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人是上海世博會成功的壹個關鍵,也是上海世博會留給我們的壹筆財富。
拄著拐杖的總代表、“排隊醫生”和“世博老兵”
瑪麗亞·特納是西班牙展區的總代表。她更像壹位和藹可親的“老母親”,而不是高級官員。無論是壹次次與幸運觀眾見面、握手,還是向中國媒體介紹西班牙館豐富多彩的活動,她都是精神飽滿,總是面帶微笑。平時她也是早出晚歸,事必躬親,就像普通員工壹樣,圍著西班牙館的“大筐”忙碌。
很難想象特納得了癌癥。大劑量的治療損害了她的身體,使她不得不依靠兩根拐杖行走。記得今年2月,西班牙館還是壹個大工地。特納戴著頭盔,拄著拐杖,小心翼翼地跨過腳手架,趟過泥濘,首次出現在媒體面前。或許是因為她理解了記者心中的疑問,每次走到鏡頭前,她都扔掉拐杖,筆直地站著。堅強的她從來不想談身體上的困難,而是自信地說:“西班牙有能力應對各種挑戰,對西班牙來說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上汽通用汽車館的策展人祁進是壹位年輕的醫生。在為期半年的世博會中,他考慮最多的不是汽車館的展覽主題“直通2030”,而是成為壹名“排隊醫生”,即研究如何服務好參觀者,最大限度地減少排長隊帶來的不便和麻煩。
在祁進的帶領下,汽車館在世博會伊始就推出了網上預訂。在現場,汽車館安裝的遮陽棚比園內大部分同類設施高出30厘米,吹起來50多個搖扇,減少了壓抑感。隨著參觀人數越來越多,這裏的排隊通道裏首次安裝了壹條寬10 cm的木凳,方便觀眾排隊就坐;在炎熱的季節,車庫每天向觀眾分發5000條毛巾,制造數百公斤的冰...
“在我看來,博物館應該對觀眾的排隊負責,從觀眾的角度去尋找作品的不足,在信息對稱的前提下,盡量給觀眾更多的選擇。”金偉說。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研究中心主任季經歷了10年的申博和辦博歷程,是壹位“世博老兵”。雖然世博會閉幕後他即將退休,但他為世博會奔忙的步伐卻越來越快。半年來,他壹方面組織專家赴山東、寧夏、黑龍江等地,學習中國上海世博會主題實踐,探索世博園區內外交流互動;另壹方面,他動員精幹團隊,逐壹走進上海世博會約350個展館,用多媒體記錄世博展館從種植到收獲的全過程,系統總結世博經驗和世博遺產。
紀律德主張世博會應成為國民教育的新契機。世博會結束後,應繼續深化城市發展理念的討論,總結相關經驗教訓,並在未來的城市化體系設計中加以體現,將保留下來的建築、展覽、論壇和創意成果加以推廣應用。如今,這些建議正逐漸成為現實。
兩個月瘦28斤,《壹個人的交響樂團》,大雨中的遊行隊伍。
新西蘭館館長邁克·帕蒂森告訴新華社記者,壹個故事發生在壹個不知名的毛利演員身上。在世博園的兩個月裏,這位演員的12人歌舞團將在新西蘭館前表演,每周6天,每天4次。雖然每次表演只有半個小時,但毛利人的原始歌舞很有形體,尤其是壹種表現武士和戰爭的舞蹈。演員需要氣得睜大眼睛,張嘴吐舌頭,大聲喊,力氣很大。再加上天氣炎熱,演員兩個月瘦了28公斤。
“雖然他的腰很大,但在大約200場演出後,他在短短兩個月內瘦了28公斤,這足以說明他和他的夥伴們有多投入。”帕蒂森說。
在為期半年的世博會中,* * *有三個劇團和近40名毛利演員在新西蘭館演出。這三個劇團是去年新西蘭毛利人傳統技能大賽的前三名得主。毛利表演不僅成為新西蘭館最具吸引力的名片,也是世博會舞臺上多元文化、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壹個縮影。
與許多組織良好的文藝團體不同,在德國館的世博會結束時,只有壹個人——28歲的孔德拉·庫欣梅斯特(Condra Kuchenmeister)。幾年來,他在歐美多個城市收集各種音響,現場合成即興創作各種風格的現代音樂。因為他需要壹個人用手和腳來錄音、播音、彈吉他和電子琴、打鼓、搖沙錘,甚至中間還要演唱或吹口技,所以被稱為“壹個人的交響樂團”。
Kuchenmeister在德國很受歡迎,但這位音樂天才四歲才上了壹堂音樂課,各種樂器的演奏和音樂創作幾乎都是自學的。他開玩笑地告訴記者,剛開始他只是在家裏嘗試合成各種音響,即興創作音樂,但是鄰居太吵了。當他不得不走上街頭,把城市當成音樂廳的時候,他卻意外地給大眾帶來了放松和快樂。
