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瑪麗·安托瓦內特的軼事和典故

瑪麗·安托瓦內特的軼事和典故

快樂的小公主瑪麗·安托瓦內特和比她大三歲的姐姐瑪麗亞·卡羅萊納以及比她小壹歲的弟弟馬斯·米利安壹起長大。她和她的兄弟約瑟夫二世、利奧波德二世和費迪南在哈布斯堡王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小時候的她,可愛又調皮。她優雅活潑大方,待人和善溫柔。然而,另壹方面,她又驕傲又任性。雖然她在美學和藝術方面很有天賦,但她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真正的教育。奧地利王室給她提供了最好的學習環境,她卻沒有珍惜。她總是利用她所有的聰明來逃避她的功課。結果壹個法國太子妃必備的語言法語,多年來毫無進步。她壹點也不在乎寫滿錯別字、缺乏基本歷史知識的文章,好像說德語就夠了(甚至有人說她其實德語壹塌糊塗)。

關於瑪麗公主的童年,還有壹件事值得回憶:

七歲的瑪麗·安托瓦內特遇到了六歲的莫紮特。他為皇室扮演了他最好的小明星。後來,當女王問他想要什麽作為獎勵時,莫紮特回答說:他希望在婚禮上親吻女王最小的女兒。女王被逗樂了,笑得前仰後合。

奧地利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形容為:莫劄特見到安托瓦內特很驚訝,鄭重向她求婚,說:“將來我要嫁給妳!”“由於茨威格這本書的成功,這種描述被廣泛閱讀。要檢驗這兩種說法哪壹種是正確的是不可能的。舉世聞名的豪華婚禮迫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奧地利和法國簽訂了新的和平條約,使得1494年開始的斷斷續續的戰爭有了結束的可能。路易十五的繼承人是他的孫子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在計劃中,他應該娶瑪麗亞·特蕾莎修女的壹個女兒。最初的候選人是瑪麗的第八個姐姐,約翰娜。但在1762年,約翰娜死於天花,瑪麗·安托瓦內特成為下壹個候選人。如上所述,法國王室於1766年正式求婚,並被接受。

事實上,不僅瑪麗·安托瓦內特,她的姐妹們也成了這場政治遊戲中的棋子,她們與歐洲的各個王室結成了婚姻。第四個姐姐瑪麗亞·克裏斯蒂娜嫁給了未來的荷蘭總督,第六個姐姐瑪麗亞·阿瑪利亞嫁給了帕爾馬公爵,瑪麗·安托瓦內特最好的第十個姐姐瑪麗亞·卡羅萊納嫁給了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

當瑪麗亞·特蕾莎修女女王問先知她的女兒在法國是否會幸福時,他回答說,“有壹個十字架來確保這壹點。”

1770年4月,還沒過完15生日的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離開了維也納,踏上了婚姻之旅。女王給哭泣的女兒的告別詞是:“永別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對法國人民非常仁慈,這樣他們就可以說我給他們派來了壹個天使。”

當然,這是假的。她說的應該是:“永別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對法國王子好壹點,這樣他們就可以說我給他們派來了壹個天使。”

其實這段婚姻很難說是好是壞。路易十六軟弱、優柔寡斷、反應遲鈍,但同時又非常溫柔、善良、慷慨。他身材臃腫,與年輕時的路易十五相比恐怕並不英俊(參考路易十六的畫像)。而且據說他早年夫妻生活出現了壹些問題。這個謠言當時廣為流傳,真假不得而知。但是反應慢,缺乏興趣是事實。他喜歡冶鐵、制鎖、打獵,而瑪麗·安托瓦內特正值壯年,他喜歡狂歡、時尚、舞蹈、音樂和藝術,同時她應該和普通女孩壹樣對感情有渴望。面對這樣的丈夫,她是否心滿意足,後人雖無法揣測,但我們通過心比心,不難得出自己的答案。

即便如此,這段婚姻從開始到結束,他們都很和諧,夫妻倆也沒有發生激烈的沖突。而且當時的法國也對這位“最美的奧地利公主”表達了最大的熱情和歡迎。

關於兩個年輕王室婚禮的排場,眾說紛紜。但有壹點是肯定的:這是壹場罕見的奢華盛宴。奧地利和法國的王室,為了表達他們結婚的喜悅和對和平的期待(這也可能意味著炫耀國力),不惜重金將婚禮辦得盡善盡美。法國所有的王室都來迎接小公主,只有真正的貴族家庭才有資格參加婚禮。

