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海口出臺人才住房保障細則,常州放寬落戶政策。

海口出臺人才住房保障細則,常州放寬落戶政策。

海口出臺引進人才住房保障實施細則,最高每年住房補貼6萬。

2月12日海口市政府網站表示,《海口市引進人才住房保障實施細則》近日發布,主要對相關人才引進後的住房保障進行了說明。海口市首批人才租房補貼、購房補貼於2月19受理申報。

根據細則,保障對象主要是18年5月後首次在海口就業或首次在海口創業的人才,包括符合規定條件的碩士人才、優秀人才、領軍人才;50周歲以下符合規定條件的拔尖人才和其他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可放寬至55周歲(含外籍和港澳臺人才);40周歲以下全日制碩士畢業生、35周歲以下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含國外、境外高校畢業生);35周歲以下具有中級職稱、技師職業資格、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具有國家和本省已明確規定的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人員;總部經濟企業引進的高級管理人才;以及其他經省、市政府認定提供住房保障的人才。

此外,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人員不納入享受引進人才的人才公寓、住房租賃補貼或購房補貼的保障範圍。

據悉,補貼額度為50歲以下拔尖人才5000元/月(急需人才可放寬至55歲),住房租賃補貼6萬元/年;二、其他50周歲以下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可放寬至55周歲)住房租賃補貼3000元/月,購房補貼36000元/年;三是40周歲以下碩士畢業生和符合條件的人才,住房租賃補貼2000元/月,購房補貼24000元/年;四、本科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1.5萬元/月,購房補貼1.8萬元/年。

住房租賃補貼每季度受理發放壹次,購房補貼每年受理發放壹次。住房租賃補貼累計發放不超過36個月,住房補貼累計發放不超過3年,自人才引進之日起5年內完成申請。不得同時領取兩項補貼,人才或其配偶已享受海口市相關政府住房的,不得再申請住房租賃補貼和購房補貼。申請住房補貼,所購房屋必須是2013年5月18日之後新購的。

但政府為引進人才提供住房保障的方式有三種:免費為人才租賃公寓、給予產權、貨幣補貼、配租分房。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從大師層面給予人才產權。貨幣補貼包括購房補貼和租房補貼,租房和分房以優惠價格出售或出租給相關人才。

《細則》明確了三類高層次人才保障標準。人才公寓面向2018年5月13日之後引進的碩士、傑出人才、領軍人才。每人限購1套,人才公寓免租金8年。工作5年後考核合格的給予80%產權,8年後給予100%產權。

符合條件的只需向用人單位提交資料即可。住房租賃補貼每季度受理發放壹次,購房補貼每年受理發放壹次。住房租賃補貼累計發放不超過36個月,住房補貼累計發放不超過3年,自人才引進之日起5年內完成申請。

常州放寬落戶:取消高校畢業生社保繳費年限,配偶可入戶。

2月11日,常州市政府發布關於印發《常州市戶籍準入管理若幹規定》的通知。根據通知,放寬重點群體落戶條件。

壹是放寬高校畢業生、高級技師、技師落戶條件,取消依法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年限限制,落戶對象由本人放寬至本人、配偶、未婚子女;

二是放寬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院校畢業生落戶條件,將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年限由2年調整為1年,落戶對象由本人放寬至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

三是增加了留學回國人員在本市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和申領(簽註)江蘇居住證的條件,使其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可以在本市申請落戶。

同時,《規定》還降低了購房和避難的準入門檻。壹是取消所購房屋面積不低於50平方米、遷入後人均居住面積不低於25平方米的限制;二是取消子女與父母相互投靠、遷入後人均居住面積不低於25平方米的限制;三是放寬80周歲以上老年人自願投靠成年子女的條件,不受被投靠人是否為家庭戶口的限制。

該規定還要求放寬租賃住房的準入門檻。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只要在本市租住房屋並經房產管理部門依法登記備案,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並申領(簽註)滿五年的江蘇省居住證,均可申請在本市落戶。

此外,還要求放寬退休人員回原籍的準入門檻。原戶籍退休人員因工作調動、下放農村、支援邊疆和支援三線建設需要到外地工作的,可申請回原居住地工作,合法穩定住所放寬到其直系親屬或兄弟姐妹在城鎮的合法穩定住所。

上海2019計劃新增保障房6萬套,去年實際供應8萬套。

據媒體2月13日報道,上海市今天召開2019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工作會議。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黃永平在會上提出,2019年,上海計劃供應保障性住房6萬套,完成中心城區二類老樓以下住房改造50萬平方米。

同時,黃永平還指出,2019年,上海將推進舊住房改造進程,確保完成三類舊住房綜合改造300萬平方米,各類住房改造654.38+0萬平方米,舊住房壹般損壞500萬平方米。

此外,上海將繼續推進已批準的48個“城中村”項目改造,深化新壹輪“城中村”改造政策研究,進壹步完善和細化房屋征收補償機制。

根據房產新媒體的觀點,會議還對2018年度上海市城鄉住房建設管理工作進行了回顧。會上,黃永平宣布,2018年全年,上海租賃住房總用地約118公頃,規劃建築面積250萬平方米。上海已完成21.2萬套租賃住房建設改造,新增1.46萬套每間租賃住房,高於20萬套、9萬套的規劃目標。住房租賃服務平臺總體穩定,可租源總量保持在4萬套(間)規模。

2018年,上海新增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超額完成5.5萬套的目標。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共有產權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累計受益家庭分別達到12.7萬戶和12萬戶,公租房累計供應12.6萬戶。同時,通過完善有產權保障的住房制度,將符合條件的非戶籍居民家庭有序納入保障範圍。

去年,上海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舊區改造,完成中心城區二類以下老舊房屋改造42.7萬平方米,惠及21萬戶。開展三類舊房綜合改造,面積1046.3萬平方米,受益17萬戶。改造翻新裏弄各類房屋165438+萬平方米,惠及3萬戶,涉及衛生設施改造近5000處。

此外,去年上海完成了52個現有舊區改造基地的關閉和38個“城中村”項目的房屋征收工作。