“我喜歡新事物,願意將不同的元素融入音樂,形成更多樣的風格。我不在乎別人叫我音樂家、聲音收藏家或編輯。我只想用每壹分鐘來表達音樂,給觀眾帶來快樂。”庫欣梅斯特說。
世博園區的文藝演出超過2萬場,包含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創造,都是為了創造壹個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更深厚的友誼。記得1年9月,西藏活動周剛剛開幕,高溫高濕把來自世界屋脊的文藝團體嚇了壹跳。最難忘的是,那天傍晚,400多人的西藏遊行剛剛開始,“獅子山”強熱帶風暴就帶來了瓢潑大雨,雨勢兇猛得讓人幾乎睜不開眼睛,但遊行隊伍沒有任何雨具,只能穿著厚重的民族服裝走來跳去...
雖然第壹天的遊行很快被雨水打斷,但這並沒有影響接下來幾天的遊行表演,觀眾的欣賞熱情更高了。每天晚上,西藏遊行變成了世博園裏的狂歡節。
世博遊客、“學生大使”、“大白菜”和“小藍莓”
在南非展區總代表、南非駐上海總領事維卡·馬茲韋·庫馬洛眼中,上海世博會給人最難忘的印象就是中國各地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在迄今為止的7000多萬參觀者中,有5%走進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南非館。
“孩子們充滿好奇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老人們的熱情也讓人感動。雖然家家戶戶都有電視,但是南非世界杯期間,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來我們這裏看比賽直播。我想,正是有了這麽多真誠的觀眾,世博會才能真正成為展示南非新形象的舞臺,成為南非和中國友誼的橋梁。”47歲的庫馬洛說。
創下新歷史紀錄的世博會參觀者也引起了剛剛到訪的德國萊茵-普法爾茨州州長庫爾特·貝克的感慨。他說:“這表明,即使在信息和網絡時代,世博會也沒有過時,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這麽多人的聚會,有助於更好地討論和交流世界話題。”
當然,在數以千萬計的世博遊客中,海外遊客的面孔是不可或缺的。8月下旬,年過八旬的新加坡總統納丹,冒著酷暑連續三天來公園遊玩,就是最好的代表。
除了觀眾,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大使”和被親切地稱為“大白菜”和“小藍莓”的世博誌願者,也是世博會“理想、交流、聚會、合作”理念的積極踐行者。對於很多人來說,景觀和建築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去,但與世博誌願者面對面的交流,或許就相當於“2010世博記憶”,永遠銘記在心。
Robbie Elvin是美國館的“學生大使”。7月,他來到大別山的壹所希望小學,給不能去上海看世博的孩子們講解世博會。塑料泡沫積木、彩紙、橡皮泥,成了他和孩子發揮想象力,建造心目中世博館的最佳工具。
“這次經歷對中國的孩子和我來說都是難忘的。”羅比·艾文說。
“大白菜”和“小藍莓”是世博園區內外1.7萬誌願者。他們中有學生、員工、自由職業者、退休人員和海外誌願者,甚至還有殘疾人,以大學生為主力軍。事實上,已有超過60萬人申請成為世博會誌願者,這創造了壹種新的社會趨勢,正在成為中國的新動力。
很難拍出這群世博人物的照片,他們大多是“80後”、“90後”,而且大多是獨生子女,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故事,他們背後的家庭和學校也是世博默默的奉獻者。