1770 5月16日,法國凡爾賽,瑪麗·安托瓦內特正式成為法國王儲妃。濫用王權的狂歡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五感染天花,路易十六登基,瑪麗·安托瓦內特成為女王。此時,年僅18歲的瑪麗·安托瓦內特有著太沈重的責任和壓力需要面對。要和比她年長的貴族小姐們打交道,要知道如何在凡爾賽宮這個豪華奢侈的地方生存,要適應奧法之間的勾心鬥角,要正確使用女王的權利,要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這對她的坦誠和熱情確實是壹個很大的考驗。

當然,其實這些對年輕的女王來說都不是問題。她生性直爽,根本懶得去想。她不願意給她不喜歡的人好臉色,不管對方有多高貴(比如路易十五的情婦,曾經掌權的杜巴利夫人,據說受夠了瑪麗的冷漠和蔑視)。“今天來凡爾賽宮的人真多。”這是年僅16歲、尚未登基的未來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對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杜巴利夫人說的第壹句也是最後壹句話。她甚至不問也不關心政客之間的勾心鬥角。做她不該做的事壹直是她的愛好,打破皇家規矩讓她樂在其中。

至於女王的權利,她用來滿足自己奢侈的欲望。無數昂貴的寶石和時裝聚集在她的宮殿裏,奢華的時尚氣息在她的帶領下席卷了法國的貴族生活圈。邀請和她壹拍即合的貴族參加通宵賭博、狂歡、跳舞的時候,她最開心。

每當有什麽異想天開的新想法,她就表現得像個孩子,又哭又鬧,逼著丈夫替她實現。而且經常奏效。懦弱易軟的路易十六根本統治不了這個迷人的小皇後。她對他的勸告充耳不聞,並溫和地提醒她不要太過分。而且他也不是那種能表現出王者威嚴,壹個表情就能批評對方的人。

結果,驚人的金錢壹次次花在了她的尋歡作樂上。最昂貴的項目之壹可能是重建小特裏亞農宮,這是路易十六送給女王的禮物,女王用無盡的創造力讓它變得更加有趣。後來據統計,花在這座宮殿上的錢大約是七十六萬六千法郎!在當時的法國,這絕對是壹個驚人的數字。

在縱情揮霍的同時,她疏遠了真正幫助她的人,卻親近了那些熱衷於享樂的年輕人,不斷利用女王的權利為他們謀取不正當利益。其中壹位保利娜夫人,通過哄騙女王,讓家人甚至遠親好友受益。法國財政部壹年為寶琳娜壹家花費的金額高達50萬!

當然,在這些人中,也有欣賞瑪麗性格,願意與她交往的“真正的朋友”。比如溫柔多愁善感的蘭巴德夫人,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瑪麗作為囚犯被囚禁。蘭巴德太太不顧自身安危,堅定地站在瑪麗壹邊,試圖幫助她,以至於她暴死。

另壹個在瑪麗·安托瓦內特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是瑞典貴族阿西德·費森。據說他們是在瑪麗16歲時的壹次化妝舞會上認識的。那時,瑪麗還是王儲。按照規定,她是不允許隨便出門的,但她恰好在那裏。菲爾森英俊、幽默、機智、迷人。同時又是政治天才,能帶兵打仗。多才多藝又有領導能力的菲爾森深深地迷住了瑪麗,並導致她與他發生了關系。

瑪麗·安托瓦內特奢侈輕浮的風格逐漸傳播開來,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項鏈事件”。雖然後來證明瑪麗女王在項鏈事件中是無辜的,但她的名聲卻下降了。而此時,壹種反王室的氣氛正在法國民眾中醞釀。因為瑪麗輕率地下令“處決主教”,她成了眾矢之的。別人心目中瑪麗的縮影。這件事應該是在8月1785左右爆發的,當時瑪麗·安托瓦內特29歲。珠寶商從供應商那裏得到了壹條昂貴的紅寶石項鏈,樣式笨拙,形狀難看。雨果形容它只戴在馬的脖子上(另壹個人說它是壹條鉆石項鏈,在古拙有著非常獨特和精致的設計)。它極其昂貴,鑲嵌了3000多顆大小不壹的紅寶石。珠寶商試圖把它賣給西班牙王後和其他壹些貴族,但都失敗了。他聽說瑪麗·安托瓦內特是壹個奢侈的女人,所以他認為她可能願意為項鏈付錢,甚至向她開出了654.38+0.6萬法郎的天價。但瑪麗·安托瓦內特不是傻子,他知道這樣做不值得,於是派人趕他走。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壹個關鍵人物:珍妮·德·瓦羅爾。她是前英國公主。因為她的祖先在王位爭奪戰中失敗,她被貶為平民,過著悲慘的生活。在壹位非常同情她的侯爵夫人的幫助下,她受到了培養,被帶進了上層社交圈。然而,公主早已失去了皇室的尊嚴。她經常用各種手段騙取各種人的錢財,但她真的很聰明,大部分受騙的人都不自知。

