全。

然而,李寧選擇了最艱難的道路,與李經緯壹起做生意。

李寧加入後,李經緯也特別給了他面子,聘請他為公司的特別助理。

很特別的體驗,但重點在於“特別”二字。

李經緯宣布:

“李寧作為特別助理,享受副總經理待遇,必要時可以行使總經理職權。”

也就是說,這個專管員相當於公司副總經理的職位。

李寧的加入讓李經緯如虎添翼。

壹進公司,李寧就大膽提出拍攝體育廣告的提議,而他自己就是現成的廣告代言人。

奧運冠軍親自上陣。這不是妥妥的流量保障嗎?這麽好的東西去哪找?

所以,李經緯欣然批準了。

廣告效果正如李經緯所料。壹經推出,該公司當年的飲料銷售額又上了壹個新臺階,暴漲3000萬元。

拍廣告刺激銷售只是李寧的壹個小嘗試。他要做壹件大事,要“回歸”體育。

李寧建造了壹座5000平方米的廠房。完工那天,他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自己掛上了“李寧牌”的廣告牌。

他希望中國運動員穿上中國的運動服,昂首闊步走向奧運會。

1990年8月,天安門路上,李寧穿著“李寧”牌運動服,手持亞運聖火,瀟灑地向道路兩旁的人們揮舞。

當時,25億中外觀眾聚集在電視機前,見證了這位前奧運冠軍的魅力。

也就是長達壹個月的火炬傳遞,李寧再壹次有了名字,“李寧”品牌第壹次有了名字。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西班牙殘疾射箭運動員裏貝羅從輪椅上站起來,向21米高的聖火臺射出“火”箭,點燃聖火。

全場沸騰,然後中國奧體代表團穿著“李寧”牌運動服上臺,國人已經在電視機前吼出了嗓子。

當時,中國運動員第壹次脫下了外國運動服,穿上了自己品牌的衣服。

這也是李寧在首爾失利後第壹次“站”上奧運領獎臺,大方接受外國人的關註。

在那屆奧運會上,中國逆風翻盤,獲得16枚金牌、22枚銀牌和16枚銅牌,名列第四。

冬季獲得的金牌歸還給了中國,春季又歸還給了李寧。

當天晚上,李寧憋了四年的苦水傾瀉而出。他痛哭著說:

“那壹刻,我體會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榮譽,那種成就感超過了我之前獲得的所有獎牌的總和。”

從此,李寧向天發誓:“不要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寧。”

當時,李經緯公司的發展如火如荼,李寧對“馬蹄病”頗為滿意。

但是,有些人“惹”李把變成了“忘恩負義”。

1994,李寧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李繼鵬。

李紀鵬壹眼就看出了李經緯公司的弊端,勸李寧未雨綢繆,盡早從李經緯撤資,否則日後必有大事發生。

李繼鵬的建議,李寧聽了,但他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畢竟,是李經緯不請自來,成就了今天的他。

現在離開是不是忘恩負義?

李寧向李經緯坦白,但李經緯果斷同意支持李寧的決定。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誰也沒想到,李繼鵬的預言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

然而,李經緯現在還不知道。

就這樣,李寧告別了曾經的戰友,自己出發了。

1994年9月,李寧成立李寧體育產業公司。

富水不流外人,錢要壹起賺。李寧把所有的親戚都帶進了公司。

公司徹底變成了家族企業,但殊不知,李寧間接悄悄埋下了壹顆定時炸彈。

當初有奧運體操冠軍的榮譽背書,公司發展順利,成員配合默契。

但是,壹山有幾虎,誰是老大,誰是王者,是個問題。

部門之間矛盾不斷,大家都不願意為公司努力。他們就是想占漁民的便宜,李寧就慘了。

從65438到0996,公司銷量下滑很快。

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銷售收入走上速度滑梯,比上年少了6000多萬元。

李寧請了專業的管理咨詢公司為公司診斷病情。

對方忙了半天,和李寧做了壹個工作。

結果表明,家族管理成本高,間接影響效率。

他們提出要實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現代管理模式。

有了處方,事情就簡單多了。

抓小偷第壹,李寧苦口婆心地勸妻子陳離開公司。

老婆也是個懂大義的人。她主動離職,家人也走了。

掃除障礙後,李寧進行企業改革,引進外資,甚至放棄總經理職位。

陳義紅全權負責公司,李寧從裁縫店的掌櫃做起,到北大法律系脫產學習。

公司大病初愈,恢復了生機和活力。2001年銷售額超過7億元。

然而,如果我們真的想成為“世界的李寧”,我們離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寧從北京大學光華學院MBA班走出,到世界各地尋找人才。

很快,他撬開了班尼路和可口可樂的拐角,挖出了王鵬和許。

此外,李寧還與意大利和法國設計師簽約,並請IBM為公司做戰略咨詢。

經營如虎添翼,註入新鮮活力後,公司銷售額進入6543.8+0億的收入門檻。

口袋裏有錢了,李寧就有了春秋大夢的信心。

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李花了很多錢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

當然,他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開幕式上,法國運動員肩並肩走上舞臺,壹出場就驚呆了所有觀眾。

打開法國,竟然第壹次穿上中國李寧牌運動服。

要知道,那時候除了中國,其他國家參加奧運會都是只看各種國際知名品牌。

他們不知道李寧品牌是什麽品牌,但既然法國運動員都穿上了,那肯定是大品牌。

為了讓自己的品牌在國際舞臺上有存在感,李寧做了很多努力。

早在2000年4月,他就開始有意聯系法國體操協會,互相套近乎。

最後,該協會的負責人雅克利確信:

“體操方面,我們寧願選擇‘李寧’。我們認為‘李寧’在體操方面更專業。”

所以這次合作就這麽愉快的達成了。

後來李寧乘勝追擊,贊助俄羅斯和希臘代表團參加21夏季大運會。

2004年,“李寧”出現在雅典奧運會上,西班牙男女籃球隊身穿李寧品牌運動服,在賽場上秀拳腳。

就這樣,李寧品牌收獲了壹批粉絲。

同年,趁著這股熱潮,李寧推動公司上市,打出了壹場漂亮的資本“托馬斯全旋”。

結果李寧壹搭上資本的便車就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壹場在中國自家門口舉辦的體育賽事,自然讓舉國歡騰。

根據官方數據,當時全世界有40億人觀看奧運會。

可想而知,為了爭奪奧運贊助資格,各大企業也是躍躍欲試,紛紛亮出看家本領。

李寧也不例外,但他的處境很尷尬,前有老虎,後有野獸。

李寧首次失去贊助資格,在與某國際知名品牌的競爭中落敗。

然後,某國際體育巨頭牽頭,贊助了21支球隊,沒給李寧留筷子。

得知兩個發起人都失敗了,公司員工痛哭流涕。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北京也是。李寧又歡呼起來。

上次打敗首爾,他忍了這口氣,但這次他絕對不會允許自己輸在自己家門口!

每個人的目標都是北京奧運會。既然這條賽道對手這麽多,為什麽不繞道走捷徑上岸呢?

此外,他還贊助了瑞典奧運代表團、阿根廷籃球隊等球隊,屆時他們都將佩戴李寧牌。

不過這些都是李寧之前玩的套路,說新不新,戰鬥指數大概也不會太強。

對此,李寧使出最後的殺手鐧,克敵制勝。

相比其他空招,他自己才是最大的武器。

2008年8月8日晚,李寧手持祥雲火炬,以超人姿態升向空中。

在光影構成的畫卷上拼命奔跑,點燃鳥巢。

觀眾歡呼雀躍,揮舞旗幟為他加油。

這壹刻,世界終於把掌聲還給25歲的李寧。

20年前,李寧掉下神壇,觀眾都笑了。二十年後,所有人都在為他歡呼。

回到地面上,李寧的雙手顫抖著。看著火焰,他忍不住哭了。

壹個偉大的國家終於被世界看到,壹個體操冠軍蟄伏多年終於被大家認可。

這壹年,李寧45歲。

2012年,恐怖的歷史再次上演。

受第二波互聯網沖擊,李寧虧損嚴重,近20億元,門店數量減少1821。

但就在這個眼皮底下,李寧卻花了大價錢聘請體育巨星為品牌代言。

這讓圍觀群眾壹頭霧水,不知道李寧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別說別人,就連李寧都沒有想法。

他只能做個活馬醫,希望用這個體育巨星的名氣來拯救公司。

可惜,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今年以來,公司已連續三年虧損,虧損金額達31億元。

這三年間,李寧經常睡不著覺,熬夜到深夜,幾乎在辦公室坐了壹輩子。

雖然困難很可怕,但李寧精神不是蓋的。

2065438+2008年2月,中國李寧亮相紐約時裝周,讓所有人大吃壹驚。

壹個不知名的品牌,歷經滄桑,終於走到了盡頭,登上了國際舞臺。

這壹年,李寧55歲,但“李寧”開始迎來自己的青春。

正如李寧在社交平臺上所說:

“35年過去了,我們不會失去那個年輕人,我們的身材依舊,我們的衣著也不簡單。”

李寧會老,但“李寧”永遠年輕。

李寧,不僅僅是體操冠軍!

1988失意,李寧用了30年的時間,默默努力,終於走上舞臺,向世界喊出了“壹切皆有可能”。

是的,壹切皆有可能,即使命運將我們引向懸崖邊緣,我們依然可以活下來。

不管目前的情況有多困難,我們都能找到出路。

根據李寧的經驗,我總結了三種應對困境的方法,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首先,給自己30秒思考時間。

當危機發生時,我們很容易以悲觀占上風,陷入絕望。

情感可以出現,但請它以後出現。

事情發生時,首先要關掉情緒反應機制,給自己30秒思考時間。

這場危機真的是死路壹條嗎?

我是不是沒有努力扭轉局面的余地了?

如果還有轉機,可以嘗試哪種方法?

壹旦啟動理性分析機制,我們就會發現,負面情緒是沒有機會的。

第二,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用積極的建議取代妳頭腦中所有消極的想法。

比如“他們給不了我機會。”

把這句話換壹種說法:“目前他們給我機會的幾率很小,但我可以努力擴大機會。”

久而久之,我們會突然意識到,那些我們認為不可克服的困難,其實也不過如此。

當困難擺在面前時,我們壹般很難把目光移開。我們只是盯著它,越看越心煩。

我們不能無緣無故要求老板給我們漲工資,但也不必盯著老板看。

把重點放在如何為公司創造效益,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老板心甘情願的漲工資。

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改變我們所能改變的。

任何時候,包括我們處於低谷的時候,我們都有壹個選擇,那就是主動出擊。

願妳我* * *互相鼓勵。

作者:朱曉暢&;羅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