上海世博會誌願者的主要口號是“世界在妳面前,我們在妳身邊”。今年的六壹兒童節,15名來自世園會生命陽光館的盲人誌願者為孩子們慶祝節日。胡是壹名盲人誌願者,在壹家酒店擔任秘書。他說:“通常,我們看不到光明,渴望得到他人的愛。但是在黑暗的環境中,我們變得強大了,我們可以給那些不知所措的人以支持和幫助。我們衷心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創造精彩人生。”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離不開誌願者們的熱情努力。為了更好的未來,我們每個人心裏是不是都應該有點“誌願者精神”?這是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留下的壹個話題。
在壹片贊嘆聲中,世博會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壹半議程。開幕式後三個多月,獨特的場館和熱情周到的服務吸引了全世界對上海的關註,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湧向上海。近3500萬遊客來到這裏享受這壹頂級文化盛宴。而精彩的世博背後,誕生了無數讓我們感動的人。他們同意對方的觀點,並且* * *既成功又精彩。
難忘的世博會。
青春與活力——誌願者“大白菜”
穿著綠白色上衣和純白色褲子的是上海世博會的誌願者,他們被遊客們戲稱為“大白菜”。這群出生於90年代的大學生,通過他們勤奮謙遜的服務精神和態度,贏得了遊客的贊譽和尊重,贏得了所有人的壹致認可。這群“大白菜”的出色表現,顛覆了當前社會對90後的普遍認識。不再“非主流”的“大白菜”,讓人們看到了中國年輕壹代的朝氣和希望,讓人民第壹次對國家未來的主人有了強烈的信心。據悉,世博會期間,將有壹支總數近8萬人的誌願者隊伍服務於場館內外的每個角落,他們也成為了世博會壹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
低碳大使-電動車司機堅持“科技世博,低碳世博”的理念。電動車已經成為世博園區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承擔著貴賓和遊客的觀光遊覽、新聞采訪、醫療急救等工作,電動車司機也成為園區內最忙碌的群體。他們在炎炎夏日或暴雨下開著電動車穿梭於公園,獲得了“低碳大使”的美譽。對於很多司機來說,他們把服務世博的榮耀和責任捆綁在壹起,用心服務。其中壹位是海歸司機張小敏師傅,他已經在紐約開了十多年車了。世博會在家鄉上海舉辦後,他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到家鄉,為世博會做壹些貢獻。目前,張小敏在世博園區為新日博會駕駛電動汽車為貴賓服務。他說,通過他的合作夥伴——這個SUNRA和世博經理,中國的低碳理念和行為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據統計,每天在世博園區工作的人有幾萬人,讓我們感動的不僅僅是以上三種人,而是他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對上海世博會有了更大的期待,享受上海世博會帶來的文化洗禮。
安保人員公共安全的嚴格性是上海世博會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家關註的焦點。每天40多萬人的遊客量,給安保帶來的不僅僅是龐大復雜的工作量,更是壹種責任。世博園從安檢到維持秩序,沒有白天黑夜之分,沒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他們以壹顆嚴謹的心,確保上海世博會的有序開展。世博會開幕以來,安保工作人員累計4000多萬人次,檢查車輛26萬多輛,查獲違禁物品近90萬件。完成國家館日安保工作80余項,文藝演出等其他活動安保工作8800余項...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安保工作者的艱辛和汗水。世博會因為他們而安全。
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