珍妮選擇的丈夫是德·拉莫,國王衛隊的首領。在讓娜的努力下,德·莫拉獲得了伯爵頭銜,讓娜成為了伯爵夫人。有了體面的身份,珍妮開始在社會上大展手腳。不知道是因為她自己的吹噓,還是因為別人的誤解,她逐漸被社交圈視為“瑪麗·安托瓦內特女王最好的朋友”——雖然事實並非如此。

後來,這個謠言傳到了紅衣主教德麗莎的耳朵裏。魯昂是法國駐奧地利大使。因為在奧地利法庭上堅持錯誤意見,得罪了特蕾莎修女,被遣送回法國。與此同時,特蕾莎寫信給女兒,要求她利用女王特權說服丈夫路易十六不要提拔他。羅恩在法國的政治前途被毀了。他感到懊悔,想請求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饒他壹命。但是瑪麗·安托瓦內特聽了媽媽的話,不僅當面拒絕,甚至連續十五年不給羅恩壹點好臉色看。

當紅衣主教聽說讓娜的特殊地位時,他立即相信了,並請讓娜在王後面前為他美言幾句。貞德騙他說女王要他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向她道歉,所以他寫了。女王的回答以冷淡的道歉開始,然後她的語氣終於緩和了幾次。紅衣主教非常高興。他與女王保持了三年的書信聯系,並不斷向“好心人”珍妮提供金錢,以表示感謝。

在這三年裏,珍妮沒有虛度光陰。她勾引了紅衣主教的心腹,前龍騎兵隊長勒托,並讓他成為內應。後來,為了節省時間,珍妮讓勒托假裝成女王,給紅衣主教回信。這樣長期的騙局難免會出問題,紅衣主教開始懷疑了,因為雖然女王在信中很和藹,但在公開場合還是對他很冷淡。他焦急地問讓娜,讓娜騙他說,皇後因為政治原因,不能在以前的敵人面前表明自己的真實態度。紅衣主教懇求她讓女王見他,以證明她沒有說謊。

珍妮決定找個人演壹出戲。她誘騙15歲的妓女埃莉諾小姐戴上頭巾和面紗,穿上根據女王畫像仿制的衣服,假扮女王。在勒托假扮仆人的陪同下,他在壹個漆黑的夜晚見到了紅衣主教,並交給他壹封信和壹朵玫瑰。珍妮還教她說了壹句臺詞,表現了皇後的憤怒和傲慢。“現在妳應該知道了。”

埃莉諾小姐覺得愚弄壹個大人,做壹個高官很有意思,就欣然同意了。但是即興表演的時候,她真的很緊張。她顫抖著給了主教壹些東西。她害怕地結結巴巴地說:“讓我們忘記過去吧。”

這時,德拉莫伯爵及時把貞德伯爵夫人帶上舞臺,吻了吻“女王”的手,然後四人退場。此舉不僅是為了挽回場面,防止泄密,也是為了表明女王真的和自己關系密切。客觀地說,那場演出確實很失敗,但紅衣主教信以為真,久久沒有表示任何懷疑。盡管他總是驚訝於勒托在官方文件上的筆跡與他多次親吻的女王的回復相似,但他幾乎認出勒托那天是假裝“女王”身邊的隨從。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順利。貞德對紅衣主教撒謊,說王後想買1.6萬法郎的項鏈,國王拒絕了。她想用自己的錢買,但是缺錢又怕被國王責怪。因此,女王希望紅衣主教充當中間人,訂立分期付款協議。

紅衣主教終於找到了向女王效忠的機會,他當然不肯放過。珠寶商、珍妮和紅衣主教見了面,達成協議,654.38+0.6萬法郎分四期付清。項鏈被貞德拿給了女王——當然結果是直接進了貞德自己的口袋,然後被拆了在珠寶黑市上賣了。

這條項鏈的第壹次付款日期定在1785 August 1。當時紅衣主教由於生活奢侈,負債累累,未能及時籌集到這筆巨款。收不到錢的珠寶商直接去找瑪麗·安托瓦內特皇後投訴。結果可想而知,女王大怒,這個驚天騙局被揭開了。

據說路易十六原本想隱瞞此事,私下處理。但女王拒絕了,她對主教的怨恨蒙蔽了她的雙眼,認為主教是罪魁禍首,為了用這個騙局來陷害她。她利用女王的特權,說服路易十六下令將主教殘忍逮捕,送往最高法院公開審判,並不斷敦促法院處決主教。

31,65438,786年5月,主教被判無罪,但也被革職流放。珍妮,壹個女騙子,被鞭打,烙印和終身監禁。但後來她奇跡般地越獄去了英國,還寫了回憶錄。不難想象她在書中是如何詆毀女王的。

平心而論,女王在這件事上完全是受害者,她壹無所知。但我們也不得不說,瑪麗·安托瓦內特作為女王,也有壹些不檢點的地方。如果大家都知道她奢侈,誰會相信壹個國家會分期付款買珠寶?法國大革命期間,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命運發生了悲劇性的轉變。在這股不可抗拒的反皇室浪潮中,國王和王後成為了攻擊的首要目標——尤其是王後。溫柔善良的國王對人民並沒有那麽大的傷害,但揮霍無度的皇後卻讓人難以忍受。據統計,路易十六在位的十二年間,法國的債務高達12.5億!國王本人勤儉節約,答案不言而喻。當時人們把她描述成壹個邪惡惡毒的女巫,壹個無恥的娼妓,人們的憤怒幾乎全部集中在她身上。另壹方面,路易十六被描述為壹個善良和慈愛的君主,但她累了。

7月1789,11日,法國大革命正式開始。隨後,14日,巴士底獄被攻占。路易十六明白革命的意義,但他沒有辦法處理。而瑪麗女王則認定“革命就是叛亂”,堅決拒絕向革命者低頭。當整個法國貴族紛紛逃亡,甚至有人自願放棄貴族身份加入革命行列時,瑪麗·安托瓦內特依然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捍衛著王位。這個壹開始只知道享樂的女人,終於爆發出驚人的意誌力。正如法國政治家米拉波所說,“她是當時凡爾賽唯壹的男人”。

但是,即使女王如此強勢,壹方面貴族們不合作,另壹方面革命浪潮不可抗拒,國王夫婦還是要被打敗。1789,10年10月5日,凡爾賽被女性(以及男扮女裝)革命者攻占。6日,路易十六、王後、王子和公主被帶到巴黎,住在杜伊勒裏宮。

在這裏,國王壹家的所有行動都受到監控,以防他們隨時逃跑,所有的通信和信息傳遞都受到嚴格監控。但是安托瓦內特從未放棄。她用自己所有的聰明才智與外界聯系,向外國和流亡貴族求助。可惜大家都想獨善其身,甚至想從中漁利。沒有人真正關心他們的生活。

只有忠誠的費森在這壹刻勇敢地站了起來。他為安托瓦內特設計了壹個精密的逃跑計劃,但最終因為國王缺乏應變知識和其他各種偶然因素而失敗。他們在邊境城市瓦倫被發現,並被護送回巴黎。

回到巴黎後,路易十六接受了革命群眾制定的憲法,成立了國民議會。瑪麗·安托瓦內特表面上同意,但內心仍拒絕讓步。她支持國王拒絕舉行三級會議,這只能使公眾的憤怒更高。

1792年,奧地利皇帝安托瓦內特的侄子弗蘭茨登基。同年,奧地利和法國正式宣戰。

這場戰爭給了瑪麗·安托瓦內特新的希望。她不斷利用國內優勢,用各種密碼向奧地利軍方傳遞信息。毫無疑問,她期待她侄子的軍隊進入巴黎,救出他的姑姑,幫助他們奪回王室的威望。

雖然瑪麗銷毀了所有的信件,把所有的行動隱藏得非常好,但故事最終還是被揭露了。此外,當時普奧聯軍總司令布倫瑞克發表了要求法國革命群眾尊重王室的宣言,其中言辭激烈,態度傲慢,極大地激怒了革命者。8月1792,10,憤怒的巴黎人湧入杜伊勒裏宮,揚言要殺死國王壹家。受驚的國王和王後別無選擇,只好帶著王子和公主向國民議會尋求保護。

1792年8月13後,國王壹家被轉移到丁普雷堡,過著囚犯的生活。9月21日,立法議會宣布廢除君主制。第二天,法蘭西第壹共和國成立。安托瓦內特努力維護的王權終於消失了。隨著革命的進展,藏在杜伊勒裏宮的大量文件被發現,這些文件與外敵勾結,密謀鎮壓革命,路易十六被國民公會以叛國罪判處死刑。10月20日,他最後壹次見到瑪麗·安托瓦內特,第二天就被送上了斷頭臺。安托瓦內特成了寡婦。傳說她還是不肯放棄,幾次逃跑,都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